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家连大众点评都搜不到的宵夜档竟用便盆煮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家连大众点评都搜不到的宵夜档竟用便盆煮粥

一起来看看这锅拿 「屎塔」 煮出来的粥有什么特别的吧!

这是一家连大众点评都搜不到的宵夜档,只流传于资深吃货的朋友圈之间。他们不卖烧烤,只用便盆煮粥,暗黑程度可以说堪比《人生一串》第二集了。不过,就是这么一家看似平凡无奇的粥档,竟能吸引来自广州、深圳、港澳的老饕们纷纷而至,这样,就有点不简单了。那么,就一起来看看这锅拿 屎塔 煮出来的粥有什么特别的吧!

对于资深吃货来说,夜晚的狂欢未必都来自喧嚣闹杂的烧烤摊前,有时,一锅白粥也能让日间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尽情享受舌尖上那抹味蕾的挑逗。

选取来自肥沃黑土的东北大米,称出每晚当用的斤两倒入盆中。

注入清水,浸高于大米之上五公分处,放于阴凉处静置一个小时。而在这一个小时之中,待在盆中的大米并不孤独,陪伴它的,还有浑圆饱满的宁神红枣,以及被完整剥离的晾晒果皮。

待分针顺时走完一圈以后,便能将大米倒于特制筲箕中过滤多余水分。沥干水分后,接下来,大米将接受另外一道洗礼。

备食用盐、冰糖、花生油适量,依次放于大米之上,红枣无需去核,陈皮无需掰开,洗净后原状放于大米上。接下来,便能以双手作工具,将铺于大米之上的所有配料充分搅匀。

经由洗礼的大米更见亮白光泽,这时,正是开锅烧水的好时候。

猛火燃烧,锅中清水不稍片刻便能沸腾起泡。掀开锅盖,趁着沸点将油亮的大米连同红枣、果皮全数倒入锅中,同时马上拿起大勺,在底部不断翻搅,以防大米在落水刹那粘贴了锅底。

然而,大米与清水的缠绵不如想象中痛快。在熬煮成粥的四个多小时里,大米还将经由不时的翻搅,直至最终成为一锅香软绵滑的粥底为止。

这一锅青白,才是顺德夜宵中的一方之王,俘获人心,不在话下。

唯刁钻讲究之食材能与其匹配

若说白胖的东北大米经由熬煮方能成为顺德夜宵界中的翘楚,那么,能与其相辉映的,非严苛挑选过后的食材莫属。

肉姜皮薄肉厚,纤维杂质少,是佐料中的主角。

开箱,从密封泡沫箱中的姜皮中掏出肉姜,顺姜节掰成姜块,刮去姜皮。而姜皮的处理亦十分讲究,不能马上扔掉,而是继续让其留在泡沫箱中,盖过箱中未用的肉姜。或许,这姜皮还能发挥其最后的功能,替剩余肉姜保鲜不定。

刮去姜皮后的姜块不能直接与空气接触,须放入清水中浸泡,待所需姜量足够之后,取出姜块,切成薄片状,而后再切成细丝状。从块至片,再从片到丝,一步一变,僭越不得。

香葱的处理同样讲究。

切去须状根茎,摘去泛黄葱叶,洗净后先切至段状,然后摁稳葱段一端,以尖细利刀从一端划向另一端,如此顺方向滑动,直至全数成葱丝状为止。

取出调料盆,以一比一的比例将姜、葱丝置于其中,倒油少许,动作轻柔地让姜葱丝混合均匀,然后,便可盛入调料碟中。

作为佐料所用的姜葱尚且如此讲究,主料食材的处理又该如何?

