正在阅读:

过度商业化后,“了不起”系列的文化在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过度商业化后,“了不起”系列的文化在哪?

以“了不起”系列起家的知了青年,凭借其视觉呈现上的精美和商业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关注。但在其主打的“文化记录”上,却存在巨大硬伤。

文  | 尔东李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纪录片和虚构的叙事电影一直保持着清晰的界线,传统的纪录片与商业上取得成功的故事片肩并肩地发展,只是前者常处与后者的光环下。然而近些年,这两种形式却时常变得模糊。

任何文化产品的内容都源自于某种文化,尤其是以民族性、人文性、历史性见长的中国纪录片对熟悉这种本土文化的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知了青年创作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就是在这种背景取得了不错的关注。

观众对“了不起”系列的评价多集中于两端,一方面欣赏它在视觉呈现上的精美,另一方面也质疑其在真实文化呈现上的力度。

过度修饰下消失的“文化”

《了不起的匠人》用镜头展示藏族唐卡、上海旗袍等制作工艺。在他们的宣传文案中,也提到是为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传统文化在镜头前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

我们不禁要思考,这种方式真的能记录下非遗文化吗?

首先,影像的记录和展示功能使纪录片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尽管“了不起”系列与单纯供专业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影像留存不同,还是旨在通过媒体传播给大众。但记录文化还是应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镜头保持严格的长度、编辑要有代表性、在参与观察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再拍摄等。

再次,每集20分钟去讲述一个“匠人匠心”的故事,在体量还是比较集中的。“了不起”系列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 因为其中的“真实”多表现为由真实人物重演真实事件, 多采用准真实的“故事化”叙述方式,代替原先严谨的“真实”的“未经筹划”的画面。

需要注意的是,“了不起”系列中的文化其实并不是纪录片创作者对历史客观的真实再现。今天的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文化记忆和历史一样都是后代按照自己的历史观所进行的重构,所以这种过度的修饰其实也消解了文化本身。

本质上,“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在利用戏剧化、情节化手段让真实更好看的行为,是为了迎合后现代文化中的消费意义。

尽管近年来大家都在强调“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但只有注入人道、人情、人性理念、用国际化的画面语言、故事化的表述方式等多种元素与民族内涵完美融合,尊重文化本身,才能营造更为真实的场景和氛围。

是形式创新,还是商业游戏?

从《了不起的匠人》第一季到第二季,有视频页面搭载的边看边买匠人手作产品的功能体验,再到马自达等品牌的植入等。同时,林志玲又穿上汉服,一定程度上为品牌代言。除了两季《了不起的匠人》合作品牌马自达,《了不起的村落》里一汽大众之外,网易手游、惠普打印、德国朗博等口碑品牌都与知了青年的纪录片产生了良好的联系。

事实上,过度商业化的影响,让这些纪录片在拍摄中有意的选择“更能盈利”,或者“更有故事冲突”的案例去拍摄,比如《了不起的匠人》拍摄上海一家高档西服定制店,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品牌,而少关注真正快要消逝的非遗文化。而且该片多处运用人造光线,并用大篇幅音乐渲染,使得画面呈现出音乐MV的效果,与其说是纪录片,倒更像是一部广告片。

一个不好的趋势在于,“了不起”系列在一开始的商业动机改变了影视创作者的目的。纪录片真实性所带来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成为一些“伪纪录片”获取大众信任、获取市场的有力手段。但是当“真实”不再成为创作最根本的底线,而成为谋取商业利益的手段时, 它只能够被游戏。

更多创作者也着迷于怎样“商业变现”,知了青年CEO李武望则表示,“《了不起的匠人》是内容产品,我们深信好的内容产品一定是好的商品。”他曾提到《了不起的匠人》第一季时的收入主要是TO B的广告收入、版权发行收入和电商收入三部分,在第二季更是加入了“品牌订制”等形式。

李武望曾说,“我们在‘了不起’的系列里面做了一个‘了不起’的品牌片儿,就是专门为有诉求的公司或品牌量身订做的。我们本质是在帮他们去传播一个故事,把他们品牌的价值转换成故事,通过故事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

能够看到,“了不起”系列所宣扬的价值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其着急变现的心态时完全割裂的。它们可以正大光明的表示自己就是在做广告,只不过借鉴了部分“纪录片”的创作方式。但它们这样不顾后果的宣扬自己是“纪录片”,既有悖于纪录片创作的本体属性,也容易消磨掉观众对纪录片“真实”“权威”的固有认知,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

 产业化探索是否有边界?

