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金融危机十周年④|昔日对抗风暴的华尔街"老船长"们,如今可安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金融危机十周年④|昔日对抗风暴的华尔街"老船长"们,如今可安好?

一场金融危机,改变了华尔街众多金融机构的命运,也让这些机构背后掌控者们的人生滑向了不同的方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8年7月,一则重磅人事变动引爆华尔街。

高盛集团掌门人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宣布,将在9月底正式卸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这位在2008年带领高盛挺过金融危机的传奇人物的落幕,不禁让人们回想起那些华尔街大佬们命运各异的危机往事。

十年前,刚刚开启第三年任职的贝兰克梵遭遇了自上个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缘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危机,直接造成了美国著名的住房贷款和担保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下称“两房”)以及大量从事住房债券保险业务的美国国际保险集团(AIG)股价暴跌、濒临破产。

随着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危机进一步蔓延至全球金融行业,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以及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相继被收购或是倒闭。独善其身的只有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但它们也不得不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接受美联储的监管。

一场金融危机,改变了华尔街众多金融机构的命运,也让这些机构背后掌控者的人生滑向了不同的方向。当年对抗金融危机大风浪的“老船长们”如今可安好?这些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坚守者

还是从贝兰克梵说起。

除去曾经领导高盛长达35年的西德尼·温伯格(Sidney Weinberg),贝兰克梵——这位邮政分拣员的儿子,凭借着12年的任期成为了高盛历史上任职第二长的CEO,而大型企业的CEO一般任职不会超过10年。

贝兰克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凭借着敏锐的风险预测力,贝兰克梵在刚接任高盛CEO后不久就开始大规模做空抵押贷款市场,将不想要的、评级糟糕的抵押贷款重新包装后,推向市场向客户出售。随后次贷危机爆发,由于先前的做空,贝兰克梵成功带领高盛挺过了这次危机,并逆市暴赚130亿美元。2008年,在同行亏光殆尽、被扫地出门的时候,贝兰克梵却获得现金、股票和期权奖励达6850万美元,创下了高盛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同时也让一众同行蒙羞。

2009年,由于前一年金融危机中的杰出表现,贝兰克梵分别被英国《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和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评为年度人物和美国商界最有权势的五大人物之一。然而,因为在金融危机期间押注楼市崩盘并且将明知有问题的抵押贷款资产公开出售,贝兰克梵也由此被称作是“华尔街恶魔博士”。

2010年4月,贝兰克梵也因此而接受美国国会听证会的质询。国会参议员认为高盛在金融危机前的表现堪称“贪婪无度”,贝兰克梵辩护称,高盛并没有误导投资者,后者的投资失利是为了追求高收益而自愿承担了高风险。

2010年4月,贝兰克梵出席国会听证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在听证会结束的当晚,贝兰克梵却在接受CNBC采访时承认对2007年至2008年间的金融危机负有一定的责任:“我觉得,金融机构让公众失望;而我们是一家非常重要、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所以我们承担一份相应的责任。”当然,后来贝兰克梵似乎并没有受此太大的影响,依旧担任高盛集团CEO至今。

2015年,贝兰克梵被诊断为淋巴癌并需要接受数月的化疗,华尔街一度盛传如“查尔斯王子”般的高盛总裁科恩(Gary Cohn)终要“媳妇熬成婆”。然而,随着贝兰克梵在化疗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科恩最终选择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后,担任特朗普政府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尽管如此,贝兰克梵卸任的消息还是一直不绝于耳。去年11月,当被问到接班人的问题时,贝兰克梵拒绝就此发表评论,并开玩笑说:“自己或许会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死在办公桌前。”今年3月,华尔街日报又透露贝兰克梵将于年底离职的消息,但是他回应称,“这是华尔街日报的声明,不是我的。”

最终,7月17日,传言落定。在此之前,人们一直以为他会在2019年高盛成立150周年的时候荣休隐退。

贝兰克梵卸任后,意味着当年对抗金融危机大风浪的“老船长们”只剩下摩根大通的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

与贝兰克梵一样,戴蒙于2006年接任摩根大通CEO。2008年3月,摩根大通以难以置信的每股10美元超低价格成功收购贝尔斯登,从而使得这家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免于破产。

