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京东方AMOLED屏供货华为,虽只是起步但不能否认积极意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京东方AMOLED屏供货华为,虽只是起步但不能否认积极意义

这是个好的开始,无论对京东方,还是对中国乃至全球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产业。

作者:Sammo

三星在中小尺寸AMOLED面板领域的地位,可能会受影响了!

声势颇大的华为Mate20 pro终于发布了,与华为一起成为焦点的,还有来自华为这款年度重磅手机的屏幕提供方——BOE(京东方),这是AMOLED领域的一件大事。

说其大,是因为在2年甚至1年前,我们还清晰地记得苹果推出使用AMOLED屏的iPhone X的前后,市场其他品牌厂商如华为、小米拿不到三星产AMOLED面板的消息满天飞。

两年前的市场情况大致是这样的:三星占据全球中小尺寸AMOLED市场99%的份额(虽然数据可能偏差,但是对于在AMOLED市场的角色,三星大中华区副总裁刘峻光则当面对笔者肯定了绝对优势的地位),面板供不应求,三星、OPPO/VIVO、金立瓜分了全球90%以上的产能,很多持币厂商如小米、华为几乎拿不到三星AMOLED工厂的货。拿货的最早时间可能要到2017年年中!

一度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两个结果:很多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只能看着崛起的市场无可奈何,拿到货的手机品牌三星、苹果等任意享新技术早前很少竞争者的红利。以至于三星的韩系兄弟LGD看着三星柔性AMOLED如此火爆,也不得不追加生产线,以此来抢食市场份额。

其实那个时候,开始瞄准两三年后市场的还有以和辉光电、京东方等为代表的一支中国力量。除了面板公司外,产业的配套也给这些企业很大的信心,当时内地涉及OLED材料的公司上市公司就有有研新材、大富科技、长信科技、凯盛科技、新宙邦涨、胜宏科技、强力新材、中颖电子,还有永太科技等,现在则更多了。

时隔两年,市场情况发生了变化。华为宣布其Mate20 pro手机采用的柔性屏正是来自BOE(京东方),这则消息在业内炸开了锅。

这是个好的开始,无论对京东方,还是对中国乃至全球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产业。

其一,对京东方来说是突破

这是一个承诺的兑现。其中有多次试验失败后的辛酸,也有实现量产供给后的喜悦。一个面板从规划到封顶再到投产,需要经历多个环节,量产后克服初期良率低下,缓慢爬坡,到最终有供应终端不断货的能力,这些都是突破。

客观说,在2年间实现这样的突破,对京东方来说确实是难忍可贵的。

其二,对产业来说是改变

前文有述,三星一度是该产业近乎完全垄断的企业。这种格局以后随着参与的厂商越来越多,会逐步被打破,眼下看随着华为Mate20 pro的上市销售,京东方AMOLED屏幕的出货也水涨船高。

业内资深人士、《视听圈》创始人汤建波认为,未来三星的份额可能会因此从90%到80%甚至最后到50%,应该说京东方的量产,对行业格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和辉光电、昆山国显、武汉天马以及LGD的量产,市场会呈现多品牌竞争的格局。

当然这是积极的意义,对于京东方来说,量产可喜可贺,但是也要清晰地意识到差距。

其一,良率和稳定性与三星仍有差距

虽然我们不能从数据上得到论证,但是面板产业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产品的推出到成熟,是要经历良率爬坡的。而且产品的稳定性,也是随着产品不断得到实际应用反馈修改后,才能达到近乎完美的结果。

客观说三星AMOLED屏幕历经三星多款手机的历练,也经过苹果iPhone X近一年的实测,用户真实使用的场景对三星提升技术稳定性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对京东方来说,目前是欠缺这方面的数据支撑的。

所以京东方供货华为,是对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市场的一次撬动,但是说改变市场格局尚不至于。这不也有消息显示,谷歌新发布的Pixel 3 XL使用的屏幕,得到屏幕素质两大权威监测机构iFixit和Display Mate的证明,均来自三星AMOLED,为最球最顶级的A+屏幕。

这也显示了三星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很强悍,以至于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和大尺寸OLED面板上都领先的LGD都承认技术布局上落后三星。这也是京东方需要意识到的差距:不怕差距但要明白差距。

其二,合作是否稳定要看三星还看LGD

以前由于产能小,很多厂商拿不到货,以至于三星一条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生产线的利润达到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的2倍乃至更多。

看中这样暴利的企业越来越多,所以出现上述包括中国厂商以及LGD等在内的企业快速追加中小尺寸AMOLED生产线的投入,这种情况下,到2020年左右中小尺寸AMOLED产能将得到极大地释放,届时面板紧缺的状况将得到大幅度缓解。

现阶段的面板供求市场,客观说依旧是紧张状况,所以虽然华为采用了京东方的屏幕,但也不排除华为从三星那边拿不到货,双方试探着前行的可能。

如果这种可能性是真实的,那么随着其他厂商面板产能的快速扩张,京东方受到挑战会越来越多,对此京东方需要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是良率继续提升品质降低成本,还是追加生产线用规模取胜,这些是需要提前思考的。同样的,因为某些知名厂商产能增加导致客户流失的现象已在很多领域都在上演,这种情况也不得不防。

量产是个突破,但必须也要意识到与领先者的距离,这就是产业竞争,你前进别人也在前进,唯有步伐更快更稳,才有赶超的机会,而不能为取得一点进步而止步不前,那是可怕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京东方

4.2k
  • 京东方A: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68%
  • 京东方A业绩快报: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53.23亿元,同比增长108.97%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京东方AMOLED屏供货华为,虽只是起步但不能否认积极意义

这是个好的开始,无论对京东方,还是对中国乃至全球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产业。

作者:Sammo

三星在中小尺寸AMOLED面板领域的地位,可能会受影响了!

