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正在“白化”的亚裔美国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正在“白化”的亚裔美国人

近期的多个逆向歧视案件反应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白人与特定阶层的亚裔,二者的利益愈发重合了。

上周四,美国司法部对起诉哈佛大学在招生中对他们进行种族歧视的亚洲学生表示了支持。司法部在一份法律文件中写道,在哈佛大学的招生程序里,“与其他种族群体的申请者相比,亚裔申请者处于明显的劣势”。这份声明是由司法部的民权部门基于“学生支持公平录取”(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诉哈佛大学的案件作出的。前者是一个反对以种族为根据的平权法案的组织。

在六月份的一系列诉讼文件里,“学生支持公平录取”发布了他们声称可以证明其主张的文件。尤其是一份来自哈佛内部调查部门的报告发现,如果只考虑学术表现,亚裔申请者将会占录取人数的43%。在将哈佛所偏爱的校友子女优先录取,运动员,课外活动,个人特质这些因素纳入考虑后的模型里,亚裔录取人数占比将会下降至26%,而白人学生录取比例将会上升。但是一旦将“人群分布”因素纳入后,亚裔和白人学生的录取比例都将下降,分别为18%和44%。一言以蔽之:将种族因素考虑在内的录取政策伤害了亚裔和白人。

表面上来看,这个案子是关于亚裔遭受歧视的。但从深层次来说,在最近的数次法律行动里,某些亚裔美国人群体站在白人一边,让人对他们的地位产生了疑问。(一名哈佛大学的女发言人说“学生支持公平录取”发布的研究所采用的录取数据有限,其研究结果是初步且不完整的;哈佛大学委托的另一项研究没有发现歧视的证据。关于诉讼,另外一名学院女发言人说哈佛在录取过程中没有歧视,并将为继续追求多样化的学生构成而努力。)

今年早些时候,白人男性工程师James Damore以遭受了基于自己种族和性别的歧视而将前任雇主谷歌告上法庭,称公司实行了非法的招聘配额。根据他的诉讼书所言,这一配额导致了“仅仅因为白人和亚裔男性作为非女性或者非受优待少数族裔的身份,他们就没有获得职位或升职。”

今年一月份的另一桩诉讼里,前YouTube员工Arne Wilburg,一个白人男性,也将YouTube的母公司谷歌告上了法庭。他声称公司的招聘不仅系统性地歧视了白人,也系统性地歧视了亚裔。一名发言人说,谷歌将“强有力地为自己辩护”,并称“我们有清晰的招聘原则,以求职者的优秀程度而不是他们的身份作为雇佣标准。同时,我们也力图在公开职位上扩大合格求职者的多样性,这并无过错,因为这帮助我们招聘到最好的人才,提升我们的文化,创造更好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起诉哈佛这一组织的领头人Edward Blum以前也曾以类似的理由起诉过大学——但在这些案例中,他代表的是白人学生,而不是亚裔学生。2008年,他协助代理了Abigail Fisher的案件,后者起诉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声称该校在招生过程中以她的白人种族身份而不予录取。在2014年Blum的团队起诉哈佛的同一天,他们向北卡罗来纳地区法院控告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录取歧视行为,这两次也是代表白人学生。

哈佛和谷歌的案件将白人和亚裔结合在一起,似乎一同发出了所谓逆向歧视的控诉——虽然2017年亚裔占美国总人口的6%,是统计学上的少数,而近77%的白人则不是。这些法律行动似乎是指向不分种族的机会平等的。但实际上它们表明的是,在社会的精英梯队里,亚洲人和白人一样是特权阶层,随着其他种族群体的崛起,他们正在被拉下来。

“亚裔美国人”这个词指称的是一个极其多样化的群体,包括几十个民族、宗教和种族,以及参差多样的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但是,将白人和亚裔视为相似种族群体的做法,认为两者都受到了包含种族因素的求职和教育政策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亚裔美国人内部的巨大差异。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项分析,尽管亚裔是美国所有种族和族裔群体中收入最高的——2016年的年收入中位数为51288美元——但亚裔内部的收入不平等也是最高的。他们已经取代了黑人,成为美国经济分化程度最高的种族或族裔群体。谷歌和哈佛的案件主要集中在教育水平高,社会经济地位高或者职业地位高的亚裔身上,暗示这一阶层的亚裔的命运与白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将特定的亚裔群体与白人并列让人想起了历史上的先例:一些族群从少数群体的地位逐渐变成了主流种族的一部分。社会学家对此现象有一个名字:“白化”(whitening)。“它指的是白人种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囊括了以前被认为是非白人的人,如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和犹太人。一些社会学家推断,在下一轮白化浪潮中,亚裔和拉丁裔可能会溶于白人之中,因为一些人在文化上融入了白人的规范和文化,并被白人视为白人同胞。“对于谁是白人,哪些群体属于哪些群体不属于白人的看法是可塑的,而且已经改变了。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这些看法是不一样的。”写过白化问题的华盛顿大学社会学教授Jonathan Warren告诉我。

