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除了规模效益 我们挖掘了世界500强中车企背后最真实的数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除了规模效益 我们挖掘了世界500强中车企背后最真实的数据

营收能够说明企业的“盘子”足够大,表面上看世界500强帮全球最能“收钱”的企业做了一份排名。但我们应该看到世界500强榜单背后的故事,利润和股东权益才是真实考量企业业绩的标准之一。

 

 

7月19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18年的世界500强榜单。在今年500强榜单中,中国有120家上榜企业,仅次于美国126家上榜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500强榜单与2017年榜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据统计,500强榜单企业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同比增加8.3%,总利润达到1.88万亿美元,同比增加23%,销售收益率则达到6.3%,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9%。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总利润都远远高出2017年榜单。

在汽车制造行业方面,中国依旧有6家车企上榜,美国仅有通用汽车和福特两家上榜,德国有三家车企上榜,日本汽车企业上榜数量与中国相同,有6家车企上榜。

 

全球汽车企业世界500强排名变化

在全部车企排名变化上,有9家汽车企业出现了排名下降,其中斯巴鲁、马自达、起亚、日产都出现了两位数排名下降。

其中,斯巴鲁的排名降幅最大,与2017年榜单相比排名下降了32位,这也是斯巴鲁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排名下降状况。据了解,斯巴鲁营业收入为307亿美元,仅比2017年榜单公布营收仅高出3900万美元。

世界500强降幅最大汽车企业斯巴鲁2017年部分市场销量

在外界看来,营收的缓慢增长与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有关,据统计,2017年斯巴鲁在华累计销售3.1万辆,同比下降34%,在华销量的快速下跌大大影响了斯巴鲁的经营业绩。反观斯巴鲁在其他市场的表现,美国、日本等市场都保持高速增长,而其他市场的高速增长也仅仅保证了斯巴鲁营收微增长。 

6家500强汽车企业2015年-2018年排名变化

在中国汽车企业方面,上汽集团、东风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以及吉利控股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排名上升,一汽集团则与2017年排名相同。其中吉利排名上升最为明显,与2017年相比上升了76位,同时吉利控股也是500强榜单中唯一一家中国民营汽车企业。

据了解,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全年总营收2782亿元,同期增长33%;,净利润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

6家500强汽车企业2015年-2018年营业收入(单位:百万美元)

吉利的排名快速上升与吉利控股集团各业务版块快速增长有关,以汽车主营业务为例,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总销量达182万辆,旗下吉利汽车集团2017年累计销量达124.71万辆,同比增长63%。沃尔沃汽车集团年度总销量达到57.16万辆。

此外,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吉利控股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2010年完成收购沃尔沃后,吉利控股将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带到了沃尔沃,使得沃尔沃在2011年就基本产生了与吉利的协同效应,经营业绩开始逐步提升。

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加之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带来的成本摊薄,使得吉利控股净利润快速提升。

6家500强汽车企业2015年-2018年净利润(单位:百万美元)

抛开吉利控股,剩下5家上榜的企业全都是国有汽车集团,虽然这5家国有汽车集团都保持这不错的营收增长和净利润增长,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6家500强汽车企业2015年-2018年净利率

1、利润率不高的现象明显。一般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保持在7%左右,汽车行业利润率在4%左右。梳理发现5家国有企业后发现,除了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其他国有车企的利润率都未达标。这表明,中国汽车企业利润率还有待提高。

2、过度依赖合资车企现象仍很严重。在上榜企业中,5家国企主要营业额与利润大部分来自合资企业。

3、部分国有汽车集团自主品牌发展缓慢。在5家国有汽车集团中,仅仅广汽、上汽保持销量增长,而北汽、一汽、东风的自主品牌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

虽然国有汽车企业存在众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包括一汽、东风、北汽在内的国有汽车集团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标准、标签以及中国汽车企业规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其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仍然需要中国企业以及中国汽车企业警惕,不要过度的追求规模和营收,有经济学家指出,世界500强排名的基准只看营业额,不看利润和其他指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趋热,各行业正面临着热钱的诱惑,甚至一些企业放弃原有行业的发展规则,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律运作,不惜放弃利润、跑马追求规模,达到吸引资金的目的,这是需要警醒的。

同时政府也需要认清,在管理企业间的合并重组问题时,应该按照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合并企业、寻求做大的同时,严格按照独立的反垄断标准审查,是否符合社会利益,是否能够引导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除了规模效益 我们挖掘了世界500强中车企背后最真实的数据

