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广东人真的没文化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广东人真的没文化么?

中国互联网上对广东的梗,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没有一个福建人可以完整离开广东。

NO.663-广东人有文化

作者:猫斯图

制图:孙绿 / 编辑:酸奶没泡沫

中国互联网上对广东的梗,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没有一个福建人可以完整离开广东。

吃福建人,可能已经成为广东人近几年来最大的文化符号(IP)了。

这样是不行的。别说香港的金庸、港产电影、TVB等了,就是广州,早些年也少不了《情满珠江》这样让全国人民搬着椅子在电视前看的作品。

问题出在哪了?

近一百年来,广东的影响力在中国是相当瞩目的。前有广东人向全国输出革命思想,后有香港文艺界内地圈粉无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辐射力,让很多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

这么有自信的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粤港澳湾区的文化影响力却明显下降了,逐渐远离了文化中心的地位,在互联网评价中变成了一个只会吃的文化荒漠。

来自煲仔饭的误解​

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要解决这个问题也许也需要一些新的思路。

对外无力的广东文化​

由于独特的山地、平原、海洋复合地形,广东文化可以大致上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广府、客家和潮汕。而对于外人来说,显然以广州为核心的广府文化影响力最强。

而特殊的历史,让广州之外,在不大的地方,又形成了两个为人所熟知的地方文化中心。

其一是香港因漫长的殖民史而形成的西式香港文化,它和广府文化并称“省港”,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内地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其二则是改革开放之后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而催生的深圳文化。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让深圳有了属于自己的拼搏文化,足以为全国所借鉴学习。

香港曾经是那么的独一无二

但这些让人们引以为豪的广东内部文化成果,向外却似乎没有什么作为。粤港澳湾区的文化影响力下降,似乎已经是一个现实了。

粤港澳湾区的文化影响力逐渐薄弱,主要的原因大致上有三层:

首先,被粤东西北三个方向群山包围的湾区,向海洋发展乃至做外贸移民的动力,甚至比向内地渗透更大,也就让广东文化与内地文化的交流偏少,直接导致了第二个问题。

山岳重重...

广东的方言对于习惯了普通话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拗口难学的。且不说谜一样的客家话和潮汕话,只算统治湾区的粤语,也已经让很多人头疼了。而文化输出,往往是要绑定在语言文字这个载体上,才能持续的。

东南地区方言

这其中的变迁,则折射出了湾区文化地位下降的第三个问题。

一个地区文化地位的高低,往往是和它的经济地位密切相关的。而粤港澳湾区,从百年前开始就是中国经济最富庶、最先接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地区,当然成了人们喜爱观摩的对象。

香港律师和香港记者

是多少人年少时的偶像

一个口吐莲花 一个腿快如飞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推进,内地城市也纷纷崛起,经济较以往更为富庶。与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虽然还是有,但早已没有当年那么明显了。在这一背景下,内地城市的地方自豪感就会上升,而相对难以理解的(由于粤语载体)湾区文化,影响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珠三角不再一家独大

最近几年,对于广东人来说,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是大家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经济重镇、文化沙漠了。大家热衷于在网上玩的梗,是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玩,非常粗鄙。至于黄金年代里的文学、电影、歌曲,似乎是不曾存在过的文化高峰。

烩五毒?

三个成功的例子

但其实像珠江湾区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向外产生文化辐射力并不是稀奇的事。世界上其他几大湾区,纽约、旧金山、东京,文化影响力都是世界级的。而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很有可能就是一个解决之道。

比如说有着自由女神像、百老汇、华尔街这些符号的纽约,要说起历史,远比不上粤港澳湾区。但就是凭借着美国国力的提升,和作为美式价值观的重要展示窗口,大苹果也能成为世界级的文化枢纽。

这货的文化加成相当大

东京在日本确立自己的地位时间也并不长,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德川幕府成立的江户时代,距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凭借关东平原的位置和规模,东京同样逐渐确立了自己文化中心的地位,到了今天已经是展示日本文化的主要窗口。

谁敢说这不强势...

