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数据:
1、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4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李克强指出,地区动荡是祸,周边稳定是福,要打造亚洲责任共同体。
3、3月24日,财政部披露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情况。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42940.30亿元,同比增长3.1%。全国土地出让支出41210.98亿元,同比增长0.8%。
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42940.30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招拍挂和协议出让价款37956.43亿元,增长1.7%;补缴的土地价款1886.89亿元,下降1.1%;划拨土地收入935.94亿元,增长5%;出租土地等其他收入2161.04亿元,增长43.1%。当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教育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别为631.97亿元和643.84亿元,增长22.4%和25.4%。
4、2015年营改增进入了收官之年,营业税将成为历史。记者23日从财政部网站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企业在改制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土地增值税政策予以明确,于近日发布《关于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二、房产:
1、两会之后,楼市预期回暖,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救市,其中松绑公积金成为各地密集出台的一个举措。
3月16号,济南重新设定公积金贷款首套房的认定标准,基本属于“认房不认贷”。对拥有一套普通自住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90平方米以下的二套房首付比例变为2成。
3月17号,广州将公积金贷款的首付门槛降低到20%。针对公积金贷款难,广州还将再出招,已经初步提出了公积金贴息贷款方案。
3月19号,福建对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购房者,首付比例降低到20%外,福建政策由省住建厅会同财政厅和金融办联合发布,执行力将更高。
3月22号,上海正在酝酿提高公积金个贷限额,可贷额度将一次性大幅提高50%,变为单人可贷70万元,每户最高可贷140万。这也意味着,上海在公积金调整上的思路,有可能采取与前几个地方不同的提高额度的模式。
三、市场:
1、汇丰中国3月制造业PMI初值跌至49.2,远低于市场预期和前值。本周,市场焦点集中在中国方面,作为前锋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数据因此备受关注。彭博新闻社对17位经济学家预期的调查结果显示,市场普遍预期值为50.5,较2月时的50.7略微下滑。
2、亚洲开发银行在其24日发布的年度旗舰报告《亚洲发展展望2015》中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7.2%,且很有可能继续保持其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者地位,并指出中国经济正运行在政府预期目标的轨道上。
“尽管存在一些阻碍经济增长的因素,如劳动适龄人口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但只要政府稳步推进改革进程,提高生产率,中国经济就可以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亚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说。
3、本周二,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落于3.55%,较上周再次下调10BP。在业内人士看来,本月逆回购中标利率的接连下调,反映出央行引导资金利率进一步下探的意图。而受到春节现金回流提速、财政资金投放加快和新股申购资金解锁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银行间资金价格正呈现出不断走低的态势。
4、互联网+金融来袭,作为国内银行业老大,工商银行抢先出手,成为国内第一家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的商业银行。23日,工商银行正式对外发布“e-ICBC”互联网金融品牌。作为国内第一大银行,工行在中国内地共拥有近1.7万家网点,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多家境外机构,成为其区别于其他纯“线上”互联网企业的最大优势。
5、记者24日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获悉,2014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总额为1392.09亿元,收益率达到11.43%。
6、中国工商银行加拿大子行23日在多伦多宣布正式启动人民币清算行服务,这标志着北美首个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正式启动。
