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不是这个意思,为什么他总是听不懂我说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不是这个意思,为什么他总是听不懂我说话?

绝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并且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恋情和工作问题都是由不会沟通引起的。

我们每天都好像在和很多人沟通,但沟通却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明明说清楚了,对方的理解却还是“南辕北辙”;又或者,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听得很明白,到头来却仍然误会了对方的原意。

如何才能在沟通的过程中相互理解?是不是有些人天生就不擅长沟通呢?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沟通者呢?你或许可以在今天的文章里找到这些问题答案。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们对于沟通的一些“误以为”,都可能成为彼此相互理解的阻碍。

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还是沟通者之间的关系的塑造与展现

我们都知道,在沟通中,如何用尽各种方式把信息准确传达是十分重要的。不过,人际间的沟通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交换”。

正如Ronald B. Adler和Russell F. Proctor在《沟通的艺术》(2010)一书中所提到的的,沟通包含了“内容”和“关系”两大维度。内容,就是沟通过程中被讨论到的信息,比如“今天的任务是完成新版的计划书”、“下个路口右转”、“这家店的海产是最新鲜的”等等。

但其实我们的每一次沟通,都还包含了“关系”的维度。它传达或者反映了两人的关系,比如,你和对方是从属的还是平等的。而这就会影响到我们对沟通过程中的措辞、语气、情绪反应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换句话说,在沟通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清楚地表达内容之外,还要懂得准确地依据双方的关系,拿捏沟通的分寸。

如果忽略了“关系”维度,就很可能在人际沟通中,说出或者做出一些不合时宜言论,导致沟通陷入僵局,比如当你高估了自己和对方的熟悉程度,过于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看法,可能就会激怒对方,最后只能不欢而散。

在沟通中,我们其实还有一些隐性的需求

我们通常会知道自己希望通过沟通达到的“目标”,比如说服对方、赢得信任或者实现合作等等。但事实上,我们想要获得的,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多。

Adler和Proctor在《沟通的艺术》(2010)中指出,我们通过“沟通”想要满足的需求是十分多元的,有些需求是“显性”的,比如实际的目标,而另一些需求是“隐性”的,比如我们希望在沟通的过程中,在对方心中塑造/留下一个怎样的形象。

而当这些需求本身有所矛盾时,比如,我们想要在对方心中“维持”一个友善、乐于助人的形象,但对方提出的这个请求从实操层面,自己不得不拒绝的时候;又比如,我们希望自己在对方心中是有能力的、独当一面的,但又不得不向对方求助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一种“两难”情境。

尤其是,当我们没能意识到自己还存在一些隐性需求的时候,就更可能在沟通中,显得很为难而不知所措。

在沟通不畅或者人际关系受挫的时候,人们常常首先会想到的是,自己表达能力的问题;又或者,有些人会把“擅长沟通”单纯地理解为“能言善道”。

但其实不然,真正有效的沟通不仅包含了表达,还包含了倾听。也就是说,在一场有效的沟通中,在沟通的动态过程中,双方都时而是传递者,时而是接收者。

我们要真正有效地听懂了对方所表达的东西,才能更准确地回应。试想一下,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完全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即便你原是一个能言善道的人,在这个时候是否也会沟通无力?

值得一提的是,“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听懂”而已,它还包含了一种“理解”。我们需要抱着一种理解对方的意图,去听对方真正要表达的内容,才更有可能推动沟通的顺利进行以及目的的达成。

不过,在真实的沟通中,人们往往很容易陷入一些三种常见的无效倾听之中(Adler & Proctor, 2010):

1.“防御性倾听”:听的人的意图不在理解,而在防御,因而注意力都在对方哪句话冒犯了自己,时刻准备着回应还击;

2.“埋伏性倾听”,Ta不试图了解对方,而是不断挑剔对方表达中的漏洞

3.“自恋式倾听”,无论对方说什么,总想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

忽视沟通中的倾听,或者在沟通中无效地倾听,往往都会使得注意力被片面地、有选择性地放在对方的某些语句上,就使得我们很容易因为断章取义而误会对方。

除了以上三点,其他一些对沟通的迷思,也可能会阻碍我们成为一个好的沟通者。

迷思1:“只要我听的足够清楚,我就一定能理解对方”

有时候,光有理解的意图,可能对于在沟通中成功理解对方,也仍然还是不够的。心理学家们认为,个体的认知在我们“倾听并理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Adler & Proctor, 2010)。

