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各地都在忙着治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各地都在忙着治霾

2015年,中国已全面进入“治霾时代”,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很多省市陆续实施包括“以奖代补”、签订“治霾军令状”等一些举措。而5月1日起,四川省将实施全国首部治霾法规——《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国内治霾“规格”再度升级。

图片来源:CFP

直至今天,灰霾仍是中国必须面对的一大环境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去年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未达标的城市占九成。为治理灰霾,各省市纷纷出招向灰霾“宣战”,而四川省将于5月1日实施《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

据统计,去年成都地区发生重度灰霾污染天气共有37天,中度污染天气也经常发生,成都的灰霾状况也是四川省的一个缩影。为了从源头上治理雾霾,3月19日,四川省政府出台《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这也是中国第一部针对灰霾治理而出台的法规。

此前,四川为了鼓励省内各县市改善空气质量,曾发布了《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激励暂行办法》,对省内各市实施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激励制度,规定每年初各发放500万元治霾激励资金,年终未完成任务的市,将分档扣收预下达的激励资金。

但是,该考核激励方法也遭到了部分人的质疑,有人认为500万元治霾激励资金对于地方而言并不多,即使年底全部扣收激励资金对地方的影响也不大。相比此前的考核激励方法,四川这一次以法规的形式要求各地治理灰霾,向外界传达出一种“铁了心”要治霾的信号。

四川出台的《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分别对灰霾污染管理体制、工业废气粉尘、施工道路扬尘、车辆船舶排气、露天焚烧烟尘等方面的污染防治以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要求地方政府之间建立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事实上,早在2014年,国内的大部分省市都开始了治霾大行动,有超过九成的省份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提及大气污染治理,一些省市签订了“治雾军令状”,也有一些省市出台了奖惩措施。

去年,广东、陕西等省份为治理灰霾相继实行“以奖代补”的措施,一改以往事前补贴的管理形式,改为事后奖励。这一模式也让各县市更注重改善空气质量的结果,而山东省更是在“以奖代补”的基础上首创了“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根据空气质量改善到不同的标准,各市可以获得不同等级的奖金。

除了奖励的制度外,也有一些地方对大气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巨额罚款的制度,其所收的罚款再用于治理空气质量。如辽宁省环保厅就曾给沈阳开出3460万元的罚款,而济南市曾对6家大气污染源超标的企业执行了按日计罚,罚款金额最高的一家高达150万元。

自2015年以来,中国各地方对灰霾治理工作更加重视。3月30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实施《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如果北京地区预测空气重污染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就会启动红色预警,全市将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等应急措施。此外,北京还扩大了减排范围,加大了对违规排放企业的惩罚力度。

在中央层面,政府也一直在加大灰霾的整治力度。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拟投资1.7万亿元治理大气污染问题。

今年以来,环境保护部也越来越显示出对于环境治理问题的决心。最近,河北沧州、山东临沂、河北承德及河南驻马店等城市因为环境治理问题先后被环保部官员约谈。

从“考核激励”到“以奖代补”,从“巨额罚款”到“立法治霾”,中国治霾的“规格”正在逐步升级。然而,有学者认为,行政手段发挥的效力仍相当有限,在设立治理灰霾的相关法律法规之外,还应回到市场配置资源这个基点上来,用经济手段治霾。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贾康曾表示,让决定性配置资源的市场力量充分发挥公平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作用,把真正低效、落后、过剩的产能挤出去,才能引发出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各地都在忙着治霾

2015年,中国已全面进入“治霾时代”,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很多省市陆续实施包括“以奖代补”、签订“治霾军令状”等一些举措。而5月1日起,四川省将实施全国首部治霾法规——《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国内治霾“规格”再度升级。

图片来源:CFP

直至今天,灰霾仍是中国必须面对的一大环境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去年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未达标的城市占九成。为治理灰霾,各省市纷纷出招向灰霾“宣战”,而四川省将于5月1日实施《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

据统计,去年成都地区发生重度灰霾污染天气共有37天,中度污染天气也经常发生,成都的灰霾状况也是四川省的一个缩影。为了从源头上治理雾霾,3月19日,四川省政府出台《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这也是中国第一部针对灰霾治理而出台的法规。

此前,四川为了鼓励省内各县市改善空气质量,曾发布了《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激励暂行办法》,对省内各市实施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激励制度,规定每年初各发放500万元治霾激励资金,年终未完成任务的市,将分档扣收预下达的激励资金。

但是,该考核激励方法也遭到了部分人的质疑,有人认为500万元治霾激励资金对于地方而言并不多,即使年底全部扣收激励资金对地方的影响也不大。相比此前的考核激励方法,四川这一次以法规的形式要求各地治理灰霾,向外界传达出一种“铁了心”要治霾的信号。

四川出台的《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分别对灰霾污染管理体制、工业废气粉尘、施工道路扬尘、车辆船舶排气、露天焚烧烟尘等方面的污染防治以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要求地方政府之间建立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事实上,早在2014年,国内的大部分省市都开始了治霾大行动,有超过九成的省份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提及大气污染治理,一些省市签订了“治雾军令状”,也有一些省市出台了奖惩措施。

去年,广东、陕西等省份为治理灰霾相继实行“以奖代补”的措施,一改以往事前补贴的管理形式,改为事后奖励。这一模式也让各县市更注重改善空气质量的结果,而山东省更是在“以奖代补”的基础上首创了“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根据空气质量改善到不同的标准,各市可以获得不同等级的奖金。

除了奖励的制度外,也有一些地方对大气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巨额罚款的制度,其所收的罚款再用于治理空气质量。如辽宁省环保厅就曾给沈阳开出3460万元的罚款,而济南市曾对6家大气污染源超标的企业执行了按日计罚,罚款金额最高的一家高达150万元。

自2015年以来,中国各地方对灰霾治理工作更加重视。3月30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实施《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如果北京地区预测空气重污染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就会启动红色预警,全市将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等应急措施。此外,北京还扩大了减排范围,加大了对违规排放企业的惩罚力度。

在中央层面,政府也一直在加大灰霾的整治力度。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拟投资1.7万亿元治理大气污染问题。

今年以来,环境保护部也越来越显示出对于环境治理问题的决心。最近,河北沧州、山东临沂、河北承德及河南驻马店等城市因为环境治理问题先后被环保部官员约谈。

从“考核激励”到“以奖代补”,从“巨额罚款”到“立法治霾”,中国治霾的“规格”正在逐步升级。然而,有学者认为,行政手段发挥的效力仍相当有限,在设立治理灰霾的相关法律法规之外,还应回到市场配置资源这个基点上来,用经济手段治霾。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贾康曾表示,让决定性配置资源的市场力量充分发挥公平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作用,把真正低效、落后、过剩的产能挤出去,才能引发出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