顺德菜讲求原汁原味,而其中的原味,大多来自食材原本的味道。

走地麻鸡活擒后现宰,放血、拔毛、除去内脏,整个过程需要的是一气呵成。而当你以为接下来便是斩件处理的时候,顺德厨师偏要与众不同,他们决定,要给这只光荣牺牲的牲口最高的礼遇,原只起骨。

以利刀沿脊骨、腹部各竖切一刀,将皮肉划开,再从左右肩胛处各开一道口子,顺势将鸡肉连皮掀下。将左右两侧鸡翅连同鸡腿切除,分别起出翅骨与腿骨,再将鸡肉连皮切至薄片状。

然而,更为讲究的,还是顺德人最熟悉的食材,鲩鱼。

吊水鲩离水后马上拍晕,放血、刮鳞、去鳃、取内脏,这是基本功夫。洗净血水鳞片后,以干净抹布吸走鱼身上的水分,沿鱼脊骨起出两侧鱼肉,鱼皮朝下放于砧板之上准备切成鱼片状。

先下一刀,一刀到底,再轻划一刀,形成鱼片中轴位置,然后再一刀到底,如此,便能切出一片展开如蝴蝶状的鱼片,甚是好看。

把佐料及主料食材全数处理完毕,便可请出今晚的粥王,属于吃货们的夜,这才开始。

屎塔煲粥 唔同咁味

既要请出粥王,装载的器皿自然马虎不得。

小号瓦锅,广东人称之为 煲仔 ,无论是焦香可口的煲仔饭,还是惹味滋补的牛腩煲,广东人都喜欢以这口煲仔作为主要的烹制工具。广东人对煲仔难以割舍的情结,大概数百年前就已存在。

而到了善于与美食较劲的顺德人手里,这一口煲仔,居然还能如此使用。

舀出熬煮四个多小时的粥底,此时的米粒既没完全煮烂,又已完全绽放成花朵形状,正是做煲仔粥底的最佳时刻。顺德人认为,唯有这样的米花,方有资格成为今晚夜宵桌上的主角。

粥底舀出后放入煲仔之中,接下来,便要请出另一样秘密武器。

这个东西……你可以称之为便盆,年龄稍大的广东人习惯叫它做 屎塔 。是的,光听名字,你大概就能猜出它原本的功能。

在那个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年代,旧时的凤城还不若如今这般富庶,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能吃上一口热粥已是十分奢侈,在这样的条件之下,若是能再加点肉沫一同熬煮,已属人间美味,哪里还在意得了烹煮的器皿为何。

因此,便有了以屎塔煲粥一说。

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时代的颠覆也让生活习性起了巨变,如今,在寻常人家,这样的屎塔早已不复存在,何况将其用作烹制食材的器皿?

然而, 屎塔煲粥,唔同咁味 这样一句老话深深烙印在了一群年轻的顺德人心中,一股强烈想要将这种非一般的烹煮方法还原的想法,让他们打从心里按耐不住,跃跃欲试。

于是,这锅与时代并进的 屎塔煲粥 便应运而生。

尽管食材与做法都与祖辈一代大相径庭,但是当这些年轻人看到老人们不时能在这里吃到这一煲热粥的时候,在他们心里,这一锅屎塔煲粥,已是最恰当的还原。

这家在大众点评上都搜不到的宵夜粥档

可以说在宵夜界中低调的如一股清流了

贰捌煲仔粥,一家在大众点评都搜不到的粥档,却是顺德人争先在朋友圈传开的夜宵传奇,原因无他,好吃、地道、过瘾、新奇就够了。

大概甚少有人以新奇来形容一家食肆,但慕名到贰捌尝鲜的人,确实又是被这两个字所吸引。于是,贰捌就这样在众多朋友圈中脱颖而出,尽散其一传十十传百的魅力。

而这股神秘的力量,则让远在广州、深圳、港澳的老饕们纷纷结伴而至,一尝这煲屎塔粥的滋味。

贰捌这个名字颇有意思,要是跟他们的主理人强哥聊上几句,他便会告诉你,当初贰捌开店的日子,新旧历恰巧都是二十八号,加之门牌号的巧合,以及顺德人对二、八这两个数字组合到一起后的好意头的喜欢,感觉不叫 贰捌 ,似乎都对不起这堆叠到一起的缘分。