彼时,戴蒙成了华尔街上“最闪亮的星”。

整个金融危机期间,摩根大通“一枝独秀”,在戴蒙的带领下不仅实现了平稳过渡,投行业务更是在五大投行纷纷倒台的情况下逆市走高,成为危机期间唯一一家没有亏损的大银行。

杰米·戴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奠定了戴蒙在华尔街中的地位,也让他与华盛顿的关系日益密切。

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在各大媒体的文章中,戴蒙总是被说成是奥巴马最喜欢的银行家,没有之一。那年年底,金融圈内还一度盛传,戴蒙将接替蒂姆·盖特纳,成为美国新任财政部长。事实上,作为一名资格较深的民主党人,戴蒙自奥巴马参选总统伊始,就是忠实的追随者。大选之后,他又花费了不少精力为奥巴马政府的金融改革法案出谋划策。

然而随着美国国际集团“奖金门”事件的爆发,华尔街巨头们一边拿着纳税人的救助资金,一边却大肆发放高额奖金的做法立即招致民众山呼海啸般的批评。奥巴马也在节目采访中,将银行高管称为“肥猫”,宣告了自己与华尔街的决裂。

2010年10月,美国中期大选,奥巴马带领的民主党惨遭失败。关键时刻,华尔街重量级银行家反戈一击,掀起了反奥巴马的浪潮,戴蒙也加入其中,一改过去支持奥巴马的形象,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奥巴马的金融法案。

2012年5月,危机以来的幸运并没有一直延续,没被金融危机击中的戴蒙却被自家员工“迎头一击”。一名叫布鲁诺·伊克西尔(Bruno Iksil)的交易员,绰号“伦敦鲸”(the London whale),由于判断失误,给公司造成了近20亿美元的损失。

戴蒙遭遇了危机后的人生至暗时刻,在多方的压力下,他在2013年10月决定放弃其银行业务部门的董事长职位,仅任摩根大通CEO一职。2013年,受“伦敦鲸”事件的影响,摩根大通在戴蒙长达9年的任期中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令这个华尔街上曾经最闪亮的星“光辉黯淡”。

多年的掌门人经历,已经让外界将戴蒙和摩根大通划上等号。2014年7月,戴蒙对外宣布自己患上了咽喉癌,但所幸并未扩散,仍可通过放疗治愈。如今,这位“老船长”仍然驾驶着摩根大通驶向远方。

归隐者

与前两位金融巨头仍然驰骋华尔街不同,也有一些大佬深深被危机“刺痛”,选择转身离开,追求自己的人生乐趣。

10年前,那场金融风暴发生后,美国政府组成了以财政部长保尔森和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纽约联储总裁盖特纳的“救市三人组”。在雷曼倒闭的几天内,保尔森说服了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和国会批准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为了促成计划的通过,保尔森甚至向众议院女议长佩洛西(Nancy Patricia D'Alesandro Pelosi)单腿下跪,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救市计划最终拯救了华尔街。

美国民众华尔街集会,抗议政府7000亿救市计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凭借着危机中的表现,保尔森也获得了2008年度《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候选人提名,但最终不敌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未能登上封面。

令人唏嘘的是,在接受美国政府1820亿美元巨资救助后,美国国际集团(AIG)前CEO莫里斯·格林伯格却在2011年起诉联邦政府这一援助计划,他认为美国政府的巨额救助,使得政府占有AIG 80%的股份,此举稀释了原来众多股东手中的股份。而格林伯格正是AIG原最大的股东之一。受此影响,保尔森作为前财长也不得不出庭作证,为当时救助AIG的决定进行辩护。

卸任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后,保尔森于2011年6月创立了保尔森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力于在美国和中国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

在美国中部农场长大的保尔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环保人士,他很喜欢动物,少年时代的梦想便是当一名护林员。在妻子温蒂的影响下,他还成为了一个观鸟者,常在世界各地旅行的闲暇去观鸟。公开报道中,他就曾去江苏如东和天津北大港观鸟。

保尔森的另一情结是他和中国的不解之缘。过去26年里,作为高盛的前CEO和美国的前财政部长,他曾到访中国100多次,英国的《金融时报》曾称他为“除基辛格外无人可以与其媲美”的中国观察者。

