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车上最好用和最鸡肋的配置有哪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车上最好用和最鸡肋的配置有哪些?

“自动泊车”和“低速碰撞预警”的使用率则非常低,这也很好理解,“自动泊车”对于中国的路况来讲简直连鸡肋都算不上,都可以划到辣鸡的行列了。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简称“车机”)是目前汽车上常见的配置,即使经济车型至少也配备有行车电脑。车机主要承担着一辆车的行车安全、影音娱乐、驾驶辅助、交流通讯等功能。在目前互联网渗透化的大背景下,车机系统也智能、科技与个性。

但就如我们试驾时对某款车型的人体工程学诸多抱怨一样,不是每台车的人机交互系统都能让人满意的。车机系统常会附赠不少麻烦。

在今年易车联合著名的J.D.Power共同合作发布了《2018中国消费者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使用体验与偏好调查》,共有3254名消费者参与调查。

本次的调查报告相当详细,主要从“娱乐和互联”、“舒适与便利”以及“辅助驾驶/导航”这三个部分进行调查,基本涵盖了车主在使用汽车车机系统时常用的配置。

远程APP控制最鸡肋,听歌最重要

在虽然时至今日相信还是有不少人仅仅将娱乐系统当做开车犯困时的提神剂,木耳朵如我更是分辨不出音响的好坏之分,但“车载收音机/CD/MP3”的使用率一栏明显领先其他配置。

最惨不忍睹的是“手机APP远程控制”,仅有“4.5%”的人表示每次会使用它,却有“27.5%”的人表示从不使用,考虑到目前装备有该系统的车型并不多,而且即使原车就装备,也不见得每位车主都有心去下载个APP。

在“使用体验”的调查中,有“40.8%”的人表示“内置蓝牙电话/设备”非常好用,位居调查榜第一位。蓝牙电话除了好用还涉及驾驶的安全,殊不知有多少起事故都是因为接听电话而引起的。

“座椅加热/冷却/按摩/腰部调节”和“自动空调”是两个使用率最高的舒适性配置,使用体验也同样都是最高,“车载空调”是和“车载收音机”相媲美的上车必开配置之一,我非常推荐配备有自动恒温系统(俗称的自动空调)的车型,只要设定好温度,风量和吹的角度都是自动设定的,省去不少麻烦,能让驾驶员更专注于前方的道路。座椅加热是抗冬利器、女士最爱,座椅通风在夏天则是比空调更完美的存在,只是相比加热,装备的车型不是非常多。

“语音识别”以及“车载管家服务”是使用率最低的两个配置,几乎都有“28%”的车主表示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两个配置。但是使用体验来看“车载管家服务”好评率还是不错的,较次的是汽车“语音识别”系统,可见目前很多车型的语音控制识别率还是较低的,这让人想起了此前某款车型的坑爹语音直接让车主气得骂娘。

科目二克星也许只是颗摄像头​

数据显示高达“65.1%”的车主经常用到倒车影像,远远领先排名第二位的“行车记录仪”。

很多刚拿驾照或者刚买车的“本本族”最怕的不是把车开起来,而是停车,特别还是需要倒车入库的时候,简直一个头两个大,此时油门当刹车、方向盘左右不分等等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倒车影像系统”简直就是他们的一大救星,有些影像还配备有随动停车线,只要像玩游戏一样跟着线停正就行,大大降低了倒车入库的难度。

“自动泊车”和“低速碰撞预警”的使用率则非常低,这也很好理解,“自动泊车”对于中国的路况来讲简直连鸡肋都算不上,都可以划到辣鸡的行列了。能识别的停车位非常有限,倒车速度还出奇慢,停车但凡稍微小上那么一丢丢,直接就罢工,车位要是足够大,我还需要你?

“低速碰撞预警”其实是一个挺不错的配置,只是需要跟“主动刹车”相搭配使用才能提高行车安全,很多车型的预警系统太过于灵敏,离着前车还有老远一段距离就开始“滴滴滴”的响个不听,着实恼人。

这才是我想要的​

“33.2%”的受访者表示最希望给车机增加的一个功能就是“车内外的360度摄像机”,汽车人均持有量越来越多,不仅开车上路非常拥挤,下班回家抢夺仅有的车位都是劳心劳力,汽车配备有360度影像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通过拥挤地方时的剐蹭。

最希望增配第二名是“路线规划和躲避拥堵功能”,这功能其实不算稀奇,一台能连接上网的手机即可,目前大多数的导航APP都设置有躲避拥堵功能,如今谁还会用汽车上的导航呢?

其他诸如“车载机器人”、“互联网电视”、“自拍和支付功能”等等都是车机智能化发展的方向,相信不久之后都会一一实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车上最好用和最鸡肋的配置有哪些?

