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十五岁出畅销书,与梁羽生“打擂台”,卷入“世纪之争”……难忘金庸“大侠”点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十五岁出畅销书,与梁羽生“打擂台”,卷入“世纪之争”……难忘金庸“大侠”点滴

代武侠泰斗金庸逝世,读者难忘他曾留下的快意和快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者按:一代武侠泰斗金庸逝世,读者难忘他曾留下的快意和快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从报纸资料库中找出关于金庸先生的若干报道,从少年到世纪之交,回顾金庸作品进入大陆以来的流传和对读者的影响。

你读过金庸的新武侠小说,你是否知晓“金大侠”少年时代的轶事——

金庸十五岁出畅销书

刊于解放日报1996年5月12日(摘自《炎黄春秋》)

小学毕业后,金镛考入了浙江省立嘉兴中学。

一晃,金庸已经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了。那些天,金庸整天忙于复习功课,准备报考高中。一日,金庸与两位同学在教室里做完练习作业,闲聊起来。谈着,谈着,金庸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对两位同学说:

“初中考高中,那么多同学埋头复习功课,太辛苦了,要是有一本指导考试的书就好了。考高中的辅导书我们没有资力编,但是我们有小学考初中的经验。何不编一本指导小学生考初中的书呢?这样好让我们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复习功课少走一点弯路,找到一条门径。”

“好,编一本教小学生如何复习功课的书,这个主意好!”两位同学被金庸新奇的想法所鼓舞,表示支持。

说干就干。他们三人当即分了工,书由金庸主编,每人编写一部分。于是他们三人分头行动,各自埋头编写起来。很快,书编出来了,内容是指导小学生如何在升学考试中应答问题,争取好成绩。

书稿编定后,金庸起了一个书名:《给投考初中者》。接着15岁的金庸又自行印刷发行。

《给投考初中者》出版后,在浙南十分畅销,同时它还深受福建、江西等省小学生的欢迎。这是金庸生平出版的第一本书,作为出版家的经营天赋于此初见端倪。它亦使金庸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利润。

后来,金庸考入了浙江省联合高中。在班上,金庸的成绩出类拔萃。当时在这学校的图书馆走廊上办有一个壁报,可供同学们发表文章。金庸时常在壁报上登载文章,他的文学创作才能这时候就显露出来了。

一天,金庸给壁报写了一篇《阿丽丝漫游记》,引起了同学们争相观看。他在文中描述了一位名叫阿丽丝小姐从西方到东方世界游玩,一日到一家学校校园,忽见一条眼镜蛇东游西窜,吐毒舌喷毒汁,恶狠狠地教训学生说:“如果……你活得不耐烦了,我就叫你永远不得超生!如果……”眼镜蛇无孔不入,时而到教室,时而到寝室,时而到操场,时而到饭堂,学生们见了逃避三舍……

同学们无不拍手称快,大家都知道金庸笔下的眼镜蛇就是学校的训育主任。因为他平时戴眼镜,讲话时常夹着“如果”口头语,所以同学们就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如果”。这位“如果”主任不近情理,动不动就板着脸孔训人,学生十分讨厌他,但敢怒不敢言。金庸写文章讥讽他,当然大快人心。同学们十分钦佩金庸敢于反抗强权的侠气。

金庸的读书与写作

曹正文

刊于解放日报1990年3月24日

笔者日前与金庸先生通信,问及他的读书生活,他寄我资料若干,我写出来供有兴趣读金庸小说的读者参考。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1925年。原籍浙江海宁,他读小学时就爱读武侠小说,读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荒江女侠》,后来又迷上了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金庸毕业于重庆的国立政治大学,他当时细读了英文原版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并用英法文参阅了大仲马的《隐侠记》与《基度山恩仇记》。他认为大仲马与史蒂文森的小说对他从事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小说中,他受《水浒》、《七侠五义》以及还珠楼主的之益最大。

