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麦兰瑞家族:15代珠宝人的薪火传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麦兰瑞家族:15代珠宝人的薪火传承

麦兰瑞(MELLERIO)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之一,至今已传承15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麦兰瑞(MELLERIO)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之一,也是法国最后一个保持纯家族经营的珠宝企业,拥有着400多年的历史,至今已传承至15代。麦兰瑞所拥有的永恒魅力,超越了社会的动荡与政权的更替,更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蕴含着经久不衰的人文精神和历史韵味。在长达4个世纪的经营管理中, 麦兰瑞更是俘获了众多皇室成员的“芳心”,也因此被誉为 “皇后的珠宝商”。

01.传奇开场:与欧洲皇室“缔结良缘”

早在1515年,麦兰瑞家族成员就开始涉足珠宝交易了,不过就当时的境况来说生意并不好做,因为扎根在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州的他们,如果想在繁荣的巴黎兜售自己的手工珠宝,就要翻越阿尔卑斯山。

直到一个世纪后的1613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王后玛丽• 德•美第奇授予了来自维格卓山谷的麦兰瑞家族“在我们国家可以不受公司法管辖,自由贩卖贵重的珠宝首饰和其他饰品”的皇室特权。该文件由玛丽王后亲自签署,并交由议会备案。这一事件标志着麦兰瑞家族珠宝事业新的开端。

而围绕皇室特权,还有传说是因为包括让•马里耶•麦兰瑞在内的伦巴第人拆穿了暗杀路易十三世的阴谋,法国皇室为了表达感谢,给予强力的贸易保护,让麦兰瑞家族在法国逐渐站稳脚步。 但更可信的考据则来自麦兰瑞家族第十五代传人艾米莉•麦兰瑞的调查。 根据她的发现,麦兰瑞所享有的经营特权完全得益于“地缘战略”优势:通过秘密外交同 “掌控” 维格卓山谷高地的家族订立条约, 法国皇室获得前往意大利的通道,而家族则获得珠宝经营特权。

回顾麦兰瑞的发展史,一个叫让•巴普蒂斯特•麦兰瑞的年轻人可谓书写了麦兰瑞亮丽的一笔。彼时,15岁的巴普蒂斯特紧挨着凡尔赛宫门摆了一个珠宝摊位,生意日渐红火。1777 年的一天,刚刚散步回来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注意到这个年轻的商人,并被眼前独特设计和精致做工的珠宝深深吸引,当即购买了几件珠宝,其幽默风趣的谈吐也获得了王后的欣赏。很快,这个小伙子便成了街头巷尾的话题人物,远近闻名。面对着随之而来的各种小订单,他也都认真对待并保质保量地迅速完成。不久之后,巴普蒂斯特成为了王后的珠宝商,开启了品牌提升的大门。

到18世纪的时候,麦兰瑞家族已经在巴黎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此后,麦兰瑞以惊人的创造力陆续得到拿破仑之妻、皇后约瑟芬以及拿破仑的妹妹波利娜和卡罗琳的青睐,进而成功敲开英国、瑞典、比利时等欧洲皇家的大门,累积了庞大的名门望族顾客群,造就了其难以超越的商业成功,并以家族企业的身份延续百年。

02.百年成业: 一波三折但屹立不倒

在麦兰瑞家族的传承过程中,不难发现一种周期性重复的循环模式,即奠定基础—发展中断—复兴—再中断—再复兴。其先后经历过法国恐怖统治时期、1848年法国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始于2000年的影响法国奢侈珠宝品牌的行业加速整合运动,以及家族事件(比如1967年埃米尔•麦兰瑞的早逝)……几乎每一次遭遇都让麦兰瑞跌落谷底,但他们也似乎拥有着一种触底反弹的超能力,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这段历史,见证了麦兰瑞品牌的独特魅力,也让世人看到了其家族成员“慧眼如炬、精诚合作、永不放弃”的匠心精神。

18世纪末,麦兰瑞家族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设计了一款由七个刻有浮雕并镶嵌着红宝石的贝壳制成的手镯,这件迷人的艺术品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彼时,凡尔赛大街还是个散步和聚会的好场所,人们不必为战争而抱怨或叹息。但是世事难料,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打破了平静的生活,也成了麦兰瑞家族蓬勃发展的“拦路虎”。