“自动泊车”和“低速碰撞预警”的使用率则非常低,这也很好理解,“自动泊车”对于中国的路况来讲简直连鸡肋都算不上,都可以划到辣鸡的行列了。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简称“车机”)是目前汽车上常见的配置,即使经济车型至少也配备有行车电脑。车机主要承担着一辆车的行车安全、影音娱乐、驾驶辅助、交流通讯等功能。在目前互联网渗透化的大背景下,车机系统也智能、科技与个性。

但就如我们试驾时对某款车型的人体工程学诸多抱怨一样,不是每台车的人机交互系统都能让人满意的。车机系统常会附赠不少麻烦。

在今年易车联合著名的J.D.Power共同合作发布了《2018中国消费者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使用体验与偏好调查》,共有3254名消费者参与调查。

本次的调查报告相当详细,主要从“娱乐和互联”、“舒适与便利”以及“辅助驾驶/导航”这三个部分进行调查,基本涵盖了车主在使用汽车车机系统时常用的配置。

远程APP控制最鸡肋,听歌最重要

在虽然时至今日相信还是有不少人仅仅将娱乐系统当做开车犯困时的提神剂,木耳朵如我更是分辨不出音响的好坏之分,但“车载收音机/CD/MP3”的使用率一栏明显领先其他配置。

最惨不忍睹的是“手机APP远程控制”,仅有“4.5%”的人表示每次会使用它,却有“27.5%”的人表示从不使用,考虑到目前装备有该系统的车型并不多,而且即使原车就装备,也不见得每位车主都有心去下载个APP。

在“使用体验”的调查中,有“40.8%”的人表示“内置蓝牙电话/设备”非常好用,位居调查榜第一位。蓝牙电话除了好用还涉及驾驶的安全,殊不知有多少起事故都是因为接听电话而引起的。

“座椅加热/冷却/按摩/腰部调节”和“自动空调”是两个使用率最高的舒适性配置,使用体验也同样都是最高,“车载空调”是和“车载收音机”相媲美的上车必开配置之一,我非常推荐配备有自动恒温系统(俗称的自动空调)的车型,只要设定好温度,风量和吹的角度都是自动设定的,省去不少麻烦,能让驾驶员更专注于前方的道路。座椅加热是抗冬利器、女士最爱,座椅通风在夏天则是比空调更完美的存在,只是相比加热,装备的车型不是非常多。

“语音识别”以及“车载管家服务”是使用率最低的两个配置,几乎都有“28%”的车主表示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两个配置。但是使用体验来看“车载管家服务”好评率还是不错的,较次的是汽车“语音识别”系统,可见目前很多车型的语音控制识别率还是较低的,这让人想起了此前某款车型的坑爹语音直接让车主气得骂娘。

科目二克星也许只是颗摄像头​

数据显示高达“65.1%”的车主经常用到倒车影像,远远领先排名第二位的“行车记录仪”。

很多刚拿驾照或者刚买车的“本本族”最怕的不是把车开起来,而是停车,特别还是需要倒车入库的时候,简直一个头两个大,此时油门当刹车、方向盘左右不分等等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倒车影像系统”简直就是他们的一大救星,有些影像还配备有随动停车线,只要像玩游戏一样跟着线停正就行,大大降低了倒车入库的难度。

“自动泊车”和“低速碰撞预警”的使用率则非常低,这也很好理解,“自动泊车”对于中国的路况来讲简直连鸡肋都算不上,都可以划到辣鸡的行列了。能识别的停车位非常有限,倒车速度还出奇慢,停车但凡稍微小上那么一丢丢,直接就罢工,车位要是足够大,我还需要你?

“低速碰撞预警”其实是一个挺不错的配置,只是需要跟“主动刹车”相搭配使用才能提高行车安全,很多车型的预警系统太过于灵敏,离着前车还有老远一段距离就开始“滴滴滴”的响个不听,着实恼人。

这才是我想要的​

“33.2%”的受访者表示最希望给车机增加的一个功能就是“车内外的360度摄像机”,汽车人均持有量越来越多,不仅开车上路非常拥挤,下班回家抢夺仅有的车位都是劳心劳力,汽车配备有360度影像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通过拥挤地方时的剐蹭。

最希望增配第二名是“路线规划和躲避拥堵功能”,这功能其实不算稀奇,一台能连接上网的手机即可,目前大多数的导航APP都设置有躲避拥堵功能,如今谁还会用汽车上的导航呢?

其他诸如“车载机器人”、“互联网电视”、“自拍和支付功能”等等都是车机智能化发展的方向,相信不久之后都会一一实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