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浮萍
该来的总会来,并且来得更加决绝和轰动。
今天下午,乐华娱乐、麦锐娱乐联合发布了一条声明,宣布公司及旗下艺人孟美岐、吴宣仪、张紫宁,已经于2018年8月7号分别致函“火箭少女101”、周天公司提前终止合作,正式宣布退团。
这意味着原经纪公司乐华娱乐、麦锐娱乐已经彻底与腾讯视频开撕,且态度强硬。
随后周天娱乐和《创造101》节目组发布回应,除了否定“全然不顾艺人身心健康”“独断专行的处事方式”等常规信息外,特意声明了一点:
“声明称周天娱乐拥有‘火箭少女101’成团后两年内的独家经纪权,乐华娱乐及麦锐娱乐的解约主张既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亦是视双方签署的合作合同约定于不顾,要求上述两家公司继续履行合作合同。同时,声明还要求各位合作伙伴尊重周天娱乐对三位艺人的独家经纪权,未经同意不可开展侵犯其正当权益的合作。”
这意味着双方战火升级,事情如果不能很快达成一致的话,孟美岐、吴宣仪、张紫宁三人两年内将不能参加其他商业活动,处于“雪藏”状态,这么一来伤害的其实是处于成长期的中国团体偶像产业。
2018年初夏才火起来的偶像产业,没想到没有熬过盛夏就有可能夭折。
艺人经纪合约主张不一致,乐华娱乐开撕腾讯
乐华娱乐今年的走火,完全是没有预料的,限韩令之前,大家都在高喊打造日韩偶像产业链,投身其中的也众多,但限韩令一来,仍然选择坚守下来的寥寥无几。
乐华的成功属于在低潮期坚守,终于迎来了国内偶像市场的春天,所以说在这一件事情上,与其说乐华娱乐是押对宝,还不如说是一直深耕遇到了好时候。
而推动这股春风的便是今年上半年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和腾讯视频的《创造101》,都是源于韩国《Produce 101》模式的偶像选拔类节目,尤其是《创造101》在初夏掀起了一轮小姐姐热潮。
红红火火之后,这类节目都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艺人经纪合约归属问题。这些选手本身是各自公司的签约艺人,如果经过节目组曝光,在参赛之初就签署了共享经纪约,这就衍生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都在合约期内,新东家和老东家如何协调?
尤其是孟美岐和吴宣仪原本就属于宇宙少女组合,拥有一定的粉丝和人气,她们原来的组合与新的火箭少女组合如何协调时间、利益等,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乐华娱乐方面希望孟美岐、吴宣仪两个团队并行,一边参加火箭少女组合的演出等事宜,一边参加宇宙少女的活动,这两个团队原计划都会在2018年下半年展开大规模的演出。
腾讯和哇唧唧哇则非常强势,明确提出入选11人团的女孩未来两年合约全签在腾讯方,哇唧唧哇负责管理和运营,两年内,原公司在业务上不得进行干预。
双方没有谈拢的情况下,乐华娱乐在7月8日晚间以带女孩“做头发”“做指甲”为名,分别将她们接走,至今未再送回宿舍。
以至于原定于7月11日的出道发布会一拖再拖,直到昨天腾讯方面官宣8月18日在水立方举办成团发布会,没想到第二天乐华文化就强势反弹,如今成团发布会能否顺利举办又成了一件大变数事情。
背负IPO压力,乐华期望获得更大的权益?
乐华娱乐为什么还要极力而为之呢?
一方面合约本身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根据新浪娱乐的报道,腾讯、哇唧唧哇和原经纪公司的分成比例就是7:3,‘7’完全归腾讯和哇唧唧哇,和艺人无关。
而‘3’还要11个人的公司再分,每个公司拿到的不多。再从各经纪公司下分到团员本人身上,女孩基本上也是赚不到什么钱。以一个千万级代言为例,300万分到原经纪公司头上,再按照新人和经纪公司分成比例,刨去培养成本,女孩们和原经纪公司都拿不到多少钱。
另一方面因为其正在冲击IPO。根据北京证监局5月份的消息,乐华文化已经正式接受上市辅导,辅导券商为招商证券。
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乐华文化最多将会在半年后披露正式的IPO申请文件,一年半以后能够上发审委。
在这冲击IPO的关键时刻,腾讯视频和哇唧唧哇想从乐华娱乐经纪业务,也就是其支柱性业务上分走大部分蛋糕,断然是不太可能的。
在乐华娱乐从新三板摘牌前的最后一次公开财务数据显示,在2017年公布的半年报中,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967.52万元、1873.35万元,相比于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高达-71.18%、-66.55%。
在本身就不理想的业绩情况下,乐华娱乐想要冲击A股更加需要艺人们来贡献收入,所以才会挺身与腾讯开撕。
缺乏契约精神,会断送中国偶像产业的大好前景
乐华娱乐强势解除合同,腾讯和《创造101》方面针锋相对地采取行动,根据今天回应的表述来看,腾讯重申了自己对于包括孟美岐、吴宣仪、张紫宁拟出道选手的2年独家经纪全约;并且告诫市场上的其他商家,不要在腾讯周天娱乐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与上述三位艺人展开商业合作。
这意味着腾讯封死了艺人合作的路径,如果这个事情不协商解决的话,最终孟美岐、吴宣仪、张紫宁2年内很难再出来公开活动,相当于雪藏。
在小鲜肉小花快速崛起又快速衰落的娱乐圈,2年不出来参与活动很可能就面临永远被遗忘的后果,成为“过气艺人”,这对于两家公司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也是都受伤害的结果。
最可怜的其实还是艺人,比如孟美岐、吴宣仪从十几岁开始就当练习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等来了一个可以成名的机会,却因为两家公司利益分配不均而搁浅,她们错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恐怕再无翻盘的机会了。
但是更严重的是对于偶像产业链的伤害。2018年因为《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火爆,出现了标志性的节目和选秀出来的标志性人物,这一年也被人称作是偶像产业元年,被外界寄予了很大的发展希望。
乐华文化和腾讯这么一闹,将中国娱乐行业“不遵守契约精神”的潜规则放大成社会热点事件,以后不论是艺人公司还是平台方,双方的信任大打折扣,谁还敢相互合作?
偶像产业要怎么向前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