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并购香港本土券商“最贵”交易将诞生 光大证券缘何要收新鸿基金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并购香港本土券商“最贵”交易将诞生 光大证券缘何要收新鸿基金融

中资券商看中香港本土券商的人脉、渠道和本土经营的能力,而新鸿基金融恰恰能够为光大证券提供这些,两者一拍即合。

图片来源:网络

光大证券(601788,SH)以40.93亿港币收购新鸿基金融70%的股权,成为最近两年中资券商收购香港本土券商中最贵的一笔交易。

新鸿基金融是香港最大的券商经纪商之一,2014年上半年新鸿基集团总收入约4.9亿港币,其中经纪业务达到2.26亿港币。

自2009年11月,海通证券首次以总价18.22亿港币收购香港上市券商大福证券后,香港的券商收购要价越来越高。

2012年7月,中信国际以12.52亿美元(约合97.08亿元港币)的总价收购里昂证券100%的股权后,2014年,国金证券(600109,SH)以1.9亿港币收购香港粤海证券及粤海融资,西南证券(600369,SH)及旗下西南证券国际出价6.93亿港币收购敦沛金融,泛海控股以6.63亿元港币收购时富金融。

但光大证券收购新鸿基金融的消息一公布,多位香港本地资本市场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真的太贵了,这是天价交易!”

新鸿基金融强大的人脉关系,无疑为其并购要价增加了筹码。

新鸿基金融于1969年由三位香港业界大亨冯景禧、郭得胜、李兆基创立。“新鸿基”的名字就是从冯景禧家族企业“新禧公司”的“新”,郭得胜“鸿昌行”的“鸿”,以及李兆基名字的“基”联合而来。1979年底,冯景禧开始专注证券经纪业务,设立新鸿基证券公司,并于1983年在联交所上市。

1996年,冯景禧次子冯永祥将新鸿基证券公司出售给联合集团李明治家族,从此结束了冯景禧的新鸿基年代。

从1969年“三剑侠”冯景禧、郭得胜、李兆基创立新鸿基开始,这家香港龙头券商用46年时间积累了难以估量的经验人脉财富,这正是光大证券所看中的。

从新鸿基金融走出了不少香港财经界知名人士,比如香港交易所(00388HK.)前主席夏佳理,港交所前行政总裁董文耀、香港证券业协会永久荣誉会长张天生、平安证券行政总裁叶黎成、载通(00062)副董事长陈组泽、香港贸发局主席苏泽光、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总裁许照中,以及九龙仓(00004)副主席周安桥。

曾经在新鸿基证券工作27年的张天生向香港媒体表示,新鸿基证券从创办人冯景禧开始,一直和银行界关系友好,再加上愿意给客户大额孖展(融资融券),其进取作风令业务蒸蒸日上,金银交易所曾有25%成交额来自新鸿基证券。

不过,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香港券商从业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此次出售给光大证券并不是李明治第一次想出售新鸿基股份,之前因为出价太高,一直无人问津。在香港金融圈甚至已经多次传出李明治卖出新鸿基股份的消息,直到与在香港市场一直未能够大展拳脚的光大证券一拍而合,消息才算落实。

中资券商最开始进入香港市场采取“低佣金”策略,近年则开展大肆收购,很大程度上基于本地化需要,倚重香港本土券商良好的人脉关系。

此前,中资券商在香港的拓展走了不少弯路。“进入香港的时候,本地业务做不好,很大原因是内地派来的领导者不了解香港本地市场运作规律,也没有渠道。”另一基金高层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此外,中资券商来到香港,很多都是带着试水的心态,试试看行不行,往往是连续几年亏损之后,才会选择本土化。”

相比较而言,银行背景的中资券商进入香港市场走得还算比较稳健。中银国际在香港最早开展业务,建银国际则依靠资金过桥业务和本身银行部门联动,已经在香港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而非银行背景的中资券商表现却不甚稳定,常见的就是高层频频更替,走马换将。

很大程度上由于国内从业者初入香港市场,不熟悉市场的情形下易有错误判断。比如某中资券商刚刚入驻香港之际,在中环剑型中银大厦高层租了半层楼,昂贵的租金一下子支付了五年,业务量上涨却非常缓慢,导致办公室空置成本高企。

但即便内地券商采取并购香港本土券商的方式完成本地化,仍然要面临香港券商之间激烈的竞争。

在香港,券商经纪人很难有底薪,多依靠佣金抽成。自从中资券商进入市场,原本2.5%-3%左右的佣金标准在竞争中被打破。抛开给经纪人的分成,本土券商盈利越来越难。此外,本地券商开展的企业市值管理业务也多不乐观。

根据香港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排名前14位的香港券商占市场比超过52%,第15-65位券商占市场比重超过32%。400多家中小券商仅能竞争剩下12%的市场份额。

400多家中小券商的集中式竞争导致佣金越来越低,同时还面临来自银行证券业务的直接压力,很难生存。2014年上半年收入达到2亿港币以上的,只有新鸿基、耀才证券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券商。

未来,中资券商继续收购香港本地券商也是可以预期的潮流。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证券商业协会副主席蔡思聪透露,目前仍有不少从事金融业务的中资公司正与本地券商进行卖盘洽谈,开价都不低于数亿元港币。耀才证券行政总裁陈启峰认为,香港本地券商主要针对本地散户,未来行业会继续淘汰弱者留下强者。

不过,也有一位香港资本市场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与其并购香港本地券商,不如高薪挖其团队进入中资券商。真正值钱的是券商中的个人和团队业务能力,而不是券商本身。业务跟着团队走是常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并购香港本土券商“最贵”交易将诞生 光大证券缘何要收新鸿基金融

