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BBA电动车布局入位,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BBA电动车布局入位,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

传统车企在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上远远高于造车新势力的品牌。当都是电动车车型放在消费者面前,他们会选择谁呢?

两周前奔驰发布了全电动车EQC,昨天奥迪发布了e-tron SUV,加上之前宝马在北京车展发布的iX3概念车,标志着BBA在电动车领域开始布局。

纵观BBA这三款电动车,你会发现,它们并没有与品牌已有的车型在造型设计上有着天壤之别,只不过在细节上进行一些与传统燃油车的差异。

在我看来,这是传统车企在转向电动车领域的一种谨慎吧,至少BBA的品牌特征必须保持。而不像国内那些新品牌可以天马行空的创造一些自己的家族新元素。

按照公开的信息,BBA三款电动车正式上市时间基本在2019年-2020年间。而从今年9月开始,欧洲强制实施WLTP标准,取代之前的NEDC标准。WLTP标准的实施,让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数据更为真实,这也是我们从厂家公布的数据上看到这样的变化。这也是大多数欧洲汽车品牌都将进入电动车时代放在了2020年前后,毕竟真实远比水分要求更高。

除了这三家之外,其他传统车企在电动车上的策略也在不断推进,可以说,2020年是大厂全面进入电动车领域的时间点。

其实,离现在也就一年半的时间。这对于中国这两年涌现出来的诸多造车新势力品牌来说,时间不多了。

在两个汽车巨头发布电动车的中间,是蔚来汽车在纽交所正式上市。

关键是,它的首款车型ES8已经上市销售。我已经在上海的街道上看到过多辆ES8,说明其销售前景还是不错的。有销售,有收入,蔚来就不仅仅是烧钱的品牌。

造车新势力中,第一梯队基本已经完成了车型上市的步伐。除了蔚来之外,云度、威马都已经完成车型上市,而年内,还有小鹏、奇点、哪吒等品牌新车要上市。

但造车新势力品牌远不止这些,更多的还处于PPT、融资、圈地、造厂阶段,这些步骤要一一完成,不提其他外在因素,两年的时间肯定不够。

一个新品牌要积累下口碑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便是如吉利、比亚迪、长安等许多自主品牌,做到今天的成绩也是经过多年的奋斗与努力。

在这点上,传统车企在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上远远高于造车新势力的品牌。当都是电动车车型放在消费者面前,他们会选择谁呢?

此外,造车新势力车型上市后的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也会是现实问题。

所以,哪怕现在再被热捧,但如果因为各种问题而引起舆论关注,那么对于这些新品牌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可能永无翻身之地了。

虽然我不知道这么多造车新势力品牌能够最终走到量产上市阶段的有多少,但是当汽车巨头压过来的时候,靠资金到处购买技术的他们是否是螳螂挡车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BBA电动车布局入位,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

传统车企在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上远远高于造车新势力的品牌。当都是电动车车型放在消费者面前,他们会选择谁呢?

两周前奔驰发布了全电动车EQC,昨天奥迪发布了e-tron SUV,加上之前宝马在北京车展发布的iX3概念车,标志着BBA在电动车领域开始布局。

纵观BBA这三款电动车,你会发现,它们并没有与品牌已有的车型在造型设计上有着天壤之别,只不过在细节上进行一些与传统燃油车的差异。

在我看来,这是传统车企在转向电动车领域的一种谨慎吧,至少BBA的品牌特征必须保持。而不像国内那些新品牌可以天马行空的创造一些自己的家族新元素。

按照公开的信息,BBA三款电动车正式上市时间基本在2019年-2020年间。而从今年9月开始,欧洲强制实施WLTP标准,取代之前的NEDC标准。WLTP标准的实施,让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数据更为真实,这也是我们从厂家公布的数据上看到这样的变化。这也是大多数欧洲汽车品牌都将进入电动车时代放在了2020年前后,毕竟真实远比水分要求更高。

除了这三家之外,其他传统车企在电动车上的策略也在不断推进,可以说,2020年是大厂全面进入电动车领域的时间点。

其实,离现在也就一年半的时间。这对于中国这两年涌现出来的诸多造车新势力品牌来说,时间不多了。

在两个汽车巨头发布电动车的中间,是蔚来汽车在纽交所正式上市。

关键是,它的首款车型ES8已经上市销售。我已经在上海的街道上看到过多辆ES8,说明其销售前景还是不错的。有销售,有收入,蔚来就不仅仅是烧钱的品牌。

造车新势力中,第一梯队基本已经完成了车型上市的步伐。除了蔚来之外,云度、威马都已经完成车型上市,而年内,还有小鹏、奇点、哪吒等品牌新车要上市。

但造车新势力品牌远不止这些,更多的还处于PPT、融资、圈地、造厂阶段,这些步骤要一一完成,不提其他外在因素,两年的时间肯定不够。

一个新品牌要积累下口碑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便是如吉利、比亚迪、长安等许多自主品牌,做到今天的成绩也是经过多年的奋斗与努力。

在这点上,传统车企在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上远远高于造车新势力的品牌。当都是电动车车型放在消费者面前,他们会选择谁呢?

此外,造车新势力车型上市后的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也会是现实问题。

所以,哪怕现在再被热捧,但如果因为各种问题而引起舆论关注,那么对于这些新品牌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可能永无翻身之地了。

虽然我不知道这么多造车新势力品牌能够最终走到量产上市阶段的有多少,但是当汽车巨头压过来的时候,靠资金到处购买技术的他们是否是螳螂挡车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