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赵立新演毛姆、罗辑,王劲松饰最憋屈皇帝,他们穿梭在“一本好书”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赵立新演毛姆、罗辑,王劲松饰最憋屈皇帝,他们穿梭在“一本好书”里

任何改编都无法取代原著,也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读书。

作者:杨雨晨

“介绍一下,我是一个刚刚出道的作家,正在努力地混迹于伦敦精英社会的圈子。”一袭黑色燕尾服,演员赵立新站在舞台一角,准备从一场家庭聚会开始,为大家讲述一个“骨感理想与丰满现实”的故事。

赵立新饰演毛姆

这是实力文化继《见字如面》后打造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360°沉浸式舞台设计,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方式交替出现,团队每期通过呈现一本书的情节冲突、人物性格、优美语言,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有趣的书被有趣的人读到。

开篇提到的“理想与现实”的故事,便来自全球百年经典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赵立新扮演的“毛姆”,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表演者之一。

观众会跟随他的步伐,辗转于男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黄维德饰)在英国的家、在巴黎流浪的小酒馆,及平庸画家德克与妻子布兰奇的家之间,感受曲折的情节发展、各异的人物性格、爆发式现场演绎和语言的多重魅力。“这本书我是02年读过,非常喜欢,觉得很高级。”当时的赵立新绝对想不到,16年后他会成为“毛姆”,用表演的方式将这个故事“讲”给大众。不过显然,对于这个新鲜玩意儿,赵立新好奇也喜欢,从他发布的相关微博条数就能看出。

节目开播前夕,他在微博写道:“读书是现在唯一成本不太高利润不太薄的买卖了。万千世界里选一本好书认识一位高人。把一本书的精华像撒珍珠一般铺排在戏剧舞台上,这奇妙的主意只有《见字如面》的创造者关正文先生想得出来吧。”

但你若是问总导演关正文,《一本好书》究竟想要干什么?他可能会一时语塞。用特定的、夹叙夹议的方式呈现出一本书的局部魅力,是团队最主要的想法。但“这样的形态在进行构思的时候,特别难说清楚你到底要干什么,它有点像话剧,又不全是;有点像影视剧,又不是;它什么都不是,然后它还得是个节目。”直到《查令十字街84号》开录,里面的一句台词——“我讨厌新书”——令不少演员不解。有演员问:“导演,为什么她讨厌新书?”

让关正文意识到,这是个特别重要的观点。

买新书,就像女孩子买了件没有试穿过的衣服,极大可能要退换。如果要买书,尤其是留一本终身伴随的书,它一定要自己有过一些阅读体验,即你试穿过。

“我们这个节目,就是大众阅读的试衣间。你先感受一下,你决定,然后你进入,你去买。”关正文说。

《见字如面》是副产品

2016年底,《见字如面》上线,开启了国内“清流综艺”短暂繁荣的局面。

一位明星、一个故事、一段朗读的节目形式,让疲于各类户外真人秀、音乐选秀的观众找到了新的情绪输出口,也给行业指了条新出路。

再加上两季节目播放量破十亿,豆瓣评分8.9、9.3,都将其推到了行业标杆的位置。可关正文却不止一次提到,“《见字如面》真的是《一本好书》研发过程的副产品”。这事儿要从两年前说起。一直想做读书节目的实力文化发现,这个以往也出过爆款的门类竟在这几年越做越艰难,甚至有“灭绝”的迹象。他们分析了问题所在:过于曲高和寡,站在专家解读、推荐的基础上,难以让普通人产生共鸣和喊口号式的“去读书吧”,单纯地将拿着一本印刷物看作正能量、积极向上的行为,是以往这类的节目的通病。“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个行为并不值得多夸耀。因为在印刷术更发达的现在,绝大部分书都不是好书,甚至可以说90%的书,不值得读。读‘坏书’浪费时间还不如打游戏。”他说。

