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影如何污名化精神疾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影如何污名化精神疾病

几十年以来,在对“疯狂”的描绘当中,恐怖电影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暴露出了这一行业对精神疾病的历史性错误描绘。

你不需要真的变成“疯子”才能出演某些相关的电影——但是,普遍来说,电影行业对心理健康的认知确实有点偏激。这并不是说电影一直在规避这个“禁忌”主题,而是说,电影总是趋于极端,要么毫无理智,要么哗众取宠。而《疯癫之翼》(Mad to Be Normal)这部电影中的观点则会让人耳目一新。《疯癫之翼》是一部传记体影片,主人公是苏格兰精神病专家罗纳德·戴维·莱因(R. D. Laing),背景设定为20世纪60年代。罗纳德·戴维·莱因由大卫·田纳特扮演。这个人物十分复杂,同时又充满魅力。他曾对心理疾病进行了大胆的共情式疗法,并因此而享誉世界。

最新电影《疯癫之翼》是一部关于罗纳德·戴维·莱因的传记片,罗纳德·戴维·莱因是格拉斯哥的一位精神病专家,曾针对治疗心理疾病提出了大胆的想法

莱因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论十分犀利,值得我们引用(他曾将疯狂形容为“对不理性世界的一种完美的理性调节”)。他反对主流文化(他认为,传统社会“正在让我们的孩子变疯”;他曾向成年病人推荐LSD致幻剂)。他还曾与自己身上的恶魔做斗争,包括酗酒和抑郁等等。和田纳特一起出演的,还有伊丽莎白·莫斯(Elisabeth Moss)、迈克尔·刚本(Michael Gambon)以及加布里埃尔·伯恩(Gabriel Byrne)。但是,一些主流电影却仍然不能恰当地处理有精神问题的角色。这部电影的预告片中说:“对一些人来说他是疯子……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他是一位圣人。”

同时,Netflix的电视剧《疯子》即将开播,引起了许多讨论。这部电视剧根据同名挪威精神病院题材电视剧改编。剧中艾玛·斯通(Emma Stone)和乔纳·希尔(Jonah Hill)出演了两位接受神秘药物试验的陌生人。这项实验宣称能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这不是疗法——而是科学,”剧中人物曼特勒雷博士(贾斯汀·塞洛克斯饰)告诉他的病人。艾玛·斯通曾对《Elle》杂志说道:“我之所以喜欢《疯子》这部剧,是因为里面的人物内心在挣扎着,他们试图用药物来治愈自己。从整部剧中,你能看到,人类之间的联系和关爱才是唯一能让我们度过艰难生活的东西。”

《飞越疯人院》中描述了一家地狱般的精神病院——反面人物护士瑞切尔便是这家精神病院的一个缩影

虽然有创意的电影确实专注于展现人类思想的复杂性与脆弱性,但是主流娱乐业却仍然是简单粗暴。而且,“疯狂(insanity)”这个词的定义本身便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已被淘汰的医学术语。瑞安·豪斯(Ryan Howes)医生曾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上写道:“心理健康专家知道(这个词不恰当),但是,如今这个词却主要是用于法律方面,而非心理学当中。”他还引用了Law.com网站的定义:“十分严重的心理疾病,会导致一个人无法分清幻想与现实,因为精神疾病而无法处理自己的事务;或者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冲动行为。”

然而,电影场景却固化了主流大众对于“疯狂”的理解——事实上,与原著小说或回忆录相比,电影的这种作用更为明显。《飞越疯人院》(1975)让人们记住了枯燥乏味的精神病院。在这部电影中,麦克墨菲(杰克·尼科尔森饰)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而假装精神异常——但是最后,他却真的被这里的体系压迫成了精神异常。这部剧中描写了病人的治疗,特别是残酷的电休克疗法所带来的后果。这些描写拥有深远的意义。2011年,《电报》甚至说,这部电影使得 “电休克疗法的形象再也无法挽回,并且催化了更加有效的精神抑制药的研发。这种药物能够使得病人过程更为正常的生活。”

许多关于攻击性精神病的描述都会让人们误以为,心理疾病会导致极端的、可怕的行为,就像《闪灵》中的那样

同时,在1980年由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执导的电影《闪灵》当中,尼科尔森扮演了杀害他人的疯子。几十年以来,在对“疯狂”的描绘当中,恐怖电影似乎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希区柯克的电影《惊魂记》(1960)当中,安东尼·博金斯(Anthony Perkins)饰演的诺曼·贝茨(Norman Bates)令人害怕,就连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 Hermann)为这部电影所做的音乐似乎也有点精神错乱。之后,随着大量恐怖片的上映,电影内容也变得更为劣质,例如《13号星期五》中的杰森·沃赫斯(Jason Voorhees)、《猛鬼街》中的弗莱迪(Freddy Krueger)。这些电影将 “疯狂”定义为了邪恶。而且,为了达到耸人听闻的效果,电影主人公在最初的时候都是带着伪装或面具而出现的。

从哗众取宠到回归理智?

