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史上最强中报”来袭,房市“金九”好戏上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史上最强中报”来袭,房市“金九”好戏上演

统计数据显示,从全行业来看,八成上市房企上半年利润明显上涨。

“史上最强中报”!

过去一周,上市房企中报密集发布。万科、恒大、碧桂园等龙头房企和以阳光城、绿城、旭辉为代表的千亿军团销售飘红、营收上扬、净利收涨……上半年财务情况堪称历年最佳。

根据恒大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恒大在多项核心指标继续行业第一:营业额实现3003.5亿,同比大增59.8%;实现毛利率36.2%,毛利润1088.6亿,同比大增61.8%;净核心利润550.1亿,同比大增101.5%;净利润530.3亿,同比大增129.3%;总资产达到了17699亿,均创行业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江北嘴财经注意到,统计数据显示,从全行业来看,八成上市房企上半年利润明显上涨。其中,A股逾100家上市房企上半年合计营收达6434亿元,同比涨幅高达24.3%。除恒大一家独大外,绿地1580.6亿元、碧桂园1318.9亿元、万科的1059.7亿元的营收同样表现出色。

另据《中国房地产报》统计,截至8月23日,在已公布半年报的53家A股地产公司中,41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增幅在200%以上的有11家,增幅在100%以上的有20家。

在近几年“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引下,房地产行业进入成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行业马太效应明显,数据显示,去年年底,行业前10大的房企销售占全国全部的占比是24%,今年上半年达到了30%,而在2010年这一数据仅为10%。

此外,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也导致头部房企的利润上升明显。从已经公布半年报的四家龙头房企数据来看,碧桂园、万科、保利、绿地的净利润分别为163.2亿、135.2亿、93.1亿、83亿,恒大半年净利润超过四家企业之和,稳居行业“利润之王”。另外,在三强龙头房企中,恒大多项指标均排行业第一名。尤其在毛利润方面,恒大比位于第二名的碧桂园的多出了约739亿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调控背景下,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导致头部房企的利润上升明显。此外,利润上升也和房企的加块周转有关,受融资不断收紧影响,为了应对资金成本不断上涨、现金流短缺等问题,房企非常重视回款速度,尤其是在销售环节的现金回流。

光鲜下的重压“冷暖自知”

江北嘴财经观察到,在房企半年报超预期背后,是今年以来调控的继续加码。前七个月,国内主要城市房地产调控累计达260次,较2017年同期上涨80%。仅7月,全国便有超60个城市发布了超70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如此严苛的政策环境下,为何上市房企依然强势不减呢?

有专家分析认为,房企业绩超预期增长,与其财报特点密切相关。利润上涨部分因素和会计计算方式有关,由于房地产采取预售制度,销售收入反映到报表上具有一定滞后性,当前利润上涨更多反映的是前期市场的销售情况。前期尤其是2017年房地产项目在今年上半年进行销售结转收入,对2018年房企年中报产生一定影响。

江北嘴财经发现,上述说法并非没有根据。8月31日,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在中期业绩会上坦言,今年房企业绩普遍不错,因为反映的都是2015年、2016年的销售状况。“两年以后各个公司的业绩会分化比较严重,变化会比较大。”

以万科为例,在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其资产债数据同样走高。截至今年6月末,万科拥有总资产1.35万亿元,负债总额为1.14万亿元,资产负债率增至84.7%。与此同时,碧桂园、保利地产、华润置地、龙湖集团等均出现了净负债率上升的情况。

上半年,龙头房企还出现了经营性现金流转负或大幅萎缩的情况。如万科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55亿元,同比减少了119.47%;碧桂园上半年的净经营性现金流虽保持为31.7亿元,但相比去年年末的240.8亿元缩水近九成。

龙头房企强势入渝 多线并行

近两年,随着全国多城市投资收紧,政策相对宽松的重庆市场吸附力增强,成为投资高地。从2017年截止至今,已有20余家外地开发商入渝,其中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20中,仅泰禾一家未进入重庆市场。

今年上半年在政策调控的大环境下,重庆调控虽然温和但丝毫不放松,“限价”、“限售”、“摇号选房”等政策依然活跃于市场,各梯度门槛显著提升,同时各房企上半年成绩发生较大变化。

江北嘴财经发现,2018年上半年土地增量排行榜中,旭辉、龙湖、中骏排名前三,企业在渝投资力度增强。城市土地成本上涨,房企增储方式以招拍挂、企业合作和收并购多线并行,城市深耕房企和新进房企均大手笔囤货。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重庆楼市成交量价呈结构性上涨。以金科、融创、龙湖、恒大为首的TOP10房企成交额935.2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8%,市场占有率达51.5%;TOP20市场占据大“半壁江山”,高达67.68%,集中度提升更加明显。