《一本好书》总导演关正文

对症下药即从大众视角出发且推荐真正值得一看的“好书”。但问题又来了,怎样的节目形态才能呈现出一本书的精髓 ,以达到吸引大众阅读的效果?“读一本书就是挑一个中间的片段读,这事儿特别扯”,关正文认为这顶多像中学生写作文,把场景描写得特别好,但不是读书。“你想把这个精彩(片段)演绎出来,又解决不了时候,怎么能带着大家真读这本书?”但信可以。信件大多不长,适合读+讨论的跳转式节目形式。于是,他们把《见字如面》先做了。

做这档节目的过程,给了关导场景化演绎书的灵感。影视化的最大长处无非就是让文字生动、易懂,两大难题都解决了,《一本好书》也终于有了眉目。“干脆别读了,演吧!”他们搜遍了全球图书馆和各大高校的推荐书目,主要挑选近四十年来能提供鲜活认知、激活独立思考,且能被演绎的12本书。无关新旧,当代依然有广泛阅读人群和较高的阅读价值是关键。比如《月亮与六便士》,出版至今已逾百年,但即便是今天依旧能给读者带来思考。

而它的“演”又不是完全照搬影视剧。中间安插讲述者,用于串接表演片段,作感受性评论,以此加快内容情节冲突的效率——观众不必等待漫长的剧情铺垫,戏剧化部分只展现关键场景。与《见字如面》相同地设置“第二现场”,由主持人陈晓楠和两位文化嘉宾坐镇,对节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陈晓楠与文化嘉宾朱大可、蒋方舟在“第二现场”

带着对原著极高的敬畏之心去改编

“我没想到会用这样的一个形式,去向广大的读者朋友推荐一本书。”以老年万历的身份回顾完这个憋屈皇帝的一生,演员王劲松在后台对主持人说。

王劲松饰老年万历

没想到的不止他一个。面对这样一个既不是话剧又不是影视剧,还有分镜,还带着观众的混搭形式,几乎每个演员都会跑过来问总导演同一个问题:“我是按照话剧、还是影视剧的方式来演呢?”这时关正文就会“特别不讲理”地说:“在中间。”

对于黄维德、潘虹等一直活跃在大小银屏的演员来说,表演的要求是动作小、细腻,声音也要自然,因为镜头前纤毫毕现。但现场话剧却恰恰相反,为了照顾离舞台较远的观众,他们的动作、音量往往要放大好几倍。所以影视剧、话剧都尝试过的赵立新、徐帆等双栖演员会更为熟悉这类表达。但什么是“中间”,对他们来说依旧需要反复探讨、尝试。

赵立新与黄维德对戏

导演坦言这个探索的过程“特别好玩”。他拿王劲松主演的《万历十五年》为例,一开始告诉他要演万历,对方回没问题;后来说是老年万历,对方也没问题;直到拿到脚本,王劲松才发现自己饰演的老年万历已经躺在了地宫(安放死者棺椁的地方),一下了愣了:“这怎么演?你要穿越吗?”关正文连连摇头:“咱可不穿越,你就正常起床,跟几百年后的年轻人,讲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于是便有了不同于第一期赵立新既讲述又演绎,这个老年万历是完全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重述自己的一生。

“历史没有绝对,只有接近和可能,谁知道万历15年花开的如何?鸟飞过几何?这是历史的魅力,因此我们会有一颗渴望了解的心。”14日,王劲松在自己的微博写道。

《万历十五年》

如果说演员间的碰撞过程是新鲜好玩的,那每期的脚本撰写对编剧来说便是“如履薄冰”。常见的影视化改编为了让电影电视剧更好看,习惯添加内容,更强调改编作品的自身价值。《一本好书》则坚持最大限度地忠实原著,他们将此等同于用不同的方式读原著,除一些必要的调整(如主人公名字太长)外,对白能照搬就照搬,能找到原作者的(如《三体》作者刘慈欣),就将节目脚本发给他征求意见。