此前,中加两国已于2014年11月8日同意在加拿大建立北美首个人民币离岸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11月9日正式授权中国工商银行(加拿大)担任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7、中国结算最新周报显示,上周(3月16日至20日),两市新增股票开户数113.92万户,环比增57.89%,并创下2007年5月来新高;新增基金账户也达到60.09万户,创下2007年10月来新高。
四、股市:3月24日沪深两市股指高开,沪指高开后冲高回落,盘中最高上探3715.87点,站上3700点关口再创近7年新高,之后高台跳水,最低下探3600.7点考验3600支撑,午后震荡回升翻红,振幅超3%,深成指高开后冲高回落,午后回升翻红,创业板高开冲高回落,最低下探2253.2点失守2300关口,午后V形反弹,最高上探2363.05点,站上2300点,再创历史新高,振幅近5%,市场今日上演过山车式行情,两市成交超一万四千亿创新高。
从盘面上看,民航机场、黄金、互联网、钢铁、工业4.0、国产软件、中韩自贸、铁路基建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券商、海工装备、石油行业、西藏板块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691.41点,涨3.68点,涨幅0.10%成交7548.85亿,深成指报12801.20点,涨20.89点,涨幅0.16%成交6844.68亿,创业板报2357.97点,涨64.32点,涨幅2.80%成交1456.34亿,i100指数报5711.02点,涨1.53%。
五、国际:
1、据悉尼晨报,澳大利亚联邦内阁今天批准了签署加入中国牵头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谅解备忘录。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澳大利亚加入亚投行意义重大。
2、据《赫芬顿邮报》3月23日报道,英国移民网站Movehub近日发布了新的信息图表,显示全球各国居民的可支配月收入情况。该调查是根据各国公民税后工资而得出的研究结果。其中,瑞士成为居民可支配月收入最高的国家,是美国的近两倍。
排名前10的可支配月收入最高的国家分别为:1。瑞士(每月为6301美元);2。澳大利亚(3780美元);3。丹麦(3269美元);4。美国(3258美元);5。爱尔兰(2991美元);6。英国(2960美元);7。荷兰(2937美元);8。德国(2851美元);9。日本(2782美元);10。加拿大(2773美元).
3、当地时间23日,巴西央行公布的最新《焦点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巴西经济将持续低迷,会衰退0.83%,而通胀率则高达8.12%。
报告显示,金融市场经济学家预测,2015年巴西经济出现萎缩将不可避免,预估经济将衰退0.83%,比上周预测的衰退0.78%更低迷,这是他们连续第12次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如上述预测属实,这将是巴西自1990年出现经济萎缩4.35%以来最糟糕的一年,也是25年来巴西经济最大的一次“缩水”。2016年,巴西经济将从上周预估的增长1.3%调低至增长1.2%。
4、美国劳工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未季调CPI年率持平,预期下降0.1%,前值下降0.1%;2月季调后CPI月率上升0.2%,预期上升0.2%,前值下降0.7%;2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上升1.7%,未季调核心CPI月率上升0.2%。
5、英国市场研究机构马基特日前公布报告显示,2月份英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6.7,低于1月份57.2的水平,但连续26个月高于行业枯荣线。
报告显示,受英国国内和国际服务市场景气影响,2月份英国服务业新增企业数量快速上升,成为推动服务业PMI的首要因素。与此同时,服务业就业数量也随之快速上升,实现了仅次于2014年6月的历史最高增速。
6、著名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23日宣布,维持对巴西主权信用BBB-的评级,这也是最低可投资评级。不过,标普将巴西评级展望定为稳定,意味着短期内巴西信用评级还没有降至垃圾级的风险。
7、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与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泽于23日在青瓦台正式签署韩新自由贸易协定(FTA),由此,新西兰成为韩国第14个FTA伙伴国。
据悉,韩国还完成签署同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联邦三国的FTA。截至目前,韩国已和52个国家结束FTA谈判,其中与49个国家的11项FTA生效。以达成协议的FTA为准,韩国的“经济领土”规模达全球GDP的73.5%。
8、据外媒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副主席费舍尔(Stanley Fischer)本月23日表示,外界“广泛预期”美联储今年将开始升息,不过政策路径仍不确定。外媒指出,他此言似乎在为未来不太明朗的前景埋下伏笔。
6、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周二(3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2月通胀率跌至零,为近三十年来该数据有记录以来首次出现物价增长停滞现象。
具体数据显示,英国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持平,预期为上升0.1%,前值为上升0.3%。英国国家统计局称,根据建构的历史资料,这是自1960年3月以来最低的通胀率,当时物价下滑0.6%。