位居第一梯队的4家房企:金科、融创、龙湖、恒大半年度业绩均破100亿。其中金科主城多项目布局,全面开花,助推金科销售额上涨迅速,稳坐销售额榜首;入渝15载,融创通过一系列现象级地标楼盘大势布局重庆,从融创白象街到重庆国宾壹号院,坚持高端精品住宅,在改善性需求迎来爆发期时,迅速拉开差异性,快速占领市场,确定其在高端住宅市场的地位;龙湖主力项目持续发力,以两江新宸、舜山府、椿山为典型代表,持续深耕重庆,布局南区,业绩增速快,年内有望冲入200亿房企大军。

随着调控政策的持续化以及集中度的大幅提升,龙头房企在融资、投拓等方面优势尽显。以龙湖为例,龙湖在上半年不断尝试创新,地产触角多元化,集中优化其产品线、养老长租公寓及TOD产品落地。另一方面,龙湖依然积极拓展寻求规模提升,上半年龙湖增加土储122万方,获取李家沱滨江及沙坪坝火车站旧址,因此龙湖充足的货值储备,产品及商业运作的能力将确保其第一梯队的位置。

下半年预测:行业分化加剧 龙头房企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2018年上半年已然结束,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调控政策层出不穷,尤其是信贷持续紧缩的背景下,规模房企上半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今年下半年市场资金面预期将边际改善,房企销售情况有望好转。

6月24日,央行再次宣布降准或将预示着行业整体资金紧张情况有所缓和。专家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或将由稳健中性逐步转向中性偏积极,对于房企资金面也会产生较大利好。货币环境的放松,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促使房企新开工和投资开发意愿增强。下半年将有更多的房企落实“高周转”的策略,积极抢收业绩和回款,保障企业规模的持续增长。

江北嘴财经注意到,综合目前市场情况和房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在目前融资环境持续收紧的情况下,无论规模大小,现金对于房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下半年在一些潜在的收并购及拿地机会面前,手握现金比较充裕的房企势必将更为主动。

不过,2018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监管依然趋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企资金成本压力依然很大。

部分专家指出,行业分化持续,中小房企未来的利润下行压力会明显增大。由于资金压力的影响,银行表内资金依然会优先给予龙头房企,排名靠后的房企很难获得银行的开发贷款支持,更多中小房企不得不通过承担更高资金成本的方式获得资金,融资成本或将带来房企借款利息等财务费用明显增长,同样会影响到房企净利润水平。

孙宏斌也在业绩会上表示,未来房企分化会非常严重。他表示,“当前房企比较焦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布局问题。如果房企布局了四五线城市,但现在市场又冷得比较快,开发商的压力可能就比较大;二是限价问题。限价以后,开发商去年买的地或前年买的地,按照限价卖的话是亏钱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史上最强中报”来袭,房市“金九”好戏上演

统计数据显示,从全行业来看,八成上市房企上半年利润明显上涨。

“史上最强中报”!

过去一周,上市房企中报密集发布。万科、恒大、碧桂园等龙头房企和以阳光城、绿城、旭辉为代表的千亿军团销售飘红、营收上扬、净利收涨……上半年财务情况堪称历年最佳。

根据恒大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恒大在多项核心指标继续行业第一:营业额实现3003.5亿,同比大增59.8%;实现毛利率36.2%,毛利润1088.6亿,同比大增61.8%;净核心利润550.1亿,同比大增101.5%;净利润530.3亿,同比大增129.3%;总资产达到了17699亿,均创行业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江北嘴财经注意到,统计数据显示,从全行业来看,八成上市房企上半年利润明显上涨。其中,A股逾100家上市房企上半年合计营收达6434亿元,同比涨幅高达24.3%。除恒大一家独大外,绿地1580.6亿元、碧桂园1318.9亿元、万科的1059.7亿元的营收同样表现出色。

另据《中国房地产报》统计,截至8月23日,在已公布半年报的53家A股地产公司中,41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增幅在200%以上的有11家,增幅在100%以上的有20家。

在近几年“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引下,房地产行业进入成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行业马太效应明显,数据显示,去年年底,行业前10大的房企销售占全国全部的占比是24%,今年上半年达到了30%,而在2010年这一数据仅为10%。

此外,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也导致头部房企的利润上升明显。从已经公布半年报的四家龙头房企数据来看,碧桂园、万科、保利、绿地的净利润分别为163.2亿、135.2亿、93.1亿、83亿,恒大半年净利润超过四家企业之和,稳居行业“利润之王”。另外,在三强龙头房企中,恒大多项指标均排行业第一名。尤其在毛利润方面,恒大比位于第二名的碧桂园的多出了约739亿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调控背景下,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导致头部房企的利润上升明显。此外,利润上升也和房企的加块周转有关,受融资不断收紧影响,为了应对资金成本不断上涨、现金流短缺等问题,房企非常重视回款速度,尤其是在销售环节的现金回流。

光鲜下的重压“冷暖自知”

江北嘴财经观察到,在房企半年报超预期背后,是今年以来调控的继续加码。前七个月,国内主要城市房地产调控累计达260次,较2017年同期上涨80%。仅7月,全国便有超60个城市发布了超70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如此严苛的政策环境下,为何上市房企依然强势不减呢?