四十年代末,《大公报》招聘记者,应征者有三千余人,金庸经考试入聘,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调到香港,后又转入《新晚报》工作,派去编“下午茶座”副刊,先后用“姚馥兰”与“林欢”的笔名写专栏影评。他由写影评而转向写电影剧本,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任编导,先后创作了《绝代佳人》、《兰花花》等,与人合导了由夏梦主演的《王老虎抢亲》。他当时阅读了大量艺术书籍。

金庸写武侠小说纯属偶然,1952年有一场著名的拳师比武,擂台设在澳门,《新晚报》请陈文统(即梁羽生)写武侠连载,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一炮打响,金庸不甘寂寞,在1955年写出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并一发不可收,写出了十四部武侠小说,以每部书的第一字组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综观金庸小说,渗透了各种学问与知识,尤其对佛经特别有研究。金庸的大书房有二百多平方米,其中包括一百巨册的《大藏经》。他的《天龙八部》与《神雕侠侣》就渗透了禅宗思想。金庸读书很刻苦,年轻时学英文,每天限定背多少单词与短句,雷打不动。他后来创办《明报》,除写作之外,还坚持每天读书四小时,这就使他的小说博大精深。他最爱读《资治通鉴》。

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招一式,跃然纸上,其实他根本不会武术,他写武功名称,大都借用成语,或信手拈来四个字。当然他也翻阅过几本穴位的书,不致于在书中出洋相,金庸笔下的人物,自称最喜欢乔峰与杨过,有人问他哪一部作品写得最为得意,金庸回答是《鹿鼎记》(香港学者董千里认为是《神雕侠侣》),我本人则特别推崇他的《笑傲江湖》。

二十世纪文学大师,金庸排名第四,恰不恰当? 
名校北大发出聘书,金庸荣任教授,够不够格?

金庸卷入“世纪之争”

特约撰稿 曾楚风 宗泽和

刊于解放日报1996年1月27日

金庸是人们很熟悉的一位作家,他从1955年开始,到1972年止,写出了15部中、长篇武侠小说,拥有大量的“金庸迷”。

然而前不久,金庸却卷入了一场“世纪之争”?

争论缘起于两件事:一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列为第四位中国文学大师,而茅盾却未能入选;二是此后金庸又被北京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北大中文系教授严家炎在授聘仪式上盛赞金庸的武侠小说“带来了一场文学革命”。

为此,国内文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社会各方亦出现激烈争论。由于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末期的争论,故而被一些人士称为“中国文坛的一场‘世纪之争’”。

近年来,“跨世纪”、“新世纪”是热门话题。这也难怪,世纪之交,百年一遇,激发着人们的雄心壮志与神圣使命感。在学术界,早几年就有一股子为二十世纪划上句号的热乎劲,表现之一,是出版界热衷于筹划冠以“二十世纪”或“跨世纪”的大型丛书。北京师范大学王小川等几位研究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的青年教师,与有关出版社商议后,加紧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的编选点评工作。正在此时,《中国青年报》有人来访。编辑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对文学大师座次的新排法有所强调。此后,《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出些新奇?金庸可能当大师?》一文。

这篇短文迅即被各种报刊转载,引起了强烈反响。《读书》杂志刊文说“国内文学界感到愕然,产生颇多争议”,《中华读书报》则称这种评选“颠覆教科书”。石惊文坛,金庸在二十世纪文学殿堂排名第四,茅盾被挤出大师之门,尤令文坛慨然。但有些人却为“金庸第四”而高兴,他们认为,金庸武侠小说所达到的雅俗共赏的至高境界,其艺术上的巨大感染力,恐怕许多已有定评的名作也难以望其项背,否则就无法解释金庸小说如此深入人心的文化现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关“金庸第四”的争议尚未平息,北京大学为金庸举行名誉教授授聘仪式,北大中文系教授严家炎在授聘仪式上做的小型报告《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使这场“世纪之争”愈演愈烈。

