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巴黎车展海报,略显空洞的画面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120年历史的全球首场国际性汽车展示活动
1898年6月15日,法国巴黎杜乐丽花园,一场名为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Automobile(国际汽车展)的全球首场国际性汽车展示活动在Automobile Club de France(法国汽车俱乐部)的张罗下问世,这便是首届巴黎车展。包括当时的汽车工业巨头标致、潘哈德·勒瓦瑟、奔驰、戴姆勒等在内的77家厂商参展。主办方对当时的入围车辆有一个基本要求——必须能依靠自身动力完成巴黎至凡尔赛的往返行程,现在的人可能无法想象,这区区50公里不到的路程对早期的汽车而言却是极大的考验,不过最终仍有232台各型汽车和摩托车停在了杜乐丽花园的展示区,而车展更吸引到多达14万民众的到场参观。
▲首届巴黎车展,也是全球首个国际性车展的海报
▲杜乐丽花园里的首届巴黎车展
▲1898年法国著名媒体《小报》的手绘封面 一窥当时的汽车使用情况
1901年,第三届巴黎车展从杜乐丽花园迁往香榭丽舍大道旁刚刚落成不久的地标性建筑——大皇宫,宏伟的钢筋玻璃穹顶成为这些人类科技结晶最佳的背景板。至1954年,巴黎车展的观众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从1962年开始,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规模,巴黎车展从大皇宫迁往今天的会址——凡尔赛门展览中心,此后从1977年开始改制为双数年份举办的双年展。1988年巴黎车展的官方名称正式更改为:Mondial d’Automobile(汽车大世界)。2004年,巴黎汽车大世界的现场观众人数突破146万人,稳坐当时全球顶级车展头把交椅,但这似乎也是巴黎汽车大世界最后的美好时光。
▲“大皇宫”里的巴黎车展
笔者从小就是个车迷,当年不记得在哪本杂志上看到过一个“全球五大车展”的说法——巴黎、法兰克福、日内瓦、东京、底特律,从那时起就种了草——看齐这五大车展竟成为笔者当时的人生目标。来法国留学的头一年就打卡了巴黎和日内瓦,第二年解锁法兰克福。而那会儿的北京和上海车展在笔者眼中只不过是大型汽车展销会,和巴黎汽车大世界这种堪称引领业界潮流的老资格车展几乎没有可比性。然而短短几年功夫,汽车世界的格局在我面前演出了一场川剧——变脸。市场的变迁是一方面原因,笔者爱上经典车后的见异思迁是另一方面原因,欧洲传统三大车展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迅速下降,每年依然会去,一是为了和来自国内的汽车传媒圈的朋友及老师们见面,二来好歹近距离感受一下新车市场的趋势,让自己不至于太过落伍。
最佛系车展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随着对经典车领域的深耕,我对新车市场的关注难免越来越少,以前每到这种欧洲大型现代车展的还能收到国内媒体的稿件邀约,可随着我微薄上原创的新车内容愈发贫乏,今年的巴黎车展前就只收到一家媒体的约稿意向,了解完我的稿酬标准后也就没了下文。因为手头事情比较多,本来想说要不今年就不去了吧,可转念一想,毕竟也多年没有体验过毫无任务压力,不需要提前预习也不用策划拍摄内容,就是安安静静、轻轻松松的像个车迷一样看车展的日子了,再加上久未谋面的设计师朋友Sophie的邀约,于是还是决定走这么一遭。
▲领到媒体Pass,展馆门口拍一张
因为错过了线上申请媒体Pass的时间,所以只能一早去媒体中心现场领Pass,所幸在法国汽车媒体圈混这么些年也算积累了些人脉,作品集、介绍信、记者证啥的一律没带,凭张名片就搞定了Pass。身边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正匆匆赶进展馆好在新车发布现场抢个好位置,我却一点也不想凑这个热闹,于是回到市区,先和Sophie碰头,一块儿参观了巴黎工艺美术博物馆里的全球首台汽车——居纽蒸汽板车,快到中午了才再晃荡进凡尔赛门展览中心。Sophie说“你今年看起来有些佛系”,心想可不是嘛,可等我进入展馆才发现佛系的何止是我,整个车展都很佛系好不好!