2010年,国家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纪录片的产业化正式提上日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产业升级和国产纪录片质量的提升的背景下,社会资本开始投向纪录片市场。

不可能否认的是,“了不起”系列在近两年纪录片产业化上做出了一些新鲜的尝试。

产业化是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良机,也是其快速成熟的突破口,但是我国媒介融合尚未进入媒介大融合的高级阶段。纪录片和其他品类的影视节目一样只能在现有阶段进行各种自发的、初步的、浅层的摸索,加上纪录片自身市场化的速度落后于电影、电视剧、真人秀等其他类节目,产业链一直处于断裂的状态,所以纪录片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缺陷。

《了不起的匠人》引以为傲的即是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开发,又相继发行了同名图书、并举办了以工匠作品为主题的“知了万物·了不起的匠人亚洲手作展”,在节目播出时,该节目还和电商平台合作,开启了“边看边买”的模式。

但正是这样一些“边看边买”的模式,过度商业化的运作大力的冲击着纪录片的本体属性。有人评论道,“该片在网络平台播出时将匠人的作品与电商购买环节打通,让观众的观影过程实时转化为消费过程,这样的创作方式使得纪录片的本体属性淡化,更多的呈现出一种消费主义的文化特征。”现在看来,“了不起”系列的产业化探索还停留在初级层次的战术性融合。

国产纪录片也面临一种非常艰难却又无法回避的转型:导演纪录片也部分变成制片人纪录片,作为艺术的纪录片也要部分变成作为文化工业的纪录片。像英国BBC、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为代表的商业纪录片其实就是标准模板,其生产模式是工业化、标准化,操作模式、工艺流程比较规范,其表达诉求不是艺术个性,而是商业市场。

能够看到,近年来很多国产纪录片都努力想要往此类国际标准的“商业纪录片”上靠,但很多时候并没有学到精髓。如果说“产业化”是要靠“边看边买”的话,实际上是对商业纪录片最大的误解。因为其他们追求的是高品质、低风 险。

它们一般类型风格明确,故事性强,制作精良,并以对题材的极致处理垄断同一题材的制作权,在世界范围多层次销售,它们本质上卖的还是内容本身。试问一下,“了不起”系列如果真要国际传播的话,会不会显得格局太小?

李武望曾说,纪录片仍是产品化开发的“处女地”。但也希望这片处女地能被珍惜,而非蹂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过度商业化后,“了不起”系列的文化在哪?

以“了不起”系列起家的知了青年,凭借其视觉呈现上的精美和商业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关注。但在其主打的“文化记录”上,却存在巨大硬伤。

文  | 尔东李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纪录片和虚构的叙事电影一直保持着清晰的界线,传统的纪录片与商业上取得成功的故事片肩并肩地发展,只是前者常处与后者的光环下。然而近些年,这两种形式却时常变得模糊。

任何文化产品的内容都源自于某种文化,尤其是以民族性、人文性、历史性见长的中国纪录片对熟悉这种本土文化的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知了青年创作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就是在这种背景取得了不错的关注。

观众对“了不起”系列的评价多集中于两端,一方面欣赏它在视觉呈现上的精美,另一方面也质疑其在真实文化呈现上的力度。

过度修饰下消失的“文化”

《了不起的匠人》用镜头展示藏族唐卡、上海旗袍等制作工艺。在他们的宣传文案中,也提到是为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传统文化在镜头前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

我们不禁要思考,这种方式真的能记录下非遗文化吗?

首先,影像的记录和展示功能使纪录片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尽管“了不起”系列与单纯供专业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影像留存不同,还是旨在通过媒体传播给大众。但记录文化还是应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镜头保持严格的长度、编辑要有代表性、在参与观察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再拍摄等。

再次,每集20分钟去讲述一个“匠人匠心”的故事,在体量还是比较集中的。“了不起”系列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 因为其中的“真实”多表现为由真实人物重演真实事件, 多采用准真实的“故事化”叙述方式,代替原先严谨的“真实”的“未经筹划”的画面。

需要注意的是,“了不起”系列中的文化其实并不是纪录片创作者对历史客观的真实再现。今天的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文化记忆和历史一样都是后代按照自己的历史观所进行的重构,所以这种过度的修饰其实也消解了文化本身。

本质上,“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在利用戏剧化、情节化手段让真实更好看的行为,是为了迎合后现代文化中的消费意义。

尽管近年来大家都在强调“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但只有注入人道、人情、人性理念、用国际化的画面语言、故事化的表述方式等多种元素与民族内涵完美融合,尊重文化本身,才能营造更为真实的场景和氛围。

是形式创新,还是商业游戏?