赵立新在《三体》中饰演罗辑

一个小时的节目时长,对于动辄几十万字的名著来说远远不够。团队只能找出一条自己的改编规律:大方向是顺着书本来,用讲述铺垫情节,相当于快进,再用表演呈现关键的冲突。观众如果看一段后有兴趣读书了,可以随时走;如果一直看最后,节目也只呈现了原著的一半,欲知后事如何,去看书吧。“主要是要对得起那么优秀的原著,敬畏之心自然让人压力巨大”, 关正文坦言:“比如《月亮与六便士》这一期脚本是一万四五千字,原著20多万字。我们只表现了不到二十分之一,我生怕有误读有误导,书里面的精彩部分太多。”

文化节目从未火过

从去年年初爆火,到今年的迅速冷静,“清流综艺”在国内的发展好似坐上了过山车,升到高处后又很快回到了原点。但有些意外的是,关正文从未觉得这类节目火过,他把去年居高不下的热度称作“虚火”。这种现象最早容易发生在突然火起来的事物上,一群“跟风者”会顺潮流打造一大批复制品。“速生速死也是它的宿命,没办法。”有两点为证:一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类节目并没有市场吹捧那么优秀、那么好;二是从商业价值上看,当广告主听说你是个文化节目时 ,他会回归到冷静判断,不会有过于激烈的反应,即这个品类节目的价值确认仍需要时间。

既然这样,为什么实力文化还要继续在这一领域做下去?大概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如果说娱乐节目的存在是因为大众需要,大家总有想放空、不动脑子、嘻嘻哈哈的时候;那他们也一定会有填充精神世界、丰富认知的需求。更何况现在整个市场的垂直化、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自专注做自己擅长的领域,满足这一领域的需求人群,才是关正文眼中的“适应市场”。所以他对《一本好书》的定位很明确——用综合手段推荐图书书目。一本书销售过百万册就是畅销书,一档视频节目的播放量平均千万次起,这样的人群覆盖度是比不了的。且不论是演员的演绎还是文化嘉宾的解读,共同的目的都是勾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去读原著。“任何改编都无法取代原著,也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读书。”目前《一本好书》上线三期,豆瓣评分高达9.3,后续还有《霍乱时期的爱情》《尘埃落定》《人类简史》等名著将悉数登场。

作为总导演,关正文说,现在他听到的最好的反馈是:“看了节目我真的想去读这本书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赵立新演毛姆、罗辑,王劲松饰最憋屈皇帝,他们穿梭在“一本好书”里

任何改编都无法取代原著,也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读书。

作者:杨雨晨

“介绍一下,我是一个刚刚出道的作家,正在努力地混迹于伦敦精英社会的圈子。”一袭黑色燕尾服,演员赵立新站在舞台一角,准备从一场家庭聚会开始,为大家讲述一个“骨感理想与丰满现实”的故事。

赵立新饰演毛姆

这是实力文化继《见字如面》后打造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360°沉浸式舞台设计,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方式交替出现,团队每期通过呈现一本书的情节冲突、人物性格、优美语言,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有趣的书被有趣的人读到。

开篇提到的“理想与现实”的故事,便来自全球百年经典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赵立新扮演的“毛姆”,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表演者之一。

观众会跟随他的步伐,辗转于男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黄维德饰)在英国的家、在巴黎流浪的小酒馆,及平庸画家德克与妻子布兰奇的家之间,感受曲折的情节发展、各异的人物性格、爆发式现场演绎和语言的多重魅力。“这本书我是02年读过,非常喜欢,觉得很高级。”当时的赵立新绝对想不到,16年后他会成为“毛姆”,用表演的方式将这个故事“讲”给大众。不过显然,对于这个新鲜玩意儿,赵立新好奇也喜欢,从他发布的相关微博条数就能看出。

节目开播前夕,他在微博写道:“读书是现在唯一成本不太高利润不太薄的买卖了。万千世界里选一本好书认识一位高人。把一本书的精华像撒珍珠一般铺排在戏剧舞台上,这奇妙的主意只有《见字如面》的创造者关正文先生想得出来吧。”

但你若是问总导演关正文,《一本好书》究竟想要干什么?他可能会一时语塞。用特定的、夹叙夹议的方式呈现出一本书的局部魅力,是团队最主要的想法。但“这样的形态在进行构思的时候,特别难说清楚你到底要干什么,它有点像话剧,又不全是;有点像影视剧,又不是;它什么都不是,然后它还得是个节目。”直到《查令十字街84号》开录,里面的一句台词——“我讨厌新书”——令不少演员不解。有演员问:“导演,为什么她讨厌新书?”

