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中国邮政与中国铁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刚上任一月的中国邮政董事长刘爱力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邮政EMS将在明年引入战略投资者,启动IPO,确保三年之内成功上市。
这也是中国邮政时隔7年后第二次开启上市之路。
随着顺丰、四通一达等民营快递的陆续上市,市场份额上也被远远甩在身后,邮政EMS却迟迟没有太大的进展。这次冲击上市,会不会是邮政EMS的绝地反击?
黄金十年
谈及中国邮政,它绝对是行业内的霸主。
在早前发布的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排名第113位,,旗下拥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子公司。
中国邮政更是此次唯一排名上升的国家邮政,与去年相比排名上升了6位,超越了去年排在前面的美国邮政和德国邮政,并且在6个国家邮政中利润继续位居榜首。
上榜国家邮政排名情况
实际上,自1980年中国邮政成立了EMS,之后EMS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50%以上的市场份额。直到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EMS几乎是国内快递业唯一的经营者。
1999年,EMS的市场份额曾高达90%以上。
不过,随着民营顺丰、四通一达等民营快递的崛起,并相继挂牌上市,中国邮政逐渐被民营快递企业所超越。到2011年,EMS的市场份额已降至30%。再到2016年,5年间市场份额缩小了30%。
2016年,国有快递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剩下9.1%,EMS是国有快递企业的主体构成,市场份额可见一斑。而彼时的民营业务量市场份额占了90.3%。
另外,EMS营业额第一宝座也早已被顺丰抢走。
改革
失落背后,是中国邮政久待解决的体制之困。
之前,中邮速递内部主要是母子公司的组织架构,旗下各省市的邮政速递物流公司都是中邮速递的子公司。这种架构,虽从表面上看各地的速递物流业务资产分拆后纳入到了一家中邮速递旗下,实则各省的速递物流公司还是各自为政,独立运营、结算和纳税。
为此,中国邮政进行了“总分公司制”改革,就是将母子公司制改为总分公司制。这被业内认为是明智之举,有利于中国邮政的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提高总公司管控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2015年4月8日,中国邮政集团官网挂出一则《吸收合并公告》称,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邮政)与北京市、河北省等31个省邮政公司内部决议,并经财政部批准,中国邮政拟对31个省邮政公司进行吸收合并。
而此次被吸并的31个省邮政公司就是过去“母子公司制”的主要载体。
同年4月29日,国家工商总局披露,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邮政及所属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EMS),对现行管理体制进行调整,由现行的母子公司两级法人体制改为总分公司一级法人体制。
在经营上,2015年中国邮政就提出了“一体两翼”战略。
“一体”就是要以邮政窗口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造适应现代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线上线下为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
“两翼”就是金融翼和寄递翼。其中,寄递翼就是中国邮政所经营的各类寄递业务,简单说就是邮政业务和速递物流(EMS)。
中国邮政此举的目的旨在重新确立邮政在寄递市场的主导者地位。
对此,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前总经理、党组书记李国华在7月2日的深化寄递翼改革动员部署电视电话部署会上进行了详细部署。
会上,李国华精准地概括了中国邮政近三年的改革成绩,一个是包裹快递业务改革;另一个是邮、速两主体放开经营。同时也提出落实集团公司“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确立了“整合资源、加快发展、引战上市”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
会议还指出要努力打造社会赞誉、行业领先、收入规模超千亿元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此前,李国华在年初召开的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上也曾提及,2018年中国邮政将系统推进寄递翼改革,充分整合寄递资源,组建寄递事业部,对寄递业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网络、统一核算、统一考核。
不久后,中国邮政集团组建了寄递事业部,定位为“寄递条线30余万大军的总指挥部,是邮政自上而下推进寄递翼改革发展的龙头”。
IPO撤退与再启动
EMS是最先发起上市的快递企业。
早在2011年8月中国邮政集团旗下中邮速递(EMS)就向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并于2012年5月4日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但随后因未按时提交自查报告被中止审查。
2013年5月,EMS在财务自查大限前又补充提交了自查报告,7月,经过系列整改后的EMS重新“通过发审会”。 根据招股说明书,拟发行不超过40亿股,募集资金99.78亿元。
不过,同年年底,中邮速递EMS又主动撤回了IPO上市申请,并称是“主动应对市场竞争的决策”。
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当时,EMS在声明中表示,决定实施战调整(物流CTO注:这次调整也就是后面的由母子公司制改为总分公司制)和市场化调整(主要针对直营区域范围、管理层级进)。考虑到实施上述重大调整将影响到上市进程,股份公司主动撤回IPO申报材料。
声明还指出,调整到位后,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再择机进入资本市场。
2018年8月20日,中国邮政董事长刘爱力独家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的,邮政EMS将在明年引入战略投资者,启动IPO,确保三年之内成功上市。
关于更多其他上市细节,刘爱力并没有透露。
不过,这已足以在行业掀起风浪。
如果说第一次IPO申请后由撤回是因为调整,那么这次启动IPO计划,EMS似乎势在必得。
快递行业资深人士赵小敏表示:“我认为最多一年半时间,很可能明年下半年邮政就会挂牌。”
而关于中国邮政是整体上市还是分拆EMS单独上市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今年初,有消息称EMS回归中国邮政集团统一管理,简单讲就是把邮政速递物流业务(EMS)与邮政传统业务进行合并和重组。7月2日,这一消息得到证实,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召开深化寄递翼改革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就寄递事业部组建具体事宜进行工作部署和战前动员。
有行业人士认为,EMS重回邮政业务内部,可能是考虑到中国邮政将整体上市。
对此,赵小敏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邮政旗下中国邮储银行已经在港股上市,如果中国邮政整体上市,将会对集团旗下业务形成协同发展,发挥金融优势。而中国邮政旗下本身已有壳资源湘邮科技,不排除会采取借壳的方式登录资本市场。
赵小敏更称,由于中国邮政的特殊性,上市会走绿色通道,最终以什么方式上市会是最大的悬念。
值得留意的是,2018年7月19日,中国电信集团原总经理刘爱力赴任邮政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爱力的到来也宣告央企邮政集团首次出现“董事长”的职务,邮政集团的一把手由总经理换成董事长。
此前,有媒体普遍认为,刘爱力上任中国邮政董事长最大的任务之一,就是推动中国邮政上市。
中国邮政快递报记者也表示,在顺丰、三通一达、百世等民营快递企业已完成上市的情况下,邮政EMS如成功上市也将意味着“BESTY”(“BESTY”企业为邮政EMS、顺丰速运、圆通速递、中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速递、百世快递。)快递航母将在资本层面完成最后一块拼图,中国快递将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