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视力保卫战"遇阻? 考分减不得 电子作业放不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视力保卫战"遇阻? 考分减不得 电子作业放不下

学习压力下,作业时长、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很容易超出规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程婷

“完成15分钟的英语电子作业,跟读两篇课文各十遍并背诵其中一篇,听写单词并自己改错后拍照,抄写英语资料和句型、两遍英文一遍中文,用英语跟同学打电话……”日前,北京家长方园(化名)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仅仅是他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当天的英语作业。

金秋开学前夕,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学校、家庭等通过减轻作业负担与电子产品使用等,来防控青少年儿童近视。

近日,未来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中小学老师及家长发现,几乎各地的中小学都严禁学生带手机、平板甚至电话手表到校。另外,就受访家长和教师反映来看,一些农村学校对电子白板的使用较为频繁,但课后用到电子教学产品的情况较少;城市学校校内电子设备的使用频次不算太高,但由于大多数孩子都在上线上或线下课外班,所以不管每天完成作业所花时长、还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都更容易超出规定范围。

一二年级仍有作业 作业时长控制情况不一

根据《方案》,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关于《方案》中的这些要求,未来网记者调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执行情况差别颇大。

“我们没有接到过学校传达的相关通知,但是我看过相关报道。”湖北某乡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老师袁雯(化名)告诉未来网记者,《方案》对她所在学校教学工作没有影响,“一二年级老师还是会布置作业,但是量比较小,课间时间就能做完;三到六年级的作业应该能控制在60分钟完成的量,因为一般老师都有谱。”

广东珠海的李昊(化名)告诉记者,他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今秋开学后作业有所减少、眼操也增加了,但仍有些练习写字与做题的书面作业。

此外,李昊提到,虽然学校作业布置得少了,但老师却建议家长们自己给孩子买练习资料。“我给孩子买了,主要是语文和数学两科,每天的作业大概需要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李昊说。

此外,陕西西安的李妈妈也表示,她读五年级的儿子目前每天的作业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但她感觉“作业还是有点多”,另外据她了解一些学校一二年级仍有书面作业。

但北京四年级孩子家长方园则表示,孩子的作业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很难,并且他了解到的大多数孩子都没办法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所有作业。

在他提供给记者的作业要求显示,采访当天孩子的英语作业就有多项,其中仅线上英语作业按要求就需花15分钟。

“加上有一些课外辅导班布置的作用,平均每天需要花约2小时来完成作业。”方园感叹。

禁得了手机、平板 禁不了线上辅导班

“别说手机,电话手表都不让带。”在记者采访到的来自北京、西安、武汉、珠海等地的中小学老师及家长,无一例外都表示,学校在《方案》出来前就禁止学生带手机、平板等到学校了。

但教学中使用电子产品与作业的情况,则比禁止学生带手机、平板到学校要难控制得多。

采访中,袁雯介绍,乡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此前因提倡教育信息化,很多老教师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电子白板、PPT等辅助教学。“如今老教师们好不容易习惯了用电子白板,所以不少老师几乎堂堂课都会用。”不过,由于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不能带手机到学校,自然也不存在给学生布置电子作业的情况。

城市学校的情况似乎和农村学校刚好相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校处于保护学生视力或升学率的考虑,课堂上电子产品用得并不多,但是课后电子作业或学生参加线上辅导班的情况则颇多。

武汉某小学教师邹洲表示,学校有平板课堂,但为了保护学生视力,除了上示范课外平时都不用。不仅如此,“以前中午会通过一体机给低年级学生放些寓教于乐的视频,后来考虑保护学生视力,校长不让放了。”

武汉某初中教师卢维(化名)则表示,虽然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但还是采取黑板粉笔的模式上课,“电子教学产品平常不轻易用,有人来参观、听课了才用。”卢老师说,为了学生视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为中心城区中考竞争激烈,校领导认为传统教学模式效果更好。

记者采访中,多名中小学老师表示,学校布置电子作业较少,多数时候是一些阅读或背诵类的作业需要家长录视频上传。

不过,北京家长方园表示,学校电子教学产品用得不算多,但自己报的线上辅导课程比较多。

“一周下来,线上英语和语文课各2个半小时、学校要求的每天15分钟的线上英语作业;线下的数学辅导班每周2.5小时基本都会使用电子白板)。此外还有自己安排的每天30分钟的英语课后学习,而每周至少3小时的编程课也需要用到电子产品……”方园感叹,这样算下,一周得用多久电子产品?

