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让用户愉快掏钱 能源供应商要开始好好想想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让用户愉快掏钱 能源供应商要开始好好想想了

埃森哲的报告认为,人们对能源消费的要求将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将远远超越很多能源供应商现有的能力范畴。

图片来源:CFP

智能手机、互联网、社交工具及新的消费模式,正在造就一批新能源消费者,他们追求高附加值和个性化服务,注重能源消费的社会意义,对能源提供商提出了新的要求。

埃森哲在一份名为《把脉新能源消费者》的报告中建议能源企业:要么继续扮演传统的商品及服务提供商角色(如果你不担心落伍的话);要么突破这一模式,转变为全方位的能源服务供应商。

分布式发电、智能技术及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对能源供应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变革大潮已势不可挡。

埃森哲发现,消费者偏好推动了能源市场格局的改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种突破常规服务的技术创新。新型的能源消费者普遍具有以下显著特征:能源认知水平多样,注重能源消费的社会意义,青睐捆绑服务,喜欢数字互动等。

在埃森哲的此次调研中,大部分受访消费者关注与价格属性毫不相关的价值理念,如降低个人对环境的影响等。76%的受访消费者更愿意从具有“绿色环保”认证的能源供应企业处购买产品;他们中的一部分还愿意为环保产品和服务支付溢价。未来十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此列,并在新的能源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也一直在提升,捆绑套餐服务不仅环保,还能够为消费者省钱、省力。在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商的捆绑式套餐服务范围已超出传统范畴,包括家庭互联服务、技术方案、理财、保险、住宅安保等,而电信及其他供应商也开始将能源与其核心产品和服务捆绑起来。

比如,澳大利亚的网络供应商Dodo公司产品范围不断拓宽,目前已涵盖所有家居服务,包括固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和警报监控,煤电产品等。但目前还没有一家供应商能够独霸家庭互联的整条价值链。

在提供综合服务方面,能源供应商面对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过,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从能源供应商处购买捆绑式的解决方案。83%的中国消费者希望从其能源供应商那里购买包含互联家居、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后备能源、能效管理等一揽子新兴产品及服务。以节电为目标的能源监测服务、家庭用电自动化管理设备和节电产品最受中国消费者青睐。66%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太阳能产品时,会首先选择目前的能源供应商。由此可见,电力企业仍具优势。

无论哪个行业,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再也无法绕过数字渠道。94%的中国受访消费者愿意接收来自能源供应商的数字化通知,包括短信、社交媒体提醒信息、电子邮件和手机应用提醒。近1/3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他们乐意通过社交媒体与能源供应商直接互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想获得“快速便捷的服务”。为获得更具个性化的服务,一半受访消费者表示,不介意向供应商提供自身及家庭信息。

在今后五年,越来越多消费者将添置各种联网设备,厨房电器、电视、自动调温器、灯具、锁、电话和电脑将变得更加智能,而能源是它们之间的纽带。

这是个好契机,能源供应商可以利用电力行业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增值服务。例如提供分时明细用电示意图,让用户了解自身用电习惯,并根据需求进行调整;能源商还可通过推进一体化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需求。

随着智能电网基础设施的部署,能源生产有望进一步大众化。浙江省的嘉兴、富阳等多地2012年就开始推行屋顶发电,一些农户家中装了两块电表,一块记录家庭用电量,另一块计算自家屋顶流向国家电网的电量。

当前正是能源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确立新型关系的转折时期,能源供应商必须转变交流方式。社交媒体已经从信息交流平台转化成可广泛延伸的生态系统,能够宣传、销售和支持各种产品与服务,影响消费者行为、提升客户满意度。

2014年7月初,北京市电力公司正式推出了带有服务功能的微信账号,装有智能电表的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获取停电通知、在线购电、查询实时用电数据等,用户还可以随时在线反馈意见,实现双向交流。供应商可将数字与传统渠道有机融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无缝体验,同时构建严格的管理流程和工具。

创造个性化体验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要以动态的视角,对每名客户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深入了解特定消费者的价值观、偏好和行为特征。

而在收费方面,支付方式的变革为消费者和供应商提供了便利条件。成功的能源供应商应制定各种富有创新的计费和支付方案。比如一些非能源服务供应商正在合力推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支持电动汽车用户通过移动应用便捷地支付充电费用。

在智能电表较为普及的成熟市场中,已出现很多与之相关的创新,包括费率创新、预付费捆绑服务、预付费电表等各种新的能源管理技术和服务。随着智能电表的普及,基础设施改造边际成本也会随之降低。能源供应商应为预付费方式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预付费计划的潜在优势,将目标对准那些对控制能源支出最感兴趣的消费者群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让用户愉快掏钱 能源供应商要开始好好想想了