从最初的六张桌开始,到如今容桂一带难以撼动的夜宵地位,难以想象,他们仅花了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做到了。熟客带新客,新客成为熟客后再带新客,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开车到达顺德容桂,驶进桂洲大道中,按导航指引转入合新路花鸟市场,到了这儿,便可大胆开至尽头,这家只流传于朋友圈中的传奇粥档,就在这尽头的右侧。

然而,到得太早可吃不了热豆腐,按照惯例,他们可要到下午五点左右才开门做生意,哪怕忠粉如附近某老字号火锅店的老板,也无特权可言。

这并非饥饿营销,而是从中午到下午开门营业的这段时间,才是贰捌从上到下最忙碌的时段,他们实在无法抽出多余的精力来,做其他事情。

上午十一点多,老师傅开着摩托车准点回到贰捌,他是这里经验最为老道的熬粥师傅,每天早上,总要等他到了以后,整个后厨才开始各就各位。这,是大伙多年以来不宣于口的默契。

老师傅的工作并不复杂,挑米、淘米、洗米,再加入盐、冰糖、油、红枣、陈皮,最后放入锅中熬煮、搅拌,每一个步骤,老师傅都有自己的顺序及规矩,哪怕老板,也不能随意打乱。

好比说,把大米浸于水中的一个小时里,老师傅会在一旁拿出肉姜,不疾不徐地刮皮、切薄片、再切成粗细一致的姜丝。

好比说,老师傅从来不用花样越变越多的刮刀,而是喜欢用着那个看似自己制作的圆形刮刀,以自己的节奏仔细而缓慢地刮除姜皮。

好比说,老师傅从来不用功能越出越全的刨丝器,而是拿起那把看似钝锉的菜刀,在磨刀石上霍霍磨利之后,再慢慢将姜块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状,最后才堆叠整齐,切成丝状。

若你问老师傅为何不用机器替代时,他头也不抬,半天以后再操着口音颇重的顺德话说,这样切出来的姜才有姜味,才是顺德人吃煲仔粥时习惯配的佐料。

除了那位话不多的老师傅外,贰捌的厨房内还有另一号冷冽型人物,他便是贰捌的主厨。谁能想到,这个同样惜字如金的主厨,在穿上厨师服之前,竟会坐在老师傅旁,安安静静地洗他的菜呢。

而当这位主厨拿起刀来的时候,却又像换了另一个人似的,处理食材时一点也不啰嗦,手起刀落,利落干脆。

对于这样一位厨师来说,很难想象若是不够新鲜的食材到了他的手里,他将作如何反应。我想,大概只有他手上那把伴随多年的利刀明白,顺德厨师非新鲜食材不用,而顺德厨师的刀,则非新鲜食材不动。

拍摄当天,我们在贰捌最别致的VIP房里一直拍到了深夜,大概是刚下了场雨的缘故,空气中飘散的青草味闻着格外的舒心。

晚上十点,停机后的我们坐下来一人一煲,急不可耐地尝着这锅独一无二的屎塔煲粥,脆而不腻的肠头,裹上蛋液后的滑嫩牛展肉,还有连皮带肉的走地鸡片,当然,还有贰捌最引以为豪的薄切吊水鲩鱼片,一桌美味啖尽,接下来的粥最不能浪费。

我们向强哥讨来几颗生鸡蛋,取其中一颗打入煲中,再以筷子将蛋液打散,稍稍搅拌,熄火以后直接开吃,把吸尽了肉汁的粥底连同滑嫩的蛋花一同喝下,又是一锅能让人惦念许久的蛋花粥。

凌晨将至,陪伴我们的除了忙碌了一天的强哥和他的帮手以外,还有茅棚外头久久不愿离去的食客们。

此时,我们敬强哥喝下最后一口酒,关上最后一盏打光灯,便在与强哥一行人道别之后,在摇曳的路灯下踏上了回广之路,在后座的我回过头来,只见二、八两字在夜深之中显得更为明亮。

随后,车子驶出花鸟市场,顺德美食系列亦在贰捌煲仔粥的陪伴之下,完美谢幕。

- END -

本期故事制作团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家连大众点评都搜不到的宵夜档竟用便盆煮粥

一起来看看这锅拿 「屎塔」 煮出来的粥有什么特别的吧!