7、欧元区数据尤其是德国Markit制造业PMI表现不错。数据显示,法国3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48.2,预期48.5,前值47.6;德国3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2.4,预期51.5,前值51.1;欧元区3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1.9,预期51.5,前值51.0。
8、周二(3月24日)国际铜价从两个半月高位回落,在中国发布了疲软的制造业数据后,投资人担心中国需求,且数据显示铜库存增加。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一度跳涨至6,203.50美元,为1月5日以来高位,但收盘拉回到6,145美元,涨幅0.4%。
LME三个月期铅涨幅居前,升0.7%,报1,850美元,盘中触及六周高位1,860美元。三个月期镍跌幅最大,重挫2.7%,收报每吨13,950美元,数据显示LME镍库存增加1,482吨,逼近本月稍早触及的纪录高位。
三个月期铝跌0.4%,收报每吨1,791美元。三个月期锌收涨0.1%,报每吨2,086美元。三个月期锡收低0.6%,报每吨17,550美元。
六、外汇:
1、美国2月CPI恢复温和上行,2月未季调CPI年率持平,季调后CPI月率上升0.2%,美指短线大幅动荡,上演诡异过山车行情,不过终收复97关口,接近亚市盘中触及的日高97.30。但美联储升息推迟的预期依然严重施压着美元。美国通胀后市怎么走成为市场关心的重点,同时这也是美联储何时加息的关键所在。
2、周二(3月24日)英镑兑美元跌至1.49至一周低位。此前英国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增率降至零,创纪录低位,巩固了英国将维持低利率更长时间的预期。
英镑兑美元下跌0.5%至1.4874美元,数据公布前约为1.4945。欧元兑英镑上涨0.5%至0.73715,为2月23日以来最高。北京时间2:16,英镑兑美元报1.4856/58。
3、周二(3月24日)纽约时段,欧元兑美元自日高回落,日内汇价最高升至1.1028,最低跌至1.0889。良好的欧元区数据曾支撑欧元汇价升至日高,不过晚间总体不错的美国数据打压欧元兑美元回落,同时在上周美联储会议至今欧元连续录得上涨之后,投资者出脱部分欧元兑美元的多头,也打压欧元兑美元自日高回落。北京时间0:38 欧元兑美元报1.0910/12。
4、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5年3月2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398元,1欧元对人民币6.7296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1361元,1港元对人民币0.79158元,1英镑对人民币9.197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407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7086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5028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4.9079元,人民币1元对0.58806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4991俄罗斯卢布。
七、美股:周二美国股市收跌。投资者正在权衡利好的经济数据与美联储官员的讲话。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称希望联储6月加息。
美国劳工部周二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经季调后上涨0.2%,为四个月来首次上涨,符合市场预期,主要是由于油价反弹,以及食品和住房成本的再度上涨。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04.90点,报18,011.14点,跌幅为0.58%;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2.92点,报2,091.50点,跌幅为0.6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6.25点,报4,994.73点,跌幅为0.32%。
八、欧股:欧洲股市周二收盘上涨0.3%,主要由于数据表明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动能正在增强,以及欧元兑美元汇率的上涨走势被证明是短暂的。
欧洲各国股市中,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9%,报12005.69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7%,报5088.28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3%,报7019.68点。
九、黄金:周二纽约商业交易所4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3.70美元或0.3%,收于每盎司1191.40美元。这是金价连续第5个交易日收高,仍然从美元疲软和希腊债务危机疑云重重中获得支撑。
十、石油:美国NYMEX 5月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上涨0.06美元,涨幅0.13%,报47.51美元/桶,欧市尾盘一度刷新日高至48.56美元/桶,但在美国通胀率回暖提振美元、且美国原油库存数据即将揭晓的情况下,投资者态度渐趋谨慎,使得油价震荡回落。
与此同时,ICE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下跌0.81美元,跌幅1.45%,报55.11美元/桶,欧市盘中录得56.79美元/桶的日内高位,但在北美时段尾盘大跌逾1美元、刷新日低至54.90美元/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