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珠穆朗玛峰,你会想到什么?
是一望无际的蓝
还是冰冷刺骨的白
可是,现在的珠峰却变了副模样。
它成了一个大型垃圾场。
据估算,1921年到1999年,共有615吨垃圾被遗弃在珠峰。
垃圾在雪上格外刺眼
它是一块高海拔墓地。
2004年起,珠峰上将近200人不幸丧生,还有100多具尸体在此停留。
珠穆朗玛峰尸体海拔分布图
冰天雪地中,遍地的残肢和尸体让人触目惊心。
早已风干的人手
最出名的,莫过于那双“绿靴子”(“Green Boot Cave”)。有一位穿着绿靴子的小伙,在这个避风穴一躺就是22年。
从1996年算起,他躺了22年
每个沿着珠峰东北脊攀登的登山者,经过海拔8500米的死亡地带时都会途经此地。其实该地距离补给营地不远,可他还是体力不支,葬身于此。
它还是一座雪白色粪山。
每年都有7万到10万名游客涌向珠峰大本营,同时他们也留下了大约12吨屎,据说可以灌满3万多瓶可口可乐。
雪山上的铲屎官
第一次登珠峰的法国人,突然口渴,掏出冰镐想凿一块冰烧水喝。在他看来,阿尔卑斯山的依云水都没这里的冰水干净。幸好被夏尔巴向导及时拦下:“朋友,难道你想吃屎吗?”
殊不知,这座垃圾场、墓地、粪山正在污染13亿人赖以生存的水源。
幸好,这世上还有一群人,誓死保卫珠穆朗玛峰的洁净。9名美国登山者和20名夏尔巴人登上珠峰,计划收集海拔8000米上的垃圾,并至少带回一具登山者遗体。
今天推荐的这部纪录片,讲述了这群珠峰清道夫的故事。它就是——
[珠峰清道夫]
Death Zone:Cleaning Mount Everest
(1080P资源已出)
目前豆瓣9.0,看过的网友大多打出四星好评。或许由于题材过于小众,看过本片的国外网友不多,评论较少。
那么,这部冷门纪录片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
一切都要从65年前说起。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希拉里和他的向导丹增,第一次登顶珠峰。
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
听说这个新闻,其他人急了:他们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行?
于是,一大批登山爱好者向珠峰赶来,在珠峰挑夫夏尔巴人的帮助下,攀登珠峰。登顶巍峨壮观的珠穆朗玛峰,成为多少人的终极梦想。
2000年147人,2002年159人,2003年264人,截至目前,已有四千多人登顶珠峰。
一代代登山爱好者,用他们的血肉之躯,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梦想之歌。
早在电影[2012]中,西藏已成为“最后的救赎之地”,中国制造的诺亚方舟帮助人类共渡生死难关。
苍山白雪,红衣喇嘛,滔天巨浪前,僧人是那样渺小,又是那样伟大。
大自然前,人多么无力
作为人类的最高梦想,珠峰逐渐跃然于大银幕之上。
传记片[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则巧妙连接了两段不同的登山时空。
有人问“二十世纪最成功的登山者之一”乔治·马洛里:“你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
他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
这句话由此传开,成为无数登山者心中不朽的誓言。
1924年,乔治尝试登顶珠峰,最终一去不返;75年后,美国登山家卡拉德·安柯发现了乔治的遗体,揭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彼时的登峰装备相当简陋
电影[绝命海拔]同样再现了一段真实的探险经历。1996年,登山队员们力竭、缺氧、雪盲,又遭遇了一场罕见的狂风暴雪,命悬一线。
主人公挣扎着爬了起来
有人登山是为了寻梦,有人登山是为了寻人。
电影[垂直极限]中,本已放弃登山事业的彼得,必须争分夺秒,才能救回被困在珠峰的妹妹。
雪山上危机四伏
韩国电影[喜马拉雅]讲述了寻觅、搬运遗体的艰辛。严弘吉在海拔8700米处找到了朴武宅的遗体,并在山顶举行了安葬仪式。在漫天冰雪的点缀下,庄严且肃穆。
众人在山顶举行悼念仪式
古往今来,无数登山爱好者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只因为一句话——山就在那里。
▼
和登山队员相比,珠峰清道夫面临的任务,更为艰难。
前期筹备难。
200只牦牛,7吨设备,1吨食物,8周时间。
高山上,牦牛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清理垃圾难。
狂风、暴雪、饥饿、受伤、疾病,每一项随时都能要人命。
普通游客能抵达的最高海拔在5200米,机动车也能抵达,进行统一清理。而海拔6500米之处,是垃圾最多的地方,因为登山队的营地驻扎于此,队员的吃喝拉撒都在这里解决。
登山途中,要经过多个万丈悬崖,一个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看着都害怕
抢救遗体更难。
登山队员砸开冰面,需耗费2小时。如果再背上一具尸体,更是精疲力竭,透支体力。
如果滑倒,自己也可能葬身此地
有位离开营地12小时的队员,拖着440磅(200千克)的遗体走了500米,最后体力不支,瘫倒路边,幸好被人及时发现。
由此可见,这纪录片中的所有人,都值得我们顶礼膜拜。
先是传奇的夏尔巴人。
相传,夏尔巴人具有第三肺叶,能够很快适应高海拔的稀薄空气。 就算在五千米高山,他们依然行动自如,还有人能搬运二百磅的物品上山,力能扛鼎。
面对艰难的清理任务,夏尔巴人留下豪言壮语:
”真正的男人不寻求征服。真正的男人只努力开路。没有付出,就没有出路。“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队长在登顶珠峰之后下山时不幸去世,而直升机驾驶员也在一次珠峰营救任务中,机毁人亡,撒手人寰。
为了捍卫珠峰的纯净和美丽,夏尔巴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更让人感动的,是夏尔巴人的亲人。
面对即将奔赴生死的丈夫,妻子依然面带笑意。在她看来,丈夫在做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她为丈夫感到骄傲。
没有呼天抢地的拉扯,没有歇斯底里的埋怨,只有饱含深情的祝福。
▼
一部影片,仅仅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和好奇心,自然远远不够。影片带给你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思考和改变。
捡垃圾是件“光彩”的事吗?
传统价值观告诉我们,不是。
捡垃圾这件工作,又苦又累,还挣不到钱。
但是值得去做吗?
夏尔巴人给出了最真实的回答:
屏幕前的你可能觉得,捡垃圾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
而这件小事,正变成惊天动地的大事。
垃圾遍地,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水源污染,环境之恶化令人瞠目结舌。
生态美学告诉我们,自然界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类终将尝到亲手种下的恶果,环境问题不容小觑。
两年前,有个瑞典人发起了一项叫做plogging的新潮运动,其实是plocka(瑞典语中的捡拾)和jogga(瑞典语中的慢跑)的结合。
正在捡垃圾的成员
这项运动风靡欧洲,最近又传到了中国,参加这项运动的人说:“这项运动很简单,但是真的很有价值。”
当然,还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马路上那么多清洁工人,你们能捡多少垃圾?”
“就算捡了这么多,又能改变什么?”
其实,他们只想用捡垃圾这件小事,唤起更多人对保护环境的重视。
整天喊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我们,是否过于迷恋虚幻的自由,反而忽略了身边的责任?
而珠峰上的清道夫们,却在用自己的双手,还珠峰一片雪白;用自己的生命,还人间一片净土。他们才是真正的人间勇士,无与伦比的超级英雄。
万事万物,只求心安。
冥冥中,佛祖早已告诫世人:
“不用理会他人的过错,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未来要做的事。只专注于自身做了什么,以及未来要做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