连几乎没有什么历史根基的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座美国加州重镇,也找到了向外输出文化的方式——美国梦。

硅谷的人脸识别游戏

战力统计器已经爆表了

美国的历史不过两百多年,加利福尼亚的这两座城市开发历史则更短。旧金山最早不过是淘金者们聚集的一座边缘城市,洛杉矶则是因为发现了石油而聚集了大量的人员,作为资源型城市,它们的兴起和衰败在一瞬之间也并不会让人感到奇怪。而且这样的新兴城市,又远离东部的行政和文化中心,谁也不会相信它们能够制造出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洛杉矶本地油田

这还能有多大的用?

但也许正是因为开发得晚,这两座城市才能够摆脱原有的文化框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形象。毫无疑问,这里曾经是最相信美国梦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也没有受限于金矿和油矿的资源经济,而是把代表美国草根发家史的文化遗迹变成了自己的特色。

卓别林淘金记推荐一下

有科技头脑的人可以在旧金山硅谷寻梦,长相好有演技的人可以去好莱坞碰运气,身体好的人则能在洛杉矶的球队里找到前途。加州的这两座城市,可以说是把美国梦这个文化诠释活了;也把这里的人们随性务实的价值观,传递给了全世界,让人们认识到这是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美德。

从来不换的灰色上衣

可以说是务实随性到家了

严格地说起来,这两座城市今天在世界上的文化号召力这么强,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运气。

比如洛杉矶,把好莱坞打造成自己,乃至全美的文化名片,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很好的影视业基础。上世纪初大量影视公司从东海岸迁过来,完全是看中加州南部强烈的日光能够为影片拍摄提供很好的光源。就这么一点优势,被洛杉矶人牢牢把握,避开了原有的文化中心,生生孵化了一个新的电影文化符号。

当时的灯泡还不够亮

东北海岸的天气情况又说不准

只有南加州的日头是最棒棒的

旧金山能够凭借硅谷输出文化也很偶然。当时硅谷还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新生的斯坦福大学也远不能和东海岸的老常青藤们相提并论。弱势的地位让这里地价便宜、生活成本低,没有钱的高科技创业者们几乎只能选在这里捞第一桶金。

硅谷大品牌

太疯狂了

可以说,加州双雄的成名,和历史积淀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一些偶然因素配合人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怎么办?

诺贝尔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参观粤港澳大湾区时,觉得这里很像旧金山湾区:“这里有很好的大学、工程技术人员,而且有发达的金融,以及整个湾区之间的大学和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脱离产业来看,两个湾区的还有着很多相似点,比如都远离老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本地的民间氛围相当务实。而且粤港澳比起加州的湾区,历史渊源可能还长了一点,大可以和那里一样成为异军突起的文化枢纽。

敢问美国西海岸的小伙伴

你们有这个么?

但这样的文化激活,需要的不仅是政府层面的支持,还有文化市场参与者的配合。企业能否利用好自己在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带动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是一个关键。

比如政治、宗教、文化历史都很短暂的加州,事实上就是由大量的本土企业在带动文化辐射。硅谷在大众视野中的科技文化中心地位,就是完全是由谷歌、甲骨文、贝宝、思科、脸书,这些耳熟能详的企业带动的;娱乐文化,则是由位于洛杉矶的好莱坞和迪士尼两个品牌打响的。

两家还玩到一块去了

粤港澳湾区要提升自己的文化影响力,肯定也免不了要借助企业的力量去推进实现。通过从国家和地方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由企业用现代化的科技和娱乐形式包装,让民族文化得到新生,不仅能够增强国家软实力输出,对于地方来说也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利好。

其实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不错的企业,尤其在科技界的地位,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中国的硅谷都不尽全面。对硅谷已经可以有一些想象的空间了。比如起家于深圳的大疆和华为,起家于佛山的美的,在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普及度上,已经赶超了全世界的同行。类似汇丰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集团这样的企业,则可以视为湾区重要的金融名片。

但其实从这样的产业结构也可以看出,粤港澳地区还是在以金融和工业起家。技术和产品的输出能力相当可观,能够挑文化大梁的企业却不算多,以至于大家都觉得湾区没有文化。但是,许多人可能不太清楚的是,其实这里的文化产业产值是全国第一的。

福建人,也可以安心地来了。

END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广东人真的没文化么?