保尔森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第四次中美战略对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6年,针对多年与中国打交道的经历与心得,保尔森写了一本书叫做《与中国打交道:亲历一个新经济大国的崛起》,在新书的推介会上,保尔森坦言,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会变得“更艰难,更有挑战性”。

当然,他一直都在为建立中美之间更融洽的关系而效力,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他从原任理事职位进入论坛咨询委员会,继续为发展中美关系发光发热。在他的外交哲学中,他一直相信中国生意人的一句箴言:和气生财。

保尔森在博鳌论坛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保尔森之外,选择转身离开华尔街的还有贝尔斯登前CEO吉米•凯恩(Jimmy Cayne)。

10年前危机爆发之际,这位贝尔斯登最大的个人股东兼董事长当时正在底特律参加北美桥牌巡回赛,直到3月15日并购小组进驻公司才匆匆返回。那场危机中,收购贝尔斯登的正是前文提到的摩根大通CEO戴蒙。

彼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盖特纳允许了贝尔斯登的竞争对手获得了政府资金的支持,但是贝尔斯登——这家具有85年历史的全美第五大投行,只能选择破产或者把资产贱卖给摩根大通。在凯恩看来,这是华尔街竞争对手的一场阴谋,他感到非常愤怒。

2008年5月,吉米·凯恩的画像在贝尔斯登总部大楼前展出,路人签名表达对公司衰败的不满。来源:视觉中国

危机后的凯恩最终选择了转身离开金融圈而专注桥牌界和慈善事业。2014年10月,他在中国参加了为期15天的红牛世界桥牌赛,但是遗憾未能夺冠。当年11月,他又和妻子帕特里西亚参加了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的“儿童癌症和血液基金会”组织的慈善晚会。

时间已经冲淡一切,也让凯恩失去了抱怨的动力,他再也没有兴趣去谈论金融危机。2014年12月,凯恩出庭为佛罗里达对冲基金CEO布鲁斯·S·谢尔曼的控诉案作证时,证词模棱两可,他表示自己远离华尔街太久,记忆已经有所模糊。

在公开场合下,也许他更愿意自己是一个愉快而健忘的老人。

沉沦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华尔街高管们都有前面提到的几位幸运。在舆论、破产、监管调查等多重压力下,曾经在华尔街上风光无限的大佬们,有的诉讼不断,也有的草草了此一生。

2009年4月,当时金融危机仍在进一步的蔓延和深化,美国抵押贷款融资巨头房地美公司首席财务官大卫·科尔曼(David Kellermann)被发现在弗吉尼亚的家中自杀。

2008年9月,房地美和房利美濒临破产时,美国政府宣布接管。而在接管后,房地美的原先管理层遭到了监管部门的替换,时任高级副总裁的科尔曼在此时被任命为代理首席财务官。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要求“两房”每月购买和出售成千上万份住房抵押贷款,以维持房地产市场交投活跃,这在当时显然难以做到。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司法部也在此刻就房地美可能存在的会计舞弊进行调查,身为公司财务主管,科尔曼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据《纽约时报》报道,科尔曼自那时起,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体重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科尔曼也向朋友抱怨,监管层、国会议员、投资者以及公司其他高管向他提出互相矛盾的要求,他无法满足每个人。

政府压力之外,科尔曼还面临着社会上的舆论与苛责。2009年4月初,媒体爆出“两房”将在未来18个月中发放总额为2.1亿美元的奖金,以吸引员工留任。其中,科尔曼的奖金总额为85万美元,这让他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国会议员们的轮番呛声。 

最终,在重重压力之下,科尔曼选择了用终结生命而逃避一切。

无独有偶,在科尔曼自杀两个月后,荷兰银行前首席财务官鲍米斯特 (Huibert Boumeester)也被发现在离伦敦25英里的温菲尔德的林地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金融风暴来临时,这家鲍米斯特已经工作21年的银行被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鲍米斯特本人也不得不辞去CFO的职务,警方调查发现,辞职后的鲍米斯特一直郁郁寡欢,饮弹自尽大概与此有关。

生命中有多少荣光,就有多少辛酸,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金融危机十周年④|昔日对抗风暴的华尔街"老船长"们,如今可安好?