1793年,弗朗索瓦返回意大利进行避难,其子让•弗朗索瓦参军两年后于1796年返回意大利,为著名的米兰珠宝商马尼尼工作两年。期间, 让•弗朗索瓦依然不间断地积累行业知识,并在1801年返回巴黎,重新做起了珠宝贸易。1804年, 当他的一位顾客Sans-Gêne夫人将其引荐给约瑟芬皇后时,  麦兰瑞家族开始重新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

随着生意日渐红火,让•弗朗索瓦“反其道而行”,于1815年在和平街开了一家珠宝店,成为和平街上开店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接待上流社会的珠宝商,这在当时堪称创新之举。因为其他品牌珠宝商都聚集在王宫附近,而卡地亚珠宝在时隔80年之后才在麦兰瑞旁边开了一家店铺。

事实证明,让•弗朗索瓦的眼光是独到的。此后,麦兰瑞在长达33年的时间里几乎都处于稳定上升的发展趋势中,并成为诸多王后的御用珠宝商。直到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了,动荡不安的环境,加上政治、社会和金融危机,导致珠宝店的生意每况愈下,麦兰瑞家族不得不暂停了和平街的营业。

虽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让•弗朗索瓦和让•安东尼二人兄弟齐心,才华互补,使麦兰瑞家族逐渐从二月革命造成的创伤中恢复元气,但巴黎的危机仍然存在。于是,经过协商意见达成一致的兄弟二人决定前往马德里寻找新的出路。两年后,让•弗朗索瓦和兄弟二人重新看到商机,并在马德里开了一家分店,取名“麦兰瑞兄弟”。

据说,麦兰瑞珠宝在1860年还获得了“西班牙王后陛下御用珠宝匠”的授权。其中的“贝壳皇冠(Shell Tiara)”最受西班牙皇室钟爱, 是伊莎贝拉二世在1868年为女儿Infanta Isabel购买的,后来这项王冠在多个王室成员中流传,比如尤金妮亚王妃、巴塞罗那伯爵夫人、索菲亚王妃以及如今人气颇高的西班牙王妃莱蒂齐亚都佩戴过。

此后,当业务发展趋于稳定后,让•弗朗索瓦兄弟二人还借助可能有血缘关系的其他珠宝商在德国进行商业活动, 也同其他国家的名门贵族建立起了正常的业务往来。 当然,巴黎的生意圈子更是不能放弃。看准时机返回巴黎后,兄弟二人重新整合了和平街上的业务,聚集了一批来自上流社会的忠实客户,并在工艺上锐意创新,从而获得了国际上的赞誉。时至今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麦兰瑞家族依旧绽放着耀眼的光芒,曾经“被迫关门”的和平街上的珠宝店也已成为麦兰瑞的总部兼手工作坊。

03.制胜法宝:跨界创新开拓新领域

几百年来,麦兰瑞家族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拥有强大的顾客群。不管是哪个时期,麦兰瑞家族总是能够巧妙地捕捉顾客的需求并设计出风格独特的珠宝饰品,这些可以从麦兰瑞家族存放的诸多设计资料中可见一斑。

麦兰瑞家族的所有成员几乎都通晓设计,他们习惯于从国家的里程碑事件、周围的环境、杂志书本以及顾客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着手,寻求灵感并将其蕴含在珠宝中,所以麦兰瑞的珠宝可谓是贯穿着每个时代的特点和潮流。

为了留住眼光挑剔和拥有良好修养的顾客,麦兰瑞的珠宝都是由当时顶级的手工匠人设计和打造的。麦兰瑞家族收藏的档案记载,珠宝首饰的制作需要不同技艺的匠人,如设计师、镶嵌师、宝石工、雕刻师、宝石镶嵌师以及上釉师等。

在1830年到1870年的40年间里,麦兰瑞家族就曾与220位工艺家有过长期或定期的合作。同时,这一时期的麦兰瑞家族还开发了无数专利,其中大多和宝石镶嵌工艺相关。  在1855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麦兰瑞家族展示了一款能够安装各种类型宝石的活动杆,这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珠宝业的发展,使在此之前一直僵硬呆板的珠宝首饰的花卉设计变得灵动起来。麦兰瑞家族为此还赢得了金牌,并在之后的创新道路上越走越远。