让关正文意识到,这是个特别重要的观点。

买新书,就像女孩子买了件没有试穿过的衣服,极大可能要退换。如果要买书,尤其是留一本终身伴随的书,它一定要自己有过一些阅读体验,即你试穿过。

“我们这个节目,就是大众阅读的试衣间。你先感受一下,你决定,然后你进入,你去买。”关正文说。

《见字如面》是副产品

2016年底,《见字如面》上线,开启了国内“清流综艺”短暂繁荣的局面。

一位明星、一个故事、一段朗读的节目形式,让疲于各类户外真人秀、音乐选秀的观众找到了新的情绪输出口,也给行业指了条新出路。

再加上两季节目播放量破十亿,豆瓣评分8.9、9.3,都将其推到了行业标杆的位置。可关正文却不止一次提到,“《见字如面》真的是《一本好书》研发过程的副产品”。这事儿要从两年前说起。一直想做读书节目的实力文化发现,这个以往也出过爆款的门类竟在这几年越做越艰难,甚至有“灭绝”的迹象。他们分析了问题所在:过于曲高和寡,站在专家解读、推荐的基础上,难以让普通人产生共鸣和喊口号式的“去读书吧”,单纯地将拿着一本印刷物看作正能量、积极向上的行为,是以往这类的节目的通病。“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个行为并不值得多夸耀。因为在印刷术更发达的现在,绝大部分书都不是好书,甚至可以说90%的书,不值得读。读‘坏书’浪费时间还不如打游戏。”他说。

《一本好书》总导演关正文

对症下药即从大众视角出发且推荐真正值得一看的“好书”。但问题又来了,怎样的节目形态才能呈现出一本书的精髓 ,以达到吸引大众阅读的效果?“读一本书就是挑一个中间的片段读,这事儿特别扯”,关正文认为这顶多像中学生写作文,把场景描写得特别好,但不是读书。“你想把这个精彩(片段)演绎出来,又解决不了时候,怎么能带着大家真读这本书?”但信可以。信件大多不长,适合读+讨论的跳转式节目形式。于是,他们把《见字如面》先做了。

做这档节目的过程,给了关导场景化演绎书的灵感。影视化的最大长处无非就是让文字生动、易懂,两大难题都解决了,《一本好书》也终于有了眉目。“干脆别读了,演吧!”他们搜遍了全球图书馆和各大高校的推荐书目,主要挑选近四十年来能提供鲜活认知、激活独立思考,且能被演绎的12本书。无关新旧,当代依然有广泛阅读人群和较高的阅读价值是关键。比如《月亮与六便士》,出版至今已逾百年,但即便是今天依旧能给读者带来思考。

而它的“演”又不是完全照搬影视剧。中间安插讲述者,用于串接表演片段,作感受性评论,以此加快内容情节冲突的效率——观众不必等待漫长的剧情铺垫,戏剧化部分只展现关键场景。与《见字如面》相同地设置“第二现场”,由主持人陈晓楠和两位文化嘉宾坐镇,对节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陈晓楠与文化嘉宾朱大可、蒋方舟在“第二现场”

带着对原著极高的敬畏之心去改编

“我没想到会用这样的一个形式,去向广大的读者朋友推荐一本书。”以老年万历的身份回顾完这个憋屈皇帝的一生,演员王劲松在后台对主持人说。

王劲松饰老年万历

没想到的不止他一个。面对这样一个既不是话剧又不是影视剧,还有分镜,还带着观众的混搭形式,几乎每个演员都会跑过来问总导演同一个问题:“我是按照话剧、还是影视剧的方式来演呢?”这时关正文就会“特别不讲理”地说:“在中间。”

