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 李克强说要铁腕治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 李克强说要铁腕治理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要铁腕治理环境污染。

图片来源:CFP

本周四,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铁腕治理环境污染。这一表态虽然还需要时间去落实,但是它再次显示了中国高层对于扭转糟糕的生态环境现状、向更可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决心。

李克强总理说,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随即他提出了今年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的排放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这一目标跟2014年5月26日国务院公布《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较为契合。《方案》要求,2014-2015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

《方案》提到,“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但2011-2013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方案》要求2014-2015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十一五”期间就开始要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十二五”期间也在继续。但要求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是“十二五”才开始的,因此它的减排幅度要大一些。

马军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指标,也关乎中国对气候变化承担的责任,因为中国在世界上承诺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这样做符合中国要承担的国际义务。

在2014年11月4日,发改委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这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个国家专项规划。该规划提到,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15%左右。

8天后,在秘鲁利马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在声明中,中国承诺计划到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争取提早实现这一目标。

而中国目前现实情况是,中国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在能源消耗还严重依赖煤炭的情况下,中国在减排上还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所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

马军说:“燃煤实际是空气污染最主要的排放源头。现在去控制燃煤,这或许会给一些没有替代能源的省份带来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超低排放的技术便会给其带来一条出路。这种技术在这两年会逐步开始实施,我们在实际运行中也看到排放量有比较明显的减少。”

而对于总理李克强提出的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其实在2013年两会时便有委员提交过关于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提案,提案建议从2013年开始,在全国严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控制,在空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实施煤炭消费总量零增长控制。

根据公开的数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8%左右,每年却消耗了全国42%的煤炭、52%的汽柴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放量均占全国的30%。作为三大区域中空气质量达标率最低的京津冀地区,其控制煤炭等消费总量更加急迫。

目前,京津冀和长三角每年燃煤量几乎在4亿吨左右。这种情况下,如果燃煤消耗继续增长,恐怕雾霾问题更加严重。对此,京津冀将目标定位消减燃煤,而不是零增长。2013年9月12日公布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就要求,到2017年,河北煤炭消费量比2012年净削减4000万吨。

马军说:“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是对高耗能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降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同时,对现有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提高能效,这样在相同生产规模的情况下会降低煤炭的消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 李克强说要铁腕治理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要铁腕治理环境污染。

图片来源:CFP

本周四,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铁腕治理环境污染。这一表态虽然还需要时间去落实,但是它再次显示了中国高层对于扭转糟糕的生态环境现状、向更可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决心。

李克强总理说,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随即他提出了今年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的排放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这一目标跟2014年5月26日国务院公布《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较为契合。《方案》要求,2014-2015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

《方案》提到,“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但2011-2013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方案》要求2014-2015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十一五”期间就开始要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十二五”期间也在继续。但要求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是“十二五”才开始的,因此它的减排幅度要大一些。

马军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指标,也关乎中国对气候变化承担的责任,因为中国在世界上承诺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这样做符合中国要承担的国际义务。

在2014年11月4日,发改委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这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个国家专项规划。该规划提到,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15%左右。

8天后,在秘鲁利马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在声明中,中国承诺计划到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争取提早实现这一目标。

而中国目前现实情况是,中国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在能源消耗还严重依赖煤炭的情况下,中国在减排上还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所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

马军说:“燃煤实际是空气污染最主要的排放源头。现在去控制燃煤,这或许会给一些没有替代能源的省份带来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超低排放的技术便会给其带来一条出路。这种技术在这两年会逐步开始实施,我们在实际运行中也看到排放量有比较明显的减少。”

而对于总理李克强提出的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其实在2013年两会时便有委员提交过关于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提案,提案建议从2013年开始,在全国严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控制,在空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实施煤炭消费总量零增长控制。

根据公开的数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8%左右,每年却消耗了全国42%的煤炭、52%的汽柴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放量均占全国的30%。作为三大区域中空气质量达标率最低的京津冀地区,其控制煤炭等消费总量更加急迫。

目前,京津冀和长三角每年燃煤量几乎在4亿吨左右。这种情况下,如果燃煤消耗继续增长,恐怕雾霾问题更加严重。对此,京津冀将目标定位消减燃煤,而不是零增长。2013年9月12日公布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就要求,到2017年,河北煤炭消费量比2012年净削减4000万吨。

马军说:“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是对高耗能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降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同时,对现有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提高能效,这样在相同生产规模的情况下会降低煤炭的消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