更值得一说的还有麦兰瑞家族于2005年申请的“麦兰瑞切割”专利。此种切割法可以为宝石创造57个刻面以及无法言喻的璀璨光芒,其“双椭圆形相套”的完美形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被轻易地辨别出来,国际权威的宝石实验室也为每一颗以“麦兰瑞切割”的珠宝出具证明。

或许这就是麦兰瑞珠宝能够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创新,永不休止。不过,麦兰瑞的创新绝不是几项专利那么简单,在这条成功的道路上,麦兰瑞还勇于跨界,并在恰当时机将触角延伸至其他国家。80年代,麦兰瑞家族开始进军亚洲,第一家海外分店开在日本。2004年,麦兰瑞开拓中国市场,进驻上海。直至今日,日本仍是麦兰瑞最大的海外据点,共有7间门店,远超巴黎的店面数量。

除此之外,麦兰瑞还为法国网球公开赛与“欧洲足球先生(金球奖)”创作过精致的奖杯,其中法网奖杯的藤蔓设计与天鹅把手,已经成为经典。

如今,麦兰瑞依旧鼎立在一线珠宝行列,而这个品牌不仅为王后们设计珠宝,也为社会名流、学者与杰出人物奉上精品,比如最惊艳的作品之一要数麦兰瑞为法国著名华裔作家、诗人与书法家陈抱一先生创作的佩剑。麦兰瑞家族在创作时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取材于中国“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竹”的造型,生动逼真,寓意君子气节,也足以看出麦兰瑞在东方文化上的钻研。

04.永续经营:家族新生代谱写新篇章

一直以来,出于对珠宝行业的热爱,每一代麦兰瑞成员都兢兢业业,努力在前人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并肩负起将才能技艺传递给下一代的使命。现在,麦兰瑞第15代传人艾米莉•麦兰瑞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而她也是家族第一位担任要职的女性成员。

目前,在法国珠宝品牌如卡地亚、宝诗龙、尚美巴黎、梵克雅宝等陆续被大型国际集团收购的背景下,对已经历经400多年风雨的麦兰瑞品牌和家族成员而言又是新的挑战。从外部来看,不仅有来自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国际集团的激烈竞争,而且顾客的个性化定制也对珠宝工艺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从内部来看,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就迫使麦兰瑞家族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政策。而这一切,对艾米莉•麦兰瑞来说都是全新的考验。

1998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商学院宝石学专业的艾米莉•麦兰瑞,在创立市场营销部以及重新组织内部审计后,成为麦兰瑞的新一任总裁。此外,她还开创了一套结构化流程,不仅可以预测国际分销,而且重新确定了产品集散及营销策略。专业化进程也包括从家族外聘用拥有20年从业经验的人才担任麦兰瑞总经理。

“如果只是一味去仿效这些大集团的策略,那绝对是错误的,” 艾米莉指出,“为了要与大集团竞争,麦兰瑞必须创造自己的商业模式,持续创新与挑战自己,并打造新的珠宝工艺。”

事实的确如此,家族企业的成功不可复制,只有找到契合本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保证其永续传承。未来,这家由家族100%控股的 “王室珠宝商” 是否能够续写往日的辉煌?在家族新生代的带领下, 新的商业运作模式是否能够创造一条新出路? 而这一切,只能等时间来证明。

家族大事记

1613年,麦兰瑞家族获得“自由贩卖贵重珠宝首饰”的皇室特权,标志着其珠宝事业新的开端。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成了麦兰瑞家族蓬勃发展的“拦路虎”。

1815年,麦兰瑞家族成员在和平街开了一家珠宝店,成为和平街上开店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接待上流社会的珠宝商。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麦兰瑞家族关闭和平街店面。

1855年,麦兰瑞家族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一款能够安装各种类型宝石的活动杆,这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珠宝业的发展。

2004年,麦兰瑞开拓中国市场,进驻上海。

2005年,麦兰瑞家族申请“麦兰瑞切割”专利,此种切割法可为宝石创造57个刻面以及无法言喻的璀璨光芒。

 

 

 

 