中国互联网上对广东的梗,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没有一个福建人可以完整离开广东。

NO.663-广东人有文化

作者:猫斯图

制图:孙绿 / 编辑:酸奶没泡沫

中国互联网上对广东的梗,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没有一个福建人可以完整离开广东。

吃福建人,可能已经成为广东人近几年来最大的文化符号(IP)了。

这样是不行的。别说香港的金庸、港产电影、TVB等了,就是广州,早些年也少不了《情满珠江》这样让全国人民搬着椅子在电视前看的作品。

问题出在哪了?

近一百年来,广东的影响力在中国是相当瞩目的。前有广东人向全国输出革命思想,后有香港文艺界内地圈粉无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辐射力,让很多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

这么有自信的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粤港澳湾区的文化影响力却明显下降了,逐渐远离了文化中心的地位,在互联网评价中变成了一个只会吃的文化荒漠。

来自煲仔饭的误解​

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要解决这个问题也许也需要一些新的思路。

对外无力的广东文化​

由于独特的山地、平原、海洋复合地形,广东文化可以大致上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广府、客家和潮汕。而对于外人来说,显然以广州为核心的广府文化影响力最强。

而特殊的历史,让广州之外,在不大的地方,又形成了两个为人所熟知的地方文化中心。

其一是香港因漫长的殖民史而形成的西式香港文化,它和广府文化并称“省港”,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内地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其二则是改革开放之后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而催生的深圳文化。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让深圳有了属于自己的拼搏文化,足以为全国所借鉴学习。

香港曾经是那么的独一无二

但这些让人们引以为豪的广东内部文化成果,向外却似乎没有什么作为。粤港澳湾区的文化影响力下降,似乎已经是一个现实了。

粤港澳湾区的文化影响力逐渐薄弱,主要的原因大致上有三层:

首先,被粤东西北三个方向群山包围的湾区,向海洋发展乃至做外贸移民的动力,甚至比向内地渗透更大,也就让广东文化与内地文化的交流偏少,直接导致了第二个问题。

山岳重重...

广东的方言对于习惯了普通话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拗口难学的。且不说谜一样的客家话和潮汕话,只算统治湾区的粤语,也已经让很多人头疼了。而文化输出,往往是要绑定在语言文字这个载体上,才能持续的。

东南地区方言

这其中的变迁,则折射出了湾区文化地位下降的第三个问题。

一个地区文化地位的高低,往往是和它的经济地位密切相关的。而粤港澳湾区,从百年前开始就是中国经济最富庶、最先接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地区,当然成了人们喜爱观摩的对象。

香港律师和香港记者

是多少人年少时的偶像

一个口吐莲花 一个腿快如飞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推进,内地城市也纷纷崛起,经济较以往更为富庶。与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虽然还是有,但早已没有当年那么明显了。在这一背景下,内地城市的地方自豪感就会上升,而相对难以理解的(由于粤语载体)湾区文化,影响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珠三角不再一家独大

最近几年,对于广东人来说,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是大家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经济重镇、文化沙漠了。大家热衷于在网上玩的梗,是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玩,非常粗鄙。至于黄金年代里的文学、电影、歌曲,似乎是不曾存在过的文化高峰。

烩五毒?

三个成功的例子

但其实像珠江湾区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向外产生文化辐射力并不是稀奇的事。世界上其他几大湾区,纽约、旧金山、东京,文化影响力都是世界级的。而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很有可能就是一个解决之道。

比如说有着自由女神像、百老汇、华尔街这些符号的纽约,要说起历史,远比不上粤港澳湾区。但就是凭借着美国国力的提升,和作为美式价值观的重要展示窗口,大苹果也能成为世界级的文化枢纽。

这货的文化加成相当大

东京在日本确立自己的地位时间也并不长,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德川幕府成立的江户时代,距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凭借关东平原的位置和规模,东京同样逐渐确立了自己文化中心的地位,到了今天已经是展示日本文化的主要窗口。

谁敢说这不强势...