严教授在报告中谈到,中国传统小说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没有地位,“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将小说抬进了文学殿堂,成为文学的中心,这便是完全欧化的新文学中的新小说。而传统形成的新小说,却一直未能发展起来。赵树理在这方面做过极大的努力,金庸在香港也做着同样的工作,继续着这一场文学革命的某一部分任务,以自己优秀的作品将通俗小说抬入文学殿堂。

对此,有的报纸很快就刊文予以批评,认为严教授居然盛赞金庸小说带来了“一场文学革命”,这是把“下流变上流”;北大居然让金庸当了名誉教授,这是“自贬身份而媚俗”。

北京大学的一些教师也对聘金庸为名誉教授而颇有微辞。有的认为,金庸有再大学问,那也是关于武侠小说的,凭这样的东西何以进入这等学术圣地?有的认为,要保持学术精神的纯洁,必须与世俗有些距离才好。

有些人士则不同意这类批评。有的认为这种批评“里头有门户之见,有偏见”。有的则对“拒绝金庸”的主张者反唇相讥:“你不看金庸小说,有什么资格评论金庸?你不喜欢,就不许别人喜欢?”

而这种反唇相讥,又引来了“看金庸小说”的学者加入论战。有的学者在研究了金庸小说之后,撰写长篇论文,认为“金庸武侠文化充其量只是暴力文化+流氓文化,‘打得赢就是大爷,打不赢就是孙子’的愚民文化”,“金庸武侠小说充满了逃避现实者和弱者的自卑心理,充满了帮会等级梦游式的鬼话”,“十年文革读不到金庸小说是一种不幸,十年改革后还迷恋金庸小说是另一种不幸”。

唇枪舌剑,文坛大动干戈。这场论战被一些人士称为“世纪之争”,眼下还在继续……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十五岁出畅销书,与梁羽生“打擂台”,卷入“世纪之争”……难忘金庸“大侠”点滴

最新更新时间:10/30 21:1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十五岁出畅销书,与梁羽生“打擂台”,卷入“世纪之争”……难忘金庸“大侠”点滴

代武侠泰斗金庸逝世,读者难忘他曾留下的快意和快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者按:一代武侠泰斗金庸逝世,读者难忘他曾留下的快意和快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从报纸资料库中找出关于金庸先生的若干报道,从少年到世纪之交,回顾金庸作品进入大陆以来的流传和对读者的影响。

你读过金庸的新武侠小说,你是否知晓“金大侠”少年时代的轶事——

金庸十五岁出畅销书

刊于解放日报1996年5月12日(摘自《炎黄春秋》)

小学毕业后,金镛考入了浙江省立嘉兴中学。

一晃,金庸已经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了。那些天,金庸整天忙于复习功课,准备报考高中。一日,金庸与两位同学在教室里做完练习作业,闲聊起来。谈着,谈着,金庸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对两位同学说:

“初中考高中,那么多同学埋头复习功课,太辛苦了,要是有一本指导考试的书就好了。考高中的辅导书我们没有资力编,但是我们有小学考初中的经验。何不编一本指导小学生考初中的书呢?这样好让我们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复习功课少走一点弯路,找到一条门径。”

“好,编一本教小学生如何复习功课的书,这个主意好!”两位同学被金庸新奇的想法所鼓舞,表示支持。

说干就干。他们三人当即分了工,书由金庸主编,每人编写一部分。于是他们三人分头行动,各自埋头编写起来。很快,书编出来了,内容是指导小学生如何在升学考试中应答问题,争取好成绩。

书稿编定后,金庸起了一个书名:《给投考初中者》。接着15岁的金庸又自行印刷发行。

《给投考初中者》出版后,在浙南十分畅销,同时它还深受福建、江西等省小学生的欢迎。这是金庸生平出版的第一本书,作为出版家的经营天赋于此初见端倪。它亦使金庸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利润。