▲巴黎工艺美术博物馆里的全球首台汽车——居纽蒸汽板车改进型原品
因为包括大众品牌在内的一大堆知名汽车品牌的缺席,整个展场显得有些空旷,这还不算,整个2.2号馆的展陈和布局甚至比不上国内二线城市的汽车展销会,好在身边没有摩肩接踵的人群,耳边也没有喧闹的各种大喇叭和扩音器发布的促销信息,要不我真以为自己回国了。120周年的巴黎汽车大世界,我对你有点失望!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希望坚持到场的展商能带给我些许惊喜吧。
法拉利 Monza SP1/2
由于展前完全没有做功课,待发新车里就只知道个法拉利Monza SP1和SP2,再加上“跃马”那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所以第一目标便是红色的法拉利展台,拥有些许复古设计细节的Monza SP 1/2也的确没让我失望,尤其是在一旁的812“超级快”那凌乱的侧面线条的映衬下,Monza SP 1/2的侧面线条如丝般顺滑,特别展台上的那部SP1,横跨引擎盖的黄色赛车条纹一下便让我想起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比利时弗朗科尚赛车队,如此有历史意义的涂装与复古式的优雅可谓完美结合。
▲法拉利Monza SP1
又仔细瞧了瞧SP1与SP2的差别,突然觉得把这么一个漂亮的设计硬生生区分出单座和双座似乎有些脱裤子放屁的嫌疑,因为在当年,这类开顶赛车的基本配置大多为双座,在比赛需要单人驾驶时则可将副驾驶座的盖板装上以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效果,也就是说在以前是没有必要专门生产一个所谓SP1这样的单座版的,也许是当今的道路安全法规所限吧,但这样人为的区分出单座和双座两个版本无疑大大降低了这款车的可玩性。不过总体而言,Monza SP1/2还是相当漂亮的一款车。
未来版标致504 Coupé
车展前不久在微博上见到有朋友发出了一款名为标致e-Legend的纯电动概念车的图片,对目前主要靠政策扶持的所谓“新能源”汽车我向来嗤之以鼻(但以丰田Mirai为代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除外),但不得不说e-Legend凭借出众且复古感强烈的外观在我的心房上狠狠的锤了一拳——她简直太美了!!!可以说无论是大线条还是各种细节都让我联想起当年由意大利宾法操刀设计的标致504 Coupé,在配上有点Tiffany蓝的丝绒座椅,可完全自动折叠进仪表台的方向盘及29寸曲面大屏幕,天哪,古典与未来原来可以结合得如此完美!
▲标致e-Legend Concept
我心目中的本届车展最美概念车毫无疑问就是她了!真心希望她尽快投产,因此特意找到标致展台的负责人向他表达了我对这款概念设计的喜爱,以及希望她尽快投产的愿望,然而,就像此前大部分设计极其优异的法国概念车一样,我得到的答复是:她只是一款概念车,目前不会有投产可能,如果您喜欢这类Coupé车型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明年上市的508 Coupé。“那她俩在外观设计上接近吗?”我接茬问道,“并不!”。
雷诺,回归的“Flamboyante”
从标致展台出来竟然偶遇Sophie同学的老板,捷豹设计总监Ian Callum先生,并和老先生一起来到了对面的雷诺展台,又遇见另一位汽车设计大师,在圈内被誉为“汽车设计界梁朝伟”的雷诺外形设计总监罗基伟先生,有幸聆听两位大师交流各自设计理念的同时,我的目光全被眼前主要展现纯电、自动驾驶与互联相结合的“豪华共享移动客厅”概念的雷诺EZ-ULTIMO所吸引,脑海中竟闪现出一个法语形容词 ——Flamboyante。
▲有幸见到了Ian Callum先生与罗基伟先生
还是多年前在研读有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些美轮美奂的法国车身厂作品史料时第一次认识了这个词,中文字典里的解释是“闪闪发光的、熊熊燃烧的、龙飞凤舞的”。但我总感觉中文的解释并不完全准确,至少在形容那个时期的法国汽车设计时,“Flamboyante”所展现的涵意应该是极其优雅又带着些许夸张,强烈的美感在内心中激起久久不散的波澜,就如同那时法国著名车身厂Figoni & Falaschi,Saoutchik及Henri Labourdette等推出的高定车身作品。所以后来当有法国朋友问我为什么钟爱那个时期的法国经典车时,我也现学现卖的用“Flamboyante”形容她们,而这样的用词也让我收获许多朋友的称赞。此前在和包括保罗·布拉克在内的老一辈汽车设计大师交流后我曾一度认为现代的汽车设计业可能再也无法诞生一台真正堪称Flamboyante的作品了……
▲Flamboyante的法国车,了解一下?