在《电影和心理健康》(Movies And Mental Illness)一书中,美国心理学家丹尼·维丁(Danny Wedding)博士曾指出了几个问题:“《惊魂记》使得人们一直以来都混淆了精神分裂症和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这在之前被称之为多重人格障碍);《13号星期五》以及《猛鬼街》一直让人们误认为,离开精神病院的人充满暴力、十分危险;《驱魔人》(1973)等电影让公众以为,心理疾病就等同于被恶魔所控制;《飞越疯人院》等电影让人们认为,心理病院就是简单的监狱而已,这里对病人的权利和福祉不闻不问。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之所以一直存在,这些电影需要负部分责任。”

好莱坞电影中的反面人物麦克尔·麦尔斯最能代表超自然和重大精神疾病的汇合。他似乎永远都死不了

同时,电影也会呼应那些原本就根植于各种文化和信仰中的迷信和污名——例如,认为心理疾病是某种超自然的、阴间的东西。2014年,弗兰克·拉瑞依(Frank Larøi)、塔尼娅·鲁尔曼(Tanya Marie Luhrmann)以及安吉拉·伍茲(Angela Woods)曾写过一篇学术文章,题为《文化和幻想:综述及未来的方向》(Culture and Hallucinations: Over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这篇文章认为,“文化确实对幻觉的经历、理解和标签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这一观察或许有着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1926年,日本的无声电影《疯狂的一页》背景也是设置在一个精神病院当中,但是这部电影却非常美丽和沉静(运用面具和梦境进行表达)。在这部电影当中,一对已婚夫妇分别成为了病人和看护人员——这部电影强调的是家庭荣誉和愧疚。

“疯男人”可能会被描绘为怪物、或者是反英雄(anti-hero)。例如,在1995年的电影《十二猴子》)中,布鲁斯·威利斯和布拉德·皮特便是在幻想中的精神病院见的面;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主演的《疯狂的麦克斯》以及小李子在《禁闭岛》中的幻象等都属于此类;“疯男人”也可能会被描绘为被人们所误解的英雄,例如1994年的《疯狂的乔治王》。但是,电影中的“疯女人”面临的问题则截然不同。在古代的时候,“歇斯底里”(“Hysteria”)这个词便指的是女性的痛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hysterus,意思是“子宫”)。在荧幕上,女性的“疯狂”以及不理性的行为,都带有高度的性征化——无论是法国情色电影《巴黎野玫瑰》(1986)中那冲动性的、破坏性的碧翠斯·黛尔(Beatrice Dalle),还是达伦·阿伦诺夫斯基《黑天鹅》中的精神疾病,还是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霓虹恶魔》(2016),皆是如此。

安吉丽娜·朱莉在《移魂女郎》中扮演了一位反社会的女性,并凭借该角色获得了奥斯卡奖

《致命诱惑》(1987)这部电影当中便充斥着主流对于“疯女人”的恐惧。在这部电影中,曾获得过奥斯卡讲提名的演员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从一位职业女性变为了一位被拒绝的情人,后来又变成了一位精神错乱的谋杀犯。克罗斯曾清楚地反思过这个角色。2017年,在接受《纽约时报》的访谈时,她曾说道:“人们通常认为她很邪恶,但却没有把她当做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令我非常震惊。”在同一采访中,心理健康的倡导者帕特里克·肯尼迪(Patrick Kennedy)对克罗斯的话进行了补充:“老实说,这个角色或许和其他的东西一样,共同导致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污名化。这部电影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但是,不幸的是,格伦·克洛斯的精彩演绎也加剧了这种影响。”

在其他电影中,有一些对女性心理疾病患者的描述充满了同情——包括约翰·卡萨维兹(John Cassavetes)执导的电影《受影响的女人》(1974)中的吉娜·罗兰兹(Gena Rowlands)、《弗兰西斯》(1982)中的杰西卡·兰格(Jessica Lange)一样。后者是一部传记片,主人公弗兰西斯·法默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女演员,后来被母亲被迫送入到了精神病院当中。《移魂女郎》(1999)是由薇诺娜·瑞德(Winona Ryder)领衔主演的电影,改编自20世纪60年代苏珊娜·凯森(Susanna Kaysen)在青年精神病院的真实经历。安吉丽娜·朱莉也参演了这部电影,并凭借自己的角色获得了奥斯卡奖。但是,苏珊娜·凯森本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并不高,认为这只是些“耸人听闻的胡言乱语”。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并没有将心理疾病描绘为可怕的、带有污名的,而是强调了心理健康治疗的重要性