来源:接力FortuneGeneratio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麦兰瑞家族:15代珠宝人的薪火传承

麦兰瑞(MELLERIO)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之一,至今已传承15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麦兰瑞(MELLERIO)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之一,也是法国最后一个保持纯家族经营的珠宝企业,拥有着400多年的历史,至今已传承至15代。麦兰瑞所拥有的永恒魅力,超越了社会的动荡与政权的更替,更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蕴含着经久不衰的人文精神和历史韵味。在长达4个世纪的经营管理中, 麦兰瑞更是俘获了众多皇室成员的“芳心”,也因此被誉为 “皇后的珠宝商”。

01.传奇开场:与欧洲皇室“缔结良缘”

早在1515年,麦兰瑞家族成员就开始涉足珠宝交易了,不过就当时的境况来说生意并不好做,因为扎根在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州的他们,如果想在繁荣的巴黎兜售自己的手工珠宝,就要翻越阿尔卑斯山。

直到一个世纪后的1613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王后玛丽• 德•美第奇授予了来自维格卓山谷的麦兰瑞家族“在我们国家可以不受公司法管辖,自由贩卖贵重的珠宝首饰和其他饰品”的皇室特权。该文件由玛丽王后亲自签署,并交由议会备案。这一事件标志着麦兰瑞家族珠宝事业新的开端。

而围绕皇室特权,还有传说是因为包括让•马里耶•麦兰瑞在内的伦巴第人拆穿了暗杀路易十三世的阴谋,法国皇室为了表达感谢,给予强力的贸易保护,让麦兰瑞家族在法国逐渐站稳脚步。 但更可信的考据则来自麦兰瑞家族第十五代传人艾米莉•麦兰瑞的调查。 根据她的发现,麦兰瑞所享有的经营特权完全得益于“地缘战略”优势:通过秘密外交同 “掌控” 维格卓山谷高地的家族订立条约, 法国皇室获得前往意大利的通道,而家族则获得珠宝经营特权。

回顾麦兰瑞的发展史,一个叫让•巴普蒂斯特•麦兰瑞的年轻人可谓书写了麦兰瑞亮丽的一笔。彼时,15岁的巴普蒂斯特紧挨着凡尔赛宫门摆了一个珠宝摊位,生意日渐红火。1777 年的一天,刚刚散步回来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注意到这个年轻的商人,并被眼前独特设计和精致做工的珠宝深深吸引,当即购买了几件珠宝,其幽默风趣的谈吐也获得了王后的欣赏。很快,这个小伙子便成了街头巷尾的话题人物,远近闻名。面对着随之而来的各种小订单,他也都认真对待并保质保量地迅速完成。不久之后,巴普蒂斯特成为了王后的珠宝商,开启了品牌提升的大门。

到18世纪的时候,麦兰瑞家族已经在巴黎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此后,麦兰瑞以惊人的创造力陆续得到拿破仑之妻、皇后约瑟芬以及拿破仑的妹妹波利娜和卡罗琳的青睐,进而成功敲开英国、瑞典、比利时等欧洲皇家的大门,累积了庞大的名门望族顾客群,造就了其难以超越的商业成功,并以家族企业的身份延续百年。

02.百年成业: 一波三折但屹立不倒

在麦兰瑞家族的传承过程中,不难发现一种周期性重复的循环模式,即奠定基础—发展中断—复兴—再中断—再复兴。其先后经历过法国恐怖统治时期、1848年法国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始于2000年的影响法国奢侈珠宝品牌的行业加速整合运动,以及家族事件(比如1967年埃米尔•麦兰瑞的早逝)……几乎每一次遭遇都让麦兰瑞跌落谷底,但他们也似乎拥有着一种触底反弹的超能力,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这段历史,见证了麦兰瑞品牌的独特魅力,也让世人看到了其家族成员“慧眼如炬、精诚合作、永不放弃”的匠心精神。

18世纪末,麦兰瑞家族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设计了一款由七个刻有浮雕并镶嵌着红宝石的贝壳制成的手镯,这件迷人的艺术品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彼时,凡尔赛大街还是个散步和聚会的好场所,人们不必为战争而抱怨或叹息。但是世事难料,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打破了平静的生活,也成了麦兰瑞家族蓬勃发展的“拦路虎”。