一场金融危机,改变了华尔街众多金融机构的命运,也让这些机构背后掌控者们的人生滑向了不同的方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8年7月,一则重磅人事变动引爆华尔街。

高盛集团掌门人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宣布,将在9月底正式卸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这位在2008年带领高盛挺过金融危机的传奇人物的落幕,不禁让人们回想起那些华尔街大佬们命运各异的危机往事。

十年前,刚刚开启第三年任职的贝兰克梵遭遇了自上个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缘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危机,直接造成了美国著名的住房贷款和担保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下称“两房”)以及大量从事住房债券保险业务的美国国际保险集团(AIG)股价暴跌、濒临破产。

随着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危机进一步蔓延至全球金融行业,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以及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相继被收购或是倒闭。独善其身的只有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但它们也不得不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接受美联储的监管。

一场金融危机,改变了华尔街众多金融机构的命运,也让这些机构背后掌控者的人生滑向了不同的方向。当年对抗金融危机大风浪的“老船长们”如今可安好?这些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坚守者

还是从贝兰克梵说起。

除去曾经领导高盛长达35年的西德尼·温伯格(Sidney Weinberg),贝兰克梵——这位邮政分拣员的儿子,凭借着12年的任期成为了高盛历史上任职第二长的CEO,而大型企业的CEO一般任职不会超过10年。

贝兰克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凭借着敏锐的风险预测力,贝兰克梵在刚接任高盛CEO后不久就开始大规模做空抵押贷款市场,将不想要的、评级糟糕的抵押贷款重新包装后,推向市场向客户出售。随后次贷危机爆发,由于先前的做空,贝兰克梵成功带领高盛挺过了这次危机,并逆市暴赚130亿美元。2008年,在同行亏光殆尽、被扫地出门的时候,贝兰克梵却获得现金、股票和期权奖励达6850万美元,创下了高盛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同时也让一众同行蒙羞。

2009年,由于前一年金融危机中的杰出表现,贝兰克梵分别被英国《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和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评为年度人物和美国商界最有权势的五大人物之一。然而,因为在金融危机期间押注楼市崩盘并且将明知有问题的抵押贷款资产公开出售,贝兰克梵也由此被称作是“华尔街恶魔博士”。

2010年4月,贝兰克梵也因此而接受美国国会听证会的质询。国会参议员认为高盛在金融危机前的表现堪称“贪婪无度”,贝兰克梵辩护称,高盛并没有误导投资者,后者的投资失利是为了追求高收益而自愿承担了高风险。

2010年4月,贝兰克梵出席国会听证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在听证会结束的当晚,贝兰克梵却在接受CNBC采访时承认对2007年至2008年间的金融危机负有一定的责任:“我觉得,金融机构让公众失望;而我们是一家非常重要、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所以我们承担一份相应的责任。”当然,后来贝兰克梵似乎并没有受此太大的影响,依旧担任高盛集团CEO至今。

2015年,贝兰克梵被诊断为淋巴癌并需要接受数月的化疗,华尔街一度盛传如“查尔斯王子”般的高盛总裁科恩(Gary Cohn)终要“媳妇熬成婆”。然而,随着贝兰克梵在化疗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科恩最终选择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后,担任特朗普政府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尽管如此,贝兰克梵卸任的消息还是一直不绝于耳。去年11月,当被问到接班人的问题时,贝兰克梵拒绝就此发表评论,并开玩笑说:“自己或许会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死在办公桌前。”今年3月,华尔街日报又透露贝兰克梵将于年底离职的消息,但是他回应称,“这是华尔街日报的声明,不是我的。”

最终,7月17日,传言落定。在此之前,人们一直以为他会在2019年高盛成立150周年的时候荣休隐退。

贝兰克梵卸任后,意味着当年对抗金融危机大风浪的“老船长们”只剩下摩根大通的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

与贝兰克梵一样,戴蒙于2006年接任摩根大通CEO。2008年3月,摩根大通以难以置信的每股10美元超低价格成功收购贝尔斯登,从而使得这家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免于破产。