这是一家连大众点评都搜不到的宵夜档,只流传于资深吃货的朋友圈之间。他们不卖烧烤,只用便盆煮粥,暗黑程度可以说堪比《人生一串》第二集了。不过,就是这么一家看似平凡无奇的粥档,竟能吸引来自广州、深圳、港澳的老饕们纷纷而至,这样,就有点不简单了。那么,就一起来看看这锅拿 屎塔 煮出来的粥有什么特别的吧!

对于资深吃货来说,夜晚的狂欢未必都来自喧嚣闹杂的烧烤摊前,有时,一锅白粥也能让日间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尽情享受舌尖上那抹味蕾的挑逗。

选取来自肥沃黑土的东北大米,称出每晚当用的斤两倒入盆中。

注入清水,浸高于大米之上五公分处,放于阴凉处静置一个小时。而在这一个小时之中,待在盆中的大米并不孤独,陪伴它的,还有浑圆饱满的宁神红枣,以及被完整剥离的晾晒果皮。

待分针顺时走完一圈以后,便能将大米倒于特制筲箕中过滤多余水分。沥干水分后,接下来,大米将接受另外一道洗礼。

备食用盐、冰糖、花生油适量,依次放于大米之上,红枣无需去核,陈皮无需掰开,洗净后原状放于大米上。接下来,便能以双手作工具,将铺于大米之上的所有配料充分搅匀。

经由洗礼的大米更见亮白光泽,这时,正是开锅烧水的好时候。

猛火燃烧,锅中清水不稍片刻便能沸腾起泡。掀开锅盖,趁着沸点将油亮的大米连同红枣、果皮全数倒入锅中,同时马上拿起大勺,在底部不断翻搅,以防大米在落水刹那粘贴了锅底。

然而,大米与清水的缠绵不如想象中痛快。在熬煮成粥的四个多小时里,大米还将经由不时的翻搅,直至最终成为一锅香软绵滑的粥底为止。

这一锅青白,才是顺德夜宵中的一方之王,俘获人心,不在话下。

唯刁钻讲究之食材能与其匹配

若说白胖的东北大米经由熬煮方能成为顺德夜宵界中的翘楚,那么,能与其相辉映的,非严苛挑选过后的食材莫属。

肉姜皮薄肉厚,纤维杂质少,是佐料中的主角。

开箱,从密封泡沫箱中的姜皮中掏出肉姜,顺姜节掰成姜块,刮去姜皮。而姜皮的处理亦十分讲究,不能马上扔掉,而是继续让其留在泡沫箱中,盖过箱中未用的肉姜。或许,这姜皮还能发挥其最后的功能,替剩余肉姜保鲜不定。

刮去姜皮后的姜块不能直接与空气接触,须放入清水中浸泡,待所需姜量足够之后,取出姜块,切成薄片状,而后再切成细丝状。从块至片,再从片到丝,一步一变,僭越不得。

香葱的处理同样讲究。

切去须状根茎,摘去泛黄葱叶,洗净后先切至段状,然后摁稳葱段一端,以尖细利刀从一端划向另一端,如此顺方向滑动,直至全数成葱丝状为止。

取出调料盆,以一比一的比例将姜、葱丝置于其中,倒油少许,动作轻柔地让姜葱丝混合均匀,然后,便可盛入调料碟中。

作为佐料所用的姜葱尚且如此讲究,主料食材的处理又该如何?