与其他大多数艺术形式相比,电影更需要一个结局——而“疯子”的结局通常是悲惨的命运,即便是在最具同情心的作品中也亦是如此。在埃及导演尤瑟夫·夏因(Youssef Chahine)的著名作品《开罗车站》(1958)中,男主角是一位年轻的卖报人Qinawi(由尤瑟夫·夏因本人饰演),他有着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他所爱的女子一直躲着他。后来,Qinawi的监护人(即他的老板)还骗他穿上婚礼礼服。但其实,他穿上的其实是拘束衣。在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梦之安魂曲》(2000,根据小休伯特塞尔比1978年的小说改编)中,一位布鲁克林的家庭主妇,她的儿子以及儿子的朋友们都各自染上了毒瘾,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备受折磨。

在21世纪,电影对心理疾病的描写逐渐更为广泛、更具理性。《疯子》或许就是这种趋势的一个信号。该剧的导演凯瑞·福永(Cary Fukunaga)曾说,这部作品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人类大脑”。

艾玛·斯通和乔纳·希尔出演了Netflix即将上映的新剧《疯子》。这部电视剧中有一种能够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而这部剧却将一场药物试验转化成了一场惊悚片

《普罗萨克王国》(2001)和《情归新泽西》(2004)等电影中都体现了年轻一代的观点。在这些电影中,药物成为了每天都会出现的东西,现代化的休养病房和“服务用户”已经代替了噩梦般的精神病院和病房。关于心理健康的讨论也在不断地去污名化。甚至在《死亡幻觉》的幻觉场景中,也出现了理性化的倾向和朝气蓬勃的希望。最后,由布莱德利·库珀和詹妮弗·劳伦斯所主演的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2012)尤其特别,将心理疾病与爱情喜剧元素融为一体。

这些电影或许能够提高和反映公众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疯子”能够让公众更加近距离地认识到人类自身的脆弱性。

(翻译:尉艳华)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BBC

原标题:how cinema stigmatizes mental illnes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影如何污名化精神疾病

几十年以来,在对“疯狂”的描绘当中,恐怖电影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暴露出了这一行业对精神疾病的历史性错误描绘。

你不需要真的变成“疯子”才能出演某些相关的电影——但是,普遍来说,电影行业对心理健康的认知确实有点偏激。这并不是说电影一直在规避这个“禁忌”主题,而是说,电影总是趋于极端,要么毫无理智,要么哗众取宠。而《疯癫之翼》(Mad to Be Normal)这部电影中的观点则会让人耳目一新。《疯癫之翼》是一部传记体影片,主人公是苏格兰精神病专家罗纳德·戴维·莱因(R. D. Laing),背景设定为20世纪60年代。罗纳德·戴维·莱因由大卫·田纳特扮演。这个人物十分复杂,同时又充满魅力。他曾对心理疾病进行了大胆的共情式疗法,并因此而享誉世界。

最新电影《疯癫之翼》是一部关于罗纳德·戴维·莱因的传记片,罗纳德·戴维·莱因是格拉斯哥的一位精神病专家,曾针对治疗心理疾病提出了大胆的想法

莱因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论十分犀利,值得我们引用(他曾将疯狂形容为“对不理性世界的一种完美的理性调节”)。他反对主流文化(他认为,传统社会“正在让我们的孩子变疯”;他曾向成年病人推荐LSD致幻剂)。他还曾与自己身上的恶魔做斗争,包括酗酒和抑郁等等。和田纳特一起出演的,还有伊丽莎白·莫斯(Elisabeth Moss)、迈克尔·刚本(Michael Gambon)以及加布里埃尔·伯恩(Gabriel Byrne)。但是,一些主流电影却仍然不能恰当地处理有精神问题的角色。这部电影的预告片中说:“对一些人来说他是疯子……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他是一位圣人。”

同时,Netflix的电视剧《疯子》即将开播,引起了许多讨论。这部电视剧根据同名挪威精神病院题材电视剧改编。剧中艾玛·斯通(Emma Stone)和乔纳·希尔(Jonah Hill)出演了两位接受神秘药物试验的陌生人。这项实验宣称能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这不是疗法——而是科学,”剧中人物曼特勒雷博士(贾斯汀·塞洛克斯饰)告诉他的病人。艾玛·斯通曾对《Elle》杂志说道:“我之所以喜欢《疯子》这部剧,是因为里面的人物内心在挣扎着,他们试图用药物来治愈自己。从整部剧中,你能看到,人类之间的联系和关爱才是唯一能让我们度过艰难生活的东西。”