彼时,戴蒙成了华尔街上“最闪亮的星”。

整个金融危机期间,摩根大通“一枝独秀”,在戴蒙的带领下不仅实现了平稳过渡,投行业务更是在五大投行纷纷倒台的情况下逆市走高,成为危机期间唯一一家没有亏损的大银行。

杰米·戴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奠定了戴蒙在华尔街中的地位,也让他与华盛顿的关系日益密切。

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在各大媒体的文章中,戴蒙总是被说成是奥巴马最喜欢的银行家,没有之一。那年年底,金融圈内还一度盛传,戴蒙将接替蒂姆·盖特纳,成为美国新任财政部长。事实上,作为一名资格较深的民主党人,戴蒙自奥巴马参选总统伊始,就是忠实的追随者。大选之后,他又花费了不少精力为奥巴马政府的金融改革法案出谋划策。

然而随着美国国际集团“奖金门”事件的爆发,华尔街巨头们一边拿着纳税人的救助资金,一边却大肆发放高额奖金的做法立即招致民众山呼海啸般的批评。奥巴马也在节目采访中,将银行高管称为“肥猫”,宣告了自己与华尔街的决裂。

2010年10月,美国中期大选,奥巴马带领的民主党惨遭失败。关键时刻,华尔街重量级银行家反戈一击,掀起了反奥巴马的浪潮,戴蒙也加入其中,一改过去支持奥巴马的形象,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奥巴马的金融法案。

2012年5月,危机以来的幸运并没有一直延续,没被金融危机击中的戴蒙却被自家员工“迎头一击”。一名叫布鲁诺·伊克西尔(Bruno Iksil)的交易员,绰号“伦敦鲸”(the London whale),由于判断失误,给公司造成了近20亿美元的损失。

戴蒙遭遇了危机后的人生至暗时刻,在多方的压力下,他在2013年10月决定放弃其银行业务部门的董事长职位,仅任摩根大通CEO一职。2013年,受“伦敦鲸”事件的影响,摩根大通在戴蒙长达9年的任期中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令这个华尔街上曾经最闪亮的星“光辉黯淡”。

多年的掌门人经历,已经让外界将戴蒙和摩根大通划上等号。2014年7月,戴蒙对外宣布自己患上了咽喉癌,但所幸并未扩散,仍可通过放疗治愈。如今,这位“老船长”仍然驾驶着摩根大通驶向远方。

归隐者

与前两位金融巨头仍然驰骋华尔街不同,也有一些大佬深深被危机“刺痛”,选择转身离开,追求自己的人生乐趣。

10年前,那场金融风暴发生后,美国政府组成了以财政部长保尔森和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纽约联储总裁盖特纳的“救市三人组”。在雷曼倒闭的几天内,保尔森说服了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和国会批准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为了促成计划的通过,保尔森甚至向众议院女议长佩洛西(Nancy Patricia D'Alesandro Pelosi)单腿下跪,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救市计划最终拯救了华尔街。

美国民众华尔街集会,抗议政府7000亿救市计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凭借着危机中的表现,保尔森也获得了2008年度《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候选人提名,但最终不敌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未能登上封面。

令人唏嘘的是,在接受美国政府1820亿美元巨资救助后,美国国际集团(AIG)前CEO莫里斯·格林伯格却在2011年起诉联邦政府这一援助计划,他认为美国政府的巨额救助,使得政府占有AIG 80%的股份,此举稀释了原来众多股东手中的股份。而格林伯格正是AIG原最大的股东之一。受此影响,保尔森作为前财长也不得不出庭作证,为当时救助AIG的决定进行辩护。

卸任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后,保尔森于2011年6月创立了保尔森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力于在美国和中国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

在美国中部农场长大的保尔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环保人士,他很喜欢动物,少年时代的梦想便是当一名护林员。在妻子温蒂的影响下,他还成为了一个观鸟者,常在世界各地旅行的闲暇去观鸟。公开报道中,他就曾去江苏如东和天津北大港观鸟。

保尔森的另一情结是他和中国的不解之缘。过去26年里,作为高盛的前CEO和美国的前财政部长,他曾到访中国100多次,英国的《金融时报》曾称他为“除基辛格外无人可以与其媲美”的中国观察者。

