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亲朋好友都不愿透露的情绪,你愿意讲给喜爱的品牌听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亲朋好友都不愿透露的情绪,你愿意讲给喜爱的品牌听吗?

为了拉近与客人之间的关系,许多品牌主动变身Life Coach(生活教练),不谈金钱,只倾听和交流。

图片来源:lola

据时尚媒体Racked报道,7月中旬,美国生殖健康公司Lola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新项目——“让我们谈谈它”。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帮助女性解决一些关于性行为的疑惑。活动结束后收获了许多好评,被称为“独一无二的全国热线”,众多社会名流也参与其中。

Lola本是一家生产卫生棉条的公司,今年5月开始决定扩展更多业务,“让我们谈谈它”就是其中一个。从此以后,Lola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再是一个解决棉条需求的品牌,人们和它的交集扩大至性生活健康领域。

Lola的联合创始人Jordana Kier表示,下一步还要再建立一个“社区”。“人们渴求沟通,但关于性的话题通常难以表达”她说,“所以我们想利用广告来推动敏感对话,为女性提供一个提问的机会和受到支持的氛围。"

Lola还鼓励女性分享出自己月经初潮的经历。(图片来源:Lola)

像Lola一样,想倾听和帮助消费者发泄情绪的品牌其实很多。多伦多内衣品牌Stole My Heart最近就办了一场“女士之夜”活动,邀请情感专栏作家Jen Kirsch和众多研究女性问题的专家到场,和客人们一起交流性与爱情的话题。

英国玛莎百货近期也在自己的咖啡店内推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这为了让人们认为,玛莎百货是个可以自由且公开地表达情感的地方。今年6月,Coach还在纽约开了一个主题为“Life Coach(生活教练)”的沉浸式快闪店,鼓励人们在和占星师对话、阅读塔罗牌中认识自我。

较早“转型”心灵导师的品牌还有美国女装品牌Tuxe。今年初,Tuxe上线了Coaching+Clothing项目,客人每购物一次就能获得一个免费的生活教练课程。目前,这个项目还在改进中,Tuxe计划专门预先录制一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自信、设定目标和处理挫折等。

Tuxe创始人兼CEO Tamar Daniel表示,这个项目的建立是受到了2011年美国西北大学一项研究的启发——着装不仅会影响别人对穿着者的看法,还会影响穿着者自身的行为。“只停留在卖衣服的层面是不行的,”她说,“我希望客人可以领悟到服装在穿着之外的意义。”

这股风潮不仅在零售业兴起,酒店业也有类似尝试。例如美国威廉斯堡的The William Vale酒店开设了“情感应用”课程,教授客人如何建立良好关系。

Coach的Life Coach快闪店(图片来源:the cut)

无论这类活动是否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指导,品牌们都在表达着一个观点:它们认为消费者对于某些交流十分渴望,无论是性、情感、生活工作平衡,还是建立自信,这种需求一直存在。

来自纽约的消费心理学者Peter Noel Murray认为,“生活教练”类项目的诞生与当下兴盛的自我照料意识有关,品牌可以借此机会表达它们对消费者心理健康的关心。“这样做的零售商通常传达着一种感觉:这说明我们是好人,不只是为了你的钱。”Murray说。

无论卖什么,“品牌”都代表着企业的精神形象。从心理角度来看,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对让自己开心的品牌感到亲近。“生活教练”项目也就成为了增加客人忠诚度的方式。

不过,旧金山心理学者Daphne de Marneffe有着不同的看法。虽然她承认“生活教练”类项目是有价值的,但她认为,并非所有此类项目都能成功,试图与消费者寻求亲密沟通可能冒有风险。“对有些人来说,和陌生人共处一室有时候并不能解决心理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蔻驰

3.3k
  • 网红鞋包品牌BY FAR在中国水土不服
  • Coach任命新中国区总裁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亲朋好友都不愿透露的情绪,你愿意讲给喜爱的品牌听吗?

为了拉近与客人之间的关系,许多品牌主动变身Life Coach(生活教练),不谈金钱,只倾听和交流。

图片来源:lola

据时尚媒体Racked报道,7月中旬,美国生殖健康公司Lola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新项目——“让我们谈谈它”。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帮助女性解决一些关于性行为的疑惑。活动结束后收获了许多好评,被称为“独一无二的全国热线”,众多社会名流也参与其中。

Lola本是一家生产卫生棉条的公司,今年5月开始决定扩展更多业务,“让我们谈谈它”就是其中一个。从此以后,Lola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再是一个解决棉条需求的品牌,人们和它的交集扩大至性生活健康领域。

Lola的联合创始人Jordana Kier表示,下一步还要再建立一个“社区”。“人们渴求沟通,但关于性的话题通常难以表达”她说,“所以我们想利用广告来推动敏感对话,为女性提供一个提问的机会和受到支持的氛围。"

Lola还鼓励女性分享出自己月经初潮的经历。(图片来源:Lola)

像Lola一样,想倾听和帮助消费者发泄情绪的品牌其实很多。多伦多内衣品牌Stole My Heart最近就办了一场“女士之夜”活动,邀请情感专栏作家Jen Kirsch和众多研究女性问题的专家到场,和客人们一起交流性与爱情的话题。

英国玛莎百货近期也在自己的咖啡店内推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这为了让人们认为,玛莎百货是个可以自由且公开地表达情感的地方。今年6月,Coach还在纽约开了一个主题为“Life Coach(生活教练)”的沉浸式快闪店,鼓励人们在和占星师对话、阅读塔罗牌中认识自我。

较早“转型”心灵导师的品牌还有美国女装品牌Tuxe。今年初,Tuxe上线了Coaching+Clothing项目,客人每购物一次就能获得一个免费的生活教练课程。目前,这个项目还在改进中,Tuxe计划专门预先录制一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自信、设定目标和处理挫折等。

Tuxe创始人兼CEO Tamar Daniel表示,这个项目的建立是受到了2011年美国西北大学一项研究的启发——着装不仅会影响别人对穿着者的看法,还会影响穿着者自身的行为。“只停留在卖衣服的层面是不行的,”她说,“我希望客人可以领悟到服装在穿着之外的意义。”

这股风潮不仅在零售业兴起,酒店业也有类似尝试。例如美国威廉斯堡的The William Vale酒店开设了“情感应用”课程,教授客人如何建立良好关系。

Coach的Life Coach快闪店(图片来源:the cut)

无论这类活动是否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指导,品牌们都在表达着一个观点:它们认为消费者对于某些交流十分渴望,无论是性、情感、生活工作平衡,还是建立自信,这种需求一直存在。

来自纽约的消费心理学者Peter Noel Murray认为,“生活教练”类项目的诞生与当下兴盛的自我照料意识有关,品牌可以借此机会表达它们对消费者心理健康的关心。“这样做的零售商通常传达着一种感觉:这说明我们是好人,不只是为了你的钱。”Murray说。

无论卖什么,“品牌”都代表着企业的精神形象。从心理角度来看,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对让自己开心的品牌感到亲近。“生活教练”项目也就成为了增加客人忠诚度的方式。

不过,旧金山心理学者Daphne de Marneffe有着不同的看法。虽然她承认“生活教练”类项目是有价值的,但她认为,并非所有此类项目都能成功,试图与消费者寻求亲密沟通可能冒有风险。“对有些人来说,和陌生人共处一室有时候并不能解决心理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