营收能够说明企业的“盘子”足够大,表面上看世界500强帮全球最能“收钱”的企业做了一份排名。但我们应该看到世界500强榜单背后的故事,利润和股东权益才是真实考量企业业绩的标准之一。

 

 

7月19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18年的世界500强榜单。在今年500强榜单中,中国有120家上榜企业,仅次于美国126家上榜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500强榜单与2017年榜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据统计,500强榜单企业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同比增加8.3%,总利润达到1.88万亿美元,同比增加23%,销售收益率则达到6.3%,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9%。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总利润都远远高出2017年榜单。

在汽车制造行业方面,中国依旧有6家车企上榜,美国仅有通用汽车和福特两家上榜,德国有三家车企上榜,日本汽车企业上榜数量与中国相同,有6家车企上榜。

 

全球汽车企业世界500强排名变化

在全部车企排名变化上,有9家汽车企业出现了排名下降,其中斯巴鲁、马自达、起亚、日产都出现了两位数排名下降。

其中,斯巴鲁的排名降幅最大,与2017年榜单相比排名下降了32位,这也是斯巴鲁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排名下降状况。据了解,斯巴鲁营业收入为307亿美元,仅比2017年榜单公布营收仅高出3900万美元。

世界500强降幅最大汽车企业斯巴鲁2017年部分市场销量

在外界看来,营收的缓慢增长与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有关,据统计,2017年斯巴鲁在华累计销售3.1万辆,同比下降34%,在华销量的快速下跌大大影响了斯巴鲁的经营业绩。反观斯巴鲁在其他市场的表现,美国、日本等市场都保持高速增长,而其他市场的高速增长也仅仅保证了斯巴鲁营收微增长。 

6家500强汽车企业2015年-2018年排名变化

在中国汽车企业方面,上汽集团、东风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以及吉利控股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排名上升,一汽集团则与2017年排名相同。其中吉利排名上升最为明显,与2017年相比上升了76位,同时吉利控股也是500强榜单中唯一一家中国民营汽车企业。

据了解,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全年总营收2782亿元,同期增长33%;,净利润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

6家500强汽车企业2015年-2018年营业收入(单位:百万美元)

吉利的排名快速上升与吉利控股集团各业务版块快速增长有关,以汽车主营业务为例,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总销量达182万辆,旗下吉利汽车集团2017年累计销量达124.71万辆,同比增长63%。沃尔沃汽车集团年度总销量达到57.16万辆。

此外,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吉利控股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2010年完成收购沃尔沃后,吉利控股将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带到了沃尔沃,使得沃尔沃在2011年就基本产生了与吉利的协同效应,经营业绩开始逐步提升。

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加之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带来的成本摊薄,使得吉利控股净利润快速提升。

6家500强汽车企业2015年-2018年净利润(单位:百万美元)

抛开吉利控股,剩下5家上榜的企业全都是国有汽车集团,虽然这5家国有汽车集团都保持这不错的营收增长和净利润增长,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6家500强汽车企业2015年-2018年净利率

1、利润率不高的现象明显。一般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保持在7%左右,汽车行业利润率在4%左右。梳理发现5家国有企业后发现,除了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其他国有车企的利润率都未达标。这表明,中国汽车企业利润率还有待提高。

2、过度依赖合资车企现象仍很严重。在上榜企业中,5家国企主要营业额与利润大部分来自合资企业。

3、部分国有汽车集团自主品牌发展缓慢。在5家国有汽车集团中,仅仅广汽、上汽保持销量增长,而北汽、一汽、东风的自主品牌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

虽然国有汽车企业存在众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包括一汽、东风、北汽在内的国有汽车集团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标准、标签以及中国汽车企业规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其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仍然需要中国企业以及中国汽车企业警惕,不要过度的追求规模和营收,有经济学家指出,世界500强排名的基准只看营业额,不看利润和其他指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趋热,各行业正面临着热钱的诱惑,甚至一些企业放弃原有行业的发展规则,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律运作,不惜放弃利润、跑马追求规模,达到吸引资金的目的,这是需要警醒的。

同时政府也需要认清,在管理企业间的合并重组问题时,应该按照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合并企业、寻求做大的同时,严格按照独立的反垄断标准审查,是否符合社会利益,是否能够引导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