有专家分析认为,房企业绩超预期增长,与其财报特点密切相关。利润上涨部分因素和会计计算方式有关,由于房地产采取预售制度,销售收入反映到报表上具有一定滞后性,当前利润上涨更多反映的是前期市场的销售情况。前期尤其是2017年房地产项目在今年上半年进行销售结转收入,对2018年房企年中报产生一定影响。

江北嘴财经发现,上述说法并非没有根据。8月31日,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在中期业绩会上坦言,今年房企业绩普遍不错,因为反映的都是2015年、2016年的销售状况。“两年以后各个公司的业绩会分化比较严重,变化会比较大。”

以万科为例,在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其资产债数据同样走高。截至今年6月末,万科拥有总资产1.35万亿元,负债总额为1.14万亿元,资产负债率增至84.7%。与此同时,碧桂园、保利地产、华润置地、龙湖集团等均出现了净负债率上升的情况。

上半年,龙头房企还出现了经营性现金流转负或大幅萎缩的情况。如万科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55亿元,同比减少了119.47%;碧桂园上半年的净经营性现金流虽保持为31.7亿元,但相比去年年末的240.8亿元缩水近九成。

龙头房企强势入渝 多线并行

近两年,随着全国多城市投资收紧,政策相对宽松的重庆市场吸附力增强,成为投资高地。从2017年截止至今,已有20余家外地开发商入渝,其中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20中,仅泰禾一家未进入重庆市场。

今年上半年在政策调控的大环境下,重庆调控虽然温和但丝毫不放松,“限价”、“限售”、“摇号选房”等政策依然活跃于市场,各梯度门槛显著提升,同时各房企上半年成绩发生较大变化。

江北嘴财经发现,2018年上半年土地增量排行榜中,旭辉、龙湖、中骏排名前三,企业在渝投资力度增强。城市土地成本上涨,房企增储方式以招拍挂、企业合作和收并购多线并行,城市深耕房企和新进房企均大手笔囤货。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重庆楼市成交量价呈结构性上涨。以金科、融创、龙湖、恒大为首的TOP10房企成交额935.2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8%,市场占有率达51.5%;TOP20市场占据大“半壁江山”,高达67.68%,集中度提升更加明显。

位居第一梯队的4家房企:金科、融创、龙湖、恒大半年度业绩均破100亿。其中金科主城多项目布局,全面开花,助推金科销售额上涨迅速,稳坐销售额榜首;入渝15载,融创通过一系列现象级地标楼盘大势布局重庆,从融创白象街到重庆国宾壹号院,坚持高端精品住宅,在改善性需求迎来爆发期时,迅速拉开差异性,快速占领市场,确定其在高端住宅市场的地位;龙湖主力项目持续发力,以两江新宸、舜山府、椿山为典型代表,持续深耕重庆,布局南区,业绩增速快,年内有望冲入200亿房企大军。

随着调控政策的持续化以及集中度的大幅提升,龙头房企在融资、投拓等方面优势尽显。以龙湖为例,龙湖在上半年不断尝试创新,地产触角多元化,集中优化其产品线、养老长租公寓及TOD产品落地。另一方面,龙湖依然积极拓展寻求规模提升,上半年龙湖增加土储122万方,获取李家沱滨江及沙坪坝火车站旧址,因此龙湖充足的货值储备,产品及商业运作的能力将确保其第一梯队的位置。

下半年预测:行业分化加剧 龙头房企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2018年上半年已然结束,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调控政策层出不穷,尤其是信贷持续紧缩的背景下,规模房企上半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今年下半年市场资金面预期将边际改善,房企销售情况有望好转。

6月24日,央行再次宣布降准或将预示着行业整体资金紧张情况有所缓和。专家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或将由稳健中性逐步转向中性偏积极,对于房企资金面也会产生较大利好。货币环境的放松,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促使房企新开工和投资开发意愿增强。下半年将有更多的房企落实“高周转”的策略,积极抢收业绩和回款,保障企业规模的持续增长。

江北嘴财经注意到,综合目前市场情况和房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在目前融资环境持续收紧的情况下,无论规模大小,现金对于房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下半年在一些潜在的收并购及拿地机会面前,手握现金比较充裕的房企势必将更为主动。

不过,2018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监管依然趋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企资金成本压力依然很大。

部分专家指出,行业分化持续,中小房企未来的利润下行压力会明显增大。由于资金压力的影响,银行表内资金依然会优先给予龙头房企,排名靠后的房企很难获得银行的开发贷款支持,更多中小房企不得不通过承担更高资金成本的方式获得资金,融资成本或将带来房企借款利息等财务费用明显增长,同样会影响到房企净利润水平。

孙宏斌也在业绩会上表示,未来房企分化会非常严重。他表示,“当前房企比较焦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布局问题。如果房企布局了四五线城市,但现在市场又冷得比较快,开发商的压力可能就比较大;二是限价问题。限价以后,开发商去年买的地或前年买的地,按照限价卖的话是亏钱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