连几乎没有什么历史根基的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座美国加州重镇,也找到了向外输出文化的方式——美国梦。

硅谷的人脸识别游戏

战力统计器已经爆表了

美国的历史不过两百多年,加利福尼亚的这两座城市开发历史则更短。旧金山最早不过是淘金者们聚集的一座边缘城市,洛杉矶则是因为发现了石油而聚集了大量的人员,作为资源型城市,它们的兴起和衰败在一瞬之间也并不会让人感到奇怪。而且这样的新兴城市,又远离东部的行政和文化中心,谁也不会相信它们能够制造出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洛杉矶本地油田

这还能有多大的用?

但也许正是因为开发得晚,这两座城市才能够摆脱原有的文化框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形象。毫无疑问,这里曾经是最相信美国梦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也没有受限于金矿和油矿的资源经济,而是把代表美国草根发家史的文化遗迹变成了自己的特色。

卓别林淘金记推荐一下

有科技头脑的人可以在旧金山硅谷寻梦,长相好有演技的人可以去好莱坞碰运气,身体好的人则能在洛杉矶的球队里找到前途。加州的这两座城市,可以说是把美国梦这个文化诠释活了;也把这里的人们随性务实的价值观,传递给了全世界,让人们认识到这是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美德。

从来不换的灰色上衣

可以说是务实随性到家了

严格地说起来,这两座城市今天在世界上的文化号召力这么强,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运气。

比如洛杉矶,把好莱坞打造成自己,乃至全美的文化名片,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很好的影视业基础。上世纪初大量影视公司从东海岸迁过来,完全是看中加州南部强烈的日光能够为影片拍摄提供很好的光源。就这么一点优势,被洛杉矶人牢牢把握,避开了原有的文化中心,生生孵化了一个新的电影文化符号。

当时的灯泡还不够亮

东北海岸的天气情况又说不准

只有南加州的日头是最棒棒的

旧金山能够凭借硅谷输出文化也很偶然。当时硅谷还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新生的斯坦福大学也远不能和东海岸的老常青藤们相提并论。弱势的地位让这里地价便宜、生活成本低,没有钱的高科技创业者们几乎只能选在这里捞第一桶金。

硅谷大品牌

太疯狂了

可以说,加州双雄的成名,和历史积淀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一些偶然因素配合人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怎么办?

诺贝尔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参观粤港澳大湾区时,觉得这里很像旧金山湾区:“这里有很好的大学、工程技术人员,而且有发达的金融,以及整个湾区之间的大学和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脱离产业来看,两个湾区的还有着很多相似点,比如都远离老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本地的民间氛围相当务实。而且粤港澳比起加州的湾区,历史渊源可能还长了一点,大可以和那里一样成为异军突起的文化枢纽。

敢问美国西海岸的小伙伴

你们有这个么?

但这样的文化激活,需要的不仅是政府层面的支持,还有文化市场参与者的配合。企业能否利用好自己在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带动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是一个关键。

比如政治、宗教、文化历史都很短暂的加州,事实上就是由大量的本土企业在带动文化辐射。硅谷在大众视野中的科技文化中心地位,就是完全是由谷歌、甲骨文、贝宝、思科、脸书,这些耳熟能详的企业带动的;娱乐文化,则是由位于洛杉矶的好莱坞和迪士尼两个品牌打响的。

两家还玩到一块去了

粤港澳湾区要提升自己的文化影响力,肯定也免不了要借助企业的力量去推进实现。通过从国家和地方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由企业用现代化的科技和娱乐形式包装,让民族文化得到新生,不仅能够增强国家软实力输出,对于地方来说也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利好。

其实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不错的企业,尤其在科技界的地位,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中国的硅谷都不尽全面。对硅谷已经可以有一些想象的空间了。比如起家于深圳的大疆和华为,起家于佛山的美的,在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普及度上,已经赶超了全世界的同行。类似汇丰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集团这样的企业,则可以视为湾区重要的金融名片。

但其实从这样的产业结构也可以看出,粤港澳地区还是在以金融和工业起家。技术和产品的输出能力相当可观,能够挑文化大梁的企业却不算多,以至于大家都觉得湾区没有文化。但是,许多人可能不太清楚的是,其实这里的文化产业产值是全国第一的。

福建人,也可以安心地来了。

END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