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被认为是“良心房东”的北京业主在水木论坛披露了租金被中介机构哄抬的事情,史称“北京房租八一事变”。
事情是这样的:业主陈先生将自己一套闲置的房子挂在58同城出租,结果毫不意外引来自如和蛋壳公寓两家长租公寓争抢,经过数轮惊心动魄的竞价,最终财大气粗的蛋壳以高于业主心理价3300元的价格竞得。业主在接受了蛋壳的报价后,很愤怒地将此事挂了出来,并表达了对中介哄抬租金丑行的强烈谴责,以及对年轻人钱包被无情压榨的深切同情。
以此事为导火索,知名房产人士胡景晖进一步炮轰是长租公寓机构借助资本力量兴风作浪,通过哄抢房源,分割及加价出租获取投资溢价,使得房租在短期内大幅提升,未来中国将房将不房、人将不人云云。同时随着胡景晖“被辞职”公案的愈演愈烈,以及舆论的一致讨伐、官府的介入约谈,终于使得房租问题成功取代房价问题,成为当前房地产领域的最热门话题。
就在昨天,肇事者自如、蛋壳公寓加上无辜躺枪的相寓等10家中介机构强势表态“不涨房租”,并一次性拿出存量的12万多套房源投放市场,以平抑租金疯涨的势头。
态度很良好,但效果会如何呢?北京的房租上涨势头会顺势阻住甚至掉头再看看山下风光吗?
当前北京的房租有多高?我们来看看相关数据。今年7月份,北京的住房租赁月租金均价为4902元/套,环比6月份上涨2.9%,同比接近22%,个别区域同比涨幅超过50%、60%的也所在多有。
以房价君所租住的小区为例,去年8月(也正好是这个时候,正好是北京租赁市场的旺季,房租处于飙升的状态),房价君一开始就锚定了某片区域,花了一天时间,找了两家中介,终于租下了目前所居住的60平大一居,租期一年,押一付三。
坦白说,那时候房价君刚换工作,收入还凑合,租金相较收入来说,算是比较良心了,然而房价君还是觉得有些贵(现在则有些庆幸租到了当地性价比最高的房子),超了预算1000元,但既然已经签约了,就索性住下来吧。
让我们把时间往后拨三个月。去年11月,发生在大兴区某出租公寓的一场大火在夺去了多人生命的同时,也彻底燃烧了北京房屋租赁市场。在京兆尹“要敢于下刀”“刀刀见血”的要求下,北京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违建公寓、地下室、群租房等“diduan人口”聚居的低端租赁房在极短时间内被拆得鬼哭狼嚎,一时间数十万、上百万“diduan人口”在天寒地冻下流离失所,史称“2017北京排华事件”。
也是从这个月开始,包括房东、中介在内的房源掌控者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一时间壮怀激烈,仰天长啸:涨房租了!于是一场以压榨北漂钱包为目的的收割战在北京轰轰烈烈打响。在趁火打劫模式下,租金1000的直接涨到2000,2000的往3000涨,随着租赁房源量的急剧减少,全北京业主和中介都乐得合不拢腿,“涨死你”大法玩得越来越遛,尔等流民爱租不租,今天不租,明天继续涨价,涨得漂漂们三观崩溃。
经过这么一顿猛如虎的骚操作,北京的房租步步登天,到了今年7月,套均租金已经接近5000元,单平米月租金91.5元,四环以内什么五六平的小蜗居都要两三千,七八平的次卧都奔三四千去了,稍微住得得体点都要准备六七千块钱,北漂人民终于喜迎租不起时代。
说到这里,房价君就要感谢下自己的房东。我的房子在本月到期,因为房东要卖房,所以跟我说先不签约了,房子我继续住着,还是按照原价季交,而同小区同户型的租金都奔5500去了。今天早上出门上班的时候,在电梯里,一位悠闲的业主大妈一眼就看出我是租户(估计是我浓郁得遮掩不住的钓丝气质出卖了我),问我现在租的房子多少钱,我说XX元,大妈诧异地说,不是五六千吗,我坚决地摇头说哪有那么多,就XX元,誓死捍卫租户权益。可惜独木难支,靠我一人奋斗也无法改变业主预期,把这狗日的高房租摁下来。算起来,这才一年时间,我租住的小区房租已经涨了超40%,真是让读书人一声长叹。
扯远了,咱们回到主题。自如们表忠心、出存货后,北京的房租就不会再涨了吗?
长期来看依然会涨,趋势难变。季节性因素、房源供给结构、资本的推波助澜、中介的兴风作浪、业主的预期升水其实都是次要因素,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租赁房源供求失衡,供不应求。资本、中介、业主的作用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只要供应量上不来,供应结构不优化,北京的房租还得涨。
看看数据,目前北京的存量房差不多是750万套-800万套,总计约1600万间,而北京人口在2200万,缺口有多大显而易见。之前各种低端公寓、地下室、群租房、远郊房承接了很多“diduan人口”的居住需求,十几个人挤在一间房子,各种消防安全堪忧的简陋公寓像海绵一样吸附了海量“diduan人口”居住需求,这才使得北京的房屋租赁市场呈现紧平衡,甚至按照我一位房产朋友的说法,去年上半年北京的租房市场还很清淡,租金出现下滑。
后来京兆尹大刀阔斧整顿低端房源,原本呈现紧平衡状态的北京房屋租赁市场一下子供求失衡,虽然一部分“diduan人口”被迫逃离北上广,但供给的严重不足,使得租赁房源的结构性紧张持续了下来,再加上居住需求升级,房租的上涨便成了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只要供不应求的状况一直存在,北京的房租长期来看依然存在上涨压力,这就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但我们的中介、资本和房东就可以甩甩手说自己无辜吗?
显然他们也是重要的推手,甚至在租赁房源供不应求的既定格局下,短期内相互合力,共同成为北京租金暴涨的“黑手”。
以租赁中介来说,他们的盈利模式是吃租金差价、收取管理费,而房源就是其生命线,上天入地搜集房源本就是中介的日常工作之一,有了房源才有客户,如果形成垄断,客观上就有了定价权。如果你是业主,一开始也是把房源挂在房产网站,搞“业主直租”,几分钟后就会收到无数中介电话,要求代理出租,尤其是现在房源处于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这就是你在58同城、房天下等房产网站租房,看到的房源十有八九都是中介房源的原因,业主个人房源极少,哪怕标着业主个人房源,等你联系过去,照样是中介房无误。
所以对于有限房源的竞价争夺,便成了行业很常见的现象,只是水木的那个帖子爆了出来,引起公愤,才让这个潜规则浮出水面,也才有了近段时间堪称眼花缭乱的热闹。
而有了“中介房”的锚定效应,房东的租金预期也不断升水,抛开去年大火事件造成的短期趁火打劫,房东在中介教育下也知道了房租该涨了又涨了,于是……请看下图
所以说问题的根子还是出在房子不够上面,中介、资本、房东当然有动力去掠夺年轻人的钱包,只是不把根源问题解决,在利益驱动下,租房一族将长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凄惨处境。
“房住不炒”不仅是要把房价控制住,更要把更为刚需的房租控制住,照目前的水平来看,即便北京的房租不再上涨了,从租金收入比来看(国际来看是房租为收入1/3在合理区间内,我们不一样,社会主义就是要跟资本主义闹出区别,我们是直奔1/2、2/3绝尘而去),也依然是年轻人所不能沉受之重,希望各方都长点心,尤其是zheng腐,多点诚意和实际行动,少点口惠而实不至,让年轻人真正有尊严地安租于北京(不奢望安居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