对于黄维德、潘虹等一直活跃在大小银屏的演员来说,表演的要求是动作小、细腻,声音也要自然,因为镜头前纤毫毕现。但现场话剧却恰恰相反,为了照顾离舞台较远的观众,他们的动作、音量往往要放大好几倍。所以影视剧、话剧都尝试过的赵立新、徐帆等双栖演员会更为熟悉这类表达。但什么是“中间”,对他们来说依旧需要反复探讨、尝试。

赵立新与黄维德对戏

导演坦言这个探索的过程“特别好玩”。他拿王劲松主演的《万历十五年》为例,一开始告诉他要演万历,对方回没问题;后来说是老年万历,对方也没问题;直到拿到脚本,王劲松才发现自己饰演的老年万历已经躺在了地宫(安放死者棺椁的地方),一下了愣了:“这怎么演?你要穿越吗?”关正文连连摇头:“咱可不穿越,你就正常起床,跟几百年后的年轻人,讲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于是便有了不同于第一期赵立新既讲述又演绎,这个老年万历是完全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重述自己的一生。

“历史没有绝对,只有接近和可能,谁知道万历15年花开的如何?鸟飞过几何?这是历史的魅力,因此我们会有一颗渴望了解的心。”14日,王劲松在自己的微博写道。

《万历十五年》

如果说演员间的碰撞过程是新鲜好玩的,那每期的脚本撰写对编剧来说便是“如履薄冰”。常见的影视化改编为了让电影电视剧更好看,习惯添加内容,更强调改编作品的自身价值。《一本好书》则坚持最大限度地忠实原著,他们将此等同于用不同的方式读原著,除一些必要的调整(如主人公名字太长)外,对白能照搬就照搬,能找到原作者的(如《三体》作者刘慈欣),就将节目脚本发给他征求意见。

赵立新在《三体》中饰演罗辑

一个小时的节目时长,对于动辄几十万字的名著来说远远不够。团队只能找出一条自己的改编规律:大方向是顺着书本来,用讲述铺垫情节,相当于快进,再用表演呈现关键的冲突。观众如果看一段后有兴趣读书了,可以随时走;如果一直看最后,节目也只呈现了原著的一半,欲知后事如何,去看书吧。“主要是要对得起那么优秀的原著,敬畏之心自然让人压力巨大”, 关正文坦言:“比如《月亮与六便士》这一期脚本是一万四五千字,原著20多万字。我们只表现了不到二十分之一,我生怕有误读有误导,书里面的精彩部分太多。”

文化节目从未火过

从去年年初爆火,到今年的迅速冷静,“清流综艺”在国内的发展好似坐上了过山车,升到高处后又很快回到了原点。但有些意外的是,关正文从未觉得这类节目火过,他把去年居高不下的热度称作“虚火”。这种现象最早容易发生在突然火起来的事物上,一群“跟风者”会顺潮流打造一大批复制品。“速生速死也是它的宿命,没办法。”有两点为证:一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类节目并没有市场吹捧那么优秀、那么好;二是从商业价值上看,当广告主听说你是个文化节目时 ,他会回归到冷静判断,不会有过于激烈的反应,即这个品类节目的价值确认仍需要时间。

既然这样,为什么实力文化还要继续在这一领域做下去?大概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如果说娱乐节目的存在是因为大众需要,大家总有想放空、不动脑子、嘻嘻哈哈的时候;那他们也一定会有填充精神世界、丰富认知的需求。更何况现在整个市场的垂直化、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自专注做自己擅长的领域,满足这一领域的需求人群,才是关正文眼中的“适应市场”。所以他对《一本好书》的定位很明确——用综合手段推荐图书书目。一本书销售过百万册就是畅销书,一档视频节目的播放量平均千万次起,这样的人群覆盖度是比不了的。且不论是演员的演绎还是文化嘉宾的解读,共同的目的都是勾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去读原著。“任何改编都无法取代原著,也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读书。”目前《一本好书》上线三期,豆瓣评分高达9.3,后续还有《霍乱时期的爱情》《尘埃落定》《人类简史》等名著将悉数登场。

作为总导演,关正文说,现在他听到的最好的反馈是:“看了节目我真的想去读这本书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