正在白化的亚裔美国人 图片来源:Getty / Najeebah Al-Ghadban

最近的诉讼与此前白化的过程有颇多相似——部分来说,是非白人群体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站在了促进白人利益的这一边。一些爱尔兰裔美国人曾经和美国黑人生活在一起,与黑人交往,持有反奴隶制的观点。但支持奴隶制的民主党对他们献殷勤,最终他们加入了民主党,并开始为自己新获得的白人身份而自豪,拥抱了反黑人的立场。几个世纪后,他们被认为是美国的白人。阶级也影响了人们对少数族群的看法。耶鲁大学历史教授Mathew Jacobson认为,白化的理念部分源自巴西,那里有一种葡萄牙语说法,翻译过来就是“金钱让人变白”。Jacobson说,这个意思就是“如果你沿着经济阶梯向上爬,你会神奇地变成白人。类似的一些想法已经被移植到美国。”

当然,作为一个整体的亚裔并不被认为是白人:2018年的人口普查表格允许受访者从许多亚洲族裔中进行选择。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认为亚裔和拉丁裔会白化——Warren和Jacobson都表示不会,至少不会达到之前的程度。正如Jacobson所指出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亚裔和拉丁裔都被贴上了种族刻板印象,比如他所说的“模范数学学生”和“移民威胁”,这些刻板印象把他们视为外国人和非白人。

我幼年和家人移民到了美国,在南方的小城镇长大。我经常是班上唯一的亚洲人,有时我的同学会毫不犹豫地因为我的文化和种族而排斥或嘲笑我。我的经历不是白人的经历。亚裔,包括那些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在很多方面也并没有特权。在所有种族群体中,他们最不可能被提升到管理层。媒体上很少反映他们的形象,要不然就是其角色被白人扮演,或者呈现为负面的刻板形象。

虽然我和我的父母是台湾地区移民,到达美国时他们没有多少钱,但我们最终爬上了经济阶梯,成为了舒适的中产阶级。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认为自己属于一个巴基斯坦裔美国朋友半开玩笑地称之为“小资亚洲人”的社会经济群体。我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常春藤联盟学校的学位,住在世界上最昂贵的城市之一。在阅读和写作这些案件的过程中,我不得不认真思考我作为一名华裔美国女性的经历,以及我是否被视为少数群体——或者被外界力量推向了白人的地位。当我自问是否曾得到过白人特权时,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舒服。我向一位朋友讲述了一件奇特的事情:潜在的雇主随口评论说他们能“看出来”我是一个勤奋工作的人。“他们怎么会知道?”我恼火地说道,“我工作没那么努力。“我的黑人朋友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那”——即没来由地认为我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听起来好像能让你得到这份工作。"

他说的没错。受到白人的青睐,帮助我买下了很称心的房子。它帮助我加薪,甚或是帮助我拿下工作本身。这并不是说我没有诚实地取得自己的成就。但是当警察在我附近时,我并不担心我的生命。当我走进某个人时对方从来没有跑到街对面去,也没有人在商店里监视我。大多数时候,我不认为自己在面对执法部门、寻找房子或在零售店时受到负面的种族偏见影响。我对白人社会如何看待我没有任何幻想。但是,作为一名相对享有特权的东亚女性,我面临的种族主义和歧视在某些情况下与其他少数群体,包括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与我相异的亚洲人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

