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故事到底要靠什么走出国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故事到底要靠什么走出国门

经历了这么多浩劫,这么多革命,这么多宏达叙述,我们过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所剩不多了。传统叙事里的美好的东西不多,革命叙事里美好的东西也不多。

作者:大宝剑

1

去年上海电影节,腾讯网与上海电影节合办了一场论坛,名字就叫《中国故事对抗好莱坞》,昨天,腾讯网举办了一场沙龙,名字就叫《中国故事的国际化之路》。你看,中国电影进步多么迅速,去年还在本土狙击好莱坞的来犯,今年就开始讨论国际化之路。估计到明年,我们就要讨论中国故事该怎样在纳斯达克上市,敲钟了。

中国故事,当然只是简称,它还包含了讲故事的方式,和故事后面隐藏的价值观。从这一两年的经验来看,观众对一个编排得体的本土故事的兴趣,是会超过一个好莱坞的故事的。在中国电影签署WTO协议的时候,我曾经非常担忧中国电影会被好莱坞冲垮掉。然而现在看来,只要不是对抗超级大片,制作良好的本土片胜算很大。更何况,发行权还掌握在我们手里呢。

2

中国故事的传播,最重要的还是这个故事后头的价值观的传播。其实,电影的较量,常常落在了价值观的较量上。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就是冯小刚的《一九四二》与李安的《少年派》,两部电影同期上映,说的事情和饥饿都有关系,但是二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差别就会大到那种程度。(平心而论,《一九四二》在内地电影里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一部电影了,导演,编剧,演员也都非常认真的把它当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来对待,所以往往会觉得,批评它会于心不忍。)

所以,我们的故事要传播到世界上去,我们到底要传播什么?或者这么说,海外的观众要看中国的故事,他们想要看到什么?

比如说,全世界都在反复拍二战的题材,翻来覆去的反思,为什么人类社会几千年来,20世纪前半截的时候正处于物质极大繁荣,思想极大解放,政治生活也相当民主的时代,突然就出现了一战和二战这样的浩劫,尤其是二战里,还出现了对犹太人大屠杀这样没有人性的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们的反思不仅仅停留在,哦,之所以出了这样的事是因为一个大魔头希特勒,坏事全是他干的。可是,坏事真的都是他干的吗,把那么多犹太人从家里驱赶出来都是希特勒干的吗?把那么多犹太人送进集中营都是希特勒干的吗?把那么多犹太人送进毒气室都是希特勒干的吗?这得需要多少人来执行啊。这些事可都是普通人来执行的啊。他们的反思还会往这样的方向去试探:手上沾满鲜血的这些普通人,在战争之后怎么看待自己?是忏悔,反省,还是硬着脖子说自己也是受害者?如果人性如此,再出来一个希特勒这样的大魔头,再发动一场这样的种族灭绝,是不是群众还是很配合的来当群众演员?二战,法西斯,屠杀犹太人,这些仅仅是题材之一。熟悉世界电影的人,就会知道世界电影的题材有多么广博,而他们对人性的拷问与洞察也深入到了何种程度。

3

中国是新闻的富矿。中国当然也是电影人的富矿。只不过,这里的矿产写着:国有,禁采。毫不夸张的说,在20世纪,中国恐怕是这个世界上经历浩劫最多的一个国家。这些浩劫有一些与外国人有关系,但是大部分却是我们自己造成的。然而,直到今天,我们到底在反思什么?

比如说,国共内战。这种同胞之间互相残杀的事往往被一种胜利者讲述“老子是怎么打下这个江山”的快乐曲调讲下来。中国人杀中国人,无论是被冠以怎样神圣的光环,这至少不是一件快乐的事。看看美国是怎么写自己的内战的,美国内战的光环的神圣之处绝不比中国少,人家可以打着“解放黑奴”这样的旗帜来打内战哦,可是美国人对内战的讲述,很少有一种“胜利者之歌”的快感。比如说,上世纪60年代那场文化运动。那样一场所有人伤害所有人的浩劫,在电影里几乎是缺席的。当然,缺席的又何止电影呢。我们对待浩劫的态度就是,要么粉饰它,要么干脆装作它不存在。为什么我们需要要去反思这些浩劫,因为,所有的这些浩劫,我们都曾身处其中。因为那些浩劫,就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如果不去反思,那极有可能,下一个浩劫离我们就不远。因为既然我们能制造上一个浩劫,我们就必然能制造下一个浩劫。

4

说到价值观的传播,并不止对浩劫的反思。我们怎样去生活,怎样去打发无聊的时间,怎样去爱一个人,怎样去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怎样突然一下就有信仰了,突然一下信仰又没了,如此种种,其实都是价值观。价值观不是一本哲学教材的东西,它藏身在表象之下,又无处不在。

中国是一个大国,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民族很多,这个国家里的文化本来也是很多元。这么多的文化,这么多的生活方式,本来是可以给世界贡献相当多的价值观,贡献相当多的活法。然而,在今天中国电影里,即便是中国人,也很难吸收到一些价值观。谈原因,最主要的是,经历了这么多浩劫,这么多革命,这么多宏达叙述,我们过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所剩不多了。传统叙事里的美好的东西不多,革命叙事里美好的东西也不多。

所以,中国故事要走出国门,要走上国际化之路,要上纳斯达克敲钟,它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可以卖出去呢?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首先,你得是一个和尚。

作为一个游客,去寺庙里花钱敲的钟,不算数。

希望有一天,教堂的钟声,寺庙的钟声,纳斯达克的钟声,可以齐鸣。

作者简介:大宝剑,媒体工作者,腾讯电影频道主编。

版权合作:邮箱:1030245625@qq.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故事到底要靠什么走出国门