《飞越疯人院》中描述了一家地狱般的精神病院——反面人物护士瑞切尔便是这家精神病院的一个缩影

虽然有创意的电影确实专注于展现人类思想的复杂性与脆弱性,但是主流娱乐业却仍然是简单粗暴。而且,“疯狂(insanity)”这个词的定义本身便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已被淘汰的医学术语。瑞安·豪斯(Ryan Howes)医生曾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上写道:“心理健康专家知道(这个词不恰当),但是,如今这个词却主要是用于法律方面,而非心理学当中。”他还引用了Law.com网站的定义:“十分严重的心理疾病,会导致一个人无法分清幻想与现实,因为精神疾病而无法处理自己的事务;或者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冲动行为。”

然而,电影场景却固化了主流大众对于“疯狂”的理解——事实上,与原著小说或回忆录相比,电影的这种作用更为明显。《飞越疯人院》(1975)让人们记住了枯燥乏味的精神病院。在这部电影中,麦克墨菲(杰克·尼科尔森饰)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而假装精神异常——但是最后,他却真的被这里的体系压迫成了精神异常。这部剧中描写了病人的治疗,特别是残酷的电休克疗法所带来的后果。这些描写拥有深远的意义。2011年,《电报》甚至说,这部电影使得 “电休克疗法的形象再也无法挽回,并且催化了更加有效的精神抑制药的研发。这种药物能够使得病人过程更为正常的生活。”

许多关于攻击性精神病的描述都会让人们误以为,心理疾病会导致极端的、可怕的行为,就像《闪灵》中的那样

同时,在1980年由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执导的电影《闪灵》当中,尼科尔森扮演了杀害他人的疯子。几十年以来,在对“疯狂”的描绘当中,恐怖电影似乎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希区柯克的电影《惊魂记》(1960)当中,安东尼·博金斯(Anthony Perkins)饰演的诺曼·贝茨(Norman Bates)令人害怕,就连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 Hermann)为这部电影所做的音乐似乎也有点精神错乱。之后,随着大量恐怖片的上映,电影内容也变得更为劣质,例如《13号星期五》中的杰森·沃赫斯(Jason Voorhees)、《猛鬼街》中的弗莱迪(Freddy Krueger)。这些电影将 “疯狂”定义为了邪恶。而且,为了达到耸人听闻的效果,电影主人公在最初的时候都是带着伪装或面具而出现的。

从哗众取宠到回归理智?

在《电影和心理健康》(Movies And Mental Illness)一书中,美国心理学家丹尼·维丁(Danny Wedding)博士曾指出了几个问题:“《惊魂记》使得人们一直以来都混淆了精神分裂症和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这在之前被称之为多重人格障碍);《13号星期五》以及《猛鬼街》一直让人们误认为,离开精神病院的人充满暴力、十分危险;《驱魔人》(1973)等电影让公众以为,心理疾病就等同于被恶魔所控制;《飞越疯人院》等电影让人们认为,心理病院就是简单的监狱而已,这里对病人的权利和福祉不闻不问。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之所以一直存在,这些电影需要负部分责任。”

好莱坞电影中的反面人物麦克尔·麦尔斯最能代表超自然和重大精神疾病的汇合。他似乎永远都死不了

同时,电影也会呼应那些原本就根植于各种文化和信仰中的迷信和污名——例如,认为心理疾病是某种超自然的、阴间的东西。2014年,弗兰克·拉瑞依(Frank Larøi)、塔尼娅·鲁尔曼(Tanya Marie Luhrmann)以及安吉拉·伍茲(Angela Woods)曾写过一篇学术文章,题为《文化和幻想:综述及未来的方向》(Culture and Hallucinations: Over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这篇文章认为,“文化确实对幻觉的经历、理解和标签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这一观察或许有着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1926年,日本的无声电影《疯狂的一页》背景也是设置在一个精神病院当中,但是这部电影却非常美丽和沉静(运用面具和梦境进行表达)。在这部电影当中,一对已婚夫妇分别成为了病人和看护人员——这部电影强调的是家庭荣誉和愧疚。