尽管如此,与其他有色人种分开归类还是让我不安。2015年至2016年,当我在哥伦比亚商学院学习时,招生办公室与学生团体共同主办了一次名为“多样性很重要”的招募活动,目的是在学院“宣扬多样性和包容性”。它由代表黑人、LGBTQ、西班牙裔和退役士兵学生的学生协会组成。亚裔学生团体明显被排除在外。这个信息既微妙又有害:亚洲人对校园的多样性没有贡献(哥伦比亚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没有回复对此置评的请求)。哥伦比亚大学校长Lee Bollinger一直是平权行动的有力支持者,这也许会带来更多的讽刺;在此之前,作为密歇根大学的校长,他在最高法院的Grutter诉Bollinger案中主张学生成员的多样性。此案中,一名白人学生起诉了该大学的法学院。在研究哈佛和谷歌的案件、白化的历史,以及反思我自己的经历时,我开始思考美国的种族未来,以及种族群体如何站队和重新站队。当享有特权的亚裔美国人和白人一起论证逆向歧视的发生时,前者成了将有色人种分开的楔子,使他们彼此对立,而且确实也和特权较少的亚裔美国人对立了起来。民调显示,一半以上的亚裔美国人支持平权行动。亚裔美国人团体,如18millionrising.org和“亚裔美国人推进正义”,坚决抵制这种楔子作用的发生。后者甚至代表亚裔哈佛学生和申请者,以及一些黑人、拉丁裔和土著北美人学生,申请成为哈佛诉讼的参与者,为平权行动辩护。Sally Chen今年秋天将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她加入了“亚裔美国人推进正义”的行列。她告诉我,“我认为参与一种反向的守门工作令人难过,”她说,“感觉我们都在争抢留给非白人的有限位子。相比之下,哈佛仍然有49 %是白人。这表明什么?"我一直为我的根源感到自豪,但最近,我开始质问自己为了融入一个白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到底自愿公开了多少自己的文化。美国社会建立在白人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之上。他们决定哪些外国食物是“时尚的”(泡泡茶、墨西哥卷饼),哪些是“恶心的”或“异国风味的”(比如,牛肚汤或腌猪耳朵)。可接受行为的美国标准——说话的方式,使用的语言,在主流公司吃的食物——都是根据白人的口味精心定制的。这是有道理的。白人统治着这个国家及其绝大多数机构。他们拥有大部分的财富。因而在大学入学问题上,一些亚裔美国人和白人站在一起并不奇怪。毕竟,迎合白人口味是晋升的基本要求。但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翻译:李孟林)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The ‘Whitening’ of Asian American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正在“白化”的亚裔美国人

近期的多个逆向歧视案件反应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白人与特定阶层的亚裔,二者的利益愈发重合了。

上周四,美国司法部对起诉哈佛大学在招生中对他们进行种族歧视的亚洲学生表示了支持。司法部在一份法律文件中写道,在哈佛大学的招生程序里,“与其他种族群体的申请者相比,亚裔申请者处于明显的劣势”。这份声明是由司法部的民权部门基于“学生支持公平录取”(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诉哈佛大学的案件作出的。前者是一个反对以种族为根据的平权法案的组织。

在六月份的一系列诉讼文件里,“学生支持公平录取”发布了他们声称可以证明其主张的文件。尤其是一份来自哈佛内部调查部门的报告发现,如果只考虑学术表现,亚裔申请者将会占录取人数的43%。在将哈佛所偏爱的校友子女优先录取,运动员,课外活动,个人特质这些因素纳入考虑后的模型里,亚裔录取人数占比将会下降至26%,而白人学生录取比例将会上升。但是一旦将“人群分布”因素纳入后,亚裔和白人学生的录取比例都将下降,分别为18%和44%。一言以蔽之:将种族因素考虑在内的录取政策伤害了亚裔和白人。

表面上来看,这个案子是关于亚裔遭受歧视的。但从深层次来说,在最近的数次法律行动里,某些亚裔美国人群体站在白人一边,让人对他们的地位产生了疑问。(一名哈佛大学的女发言人说“学生支持公平录取”发布的研究所采用的录取数据有限,其研究结果是初步且不完整的;哈佛大学委托的另一项研究没有发现歧视的证据。关于诉讼,另外一名学院女发言人说哈佛在录取过程中没有歧视,并将为继续追求多样化的学生构成而努力。)

今年早些时候,白人男性工程师James Damore以遭受了基于自己种族和性别的歧视而将前任雇主谷歌告上法庭,称公司实行了非法的招聘配额。根据他的诉讼书所言,这一配额导致了“仅仅因为白人和亚裔男性作为非女性或者非受优待少数族裔的身份,他们就没有获得职位或升职。”

