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4年雾霾治理大多没达标 那些“军令状”仍缺少责任监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4年雾霾治理大多没达标 那些“军令状”仍缺少责任监督

近年来,地方官员频频表态称对大气污染问题手腕要硬,治理要狠。但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空气污染情况并未改善,而这些“放狠话”的官员也并未受到相应法律的问责。

图片来源:CFP

两会昨日结束,3月16日的北京又被重度雾霾所笼罩。

环境问题,尤其空气一直是中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大城市,雾霾有时会持续数日,居民不得不戴上口罩,并尽量避免外出。而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的“心病”。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更是频频放狠话,铁腕治污,下大力气整治等表态不绝于耳。北京市市长王安顺甚至在去年年初的一次会议对国务院保证,治不好空气污染就提头来见。

据新华社的统计,在2014年初,有超九成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空气污染治理,至少15个省份签订了治理雾霾、力保蓝天的“军令状”。地方官员向老百姓承诺新的一年,天一定够蓝。

但目前的结果却并未给地方官员们脸上增光,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仍未见好转,而那些曾公开“喊话”的官员们也并未因此受到相应的问责。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在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占9.9%,未达标的城市占比高达90.1%。

新华网本月15日的一篇报道称,除个别省市对目标没完成的情况作了解释说明外,绝大多数地区对此避而不谈,甚至沉默失语。相比言犹在耳的“军令状”,一年的时间让承诺没了“底气”。

对于大气污染治理“喊声震天、效果甚微”的现状,不少参加今年两会的代表指出,大气污染治理指标完不成,成了普遍现象,而完不成后集体失声更加普遍。两个普遍凸显了政府的失职。地方政府不能只顾“拍胸脯”喊话,完不成就不了了之。

全国人大代表段强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现在各地制定大气污染治理的指标基本没有什么约束力。别说对于完不成目标的情况进行追责,就是出来表明态度,做个解释的地方政府也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地区都不了了之。

段强称,既然是铁腕治污,就一定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没有问责就称不上是硬指标。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空气质量标准是联合国规定的最宽松的一档标准,以后我们达标了就要进一步严格。”全国人大代表、原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近日也在公开场合说。

在包景岭看来,环境的改善关键在法律法规的落实,而且责任要落实到个人。他指出,“现在各地一般都以2017年为目标,我们要脚踏实地,真正把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当回事,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地去完成。”

被外界持续关注的新《环保法》今年开始正式实施,这是25年来对《环保法》进行的最大刀阔斧地修改。由于新《环保法》增加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条款,加大了处罚力度,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而环保部部长陈吉宁3月5日在参加完北京团小组审议时表示,任职环保部部长的首要任务就是“依法治污”,肯定会采取“铁腕”手段治理污染。这与他刚刚上任时的表态是一致的。

陈吉宁称,要让守法成为常态,“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守法,这是高要求,是底线的要求。如果连守法都做不到,我们何谈环境保护呢?”

但愿,在2015年,各级政府起码把底线守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4年雾霾治理大多没达标 那些“军令状”仍缺少责任监督

近年来,地方官员频频表态称对大气污染问题手腕要硬,治理要狠。但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空气污染情况并未改善,而这些“放狠话”的官员也并未受到相应法律的问责。

图片来源:CFP

两会昨日结束,3月16日的北京又被重度雾霾所笼罩。

环境问题,尤其空气一直是中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大城市,雾霾有时会持续数日,居民不得不戴上口罩,并尽量避免外出。而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的“心病”。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更是频频放狠话,铁腕治污,下大力气整治等表态不绝于耳。北京市市长王安顺甚至在去年年初的一次会议对国务院保证,治不好空气污染就提头来见。

据新华社的统计,在2014年初,有超九成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空气污染治理,至少15个省份签订了治理雾霾、力保蓝天的“军令状”。地方官员向老百姓承诺新的一年,天一定够蓝。

但目前的结果却并未给地方官员们脸上增光,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仍未见好转,而那些曾公开“喊话”的官员们也并未因此受到相应的问责。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在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占9.9%,未达标的城市占比高达90.1%。

新华网本月15日的一篇报道称,除个别省市对目标没完成的情况作了解释说明外,绝大多数地区对此避而不谈,甚至沉默失语。相比言犹在耳的“军令状”,一年的时间让承诺没了“底气”。

对于大气污染治理“喊声震天、效果甚微”的现状,不少参加今年两会的代表指出,大气污染治理指标完不成,成了普遍现象,而完不成后集体失声更加普遍。两个普遍凸显了政府的失职。地方政府不能只顾“拍胸脯”喊话,完不成就不了了之。

全国人大代表段强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现在各地制定大气污染治理的指标基本没有什么约束力。别说对于完不成目标的情况进行追责,就是出来表明态度,做个解释的地方政府也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地区都不了了之。

段强称,既然是铁腕治污,就一定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没有问责就称不上是硬指标。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空气质量标准是联合国规定的最宽松的一档标准,以后我们达标了就要进一步严格。”全国人大代表、原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近日也在公开场合说。

在包景岭看来,环境的改善关键在法律法规的落实,而且责任要落实到个人。他指出,“现在各地一般都以2017年为目标,我们要脚踏实地,真正把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当回事,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地去完成。”

被外界持续关注的新《环保法》今年开始正式实施,这是25年来对《环保法》进行的最大刀阔斧地修改。由于新《环保法》增加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条款,加大了处罚力度,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而环保部部长陈吉宁3月5日在参加完北京团小组审议时表示,任职环保部部长的首要任务就是“依法治污”,肯定会采取“铁腕”手段治理污染。这与他刚刚上任时的表态是一致的。

陈吉宁称,要让守法成为常态,“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守法,这是高要求,是底线的要求。如果连守法都做不到,我们何谈环境保护呢?”

但愿,在2015年,各级政府起码把底线守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