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遏制房价上涨后,呼和浩特首推新举措——全面停止去库存。
一、发展潜力一般的三四线城市,本轮调控或迎来拐点
近日,呼和浩特市在其官方网站上挂出《我市将多措并举调控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通知,明确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作为调控总体目标,全面停止去库存调控措施。作为发展潜力一般的典型三四线城市,呼和浩特房价一路上涨,且去库存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所以停止去库存顺理成章。在因城施策的背景下,我们猜测发展潜力一般的三四线城市,本轮调控或迎来拐点。
据中估联行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呼和浩特二手住宅市场均价为6743元/㎡,而此前也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然而2月后,二手住宅市场持续发力,到7月,二手住宅均价一举突破8500元/㎡。
▲ 图1 呼和浩特二手住宅均价及涨幅
令人惊奇的是,在2014年的上一轮调控中,呼和浩特也是第一个取消“限购”的城市。为什么多轮楼市调控后,呼和浩特总是成为第一个调整调控措施的城市呢?这还得从呼和浩特自身特点出发。
据某招聘网站发布的2018年夏季全国37个城市平均薪酬排行榜,北京第一,沈阳垫底!北京以平均10531元的薪资排名第一,上海以9796元排名第二,沈阳则是以6024元平均薪资垫底。在这份榜单中,未见呼和浩特!
▲ 图2 2018年夏季呼和浩特周边城市薪资水平(元/月)
2017年呼和浩特人均薪资约4800元/月,推测截止到今年7月,呼和浩特月均工资应该在5500元左右,那么在诸多临近的省会城市中,呼和浩特月均工资并不高,排名垫底。
据中估联行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呼和浩特及周边4个省会城市中,太原二手住宅均价10354元/㎡,高居第一,呼和浩特8560元/㎡,相对较低,但今年上涨势头明显,且房价仍在上涨中。
▲ 图3 呼和浩特及周边省会城市二手房均价及环比
作为中国北方三四线城市的典型,呼和浩特兼具了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特点——工资低,房价高。除此之外,呼和浩特仍存在诸多影响楼市持续发展的因素。
2017年底,呼和浩特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刘洋指出,呼和浩特新城区人口不足200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收入通道和收入来源均较单一,未来可预期收入不足;呼市产业结构缺乏人口持续流入的动力,第三产业落后。诸多原因促使呼和浩特缺乏影响房价上涨的可持续性。
鉴于自身因素所限,呼和浩特并不存在房价持续上涨的动力,所以呼和浩特并不会像内地及沿海城市一样,拥有对房地产市场泡沫危机的抵抗强度。作为典型的三四线城市,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必然会在嗅到危机后,在调控期中率先改变调控措施,提早作出反应,以防范不可预知的风险,也就在情理之中。
因此,呼和浩特停止去库存,可以看做为类似三四线房地产市场开始转变的一个强力信号。只是这并不能代表一二线城市,以及一些热点三四线城市。
▲ 图4 深圳、西安、重庆等城市深化调控
面对楼市高热不退,西安、长沙等城市暂停企业购房,深圳施行“二次房改”,重庆公安局介入楼市乱象整治,多个城市持续深化调控。从中不难发现,现在的一二线城市、以及部分热点城市,在行政严格调控下才得以保持稳定,但部分城市仍旧高热不退,这与呼和浩特这类缺乏房价持续上涨的动力的三四线城市相比,情况显然不一样。
虽然一直强调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但是事实却是房地产市场一直火热,房价高企不退。今年房价终于得以平稳,还是因为行政调控手段的不断持续深化,限购、限贷、限售、甚至限房价。所以说,即便呼和浩特本次取消去库存是个拐点,也是行政手段强制的结果,一旦放开,市场结果仍不好说。
作为发展潜力一般三四线小城,未雨绸缪,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同时对其他类似的三四线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但夸大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本轮调控的拐点,有些为时过早。与之相比,更让人担心的是下一轮去库存的时候,房价是不是会涨的更凶猛!
所以,呼和浩特停止去库存,可以看做是类似三四线城市调控转变的拐点,但并不意味着全部。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意见和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市场交易的出价或评估。我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首佳顾问。未经首佳顾问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发送、传播或复印本报告,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发送、传播或复印本报告者承担。
本文由中估联行成员机构北京首佳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房地产数据中心,转载文章需在文章前写明作者、公司及转载来源,违者必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