今年一月份的另一桩诉讼里,前YouTube员工Arne Wilburg,一个白人男性,也将YouTube的母公司谷歌告上了法庭。他声称公司的招聘不仅系统性地歧视了白人,也系统性地歧视了亚裔。一名发言人说,谷歌将“强有力地为自己辩护”,并称“我们有清晰的招聘原则,以求职者的优秀程度而不是他们的身份作为雇佣标准。同时,我们也力图在公开职位上扩大合格求职者的多样性,这并无过错,因为这帮助我们招聘到最好的人才,提升我们的文化,创造更好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起诉哈佛这一组织的领头人Edward Blum以前也曾以类似的理由起诉过大学——但在这些案例中,他代表的是白人学生,而不是亚裔学生。2008年,他协助代理了Abigail Fisher的案件,后者起诉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声称该校在招生过程中以她的白人种族身份而不予录取。在2014年Blum的团队起诉哈佛的同一天,他们向北卡罗来纳地区法院控告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录取歧视行为,这两次也是代表白人学生。

哈佛和谷歌的案件将白人和亚裔结合在一起,似乎一同发出了所谓逆向歧视的控诉——虽然2017年亚裔占美国总人口的6%,是统计学上的少数,而近77%的白人则不是。这些法律行动似乎是指向不分种族的机会平等的。但实际上它们表明的是,在社会的精英梯队里,亚洲人和白人一样是特权阶层,随着其他种族群体的崛起,他们正在被拉下来。

“亚裔美国人”这个词指称的是一个极其多样化的群体,包括几十个民族、宗教和种族,以及参差多样的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但是,将白人和亚裔视为相似种族群体的做法,认为两者都受到了包含种族因素的求职和教育政策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亚裔美国人内部的巨大差异。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项分析,尽管亚裔是美国所有种族和族裔群体中收入最高的——2016年的年收入中位数为51288美元——但亚裔内部的收入不平等也是最高的。他们已经取代了黑人,成为美国经济分化程度最高的种族或族裔群体。谷歌和哈佛的案件主要集中在教育水平高,社会经济地位高或者职业地位高的亚裔身上,暗示这一阶层的亚裔的命运与白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将特定的亚裔群体与白人并列让人想起了历史上的先例:一些族群从少数群体的地位逐渐变成了主流种族的一部分。社会学家对此现象有一个名字:“白化”(whitening)。“它指的是白人种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囊括了以前被认为是非白人的人,如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和犹太人。一些社会学家推断,在下一轮白化浪潮中,亚裔和拉丁裔可能会溶于白人之中,因为一些人在文化上融入了白人的规范和文化,并被白人视为白人同胞。“对于谁是白人,哪些群体属于哪些群体不属于白人的看法是可塑的,而且已经改变了。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这些看法是不一样的。”写过白化问题的华盛顿大学社会学教授Jonathan Warren告诉我。

正在白化的亚裔美国人 图片来源:Getty / Najeebah Al-Ghadban

最近的诉讼与此前白化的过程有颇多相似——部分来说,是非白人群体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站在了促进白人利益的这一边。一些爱尔兰裔美国人曾经和美国黑人生活在一起,与黑人交往,持有反奴隶制的观点。但支持奴隶制的民主党对他们献殷勤,最终他们加入了民主党,并开始为自己新获得的白人身份而自豪,拥抱了反黑人的立场。几个世纪后,他们被认为是美国的白人。阶级也影响了人们对少数族群的看法。耶鲁大学历史教授Mathew Jacobson认为,白化的理念部分源自巴西,那里有一种葡萄牙语说法,翻译过来就是“金钱让人变白”。Jacobson说,这个意思就是“如果你沿着经济阶梯向上爬,你会神奇地变成白人。类似的一些想法已经被移植到美国。”

当然,作为一个整体的亚裔并不被认为是白人:2018年的人口普查表格允许受访者从许多亚洲族裔中进行选择。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认为亚裔和拉丁裔会白化——Warren和Jacobson都表示不会,至少不会达到之前的程度。正如Jacobson所指出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亚裔和拉丁裔都被贴上了种族刻板印象,比如他所说的“模范数学学生”和“移民威胁”,这些刻板印象把他们视为外国人和非白人。