埃森哲的报告认为,人们对能源消费的要求将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将远远超越很多能源供应商现有的能力范畴。

图片来源:CFP

智能手机、互联网、社交工具及新的消费模式,正在造就一批新能源消费者,他们追求高附加值和个性化服务,注重能源消费的社会意义,对能源提供商提出了新的要求。

埃森哲在一份名为《把脉新能源消费者》的报告中建议能源企业:要么继续扮演传统的商品及服务提供商角色(如果你不担心落伍的话);要么突破这一模式,转变为全方位的能源服务供应商。

分布式发电、智能技术及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对能源供应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变革大潮已势不可挡。

埃森哲发现,消费者偏好推动了能源市场格局的改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种突破常规服务的技术创新。新型的能源消费者普遍具有以下显著特征:能源认知水平多样,注重能源消费的社会意义,青睐捆绑服务,喜欢数字互动等。

在埃森哲的此次调研中,大部分受访消费者关注与价格属性毫不相关的价值理念,如降低个人对环境的影响等。76%的受访消费者更愿意从具有“绿色环保”认证的能源供应企业处购买产品;他们中的一部分还愿意为环保产品和服务支付溢价。未来十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此列,并在新的能源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也一直在提升,捆绑套餐服务不仅环保,还能够为消费者省钱、省力。在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商的捆绑式套餐服务范围已超出传统范畴,包括家庭互联服务、技术方案、理财、保险、住宅安保等,而电信及其他供应商也开始将能源与其核心产品和服务捆绑起来。

比如,澳大利亚的网络供应商Dodo公司产品范围不断拓宽,目前已涵盖所有家居服务,包括固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和警报监控,煤电产品等。但目前还没有一家供应商能够独霸家庭互联的整条价值链。

在提供综合服务方面,能源供应商面对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过,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从能源供应商处购买捆绑式的解决方案。83%的中国消费者希望从其能源供应商那里购买包含互联家居、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后备能源、能效管理等一揽子新兴产品及服务。以节电为目标的能源监测服务、家庭用电自动化管理设备和节电产品最受中国消费者青睐。66%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太阳能产品时,会首先选择目前的能源供应商。由此可见,电力企业仍具优势。

无论哪个行业,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再也无法绕过数字渠道。94%的中国受访消费者愿意接收来自能源供应商的数字化通知,包括短信、社交媒体提醒信息、电子邮件和手机应用提醒。近1/3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他们乐意通过社交媒体与能源供应商直接互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想获得“快速便捷的服务”。为获得更具个性化的服务,一半受访消费者表示,不介意向供应商提供自身及家庭信息。

在今后五年,越来越多消费者将添置各种联网设备,厨房电器、电视、自动调温器、灯具、锁、电话和电脑将变得更加智能,而能源是它们之间的纽带。

这是个好契机,能源供应商可以利用电力行业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增值服务。例如提供分时明细用电示意图,让用户了解自身用电习惯,并根据需求进行调整;能源商还可通过推进一体化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需求。

随着智能电网基础设施的部署,能源生产有望进一步大众化。浙江省的嘉兴、富阳等多地2012年就开始推行屋顶发电,一些农户家中装了两块电表,一块记录家庭用电量,另一块计算自家屋顶流向国家电网的电量。

当前正是能源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确立新型关系的转折时期,能源供应商必须转变交流方式。社交媒体已经从信息交流平台转化成可广泛延伸的生态系统,能够宣传、销售和支持各种产品与服务,影响消费者行为、提升客户满意度。

2014年7月初,北京市电力公司正式推出了带有服务功能的微信账号,装有智能电表的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获取停电通知、在线购电、查询实时用电数据等,用户还可以随时在线反馈意见,实现双向交流。供应商可将数字与传统渠道有机融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无缝体验,同时构建严格的管理流程和工具。

创造个性化体验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要以动态的视角,对每名客户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深入了解特定消费者的价值观、偏好和行为特征。

而在收费方面,支付方式的变革为消费者和供应商提供了便利条件。成功的能源供应商应制定各种富有创新的计费和支付方案。比如一些非能源服务供应商正在合力推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支持电动汽车用户通过移动应用便捷地支付充电费用。

在智能电表较为普及的成熟市场中,已出现很多与之相关的创新,包括费率创新、预付费捆绑服务、预付费电表等各种新的能源管理技术和服务。随着智能电表的普及,基础设施改造边际成本也会随之降低。能源供应商应为预付费方式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预付费计划的潜在优势,将目标对准那些对控制能源支出最感兴趣的消费者群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