从《了不起的匠人》第一季到第二季,有视频页面搭载的边看边买匠人手作产品的功能体验,再到马自达等品牌的植入等。同时,林志玲又穿上汉服,一定程度上为品牌代言。除了两季《了不起的匠人》合作品牌马自达,《了不起的村落》里一汽大众之外,网易手游、惠普打印、德国朗博等口碑品牌都与知了青年的纪录片产生了良好的联系。

事实上,过度商业化的影响,让这些纪录片在拍摄中有意的选择“更能盈利”,或者“更有故事冲突”的案例去拍摄,比如《了不起的匠人》拍摄上海一家高档西服定制店,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品牌,而少关注真正快要消逝的非遗文化。而且该片多处运用人造光线,并用大篇幅音乐渲染,使得画面呈现出音乐MV的效果,与其说是纪录片,倒更像是一部广告片。

一个不好的趋势在于,“了不起”系列在一开始的商业动机改变了影视创作者的目的。纪录片真实性所带来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成为一些“伪纪录片”获取大众信任、获取市场的有力手段。但是当“真实”不再成为创作最根本的底线,而成为谋取商业利益的手段时, 它只能够被游戏。

更多创作者也着迷于怎样“商业变现”,知了青年CEO李武望则表示,“《了不起的匠人》是内容产品,我们深信好的内容产品一定是好的商品。”他曾提到《了不起的匠人》第一季时的收入主要是TO B的广告收入、版权发行收入和电商收入三部分,在第二季更是加入了“品牌订制”等形式。

李武望曾说,“我们在‘了不起’的系列里面做了一个‘了不起’的品牌片儿,就是专门为有诉求的公司或品牌量身订做的。我们本质是在帮他们去传播一个故事,把他们品牌的价值转换成故事,通过故事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

能够看到,“了不起”系列所宣扬的价值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其着急变现的心态时完全割裂的。它们可以正大光明的表示自己就是在做广告,只不过借鉴了部分“纪录片”的创作方式。但它们这样不顾后果的宣扬自己是“纪录片”,既有悖于纪录片创作的本体属性,也容易消磨掉观众对纪录片“真实”“权威”的固有认知,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

 产业化探索是否有边界?

2010年,国家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纪录片的产业化正式提上日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产业升级和国产纪录片质量的提升的背景下,社会资本开始投向纪录片市场。

不可能否认的是,“了不起”系列在近两年纪录片产业化上做出了一些新鲜的尝试。

产业化是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良机,也是其快速成熟的突破口,但是我国媒介融合尚未进入媒介大融合的高级阶段。纪录片和其他品类的影视节目一样只能在现有阶段进行各种自发的、初步的、浅层的摸索,加上纪录片自身市场化的速度落后于电影、电视剧、真人秀等其他类节目,产业链一直处于断裂的状态,所以纪录片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缺陷。

《了不起的匠人》引以为傲的即是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开发,又相继发行了同名图书、并举办了以工匠作品为主题的“知了万物·了不起的匠人亚洲手作展”,在节目播出时,该节目还和电商平台合作,开启了“边看边买”的模式。

但正是这样一些“边看边买”的模式,过度商业化的运作大力的冲击着纪录片的本体属性。有人评论道,“该片在网络平台播出时将匠人的作品与电商购买环节打通,让观众的观影过程实时转化为消费过程,这样的创作方式使得纪录片的本体属性淡化,更多的呈现出一种消费主义的文化特征。”现在看来,“了不起”系列的产业化探索还停留在初级层次的战术性融合。

国产纪录片也面临一种非常艰难却又无法回避的转型:导演纪录片也部分变成制片人纪录片,作为艺术的纪录片也要部分变成作为文化工业的纪录片。像英国BBC、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为代表的商业纪录片其实就是标准模板,其生产模式是工业化、标准化,操作模式、工艺流程比较规范,其表达诉求不是艺术个性,而是商业市场。

能够看到,近年来很多国产纪录片都努力想要往此类国际标准的“商业纪录片”上靠,但很多时候并没有学到精髓。如果说“产业化”是要靠“边看边买”的话,实际上是对商业纪录片最大的误解。因为其他们追求的是高品质、低风 险。

它们一般类型风格明确,故事性强,制作精良,并以对题材的极致处理垄断同一题材的制作权,在世界范围多层次销售,它们本质上卖的还是内容本身。试问一下,“了不起”系列如果真要国际传播的话,会不会显得格局太小?

李武望曾说,纪录片仍是产品化开发的“处女地”。但也希望这片处女地能被珍惜,而非蹂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