顺德菜讲求原汁原味,而其中的原味,大多来自食材原本的味道。

走地麻鸡活擒后现宰,放血、拔毛、除去内脏,整个过程需要的是一气呵成。而当你以为接下来便是斩件处理的时候,顺德厨师偏要与众不同,他们决定,要给这只光荣牺牲的牲口最高的礼遇,原只起骨。

以利刀沿脊骨、腹部各竖切一刀,将皮肉划开,再从左右肩胛处各开一道口子,顺势将鸡肉连皮掀下。将左右两侧鸡翅连同鸡腿切除,分别起出翅骨与腿骨,再将鸡肉连皮切至薄片状。

然而,更为讲究的,还是顺德人最熟悉的食材,鲩鱼。

吊水鲩离水后马上拍晕,放血、刮鳞、去鳃、取内脏,这是基本功夫。洗净血水鳞片后,以干净抹布吸走鱼身上的水分,沿鱼脊骨起出两侧鱼肉,鱼皮朝下放于砧板之上准备切成鱼片状。

先下一刀,一刀到底,再轻划一刀,形成鱼片中轴位置,然后再一刀到底,如此,便能切出一片展开如蝴蝶状的鱼片,甚是好看。

把佐料及主料食材全数处理完毕,便可请出今晚的粥王,属于吃货们的夜,这才开始。

屎塔煲粥 唔同咁味

既要请出粥王,装载的器皿自然马虎不得。

小号瓦锅,广东人称之为 煲仔 ,无论是焦香可口的煲仔饭,还是惹味滋补的牛腩煲,广东人都喜欢以这口煲仔作为主要的烹制工具。广东人对煲仔难以割舍的情结,大概数百年前就已存在。

而到了善于与美食较劲的顺德人手里,这一口煲仔,居然还能如此使用。

舀出熬煮四个多小时的粥底,此时的米粒既没完全煮烂,又已完全绽放成花朵形状,正是做煲仔粥底的最佳时刻。顺德人认为,唯有这样的米花,方有资格成为今晚夜宵桌上的主角。

粥底舀出后放入煲仔之中,接下来,便要请出另一样秘密武器。

这个东西……你可以称之为便盆,年龄稍大的广东人习惯叫它做 屎塔 。是的,光听名字,你大概就能猜出它原本的功能。

在那个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年代,旧时的凤城还不若如今这般富庶,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能吃上一口热粥已是十分奢侈,在这样的条件之下,若是能再加点肉沫一同熬煮,已属人间美味,哪里还在意得了烹煮的器皿为何。

因此,便有了以屎塔煲粥一说。

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时代的颠覆也让生活习性起了巨变,如今,在寻常人家,这样的屎塔早已不复存在,何况将其用作烹制食材的器皿?

然而, 屎塔煲粥,唔同咁味 这样一句老话深深烙印在了一群年轻的顺德人心中,一股强烈想要将这种非一般的烹煮方法还原的想法,让他们打从心里按耐不住,跃跃欲试。

于是,这锅与时代并进的 屎塔煲粥 便应运而生。

尽管食材与做法都与祖辈一代大相径庭,但是当这些年轻人看到老人们不时能在这里吃到这一煲热粥的时候,在他们心里,这一锅屎塔煲粥,已是最恰当的还原。

这家在大众点评上都搜不到的宵夜粥档

可以说在宵夜界中低调的如一股清流了

贰捌煲仔粥,一家在大众点评都搜不到的粥档,却是顺德人争先在朋友圈传开的夜宵传奇,原因无他,好吃、地道、过瘾、新奇就够了。

大概甚少有人以新奇来形容一家食肆,但慕名到贰捌尝鲜的人,确实又是被这两个字所吸引。于是,贰捌就这样在众多朋友圈中脱颖而出,尽散其一传十十传百的魅力。

而这股神秘的力量,则让远在广州、深圳、港澳的老饕们纷纷结伴而至,一尝这煲屎塔粥的滋味。

贰捌这个名字颇有意思,要是跟他们的主理人强哥聊上几句,他便会告诉你,当初贰捌开店的日子,新旧历恰巧都是二十八号,加之门牌号的巧合,以及顺德人对二、八这两个数字组合到一起后的好意头的喜欢,感觉不叫 贰捌 ,似乎都对不起这堆叠到一起的缘分。