保尔森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第四次中美战略对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6年,针对多年与中国打交道的经历与心得,保尔森写了一本书叫做《与中国打交道:亲历一个新经济大国的崛起》,在新书的推介会上,保尔森坦言,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会变得“更艰难,更有挑战性”。

当然,他一直都在为建立中美之间更融洽的关系而效力,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他从原任理事职位进入论坛咨询委员会,继续为发展中美关系发光发热。在他的外交哲学中,他一直相信中国生意人的一句箴言:和气生财。

保尔森在博鳌论坛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保尔森之外,选择转身离开华尔街的还有贝尔斯登前CEO吉米•凯恩(Jimmy Cayne)。

10年前危机爆发之际,这位贝尔斯登最大的个人股东兼董事长当时正在底特律参加北美桥牌巡回赛,直到3月15日并购小组进驻公司才匆匆返回。那场危机中,收购贝尔斯登的正是前文提到的摩根大通CEO戴蒙。

彼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盖特纳允许了贝尔斯登的竞争对手获得了政府资金的支持,但是贝尔斯登——这家具有85年历史的全美第五大投行,只能选择破产或者把资产贱卖给摩根大通。在凯恩看来,这是华尔街竞争对手的一场阴谋,他感到非常愤怒。

2008年5月,吉米·凯恩的画像在贝尔斯登总部大楼前展出,路人签名表达对公司衰败的不满。来源:视觉中国

危机后的凯恩最终选择了转身离开金融圈而专注桥牌界和慈善事业。2014年10月,他在中国参加了为期15天的红牛世界桥牌赛,但是遗憾未能夺冠。当年11月,他又和妻子帕特里西亚参加了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的“儿童癌症和血液基金会”组织的慈善晚会。

时间已经冲淡一切,也让凯恩失去了抱怨的动力,他再也没有兴趣去谈论金融危机。2014年12月,凯恩出庭为佛罗里达对冲基金CEO布鲁斯·S·谢尔曼的控诉案作证时,证词模棱两可,他表示自己远离华尔街太久,记忆已经有所模糊。

在公开场合下,也许他更愿意自己是一个愉快而健忘的老人。

沉沦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华尔街高管们都有前面提到的几位幸运。在舆论、破产、监管调查等多重压力下,曾经在华尔街上风光无限的大佬们,有的诉讼不断,也有的草草了此一生。

2009年4月,当时金融危机仍在进一步的蔓延和深化,美国抵押贷款融资巨头房地美公司首席财务官大卫·科尔曼(David Kellermann)被发现在弗吉尼亚的家中自杀。

2008年9月,房地美和房利美濒临破产时,美国政府宣布接管。而在接管后,房地美的原先管理层遭到了监管部门的替换,时任高级副总裁的科尔曼在此时被任命为代理首席财务官。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要求“两房”每月购买和出售成千上万份住房抵押贷款,以维持房地产市场交投活跃,这在当时显然难以做到。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司法部也在此刻就房地美可能存在的会计舞弊进行调查,身为公司财务主管,科尔曼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据《纽约时报》报道,科尔曼自那时起,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体重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科尔曼也向朋友抱怨,监管层、国会议员、投资者以及公司其他高管向他提出互相矛盾的要求,他无法满足每个人。

政府压力之外,科尔曼还面临着社会上的舆论与苛责。2009年4月初,媒体爆出“两房”将在未来18个月中发放总额为2.1亿美元的奖金,以吸引员工留任。其中,科尔曼的奖金总额为85万美元,这让他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国会议员们的轮番呛声。 

最终,在重重压力之下,科尔曼选择了用终结生命而逃避一切。

无独有偶,在科尔曼自杀两个月后,荷兰银行前首席财务官鲍米斯特 (Huibert Boumeester)也被发现在离伦敦25英里的温菲尔德的林地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金融风暴来临时,这家鲍米斯特已经工作21年的银行被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鲍米斯特本人也不得不辞去CFO的职务,警方调查发现,辞职后的鲍米斯特一直郁郁寡欢,饮弹自尽大概与此有关。

生命中有多少荣光,就有多少辛酸,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