1793年,弗朗索瓦返回意大利进行避难,其子让•弗朗索瓦参军两年后于1796年返回意大利,为著名的米兰珠宝商马尼尼工作两年。期间, 让•弗朗索瓦依然不间断地积累行业知识,并在1801年返回巴黎,重新做起了珠宝贸易。1804年, 当他的一位顾客Sans-Gêne夫人将其引荐给约瑟芬皇后时,  麦兰瑞家族开始重新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

随着生意日渐红火,让•弗朗索瓦“反其道而行”,于1815年在和平街开了一家珠宝店,成为和平街上开店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接待上流社会的珠宝商,这在当时堪称创新之举。因为其他品牌珠宝商都聚集在王宫附近,而卡地亚珠宝在时隔80年之后才在麦兰瑞旁边开了一家店铺。

事实证明,让•弗朗索瓦的眼光是独到的。此后,麦兰瑞在长达33年的时间里几乎都处于稳定上升的发展趋势中,并成为诸多王后的御用珠宝商。直到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了,动荡不安的环境,加上政治、社会和金融危机,导致珠宝店的生意每况愈下,麦兰瑞家族不得不暂停了和平街的营业。

虽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让•弗朗索瓦和让•安东尼二人兄弟齐心,才华互补,使麦兰瑞家族逐渐从二月革命造成的创伤中恢复元气,但巴黎的危机仍然存在。于是,经过协商意见达成一致的兄弟二人决定前往马德里寻找新的出路。两年后,让•弗朗索瓦和兄弟二人重新看到商机,并在马德里开了一家分店,取名“麦兰瑞兄弟”。

据说,麦兰瑞珠宝在1860年还获得了“西班牙王后陛下御用珠宝匠”的授权。其中的“贝壳皇冠(Shell Tiara)”最受西班牙皇室钟爱, 是伊莎贝拉二世在1868年为女儿Infanta Isabel购买的,后来这项王冠在多个王室成员中流传,比如尤金妮亚王妃、巴塞罗那伯爵夫人、索菲亚王妃以及如今人气颇高的西班牙王妃莱蒂齐亚都佩戴过。

此后,当业务发展趋于稳定后,让•弗朗索瓦兄弟二人还借助可能有血缘关系的其他珠宝商在德国进行商业活动, 也同其他国家的名门贵族建立起了正常的业务往来。 当然,巴黎的生意圈子更是不能放弃。看准时机返回巴黎后,兄弟二人重新整合了和平街上的业务,聚集了一批来自上流社会的忠实客户,并在工艺上锐意创新,从而获得了国际上的赞誉。时至今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麦兰瑞家族依旧绽放着耀眼的光芒,曾经“被迫关门”的和平街上的珠宝店也已成为麦兰瑞的总部兼手工作坊。

03.制胜法宝:跨界创新开拓新领域

几百年来,麦兰瑞家族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拥有强大的顾客群。不管是哪个时期,麦兰瑞家族总是能够巧妙地捕捉顾客的需求并设计出风格独特的珠宝饰品,这些可以从麦兰瑞家族存放的诸多设计资料中可见一斑。

麦兰瑞家族的所有成员几乎都通晓设计,他们习惯于从国家的里程碑事件、周围的环境、杂志书本以及顾客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着手,寻求灵感并将其蕴含在珠宝中,所以麦兰瑞的珠宝可谓是贯穿着每个时代的特点和潮流。

为了留住眼光挑剔和拥有良好修养的顾客,麦兰瑞的珠宝都是由当时顶级的手工匠人设计和打造的。麦兰瑞家族收藏的档案记载,珠宝首饰的制作需要不同技艺的匠人,如设计师、镶嵌师、宝石工、雕刻师、宝石镶嵌师以及上釉师等。

在1830年到1870年的40年间里,麦兰瑞家族就曾与220位工艺家有过长期或定期的合作。同时,这一时期的麦兰瑞家族还开发了无数专利,其中大多和宝石镶嵌工艺相关。  在1855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麦兰瑞家族展示了一款能够安装各种类型宝石的活动杆,这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珠宝业的发展,使在此之前一直僵硬呆板的珠宝首饰的花卉设计变得灵动起来。麦兰瑞家族为此还赢得了金牌,并在之后的创新道路上越走越远。