“疯男人”可能会被描绘为怪物、或者是反英雄(anti-hero)。例如,在1995年的电影《十二猴子》)中,布鲁斯·威利斯和布拉德·皮特便是在幻想中的精神病院见的面;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主演的《疯狂的麦克斯》以及小李子在《禁闭岛》中的幻象等都属于此类;“疯男人”也可能会被描绘为被人们所误解的英雄,例如1994年的《疯狂的乔治王》。但是,电影中的“疯女人”面临的问题则截然不同。在古代的时候,“歇斯底里”(“Hysteria”)这个词便指的是女性的痛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hysterus,意思是“子宫”)。在荧幕上,女性的“疯狂”以及不理性的行为,都带有高度的性征化——无论是法国情色电影《巴黎野玫瑰》(1986)中那冲动性的、破坏性的碧翠斯·黛尔(Beatrice Dalle),还是达伦·阿伦诺夫斯基《黑天鹅》中的精神疾病,还是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霓虹恶魔》(2016),皆是如此。

安吉丽娜·朱莉在《移魂女郎》中扮演了一位反社会的女性,并凭借该角色获得了奥斯卡奖

《致命诱惑》(1987)这部电影当中便充斥着主流对于“疯女人”的恐惧。在这部电影中,曾获得过奥斯卡讲提名的演员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从一位职业女性变为了一位被拒绝的情人,后来又变成了一位精神错乱的谋杀犯。克罗斯曾清楚地反思过这个角色。2017年,在接受《纽约时报》的访谈时,她曾说道:“人们通常认为她很邪恶,但却没有把她当做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令我非常震惊。”在同一采访中,心理健康的倡导者帕特里克·肯尼迪(Patrick Kennedy)对克罗斯的话进行了补充:“老实说,这个角色或许和其他的东西一样,共同导致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污名化。这部电影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但是,不幸的是,格伦·克洛斯的精彩演绎也加剧了这种影响。”

在其他电影中,有一些对女性心理疾病患者的描述充满了同情——包括约翰·卡萨维兹(John Cassavetes)执导的电影《受影响的女人》(1974)中的吉娜·罗兰兹(Gena Rowlands)、《弗兰西斯》(1982)中的杰西卡·兰格(Jessica Lange)一样。后者是一部传记片,主人公弗兰西斯·法默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女演员,后来被母亲被迫送入到了精神病院当中。《移魂女郎》(1999)是由薇诺娜·瑞德(Winona Ryder)领衔主演的电影,改编自20世纪60年代苏珊娜·凯森(Susanna Kaysen)在青年精神病院的真实经历。安吉丽娜·朱莉也参演了这部电影,并凭借自己的角色获得了奥斯卡奖。但是,苏珊娜·凯森本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并不高,认为这只是些“耸人听闻的胡言乱语”。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并没有将心理疾病描绘为可怕的、带有污名的,而是强调了心理健康治疗的重要性

与其他大多数艺术形式相比,电影更需要一个结局——而“疯子”的结局通常是悲惨的命运,即便是在最具同情心的作品中也亦是如此。在埃及导演尤瑟夫·夏因(Youssef Chahine)的著名作品《开罗车站》(1958)中,男主角是一位年轻的卖报人Qinawi(由尤瑟夫·夏因本人饰演),他有着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他所爱的女子一直躲着他。后来,Qinawi的监护人(即他的老板)还骗他穿上婚礼礼服。但其实,他穿上的其实是拘束衣。在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梦之安魂曲》(2000,根据小休伯特塞尔比1978年的小说改编)中,一位布鲁克林的家庭主妇,她的儿子以及儿子的朋友们都各自染上了毒瘾,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备受折磨。

在21世纪,电影对心理疾病的描写逐渐更为广泛、更具理性。《疯子》或许就是这种趋势的一个信号。该剧的导演凯瑞·福永(Cary Fukunaga)曾说,这部作品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人类大脑”。

艾玛·斯通和乔纳·希尔出演了Netflix即将上映的新剧《疯子》。这部电视剧中有一种能够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而这部剧却将一场药物试验转化成了一场惊悚片

《普罗萨克王国》(2001)和《情归新泽西》(2004)等电影中都体现了年轻一代的观点。在这些电影中,药物成为了每天都会出现的东西,现代化的休养病房和“服务用户”已经代替了噩梦般的精神病院和病房。关于心理健康的讨论也在不断地去污名化。甚至在《死亡幻觉》的幻觉场景中,也出现了理性化的倾向和朝气蓬勃的希望。最后,由布莱德利·库珀和詹妮弗·劳伦斯所主演的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2012)尤其特别,将心理疾病与爱情喜剧元素融为一体。

这些电影或许能够提高和反映公众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疯子”能够让公众更加近距离地认识到人类自身的脆弱性。

(翻译:尉艳华)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BBC

原标题:how cinema stigmatizes mental illnes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