比如,低自尊的人可能会在沟通过程中,更加注意到对方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甚至会对对方原本中立的表达,做出更负面的解读。他们会不自觉地在沟通中,去“印证”自己内心对于“别人都不喜欢我”、“我不够好”的想法。这时候就可能出现,尽管Ta用心地听了也试图去理解对方的话语,但却仍然误会对方的状况。

迷思2:“只要我说的足够清楚,对方就一定能理解我”

我们曾在“误解”的推文中提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一种“透明度错觉”。

心理学家们发现,在一个“听节奏、猜歌名”的实验中,那些“打节奏”的人总是觉得,只要节奏打得清晰准确,对方(听节奏猜歌名的人)没有理由猜不出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但实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猜歌名的准确率仅为2.5%(as cited in, Ong & Chao, 2011)。

在双方认知的差异的影响下,沟通很难是“透明”的,也就是说,对方的认知也可能在其中影响到Ta对我们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

* 那,一个人沟通能力是天生的么?

有一些人总是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擅长沟通,还有一些人则是觉得“只要自己想,我随时都能做一个优秀的沟通者”。这两类人看似不同,但其实他们都是认为“一个人善不善于沟通”是先天决定的,只不过有些人是天生的沟通者,而另一些则不然。

但其实,在Adler与Proctor(2010)看来,“沟通”是一种能力,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得到提升的。

除了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一个人的沟通能力还与一些别的因素有关。

1. 多样的反应方式

在Adler与Proctor(2010)指出,那些优秀的沟通者,往往拥有着多样的行为反应方式,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不同沟通场合,做出恰当的反应。比如,当一个朋友的笑话,让自己感觉被冒犯了,优秀的沟通者可能有以下几种反应:

a.保持沉默;

b.与周围的其他人讨论刚才的笑话隐含的攻击性;

c.也开一个玩笑,调侃对方没有意识到,Ta所说的话已经给自己造成了伤害;

d.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满,让对方下次不要再说这样的笑话;

e.直接制止对方,指出对方的不妥之处。

学者们认为,没有一种完美适用于所有情境的沟通技巧,而有些人之所以是优秀的沟通者,是因为他们会根据所处的情境、所面对的人(彼此的关系),做出恰当的反应。比如,当他们发现说话可能引起更大的冲突时,他们会选择沉默;而当周围没有其他人,且对方和自己的关系能够承受直截了当的对话时,他们会选择制止对方。

2. 共情能力

想要做出适合当时沟通情境的反应,就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共情能力。这样,Ta能够在不同场合中,不仅考虑自己的想法,还能够考虑对方在当时的沟通中可能存在的想法,同时,觉察到对方的情绪感受,把握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和回应的分寸,从而做出适当的回应。这种人往往会被我们觉得是“高情商”的。

不同于优秀的沟通者,一般人常常会受困于“首因效应”,很难在每一次的沟通中都做到“共情”。后者往往会根据第一印象给他人贴标签,并在日后的相处中用这一个标签来理解对方的其他行为。比如,在一次讨论中,你看到了A争强好胜的一面,那么你很可能就会认为A在与你的沟通中也都总想要占据上风,但事实很可能未必如此。

3. 认知的复杂程度

一个人能够在不同沟通情境中做出恰当的回应,不仅需要共情的能力,还需要具备足够的认知复杂度。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认知,在双方沟通,尤其是相互理解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那么,一个人认知的复杂程度与“非整合的能力”有关,即我们接受并理解,一个人可能在不同情境中做出不同的表现——真挚中可能含有做作,高尚中可能含有卑鄙,邪恶里也看得见美德。

当一个人有更高的认知复杂度,Ta也就越可能理解他人在不同沟通情境中的表现,这样,Ta也就更可能不会为“首因效应”所困,才能够在每一次沟通中,去“重新”评估和了解对方的意图;不仅如此,这样的人也更理解自己也会在不同场合的沟通中,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不会因此而觉得自己不够真诚。

想要成为一个善于沟通的人,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到“沟通”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它不仅表达内容也呈现关系,它不仅要“说”还要“听”,而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也不单纯是想达成目标而已。另外,也还需要了解,沟通是一个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需要去学习的能力。