中资券商看中香港本土券商的人脉、渠道和本土经营的能力,而新鸿基金融恰恰能够为光大证券提供这些,两者一拍即合。

图片来源:网络

光大证券(601788,SH)以40.93亿港币收购新鸿基金融70%的股权,成为最近两年中资券商收购香港本土券商中最贵的一笔交易。

新鸿基金融是香港最大的券商经纪商之一,2014年上半年新鸿基集团总收入约4.9亿港币,其中经纪业务达到2.26亿港币。

自2009年11月,海通证券首次以总价18.22亿港币收购香港上市券商大福证券后,香港的券商收购要价越来越高。

2012年7月,中信国际以12.52亿美元(约合97.08亿元港币)的总价收购里昂证券100%的股权后,2014年,国金证券(600109,SH)以1.9亿港币收购香港粤海证券及粤海融资,西南证券(600369,SH)及旗下西南证券国际出价6.93亿港币收购敦沛金融,泛海控股以6.63亿元港币收购时富金融。

但光大证券收购新鸿基金融的消息一公布,多位香港本地资本市场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真的太贵了,这是天价交易!”

新鸿基金融强大的人脉关系,无疑为其并购要价增加了筹码。

新鸿基金融于1969年由三位香港业界大亨冯景禧、郭得胜、李兆基创立。“新鸿基”的名字就是从冯景禧家族企业“新禧公司”的“新”,郭得胜“鸿昌行”的“鸿”,以及李兆基名字的“基”联合而来。1979年底,冯景禧开始专注证券经纪业务,设立新鸿基证券公司,并于1983年在联交所上市。

1996年,冯景禧次子冯永祥将新鸿基证券公司出售给联合集团李明治家族,从此结束了冯景禧的新鸿基年代。

从1969年“三剑侠”冯景禧、郭得胜、李兆基创立新鸿基开始,这家香港龙头券商用46年时间积累了难以估量的经验人脉财富,这正是光大证券所看中的。

从新鸿基金融走出了不少香港财经界知名人士,比如香港交易所(00388HK.)前主席夏佳理,港交所前行政总裁董文耀、香港证券业协会永久荣誉会长张天生、平安证券行政总裁叶黎成、载通(00062)副董事长陈组泽、香港贸发局主席苏泽光、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总裁许照中,以及九龙仓(00004)副主席周安桥。

曾经在新鸿基证券工作27年的张天生向香港媒体表示,新鸿基证券从创办人冯景禧开始,一直和银行界关系友好,再加上愿意给客户大额孖展(融资融券),其进取作风令业务蒸蒸日上,金银交易所曾有25%成交额来自新鸿基证券。

不过,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香港券商从业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此次出售给光大证券并不是李明治第一次想出售新鸿基股份,之前因为出价太高,一直无人问津。在香港金融圈甚至已经多次传出李明治卖出新鸿基股份的消息,直到与在香港市场一直未能够大展拳脚的光大证券一拍而合,消息才算落实。

中资券商最开始进入香港市场采取“低佣金”策略,近年则开展大肆收购,很大程度上基于本地化需要,倚重香港本土券商良好的人脉关系。

此前,中资券商在香港的拓展走了不少弯路。“进入香港的时候,本地业务做不好,很大原因是内地派来的领导者不了解香港本地市场运作规律,也没有渠道。”另一基金高层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此外,中资券商来到香港,很多都是带着试水的心态,试试看行不行,往往是连续几年亏损之后,才会选择本土化。”

相比较而言,银行背景的中资券商进入香港市场走得还算比较稳健。中银国际在香港最早开展业务,建银国际则依靠资金过桥业务和本身银行部门联动,已经在香港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而非银行背景的中资券商表现却不甚稳定,常见的就是高层频频更替,走马换将。

很大程度上由于国内从业者初入香港市场,不熟悉市场的情形下易有错误判断。比如某中资券商刚刚入驻香港之际,在中环剑型中银大厦高层租了半层楼,昂贵的租金一下子支付了五年,业务量上涨却非常缓慢,导致办公室空置成本高企。

但即便内地券商采取并购香港本土券商的方式完成本地化,仍然要面临香港券商之间激烈的竞争。

在香港,券商经纪人很难有底薪,多依靠佣金抽成。自从中资券商进入市场,原本2.5%-3%左右的佣金标准在竞争中被打破。抛开给经纪人的分成,本土券商盈利越来越难。此外,本地券商开展的企业市值管理业务也多不乐观。

根据香港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排名前14位的香港券商占市场比超过52%,第15-65位券商占市场比重超过32%。400多家中小券商仅能竞争剩下12%的市场份额。

400多家中小券商的集中式竞争导致佣金越来越低,同时还面临来自银行证券业务的直接压力,很难生存。2014年上半年收入达到2亿港币以上的,只有新鸿基、耀才证券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券商。

未来,中资券商继续收购香港本地券商也是可以预期的潮流。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证券商业协会副主席蔡思聪透露,目前仍有不少从事金融业务的中资公司正与本地券商进行卖盘洽谈,开价都不低于数亿元港币。耀才证券行政总裁陈启峰认为,香港本地券商主要针对本地散户,未来行业会继续淘汰弱者留下强者。

不过,也有一位香港资本市场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与其并购香港本地券商,不如高薪挖其团队进入中资券商。真正值钱的是券商中的个人和团队业务能力,而不是券商本身。业务跟着团队走是常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