后来,金庸考入了浙江省联合高中。在班上,金庸的成绩出类拔萃。当时在这学校的图书馆走廊上办有一个壁报,可供同学们发表文章。金庸时常在壁报上登载文章,他的文学创作才能这时候就显露出来了。

一天,金庸给壁报写了一篇《阿丽丝漫游记》,引起了同学们争相观看。他在文中描述了一位名叫阿丽丝小姐从西方到东方世界游玩,一日到一家学校校园,忽见一条眼镜蛇东游西窜,吐毒舌喷毒汁,恶狠狠地教训学生说:“如果……你活得不耐烦了,我就叫你永远不得超生!如果……”眼镜蛇无孔不入,时而到教室,时而到寝室,时而到操场,时而到饭堂,学生们见了逃避三舍……

同学们无不拍手称快,大家都知道金庸笔下的眼镜蛇就是学校的训育主任。因为他平时戴眼镜,讲话时常夹着“如果”口头语,所以同学们就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如果”。这位“如果”主任不近情理,动不动就板着脸孔训人,学生十分讨厌他,但敢怒不敢言。金庸写文章讥讽他,当然大快人心。同学们十分钦佩金庸敢于反抗强权的侠气。

金庸的读书与写作

曹正文

刊于解放日报1990年3月24日

笔者日前与金庸先生通信,问及他的读书生活,他寄我资料若干,我写出来供有兴趣读金庸小说的读者参考。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1925年。原籍浙江海宁,他读小学时就爱读武侠小说,读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荒江女侠》,后来又迷上了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金庸毕业于重庆的国立政治大学,他当时细读了英文原版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并用英法文参阅了大仲马的《隐侠记》与《基度山恩仇记》。他认为大仲马与史蒂文森的小说对他从事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小说中,他受《水浒》、《七侠五义》以及还珠楼主的之益最大。

四十年代末,《大公报》招聘记者,应征者有三千余人,金庸经考试入聘,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调到香港,后又转入《新晚报》工作,派去编“下午茶座”副刊,先后用“姚馥兰”与“林欢”的笔名写专栏影评。他由写影评而转向写电影剧本,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任编导,先后创作了《绝代佳人》、《兰花花》等,与人合导了由夏梦主演的《王老虎抢亲》。他当时阅读了大量艺术书籍。

金庸写武侠小说纯属偶然,1952年有一场著名的拳师比武,擂台设在澳门,《新晚报》请陈文统(即梁羽生)写武侠连载,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一炮打响,金庸不甘寂寞,在1955年写出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并一发不可收,写出了十四部武侠小说,以每部书的第一字组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综观金庸小说,渗透了各种学问与知识,尤其对佛经特别有研究。金庸的大书房有二百多平方米,其中包括一百巨册的《大藏经》。他的《天龙八部》与《神雕侠侣》就渗透了禅宗思想。金庸读书很刻苦,年轻时学英文,每天限定背多少单词与短句,雷打不动。他后来创办《明报》,除写作之外,还坚持每天读书四小时,这就使他的小说博大精深。他最爱读《资治通鉴》。

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招一式,跃然纸上,其实他根本不会武术,他写武功名称,大都借用成语,或信手拈来四个字。当然他也翻阅过几本穴位的书,不致于在书中出洋相,金庸笔下的人物,自称最喜欢乔峰与杨过,有人问他哪一部作品写得最为得意,金庸回答是《鹿鼎记》(香港学者董千里认为是《神雕侠侣》),我本人则特别推崇他的《笑傲江湖》。

二十世纪文学大师,金庸排名第四,恰不恰当? 
名校北大发出聘书,金庸荣任教授,够不够格?

金庸卷入“世纪之争”

特约撰稿 曾楚风 宗泽和

刊于解放日报1996年1月27日

金庸是人们很熟悉的一位作家,他从1955年开始,到1972年止,写出了15部中、长篇武侠小说,拥有大量的“金庸迷”。

然而前不久,金庸却卷入了一场“世纪之争”?

