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7年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之后,探路者又交出一份令人失望的业绩预告。
近日,作为国内户外用品行业上市第一股,探路者披露了2018年上半年财报。期内,公司预计净利润介乎于2400万至2700万元,与上年同期的7901万元相比,下降幅度达到65%至70%。
对于净利润可能大幅下滑的原因,探路者表示,“主要是新管理层调整了原先激进的销售计划,对过季货品清理力度有所放缓,导致报告期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约6533万元。”
上半年,探路者户外用品主业实现营业收入4.97亿元,基本达成年初既定的经营计划目标。公告显示,期内公司加强产品零售价格体系管控,有效促进零售终端正价率和综合毛利率的提升。
虽然主业增收保持稳定,但探路者正在为自己的“副业”付出代价——公告声称,公司下属旅行业务子公司易游天下的经营情况持续恶化,报告期继续亏损,给公司合并口径的净利润造成负面影响。
成立于1999年的探路者最初以帐篷业务起家,2001年,公司逐渐转向户外运动用品的研发设计、组织外包生产和销售。作为国内户外用品上市第一股,探路者从2009年挂牌上市,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探路者在2014年之前业绩保持快速增长,2009至2013年净利润增长均值超过55%。
但从2014年开始,国际运动品牌如阿迪达斯以及本土大牌李宁、安踏等纷纷涉足户外用品这一细分领域,使得本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014年,探路者净利润增长18.28%,远低于此前平均水平,2015年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10.5%——这是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利润下滑。2016财年,探路者净利润同比下降37.13%,营收和净利均下滑。
为了应对行业竞争,近年来,探路者一直在搭建新的业务架构,建立户外用品、旅行服务、大体育三大事业群,并进行一系列收购并购。
收购旅游公司业务以扩展“副业”,正是探路者最为显著的变化。该公司先后投资新加坡在线旅游平台Asiatravel、户外活动网站绿野、极地旅行机构“极之美”,并收购易游天下74.56%的股权,从事旅行社渠道运营分销业务,有意弱化户外用品主业。
然而,效果却不理想。2017年,公司全年净利亏损8400万至8900万元,业绩由盈转亏。为此,探路者创始人盛发强表示将调整战略发展节奏,重心回归户外用品主业。
从最新的半年报看来,易游天下等旅游业务对整体的影响依然显著,正在持续拖累探路者的业绩。对于2018年的业绩目标,探路者曾提出营收14.6亿元和净利润1亿元,这一数字或将难以实现。
探索多元化业务失利的同时,过去三年,探路者的股价大幅下跌。探路者在2015年6月创下股价高点26.98元,截至目前,探路者股价仅约为3.62元,较2015年高点跌幅高达86.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