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SUV车型来说,四驱系统绝对是最重要标志之一。
甚至还有种说法:如果一台SUV没有配备四驱系统,走在路上都有点不太好意思叫SUV,充量只能算得上一款“小号MPV”。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厂商都会将自己的四驱系统作为一个卖点,这就导致了许多车主对于自己的四驱系统有了一种“迷之自信”。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敢勇往直前”,但这样做的结局大多数都不太理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发生危险,导致人员受伤以及车辆损坏。其实,并非所有四驱系统都能带你翻山越岭,这里还有你想象不到的“深奥”。
其实总体来说,四轮驱动,又叫全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可以获得动力,并可以根据路况将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配给每一个车轮,以提高汽车的操控能力以及通过性。而根据车型与使用环境的不同,又大体分为三类: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
1.
>>>分时四驱<<<
分时四驱系统可靠性最好,绝对是你进行极限越野的一把好手,对于许多老款硬派越野来说更是标配。但它的缺点在于操作复杂、乘坐舒适性不佳,不能在铺装路面上长时间使用。
在所有的四驱系统中,分时四驱的历史最悠久,并在近代被大量应用于军事战争和野外作业。所谓分时四驱可以简单理解为驾驶员根据不同路况手动切换两驱或四驱模式的四驱系统,设有分动箱,但通常没有中央差速器。
分时四驱的切换方式有些是分动箱的挡杆,有些则是电子按钮或旋钮。这种四驱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需要驾驶员通过手动操作分动器来实现两驱与四驱之间的切换。但要注意的是,这套四驱系统不能在铺装路面长时间使用。
而原因就在于分时四驱系统的分动器里没有中央差速器,当接通四驱后,前后轴形成刚性连接,以固定的比值50%-50%进行动力分配。如在铺装路面转弯的时候,由于前轮的转弯半径要比同侧的后轮大,没有差速器控制,就会出现“转弯制动”的现象。
如果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则会对分动器、差速器、传动轴、轮胎等部件都造成损坏,所以分时四驱模式只适合在一些雪地、湿滑路段或越野时使用,铺装路面行驶应当换回两驱模式。
2.
>>>适时四驱<<<
适时四驱在城市SUV中比较常见,而这套四驱系统的特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性能最弱,在四驱系统中可靠性最差。
所谓适时四驱就是根据车辆的行驶路况,系统会根据行驶情况自动切换为两驱或四驱模式,完全不需要任何干预。适时四驱相对于分时四驱来说,免去了繁琐的手动操作,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切换不当而导致四驱系统损坏,甚至很多时候四驱系统切入也毫无察觉。
虽然这一切听上去很美好,但在适时四驱系统中,中央差速器多采用的是开放式差速器、粘性差速器和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这就代表着当车辆在正常行驶时,驱动形式为前驱,如当系统检测到车轮打滑时,通过电子系统控制离合器压紧,进而将部分动力传递至后轮,理论上电脑会根据车速与路况在100:0-50:50之间自动分配前后轴扭矩,以达到抓地性能最优化。
这也意味着,大多数适时四驱系统只有在检测到车轮打滑时才会开始进行制动,通过性全面落后于分时四驱以及全时四驱系统。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部分适时四驱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前后轴动力0-100与100-0的自由切换,如果配合上一套还算有效率的电子限滑系统,还是能够应付的来初级甚至中级的非铺装路面。
3.
>>>全时四驱<<<
全时四驱是所有四驱系统中成本最高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结构复杂、性能可靠、非极限路面应付自如。
平时经常会在一些SUV车型的尾部看到AWD的字样,那就是全时全轮驱动系统(AllWheel Drive)的缩写。所谓全时四驱,指的是汽车的四个车轮时时刻刻都能单独提供驱动力,在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四轮驱动的形式,发动机输出扭矩以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前后轮,具有很好的越野性与操控性。
与分时四驱、适时四驱不同的是,全时四驱的车型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四轮驱动。根据不同的路况,中央差速器会将发动机动力以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前后轮,中央差速器选用最多的是托森式和多片离合式。
由于全时四驱系统在驾驶过程中一直是四驱状态,所以在响应时间上绝对要比分时四驱与适时四驱快很多,安全性更胜一筹。从结构原理上也不难理解,相对于两驱车型,全时四驱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经过传动系统分配到四个车轮上,所以能获得更为平稳的牵引力。
也就是说就算碰到极限路况(泥泞湿地、山路)或激烈驾驶时,全时四驱车都有很高的通过性及稳定性。不过相对于适时四驱来说,油耗较高。
但此处叙述的全时四驱系统并非是某些城市SUV那种后轴仅有5%动力的类型,这点大家要明确注意。
上面我们所说到的三种四驱系统是大家在日常中接触到最多的三种,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以及劣势,在越野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车辆四驱系统的不同种类去选择正确的使用方式。
毕竟,不是所有的四驱系统都能带你翻山越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