争论缘起于两件事:一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列为第四位中国文学大师,而茅盾却未能入选;二是此后金庸又被北京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北大中文系教授严家炎在授聘仪式上盛赞金庸的武侠小说“带来了一场文学革命”。

为此,国内文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社会各方亦出现激烈争论。由于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末期的争论,故而被一些人士称为“中国文坛的一场‘世纪之争’”。

近年来,“跨世纪”、“新世纪”是热门话题。这也难怪,世纪之交,百年一遇,激发着人们的雄心壮志与神圣使命感。在学术界,早几年就有一股子为二十世纪划上句号的热乎劲,表现之一,是出版界热衷于筹划冠以“二十世纪”或“跨世纪”的大型丛书。北京师范大学王小川等几位研究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的青年教师,与有关出版社商议后,加紧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的编选点评工作。正在此时,《中国青年报》有人来访。编辑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对文学大师座次的新排法有所强调。此后,《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出些新奇?金庸可能当大师?》一文。

这篇短文迅即被各种报刊转载,引起了强烈反响。《读书》杂志刊文说“国内文学界感到愕然,产生颇多争议”,《中华读书报》则称这种评选“颠覆教科书”。石惊文坛,金庸在二十世纪文学殿堂排名第四,茅盾被挤出大师之门,尤令文坛慨然。但有些人却为“金庸第四”而高兴,他们认为,金庸武侠小说所达到的雅俗共赏的至高境界,其艺术上的巨大感染力,恐怕许多已有定评的名作也难以望其项背,否则就无法解释金庸小说如此深入人心的文化现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关“金庸第四”的争议尚未平息,北京大学为金庸举行名誉教授授聘仪式,北大中文系教授严家炎在授聘仪式上做的小型报告《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使这场“世纪之争”愈演愈烈。

严教授在报告中谈到,中国传统小说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没有地位,“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将小说抬进了文学殿堂,成为文学的中心,这便是完全欧化的新文学中的新小说。而传统形成的新小说,却一直未能发展起来。赵树理在这方面做过极大的努力,金庸在香港也做着同样的工作,继续着这一场文学革命的某一部分任务,以自己优秀的作品将通俗小说抬入文学殿堂。

对此,有的报纸很快就刊文予以批评,认为严教授居然盛赞金庸小说带来了“一场文学革命”,这是把“下流变上流”;北大居然让金庸当了名誉教授,这是“自贬身份而媚俗”。

北京大学的一些教师也对聘金庸为名誉教授而颇有微辞。有的认为,金庸有再大学问,那也是关于武侠小说的,凭这样的东西何以进入这等学术圣地?有的认为,要保持学术精神的纯洁,必须与世俗有些距离才好。

有些人士则不同意这类批评。有的认为这种批评“里头有门户之见,有偏见”。有的则对“拒绝金庸”的主张者反唇相讥:“你不看金庸小说,有什么资格评论金庸?你不喜欢,就不许别人喜欢?”

而这种反唇相讥,又引来了“看金庸小说”的学者加入论战。有的学者在研究了金庸小说之后,撰写长篇论文,认为“金庸武侠文化充其量只是暴力文化+流氓文化,‘打得赢就是大爷,打不赢就是孙子’的愚民文化”,“金庸武侠小说充满了逃避现实者和弱者的自卑心理,充满了帮会等级梦游式的鬼话”,“十年文革读不到金庸小说是一种不幸,十年改革后还迷恋金庸小说是另一种不幸”。

唇枪舌剑,文坛大动干戈。这场论战被一些人士称为“世纪之争”,眼下还在继续……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十五岁出畅销书,与梁羽生“打擂台”,卷入“世纪之争”……难忘金庸“大侠”点滴

最新更新时间:10/30 21:1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