声势颇大的华为Mate20 pro终于发布了,与华为一起成为焦点的,还有来自华为这款年度重磅手机的屏幕提供方——BOE(京东方),这是AMOLED领域的一件大事。

说其大,是因为在2年甚至1年前,我们还清晰地记得苹果推出使用AMOLED屏的iPhone X的前后,市场其他品牌厂商如华为、小米拿不到三星产AMOLED面板的消息满天飞。

两年前的市场情况大致是这样的:三星占据全球中小尺寸AMOLED市场99%的份额(虽然数据可能偏差,但是对于在AMOLED市场的角色,三星大中华区副总裁刘峻光则当面对笔者肯定了绝对优势的地位),面板供不应求,三星、OPPO/VIVO、金立瓜分了全球90%以上的产能,很多持币厂商如小米、华为几乎拿不到三星AMOLED工厂的货。拿货的最早时间可能要到2017年年中!

一度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两个结果:很多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只能看着崛起的市场无可奈何,拿到货的手机品牌三星、苹果等任意享新技术早前很少竞争者的红利。以至于三星的韩系兄弟LGD看着三星柔性AMOLED如此火爆,也不得不追加生产线,以此来抢食市场份额。

其实那个时候,开始瞄准两三年后市场的还有以和辉光电、京东方等为代表的一支中国力量。除了面板公司外,产业的配套也给这些企业很大的信心,当时内地涉及OLED材料的公司上市公司就有有研新材、大富科技、长信科技、凯盛科技、新宙邦涨、胜宏科技、强力新材、中颖电子,还有永太科技等,现在则更多了。

时隔两年,市场情况发生了变化。华为宣布其Mate20 pro手机采用的柔性屏正是来自BOE(京东方),这则消息在业内炸开了锅。

这是个好的开始,无论对京东方,还是对中国乃至全球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产业。

其一,对京东方来说是突破

这是一个承诺的兑现。其中有多次试验失败后的辛酸,也有实现量产供给后的喜悦。一个面板从规划到封顶再到投产,需要经历多个环节,量产后克服初期良率低下,缓慢爬坡,到最终有供应终端不断货的能力,这些都是突破。

客观说,在2年间实现这样的突破,对京东方来说确实是难忍可贵的。

其二,对产业来说是改变

前文有述,三星一度是该产业近乎完全垄断的企业。这种格局以后随着参与的厂商越来越多,会逐步被打破,眼下看随着华为Mate20 pro的上市销售,京东方AMOLED屏幕的出货也水涨船高。

业内资深人士、《视听圈》创始人汤建波认为,未来三星的份额可能会因此从90%到80%甚至最后到50%,应该说京东方的量产,对行业格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和辉光电、昆山国显、武汉天马以及LGD的量产,市场会呈现多品牌竞争的格局。

当然这是积极的意义,对于京东方来说,量产可喜可贺,但是也要清晰地意识到差距。

其一,良率和稳定性与三星仍有差距

虽然我们不能从数据上得到论证,但是面板产业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产品的推出到成熟,是要经历良率爬坡的。而且产品的稳定性,也是随着产品不断得到实际应用反馈修改后,才能达到近乎完美的结果。

客观说三星AMOLED屏幕历经三星多款手机的历练,也经过苹果iPhone X近一年的实测,用户真实使用的场景对三星提升技术稳定性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对京东方来说,目前是欠缺这方面的数据支撑的。

所以京东方供货华为,是对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市场的一次撬动,但是说改变市场格局尚不至于。这不也有消息显示,谷歌新发布的Pixel 3 XL使用的屏幕,得到屏幕素质两大权威监测机构iFixit和Display Mate的证明,均来自三星AMOLED,为最球最顶级的A+屏幕。

这也显示了三星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很强悍,以至于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和大尺寸OLED面板上都领先的LGD都承认技术布局上落后三星。这也是京东方需要意识到的差距:不怕差距但要明白差距。

其二,合作是否稳定要看三星还看LGD

以前由于产能小,很多厂商拿不到货,以至于三星一条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生产线的利润达到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的2倍乃至更多。

看中这样暴利的企业越来越多,所以出现上述包括中国厂商以及LGD等在内的企业快速追加中小尺寸AMOLED生产线的投入,这种情况下,到2020年左右中小尺寸AMOLED产能将得到极大地释放,届时面板紧缺的状况将得到大幅度缓解。

现阶段的面板供求市场,客观说依旧是紧张状况,所以虽然华为采用了京东方的屏幕,但也不排除华为从三星那边拿不到货,双方试探着前行的可能。

如果这种可能性是真实的,那么随着其他厂商面板产能的快速扩张,京东方受到挑战会越来越多,对此京东方需要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是良率继续提升品质降低成本,还是追加生产线用规模取胜,这些是需要提前思考的。同样的,因为某些知名厂商产能增加导致客户流失的现象已在很多领域都在上演,这种情况也不得不防。

量产是个突破,但必须也要意识到与领先者的距离,这就是产业竞争,你前进别人也在前进,唯有步伐更快更稳,才有赶超的机会,而不能为取得一点进步而止步不前,那是可怕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