不过,谈及视力问题时,几乎所有家长都表示自己很重视孩子的视力问题。方园感叹,因为担心儿子视力会下降,除了完成作业和线上学习,平时几乎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李昊则表示,“每次做作业看书,会时刻提醒她坐姿,并且每天会带她一起跑步,课外每周二、六还会送她去上羽毛球课。”

家校谈:电子产品使用程度控制成难点

《方案》中称: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方案》也指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而要落实《方案》的首当其冲的是家庭和学校。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防控近视撞上电子产品时,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感觉自己处在一种纠结、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表示儿子的眼睛已经有近视的趋势,另一方面又觉得课外班不得不上,这是方园内心解不开的结。面对《方案》,方园感叹,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影响情况不容乐观,但学校不是重点,而他身为家长也很无奈。

“别人家孩子都在上,自己孩子不敢不上。”方园称,虽然课后的很多在线课程是他自己给孩子报的,但却是迫不得已。他坦言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很焦虑,“现在上四年级的是小儿子,大儿子2006年就考上了一所985大学,当时什么补习班也没报过,可时代不同了,现在不上就不行!”

无奈之下,方园一方面除了学习需要外,几乎不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另一方面,“有时会联合孩子在我们认为不合理的作业上偷工减料。”

相较之下,老师内心的矛盾并不比家长少。

北京某九年一贯制学校老师石敏(化名)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子产品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抽象事物,所以对她而言,电子、纸质两方面的作业都要留,但却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使老师越发劳累。“此外,不断有家长反映有学生利用老师留电子作业的机会玩手机游戏等,大大占用了孩子的时间,而因为信息不对称,家长无法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监控。”

石敏无奈感叹,技术助力教学的时代趋势无法阻挡,且会愈演愈烈,而科技进入教学的落实程度、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平衡,都成了老师的痛点。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有些无奈地表示,“就跟减负一样,教育部的文件管不了家长,只能靠家长觉悟。”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海云认为,这个时代不能剥夺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只是需要好的老师引导孩子如何运用电子产品服务于学习与生活,也需要家长给孩子提供帮助并树立榜样。”

李海云说,教育信息化与防控青少年近视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正常现象,“家长在纠结中前进、学校也是在纠结中前进,教育部门也会这样。”

来源:未来网

最新更新时间:09/27 10:3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视力保卫战"遇阻? 考分减不得 电子作业放不下

学习压力下,作业时长、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很容易超出规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程婷

“完成15分钟的英语电子作业,跟读两篇课文各十遍并背诵其中一篇,听写单词并自己改错后拍照,抄写英语资料和句型、两遍英文一遍中文,用英语跟同学打电话……”日前,北京家长方园(化名)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仅仅是他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当天的英语作业。

金秋开学前夕,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学校、家庭等通过减轻作业负担与电子产品使用等,来防控青少年儿童近视。

近日,未来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中小学老师及家长发现,几乎各地的中小学都严禁学生带手机、平板甚至电话手表到校。另外,就受访家长和教师反映来看,一些农村学校对电子白板的使用较为频繁,但课后用到电子教学产品的情况较少;城市学校校内电子设备的使用频次不算太高,但由于大多数孩子都在上线上或线下课外班,所以不管每天完成作业所花时长、还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都更容易超出规定范围。

一二年级仍有作业 作业时长控制情况不一

根据《方案》,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关于《方案》中的这些要求,未来网记者调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执行情况差别颇大。

“我们没有接到过学校传达的相关通知,但是我看过相关报道。”湖北某乡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老师袁雯(化名)告诉未来网记者,《方案》对她所在学校教学工作没有影响,“一二年级老师还是会布置作业,但是量比较小,课间时间就能做完;三到六年级的作业应该能控制在60分钟完成的量,因为一般老师都有谱。”

广东珠海的李昊(化名)告诉记者,他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今秋开学后作业有所减少、眼操也增加了,但仍有些练习写字与做题的书面作业。

此外,李昊提到,虽然学校作业布置得少了,但老师却建议家长们自己给孩子买练习资料。“我给孩子买了,主要是语文和数学两科,每天的作业大概需要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李昊说。

此外,陕西西安的李妈妈也表示,她读五年级的儿子目前每天的作业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但她感觉“作业还是有点多”,另外据她了解一些学校一二年级仍有书面作业。

但北京四年级孩子家长方园则表示,孩子的作业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很难,并且他了解到的大多数孩子都没办法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所有作业。