另外,尽管表达并不必然带来理解,但清晰准确的表达仍然是沟通的基础。人际沟通技巧的研究机构Mind Tools总结了7个“C”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清晰(Clear),先明确自己沟通的目的,然后可以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来帮助自己表达;

简洁(Concise),一些不必要的修饰或信息,有时候反而是沟通的阻碍;

具体(Concrete),简洁并不意味着“概括”,我们仍然还是要把那些必要的细节和事实表述出来;

准确(Correct),在词汇、语气的使用上,也要准确。这一点常常会是我们想用外语沟通时的一大困难;

连贯(Coherent),表述需要前后有逻辑、连贯。就像一段文字,前后要连贯而有逻辑,才能让人看懂主旨;

完备(Complete),我们有否把想让对方知道的信息完整地表述出来,是对方能否全面地理解的基础

谦恭(Courteous),这可以让双方的沟通基于一个更放松的情境,试想如果双方在关系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傲慢”、“轻蔑”,沟通是否也就更难进行了?

在掌握了表达的技巧之后,我们还需要提升沟通中的共情力和认知的复杂度,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倾听和理解对方。

“枕头法”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沟通中各方的立场,理解人们在不同情境中可能的不同表现。

(图自:《沟通的艺术》,Adler & Proctor, 2010)

我们可以从这5个立场分别去探索双方要讨论和沟通的内容,这会非常有助于我们过快地陷入“我对你错”(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的困境中,也会提高我们对他人立场的容忍度,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不仅如此,这可能还会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新的思考模式,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非此即彼”的——双方有可能共赢。

最后,我们还需要学习多样的反应方式。

之前提到,针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我们得使用不同的沟通方法。除了进行坦诚的自我暴露外,保持沉默、模棱两可的回复、或者回避都可以传达出不同的信息、达到不同的效果。我们可以平时多观察,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对方法以及带来的后果,学习哪些情况下、面对哪些人,比较适合哪种行为方式。

沟通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与人沟通,练习这些技巧。同时,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受挫,就自暴自弃地认为自己不会是一个好的沟通者。

在沟通这件事情上,保持学习;对每一次的沟通,都保持谦恭和好奇,是十分重要的事。

来源:KnowYourself

原标题:我不是这个意思,为什么他总是听不懂我说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不是这个意思,为什么他总是听不懂我说话?

绝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并且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恋情和工作问题都是由不会沟通引起的。

我们每天都好像在和很多人沟通,但沟通却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明明说清楚了,对方的理解却还是“南辕北辙”;又或者,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听得很明白,到头来却仍然误会了对方的原意。

如何才能在沟通的过程中相互理解?是不是有些人天生就不擅长沟通呢?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沟通者呢?你或许可以在今天的文章里找到这些问题答案。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们对于沟通的一些“误以为”,都可能成为彼此相互理解的阻碍。

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还是沟通者之间的关系的塑造与展现

我们都知道,在沟通中,如何用尽各种方式把信息准确传达是十分重要的。不过,人际间的沟通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交换”。

正如Ronald B. Adler和Russell F. Proctor在《沟通的艺术》(2010)一书中所提到的的,沟通包含了“内容”和“关系”两大维度。内容,就是沟通过程中被讨论到的信息,比如“今天的任务是完成新版的计划书”、“下个路口右转”、“这家店的海产是最新鲜的”等等。

但其实我们的每一次沟通,都还包含了“关系”的维度。它传达或者反映了两人的关系,比如,你和对方是从属的还是平等的。而这就会影响到我们对沟通过程中的措辞、语气、情绪反应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换句话说,在沟通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清楚地表达内容之外,还要懂得准确地依据双方的关系,拿捏沟通的分寸。

如果忽略了“关系”维度,就很可能在人际沟通中,说出或者做出一些不合时宜言论,导致沟通陷入僵局,比如当你高估了自己和对方的熟悉程度,过于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看法,可能就会激怒对方,最后只能不欢而散。

在沟通中,我们其实还有一些隐性的需求

我们通常会知道自己希望通过沟通达到的“目标”,比如说服对方、赢得信任或者实现合作等等。但事实上,我们想要获得的,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多。

Adler和Proctor在《沟通的艺术》(2010)中指出,我们通过“沟通”想要满足的需求是十分多元的,有些需求是“显性”的,比如实际的目标,而另一些需求是“隐性”的,比如我们希望在沟通的过程中,在对方心中塑造/留下一个怎样的形象。

