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10月2日报道,德内阁政府终于就新移民法规的核心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联合执政内阁政府寄望新的移民法能够解决两个困扰德国的问题:如何精准吸引非欧盟区的高技能人才能到德国工作;那些申请难民庇护被拒却在德国找到工作的难民们该何去何从。
图一:2018年8月,德国经济研究院移民问题专家Wido Geis 点评德国修改移民法背景
德国媒体预期2019年新的德国移民法案将会在德议会得到通过。
新的《技术工人移民法》旨在维护德国作为欧洲经济中心的地位并维持其社会制度。除去大学毕业生申请者,德国的新移民法还将适用于具有专业技能的非欧盟人士。此前,德国的工作签证仅对德意志联邦就业局定义的61类劳动力短缺职业申请者开放。据德联邦移民难民署统计,截止到2018年6月,共有超过23万的非欧盟人士没有合法的工作签证生活在德国,其中只有17.4万,也就是四分之三的人获得不被驱逐出境的许可。也就是说还有5万多名非欧盟人士非法生活在德国。
明年有望通过的德国新移民法具体有哪些利好?
图二:服务于德国生物科技公司的外国专家
1.职业/专业不再受限+毕业学校不再受限
新法规定:能够在德国谋生的专业移民将被允许获得六个月的签证前来寻找工作。在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职业中,例如IT或护理服务,如果找到工作,甚至不需要证明资格。
而根据德国目前法律,对于留德毕业生,德国外管局会给予18个月的签证,用来找工作。
新法将这一待遇扩大了适用范围。其规定,非欧盟公民且非德国大学毕业生或者有职业技能的技术工人,如果具备一定的就业资质和德语水平,即可获得为期6个月的短期签证,以便在德国找工作。通过该签证获得工作机会的人且工资必须达到一定的数目,即可申请欧盟蓝卡(相当于正式工作签证)。获得蓝卡且缴纳养老保险33个月后即可申请长期居留;如德语语言通过B1级,则无需等待33个月, 只需要两年不到21个月的时间,即可申请德国长期居留。
但这些人必须证明自己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德国求职期间不会依赖社会福利救济。
2. 德国企业招聘不再德国人优先
根据当前德国法律,德国企业招聘时必须先考虑德国籍求职者,在没有合适的本国应聘者的情况下才能招收非欧盟的外国人。
而新法出台后,德国移民管理部门将不再审核企业是否满足这一条件,这大大提高了非欧盟外国人在同德国求职者竞争时的公平性。
3.庇护和技术移民区别对待
据德联邦移民和难民局称,截至2018年6月底,有超过23万的难民未获德国庇护申请却居住在德国。其中,只有不到17.4万人获免。但仍有不少难民因为种种原因很难返回家乡。
图三:难民问题至今依然影响着欧洲各国,且很容易被与移民问题混淆
对他们而言,新的移民法律将为符合资质的移民或难民提供申请永久性工作许可的通道,继而为获取居住许可创造条件。尽管德国执政联盟中社会民主党希望为未能获得庇护的难民优先获得职业培训与就业就会,但最终的协议明确对难民与以工作技能而申请赴德工作的移民做了区别定义和对待。
“要维持德国的经济竞争力,我们依赖于来自国外的高技能人士,”德国雇主协会联合会的首席执行官Steffen Kampeter说。
4. 申请流程简化及新增申请服务引导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承诺将提高信息透明度,更好地向国外申请人服务。
欧盟希望为高素质的移民创造一个在欧盟更容易就业的环境。 但在目前的讨论中,各成员国反对在欧盟蓝卡这一问题上实施统一立场。
德国融合与移民基金会(SVR)专家委员会在201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德国已从开放劳动力市场政策领域的'落后者'转变为'先驱者',经合组织已经将德国列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移民国家之一"。然而,专家们在2015年警告说,“在实践中,实施自由开放的规则往往陷于繁琐和官僚主义”。新法旨在优化行政程序的效率。
对于拥有大学学位且愿意学习德语的人来说,前往德国的路径不再局限于先去德国念书。预计,德国将出现新一批的移民潮。在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和英国退欧的当下,德国或将成为最受专业人士和投资者青睐的移民国家。
图四:法兰克福郊区小镇的生活
尽管难民庇护政策的讨论依然不休,德国一体化和移民基金会专家委员会研究表明,多达63.8%的本土德国人与68.9%有移民背景的德国人认为德国目前的移民状况是积极的,新移民得到了很好融入。这与2015年调查结果差别不大,且西德比东德更欢迎移民。
前执政联盟基民盟/基社盟曾在移民问题的立场文件指出,“德国不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甚至永远都不会是”,尽管“德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是少数人的观点,但眼下已成为德国广泛的政治共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