在他提供给记者的作业要求显示,采访当天孩子的英语作业就有多项,其中仅线上英语作业按要求就需花15分钟。

“加上有一些课外辅导班布置的作用,平均每天需要花约2小时来完成作业。”方园感叹。

禁得了手机、平板 禁不了线上辅导班

“别说手机,电话手表都不让带。”在记者采访到的来自北京、西安、武汉、珠海等地的中小学老师及家长,无一例外都表示,学校在《方案》出来前就禁止学生带手机、平板等到学校了。

但教学中使用电子产品与作业的情况,则比禁止学生带手机、平板到学校要难控制得多。

采访中,袁雯介绍,乡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此前因提倡教育信息化,很多老教师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电子白板、PPT等辅助教学。“如今老教师们好不容易习惯了用电子白板,所以不少老师几乎堂堂课都会用。”不过,由于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不能带手机到学校,自然也不存在给学生布置电子作业的情况。

城市学校的情况似乎和农村学校刚好相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校处于保护学生视力或升学率的考虑,课堂上电子产品用得并不多,但是课后电子作业或学生参加线上辅导班的情况则颇多。

武汉某小学教师邹洲表示,学校有平板课堂,但为了保护学生视力,除了上示范课外平时都不用。不仅如此,“以前中午会通过一体机给低年级学生放些寓教于乐的视频,后来考虑保护学生视力,校长不让放了。”

武汉某初中教师卢维(化名)则表示,虽然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但还是采取黑板粉笔的模式上课,“电子教学产品平常不轻易用,有人来参观、听课了才用。”卢老师说,为了学生视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为中心城区中考竞争激烈,校领导认为传统教学模式效果更好。

记者采访中,多名中小学老师表示,学校布置电子作业较少,多数时候是一些阅读或背诵类的作业需要家长录视频上传。

不过,北京家长方园表示,学校电子教学产品用得不算多,但自己报的线上辅导课程比较多。

“一周下来,线上英语和语文课各2个半小时、学校要求的每天15分钟的线上英语作业;线下的数学辅导班每周2.5小时基本都会使用电子白板)。此外还有自己安排的每天30分钟的英语课后学习,而每周至少3小时的编程课也需要用到电子产品……”方园感叹,这样算下,一周得用多久电子产品?

不过,谈及视力问题时,几乎所有家长都表示自己很重视孩子的视力问题。方园感叹,因为担心儿子视力会下降,除了完成作业和线上学习,平时几乎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李昊则表示,“每次做作业看书,会时刻提醒她坐姿,并且每天会带她一起跑步,课外每周二、六还会送她去上羽毛球课。”

家校谈:电子产品使用程度控制成难点

《方案》中称: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方案》也指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而要落实《方案》的首当其冲的是家庭和学校。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防控近视撞上电子产品时,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感觉自己处在一种纠结、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表示儿子的眼睛已经有近视的趋势,另一方面又觉得课外班不得不上,这是方园内心解不开的结。面对《方案》,方园感叹,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影响情况不容乐观,但学校不是重点,而他身为家长也很无奈。

“别人家孩子都在上,自己孩子不敢不上。”方园称,虽然课后的很多在线课程是他自己给孩子报的,但却是迫不得已。他坦言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很焦虑,“现在上四年级的是小儿子,大儿子2006年就考上了一所985大学,当时什么补习班也没报过,可时代不同了,现在不上就不行!”

无奈之下,方园一方面除了学习需要外,几乎不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另一方面,“有时会联合孩子在我们认为不合理的作业上偷工减料。”

相较之下,老师内心的矛盾并不比家长少。

北京某九年一贯制学校老师石敏(化名)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子产品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抽象事物,所以对她而言,电子、纸质两方面的作业都要留,但却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使老师越发劳累。“此外,不断有家长反映有学生利用老师留电子作业的机会玩手机游戏等,大大占用了孩子的时间,而因为信息不对称,家长无法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监控。”

石敏无奈感叹,技术助力教学的时代趋势无法阻挡,且会愈演愈烈,而科技进入教学的落实程度、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平衡,都成了老师的痛点。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有些无奈地表示,“就跟减负一样,教育部的文件管不了家长,只能靠家长觉悟。”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海云认为,这个时代不能剥夺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只是需要好的老师引导孩子如何运用电子产品服务于学习与生活,也需要家长给孩子提供帮助并树立榜样。”

李海云说,教育信息化与防控青少年近视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正常现象,“家长在纠结中前进、学校也是在纠结中前进,教育部门也会这样。”

来源:未来网

最新更新时间:09/27 10:3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