而当这些需求本身有所矛盾时,比如,我们想要在对方心中“维持”一个友善、乐于助人的形象,但对方提出的这个请求从实操层面,自己不得不拒绝的时候;又比如,我们希望自己在对方心中是有能力的、独当一面的,但又不得不向对方求助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一种“两难”情境。

尤其是,当我们没能意识到自己还存在一些隐性需求的时候,就更可能在沟通中,显得很为难而不知所措。

在沟通不畅或者人际关系受挫的时候,人们常常首先会想到的是,自己表达能力的问题;又或者,有些人会把“擅长沟通”单纯地理解为“能言善道”。

但其实不然,真正有效的沟通不仅包含了表达,还包含了倾听。也就是说,在一场有效的沟通中,在沟通的动态过程中,双方都时而是传递者,时而是接收者。

我们要真正有效地听懂了对方所表达的东西,才能更准确地回应。试想一下,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完全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即便你原是一个能言善道的人,在这个时候是否也会沟通无力?

值得一提的是,“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听懂”而已,它还包含了一种“理解”。我们需要抱着一种理解对方的意图,去听对方真正要表达的内容,才更有可能推动沟通的顺利进行以及目的的达成。

不过,在真实的沟通中,人们往往很容易陷入一些三种常见的无效倾听之中(Adler & Proctor, 2010):

1.“防御性倾听”:听的人的意图不在理解,而在防御,因而注意力都在对方哪句话冒犯了自己,时刻准备着回应还击;

2.“埋伏性倾听”,Ta不试图了解对方,而是不断挑剔对方表达中的漏洞

3.“自恋式倾听”,无论对方说什么,总想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

忽视沟通中的倾听,或者在沟通中无效地倾听,往往都会使得注意力被片面地、有选择性地放在对方的某些语句上,就使得我们很容易因为断章取义而误会对方。

除了以上三点,其他一些对沟通的迷思,也可能会阻碍我们成为一个好的沟通者。

迷思1:“只要我听的足够清楚,我就一定能理解对方”

有时候,光有理解的意图,可能对于在沟通中成功理解对方,也仍然还是不够的。心理学家们认为,个体的认知在我们“倾听并理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Adler & Proctor, 2010)。

比如,低自尊的人可能会在沟通过程中,更加注意到对方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甚至会对对方原本中立的表达,做出更负面的解读。他们会不自觉地在沟通中,去“印证”自己内心对于“别人都不喜欢我”、“我不够好”的想法。这时候就可能出现,尽管Ta用心地听了也试图去理解对方的话语,但却仍然误会对方的状况。

迷思2:“只要我说的足够清楚,对方就一定能理解我”

我们曾在“误解”的推文中提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一种“透明度错觉”。

心理学家们发现,在一个“听节奏、猜歌名”的实验中,那些“打节奏”的人总是觉得,只要节奏打得清晰准确,对方(听节奏猜歌名的人)没有理由猜不出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但实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猜歌名的准确率仅为2.5%(as cited in, Ong & Chao, 2011)。

在双方认知的差异的影响下,沟通很难是“透明”的,也就是说,对方的认知也可能在其中影响到Ta对我们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

* 那,一个人沟通能力是天生的么?

有一些人总是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擅长沟通,还有一些人则是觉得“只要自己想,我随时都能做一个优秀的沟通者”。这两类人看似不同,但其实他们都是认为“一个人善不善于沟通”是先天决定的,只不过有些人是天生的沟通者,而另一些则不然。

但其实,在Adler与Proctor(2010)看来,“沟通”是一种能力,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得到提升的。

除了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一个人的沟通能力还与一些别的因素有关。

1. 多样的反应方式

在Adler与Proctor(2010)指出,那些优秀的沟通者,往往拥有着多样的行为反应方式,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不同沟通场合,做出恰当的反应。比如,当一个朋友的笑话,让自己感觉被冒犯了,优秀的沟通者可能有以下几种反应:

a.保持沉默;

b.与周围的其他人讨论刚才的笑话隐含的攻击性;

c.也开一个玩笑,调侃对方没有意识到,Ta所说的话已经给自己造成了伤害;

d.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满,让对方下次不要再说这样的笑话;

e.直接制止对方,指出对方的不妥之处。

学者们认为,没有一种完美适用于所有情境的沟通技巧,而有些人之所以是优秀的沟通者,是因为他们会根据所处的情境、所面对的人(彼此的关系),做出恰当的反应。比如,当他们发现说话可能引起更大的冲突时,他们会选择沉默;而当周围没有其他人,且对方和自己的关系能够承受直截了当的对话时,他们会选择制止对方。