更值得一说的还有麦兰瑞家族于2005年申请的“麦兰瑞切割”专利。此种切割法可以为宝石创造57个刻面以及无法言喻的璀璨光芒,其“双椭圆形相套”的完美形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被轻易地辨别出来,国际权威的宝石实验室也为每一颗以“麦兰瑞切割”的珠宝出具证明。

或许这就是麦兰瑞珠宝能够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创新,永不休止。不过,麦兰瑞的创新绝不是几项专利那么简单,在这条成功的道路上,麦兰瑞还勇于跨界,并在恰当时机将触角延伸至其他国家。80年代,麦兰瑞家族开始进军亚洲,第一家海外分店开在日本。2004年,麦兰瑞开拓中国市场,进驻上海。直至今日,日本仍是麦兰瑞最大的海外据点,共有7间门店,远超巴黎的店面数量。

除此之外,麦兰瑞还为法国网球公开赛与“欧洲足球先生(金球奖)”创作过精致的奖杯,其中法网奖杯的藤蔓设计与天鹅把手,已经成为经典。

如今,麦兰瑞依旧鼎立在一线珠宝行列,而这个品牌不仅为王后们设计珠宝,也为社会名流、学者与杰出人物奉上精品,比如最惊艳的作品之一要数麦兰瑞为法国著名华裔作家、诗人与书法家陈抱一先生创作的佩剑。麦兰瑞家族在创作时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取材于中国“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竹”的造型,生动逼真,寓意君子气节,也足以看出麦兰瑞在东方文化上的钻研。

04.永续经营:家族新生代谱写新篇章

一直以来,出于对珠宝行业的热爱,每一代麦兰瑞成员都兢兢业业,努力在前人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并肩负起将才能技艺传递给下一代的使命。现在,麦兰瑞第15代传人艾米莉•麦兰瑞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而她也是家族第一位担任要职的女性成员。

目前,在法国珠宝品牌如卡地亚、宝诗龙、尚美巴黎、梵克雅宝等陆续被大型国际集团收购的背景下,对已经历经400多年风雨的麦兰瑞品牌和家族成员而言又是新的挑战。从外部来看,不仅有来自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国际集团的激烈竞争,而且顾客的个性化定制也对珠宝工艺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从内部来看,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就迫使麦兰瑞家族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政策。而这一切,对艾米莉•麦兰瑞来说都是全新的考验。

1998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商学院宝石学专业的艾米莉•麦兰瑞,在创立市场营销部以及重新组织内部审计后,成为麦兰瑞的新一任总裁。此外,她还开创了一套结构化流程,不仅可以预测国际分销,而且重新确定了产品集散及营销策略。专业化进程也包括从家族外聘用拥有20年从业经验的人才担任麦兰瑞总经理。

“如果只是一味去仿效这些大集团的策略,那绝对是错误的,” 艾米莉指出,“为了要与大集团竞争,麦兰瑞必须创造自己的商业模式,持续创新与挑战自己,并打造新的珠宝工艺。”

事实的确如此,家族企业的成功不可复制,只有找到契合本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保证其永续传承。未来,这家由家族100%控股的 “王室珠宝商” 是否能够续写往日的辉煌?在家族新生代的带领下, 新的商业运作模式是否能够创造一条新出路? 而这一切,只能等时间来证明。

家族大事记

1613年,麦兰瑞家族获得“自由贩卖贵重珠宝首饰”的皇室特权,标志着其珠宝事业新的开端。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成了麦兰瑞家族蓬勃发展的“拦路虎”。

1815年,麦兰瑞家族成员在和平街开了一家珠宝店,成为和平街上开店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接待上流社会的珠宝商。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麦兰瑞家族关闭和平街店面。

1855年,麦兰瑞家族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一款能够安装各种类型宝石的活动杆,这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珠宝业的发展。

2004年,麦兰瑞开拓中国市场,进驻上海。

2005年,麦兰瑞家族申请“麦兰瑞切割”专利,此种切割法可为宝石创造57个刻面以及无法言喻的璀璨光芒。

 

 

 

 

来源:接力FortuneGeneratio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