经历了这么多浩劫,这么多革命,这么多宏达叙述,我们过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所剩不多了。传统叙事里的美好的东西不多,革命叙事里美好的东西也不多。

作者:大宝剑

1

去年上海电影节,腾讯网与上海电影节合办了一场论坛,名字就叫《中国故事对抗好莱坞》,昨天,腾讯网举办了一场沙龙,名字就叫《中国故事的国际化之路》。你看,中国电影进步多么迅速,去年还在本土狙击好莱坞的来犯,今年就开始讨论国际化之路。估计到明年,我们就要讨论中国故事该怎样在纳斯达克上市,敲钟了。

中国故事,当然只是简称,它还包含了讲故事的方式,和故事后面隐藏的价值观。从这一两年的经验来看,观众对一个编排得体的本土故事的兴趣,是会超过一个好莱坞的故事的。在中国电影签署WTO协议的时候,我曾经非常担忧中国电影会被好莱坞冲垮掉。然而现在看来,只要不是对抗超级大片,制作良好的本土片胜算很大。更何况,发行权还掌握在我们手里呢。

2

中国故事的传播,最重要的还是这个故事后头的价值观的传播。其实,电影的较量,常常落在了价值观的较量上。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就是冯小刚的《一九四二》与李安的《少年派》,两部电影同期上映,说的事情和饥饿都有关系,但是二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差别就会大到那种程度。(平心而论,《一九四二》在内地电影里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一部电影了,导演,编剧,演员也都非常认真的把它当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来对待,所以往往会觉得,批评它会于心不忍。)

所以,我们的故事要传播到世界上去,我们到底要传播什么?或者这么说,海外的观众要看中国的故事,他们想要看到什么?

比如说,全世界都在反复拍二战的题材,翻来覆去的反思,为什么人类社会几千年来,20世纪前半截的时候正处于物质极大繁荣,思想极大解放,政治生活也相当民主的时代,突然就出现了一战和二战这样的浩劫,尤其是二战里,还出现了对犹太人大屠杀这样没有人性的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们的反思不仅仅停留在,哦,之所以出了这样的事是因为一个大魔头希特勒,坏事全是他干的。可是,坏事真的都是他干的吗,把那么多犹太人从家里驱赶出来都是希特勒干的吗?把那么多犹太人送进集中营都是希特勒干的吗?把那么多犹太人送进毒气室都是希特勒干的吗?这得需要多少人来执行啊。这些事可都是普通人来执行的啊。他们的反思还会往这样的方向去试探:手上沾满鲜血的这些普通人,在战争之后怎么看待自己?是忏悔,反省,还是硬着脖子说自己也是受害者?如果人性如此,再出来一个希特勒这样的大魔头,再发动一场这样的种族灭绝,是不是群众还是很配合的来当群众演员?二战,法西斯,屠杀犹太人,这些仅仅是题材之一。熟悉世界电影的人,就会知道世界电影的题材有多么广博,而他们对人性的拷问与洞察也深入到了何种程度。

3

中国是新闻的富矿。中国当然也是电影人的富矿。只不过,这里的矿产写着:国有,禁采。毫不夸张的说,在20世纪,中国恐怕是这个世界上经历浩劫最多的一个国家。这些浩劫有一些与外国人有关系,但是大部分却是我们自己造成的。然而,直到今天,我们到底在反思什么?

比如说,国共内战。这种同胞之间互相残杀的事往往被一种胜利者讲述“老子是怎么打下这个江山”的快乐曲调讲下来。中国人杀中国人,无论是被冠以怎样神圣的光环,这至少不是一件快乐的事。看看美国是怎么写自己的内战的,美国内战的光环的神圣之处绝不比中国少,人家可以打着“解放黑奴”这样的旗帜来打内战哦,可是美国人对内战的讲述,很少有一种“胜利者之歌”的快感。比如说,上世纪60年代那场文化运动。那样一场所有人伤害所有人的浩劫,在电影里几乎是缺席的。当然,缺席的又何止电影呢。我们对待浩劫的态度就是,要么粉饰它,要么干脆装作它不存在。为什么我们需要要去反思这些浩劫,因为,所有的这些浩劫,我们都曾身处其中。因为那些浩劫,就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如果不去反思,那极有可能,下一个浩劫离我们就不远。因为既然我们能制造上一个浩劫,我们就必然能制造下一个浩劫。

4

说到价值观的传播,并不止对浩劫的反思。我们怎样去生活,怎样去打发无聊的时间,怎样去爱一个人,怎样去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怎样突然一下就有信仰了,突然一下信仰又没了,如此种种,其实都是价值观。价值观不是一本哲学教材的东西,它藏身在表象之下,又无处不在。

中国是一个大国,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民族很多,这个国家里的文化本来也是很多元。这么多的文化,这么多的生活方式,本来是可以给世界贡献相当多的价值观,贡献相当多的活法。然而,在今天中国电影里,即便是中国人,也很难吸收到一些价值观。谈原因,最主要的是,经历了这么多浩劫,这么多革命,这么多宏达叙述,我们过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所剩不多了。传统叙事里的美好的东西不多,革命叙事里美好的东西也不多。

所以,中国故事要走出国门,要走上国际化之路,要上纳斯达克敲钟,它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可以卖出去呢?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首先,你得是一个和尚。

作为一个游客,去寺庙里花钱敲的钟,不算数。

希望有一天,教堂的钟声,寺庙的钟声,纳斯达克的钟声,可以齐鸣。

作者简介:大宝剑,媒体工作者,腾讯电影频道主编。

版权合作:邮箱:1030245625@qq.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