直到我见到EZ-ULTIMO,原来Flamboyante同样适用于这样极具未来感的设计,如果说漂亮的双色车身、修长的线条和奢华感十足的钻石纹理还仅仅是表面的话,等我转到车侧看到她的内饰时,可以说彻底陶醉了——由实木、皮革、金属、大理石等多种材质营造出的强烈包豪斯风格堪称完美,更在我心中留下了久久无法散去的波澜……对于一直以来更钟爱Retro设计的、怀旧的我而言,第一次希望这样一款代表未来的设计概念可以尽快实现。
试乘标致508 GT
从一号馆出来,本想直接走去另一侧的其它展馆群,因为按以往经验,巴黎车展的媒体接驳车可不像法兰克福车展那般容易等到,有等车的功夫通常也就走到了,可转念一想不是佛系逛展吗?完全没必要委屈自己啊,于是找到一号馆前的媒体接驳车出发点,一台如法拉利般红艳的标致508 GT正停在那里等着我。
▲展台上的标致508 GT
作为一个自认审美情趣略特殊的人,往往会因为一些小细节而被某款产品打动,比如无框式车门,就是很多车辆打动我的理由,508便是其中之一,更不用说眼前的这台还带着代表运动的“GT”后缀。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座,仪表台的设计与整车有着很高的契合度,营造出不错的运动感。然而凡尔赛门展览中心那狭窄的通道实在体现不出这车的性能,加上展览中心内禁止鸣笛,所以基本上是以步行的速度坐着一台突出运动感的四门轿跑抵达了对面的4号馆。
好在一路上司机很健谈,标致的培训也做得很到位,作为一名专职司机却对508 GT了如执掌,临下车前和司机师傅谈了谈我对这车比较正面的体验,师傅表示赞同的同时来了一句:“但我发现这车有个小缺陷!”,嗯?我没听错吧?实诚如您让标致情何以堪?说话间他和我一起下了车并打开后车门降下车窗,后车窗上的小三角窗却依然突兀的矗在那里,啊!原来如此!车窗打开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开启后门,否则美感度真的会下降不少。谢过司机师傅继续我的佛系车展,却忘了给丑丑的后门拍上一张照片。标致,你得感谢我呀!
美妙的设计师之夜
就这样从一号馆逛到七号馆结束了巴黎车展首日行程,拍照的数量还不及以往的1/10。Sophie说晚上有个设计师之夜问我要不要去涨涨见识,必须地呀!于是来到香榭丽舍大道附近的某“据点”,一层半的空间里已经挤满了汽车设计师,那个场景真的有点震撼!拿了杯冰白葡萄酒,品尝香醇口感的同时和几位年轻设计师攀谈起来,话题也很快进入到我更擅长的经典车领域,发现原来大家聊起经典车来都能如数家珍,突然觉得现代汽车设计界还是大有希望!
▲在这么多汽车设计师面前我有点懵……
布加迪 Divo?我看应该是Devil吧!
微醺的我睡觉前刷了圈微薄,才发现原来布加迪新车Divo也来巴黎汽车大世界了,可为什么我完全没见到?!于是找Divo成了媒体日第二天的主要安排。
边找边想这么重要的新车型怎么可能没看到?我是不是瞎?可等我真的在一号馆一个暗搓搓的所谓超跑豪车展区的一个更暗搓搓的角落看到Divo时,我倒情愿自己是瞎的!我只能说Divo很上相,之前看她的照片时只觉得她是一台被泡发了的兰博基尼,等见到真车,OMG!那个被压扁了的曾经布加迪标志性的马蹄形水箱格栅竟像极了猪拱!一头猪它跑得再快,终究还是一头猪啊……
▲Divo = 长了大猪拱的被泡发的兰博基尼
论长相还不如这头“保时捷猪”来的好看……
Speedster is back !
看完失望至极的Divo又绕去四号馆瞅了瞅保时捷,毕竟70周年,展台布局很不错,除了现款车型外还有两个主题展区,一个是保时捷超级跑车主题,另一个则是Speedster主题,第二个主题的主角自然是Speedster概念车。说话间发现我站在我身边的竟然是油管著名汽车节目Carfection的主持人卡奇波尔。
巴黎车展上这台Speedster Concept已然是全新Speedster的第二版概念车了,或者说是一款无限接近市售版的Pre-Production Car。尽管大灯上的X形胶条纹因未能获得量产许可而取消,但包括子弹式后视镜、行李箱盖上的加油口等retro特征都得到了保留,而贴纸式车标和车门内侧的轻量门把手则彰显了保时捷当年在马克思·霍夫曼建议下推出首代Speedster时的初衷。另一方面Speedster标志性的“驼背”也显得没前几代那么刻意与突兀,更接近356 Speedster般流畅优雅。量产版明年上市,作为保时捷70周年庆生之作将限量生产1948部,不过车展上听到的传闻是已售罄……
结语:写到这儿差不多就是我对今年巴黎车展的所有印象了,突然涌上一股饥饿感,想起冰箱里的猪五花,一会儿煎几片果腹。如果你正巧也饿了的话不妨感受一下梅赛德斯-奔驰的媒体午餐,主菜是菲利牛排配青豆和羊肚菌,口感真的蛮赞的!
- @外號無敵波 2018年10月17日 初稿于 法国 里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