我幼年和家人移民到了美国,在南方的小城镇长大。我经常是班上唯一的亚洲人,有时我的同学会毫不犹豫地因为我的文化和种族而排斥或嘲笑我。我的经历不是白人的经历。亚裔,包括那些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在很多方面也并没有特权。在所有种族群体中,他们最不可能被提升到管理层。媒体上很少反映他们的形象,要不然就是其角色被白人扮演,或者呈现为负面的刻板形象。

虽然我和我的父母是台湾地区移民,到达美国时他们没有多少钱,但我们最终爬上了经济阶梯,成为了舒适的中产阶级。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认为自己属于一个巴基斯坦裔美国朋友半开玩笑地称之为“小资亚洲人”的社会经济群体。我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常春藤联盟学校的学位,住在世界上最昂贵的城市之一。在阅读和写作这些案件的过程中,我不得不认真思考我作为一名华裔美国女性的经历,以及我是否被视为少数群体——或者被外界力量推向了白人的地位。当我自问是否曾得到过白人特权时,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舒服。我向一位朋友讲述了一件奇特的事情:潜在的雇主随口评论说他们能“看出来”我是一个勤奋工作的人。“他们怎么会知道?”我恼火地说道,“我工作没那么努力。“我的黑人朋友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那”——即没来由地认为我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听起来好像能让你得到这份工作。"

他说的没错。受到白人的青睐,帮助我买下了很称心的房子。它帮助我加薪,甚或是帮助我拿下工作本身。这并不是说我没有诚实地取得自己的成就。但是当警察在我附近时,我并不担心我的生命。当我走进某个人时对方从来没有跑到街对面去,也没有人在商店里监视我。大多数时候,我不认为自己在面对执法部门、寻找房子或在零售店时受到负面的种族偏见影响。我对白人社会如何看待我没有任何幻想。但是,作为一名相对享有特权的东亚女性,我面临的种族主义和歧视在某些情况下与其他少数群体,包括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与我相异的亚洲人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

尽管如此,与其他有色人种分开归类还是让我不安。2015年至2016年,当我在哥伦比亚商学院学习时,招生办公室与学生团体共同主办了一次名为“多样性很重要”的招募活动,目的是在学院“宣扬多样性和包容性”。它由代表黑人、LGBTQ、西班牙裔和退役士兵学生的学生协会组成。亚裔学生团体明显被排除在外。这个信息既微妙又有害:亚洲人对校园的多样性没有贡献(哥伦比亚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没有回复对此置评的请求)。哥伦比亚大学校长Lee Bollinger一直是平权行动的有力支持者,这也许会带来更多的讽刺;在此之前,作为密歇根大学的校长,他在最高法院的Grutter诉Bollinger案中主张学生成员的多样性。此案中,一名白人学生起诉了该大学的法学院。在研究哈佛和谷歌的案件、白化的历史,以及反思我自己的经历时,我开始思考美国的种族未来,以及种族群体如何站队和重新站队。当享有特权的亚裔美国人和白人一起论证逆向歧视的发生时,前者成了将有色人种分开的楔子,使他们彼此对立,而且确实也和特权较少的亚裔美国人对立了起来。民调显示,一半以上的亚裔美国人支持平权行动。亚裔美国人团体,如18millionrising.org和“亚裔美国人推进正义”,坚决抵制这种楔子作用的发生。后者甚至代表亚裔哈佛学生和申请者,以及一些黑人、拉丁裔和土著北美人学生,申请成为哈佛诉讼的参与者,为平权行动辩护。Sally Chen今年秋天将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她加入了“亚裔美国人推进正义”的行列。她告诉我,“我认为参与一种反向的守门工作令人难过,”她说,“感觉我们都在争抢留给非白人的有限位子。相比之下,哈佛仍然有49 %是白人。这表明什么?"我一直为我的根源感到自豪,但最近,我开始质问自己为了融入一个白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到底自愿公开了多少自己的文化。美国社会建立在白人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之上。他们决定哪些外国食物是“时尚的”(泡泡茶、墨西哥卷饼),哪些是“恶心的”或“异国风味的”(比如,牛肚汤或腌猪耳朵)。可接受行为的美国标准——说话的方式,使用的语言,在主流公司吃的食物——都是根据白人的口味精心定制的。这是有道理的。白人统治着这个国家及其绝大多数机构。他们拥有大部分的财富。因而在大学入学问题上,一些亚裔美国人和白人站在一起并不奇怪。毕竟,迎合白人口味是晋升的基本要求。但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翻译:李孟林)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The ‘Whitening’ of Asian American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