从最初的六张桌开始,到如今容桂一带难以撼动的夜宵地位,难以想象,他们仅花了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做到了。熟客带新客,新客成为熟客后再带新客,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开车到达顺德容桂,驶进桂洲大道中,按导航指引转入合新路花鸟市场,到了这儿,便可大胆开至尽头,这家只流传于朋友圈中的传奇粥档,就在这尽头的右侧。

然而,到得太早可吃不了热豆腐,按照惯例,他们可要到下午五点左右才开门做生意,哪怕忠粉如附近某老字号火锅店的老板,也无特权可言。

这并非饥饿营销,而是从中午到下午开门营业的这段时间,才是贰捌从上到下最忙碌的时段,他们实在无法抽出多余的精力来,做其他事情。

上午十一点多,老师傅开着摩托车准点回到贰捌,他是这里经验最为老道的熬粥师傅,每天早上,总要等他到了以后,整个后厨才开始各就各位。这,是大伙多年以来不宣于口的默契。

老师傅的工作并不复杂,挑米、淘米、洗米,再加入盐、冰糖、油、红枣、陈皮,最后放入锅中熬煮、搅拌,每一个步骤,老师傅都有自己的顺序及规矩,哪怕老板,也不能随意打乱。

好比说,把大米浸于水中的一个小时里,老师傅会在一旁拿出肉姜,不疾不徐地刮皮、切薄片、再切成粗细一致的姜丝。

好比说,老师傅从来不用花样越变越多的刮刀,而是喜欢用着那个看似自己制作的圆形刮刀,以自己的节奏仔细而缓慢地刮除姜皮。

好比说,老师傅从来不用功能越出越全的刨丝器,而是拿起那把看似钝锉的菜刀,在磨刀石上霍霍磨利之后,再慢慢将姜块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状,最后才堆叠整齐,切成丝状。

若你问老师傅为何不用机器替代时,他头也不抬,半天以后再操着口音颇重的顺德话说,这样切出来的姜才有姜味,才是顺德人吃煲仔粥时习惯配的佐料。

除了那位话不多的老师傅外,贰捌的厨房内还有另一号冷冽型人物,他便是贰捌的主厨。谁能想到,这个同样惜字如金的主厨,在穿上厨师服之前,竟会坐在老师傅旁,安安静静地洗他的菜呢。

而当这位主厨拿起刀来的时候,却又像换了另一个人似的,处理食材时一点也不啰嗦,手起刀落,利落干脆。

对于这样一位厨师来说,很难想象若是不够新鲜的食材到了他的手里,他将作如何反应。我想,大概只有他手上那把伴随多年的利刀明白,顺德厨师非新鲜食材不用,而顺德厨师的刀,则非新鲜食材不动。

拍摄当天,我们在贰捌最别致的VIP房里一直拍到了深夜,大概是刚下了场雨的缘故,空气中飘散的青草味闻着格外的舒心。

晚上十点,停机后的我们坐下来一人一煲,急不可耐地尝着这锅独一无二的屎塔煲粥,脆而不腻的肠头,裹上蛋液后的滑嫩牛展肉,还有连皮带肉的走地鸡片,当然,还有贰捌最引以为豪的薄切吊水鲩鱼片,一桌美味啖尽,接下来的粥最不能浪费。

我们向强哥讨来几颗生鸡蛋,取其中一颗打入煲中,再以筷子将蛋液打散,稍稍搅拌,熄火以后直接开吃,把吸尽了肉汁的粥底连同滑嫩的蛋花一同喝下,又是一锅能让人惦念许久的蛋花粥。

凌晨将至,陪伴我们的除了忙碌了一天的强哥和他的帮手以外,还有茅棚外头久久不愿离去的食客们。

此时,我们敬强哥喝下最后一口酒,关上最后一盏打光灯,便在与强哥一行人道别之后,在摇曳的路灯下踏上了回广之路,在后座的我回过头来,只见二、八两字在夜深之中显得更为明亮。

随后,车子驶出花鸟市场,顺德美食系列亦在贰捌煲仔粥的陪伴之下,完美谢幕。

- END -

本期故事制作团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