2. 共情能力

想要做出适合当时沟通情境的反应,就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共情能力。这样,Ta能够在不同场合中,不仅考虑自己的想法,还能够考虑对方在当时的沟通中可能存在的想法,同时,觉察到对方的情绪感受,把握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和回应的分寸,从而做出适当的回应。这种人往往会被我们觉得是“高情商”的。

不同于优秀的沟通者,一般人常常会受困于“首因效应”,很难在每一次的沟通中都做到“共情”。后者往往会根据第一印象给他人贴标签,并在日后的相处中用这一个标签来理解对方的其他行为。比如,在一次讨论中,你看到了A争强好胜的一面,那么你很可能就会认为A在与你的沟通中也都总想要占据上风,但事实很可能未必如此。

3. 认知的复杂程度

一个人能够在不同沟通情境中做出恰当的回应,不仅需要共情的能力,还需要具备足够的认知复杂度。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认知,在双方沟通,尤其是相互理解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那么,一个人认知的复杂程度与“非整合的能力”有关,即我们接受并理解,一个人可能在不同情境中做出不同的表现——真挚中可能含有做作,高尚中可能含有卑鄙,邪恶里也看得见美德。

当一个人有更高的认知复杂度,Ta也就越可能理解他人在不同沟通情境中的表现,这样,Ta也就更可能不会为“首因效应”所困,才能够在每一次沟通中,去“重新”评估和了解对方的意图;不仅如此,这样的人也更理解自己也会在不同场合的沟通中,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不会因此而觉得自己不够真诚。

想要成为一个善于沟通的人,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到“沟通”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它不仅表达内容也呈现关系,它不仅要“说”还要“听”,而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也不单纯是想达成目标而已。另外,也还需要了解,沟通是一个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需要去学习的能力。

另外,尽管表达并不必然带来理解,但清晰准确的表达仍然是沟通的基础。人际沟通技巧的研究机构Mind Tools总结了7个“C”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清晰(Clear),先明确自己沟通的目的,然后可以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来帮助自己表达;

简洁(Concise),一些不必要的修饰或信息,有时候反而是沟通的阻碍;

具体(Concrete),简洁并不意味着“概括”,我们仍然还是要把那些必要的细节和事实表述出来;

准确(Correct),在词汇、语气的使用上,也要准确。这一点常常会是我们想用外语沟通时的一大困难;

连贯(Coherent),表述需要前后有逻辑、连贯。就像一段文字,前后要连贯而有逻辑,才能让人看懂主旨;

完备(Complete),我们有否把想让对方知道的信息完整地表述出来,是对方能否全面地理解的基础

谦恭(Courteous),这可以让双方的沟通基于一个更放松的情境,试想如果双方在关系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傲慢”、“轻蔑”,沟通是否也就更难进行了?

在掌握了表达的技巧之后,我们还需要提升沟通中的共情力和认知的复杂度,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倾听和理解对方。

“枕头法”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沟通中各方的立场,理解人们在不同情境中可能的不同表现。

(图自:《沟通的艺术》,Adler & Proctor, 2010)

我们可以从这5个立场分别去探索双方要讨论和沟通的内容,这会非常有助于我们过快地陷入“我对你错”(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的困境中,也会提高我们对他人立场的容忍度,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不仅如此,这可能还会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新的思考模式,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非此即彼”的——双方有可能共赢。

最后,我们还需要学习多样的反应方式。

之前提到,针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我们得使用不同的沟通方法。除了进行坦诚的自我暴露外,保持沉默、模棱两可的回复、或者回避都可以传达出不同的信息、达到不同的效果。我们可以平时多观察,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对方法以及带来的后果,学习哪些情况下、面对哪些人,比较适合哪种行为方式。

沟通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与人沟通,练习这些技巧。同时,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受挫,就自暴自弃地认为自己不会是一个好的沟通者。

在沟通这件事情上,保持学习;对每一次的沟通,都保持谦恭和好奇,是十分重要的事。

来源:KnowYourself

原标题:我不是这个意思,为什么他总是听不懂我说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