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两年前吗,口碑炸裂的《见字如面》横空出世,第一个扛起国产清流综艺的大旗。
可是最近,另一档综艺的问世,突然告诉我们:
纳尼?《见字如面》只是一道前菜!
真正的饕餮盛宴是它——
《一本好书》
没错,这就是小赞今天必须实名吹爆的神仙综艺,不怕打脸地说,它绝对是今年最高级的国产综艺!目前豆瓣评分9.3,我嫌低!
360°舞台设计,一大波人直呼想去现场做观众!
赵立新、王劲松、黄维德、王洛勇、潘虹、徐帆等老戏骨实力飙戏,用舞台剧、脱口秀等先锋形式演绎那些极难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经典好书。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勾起你读书的兴趣!这些“曲高和寡”的名著,在他们的演绎下也真的变得有趣了!撩人了!
一起来看——
《月亮和六便士》
活着时穷困潦倒,一幅画没卖出去;死后却被奉为天才,每一幅画都价值连城。
这是天才画家高更的一生。
高更自画像
1911年,英国小说家毛姆把他的故事写进了一本书,取名《月亮和六便士》。从此,月亮成了理想的象征,六便士成了俗世的象征,小说也以探讨理想和现实的人类永恒困境主题闻名于世。
高更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
这样一部写天才的小说,听起来就很“不接地气”。但《一本好书》的绝妙之处在于,把每个角色的命运都演绎得令人唏嘘不已:
主人公斯特里,是伦敦一个证券经纪人,拥有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富足家庭。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抛弃妻子和两个孩子,跑了。
所有人都说他和另一个女人私奔了——否则很难解释,一个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男子何以突然做此举动。
受斯特里妻子艾米的委托,作者毛姆去巴黎劝说斯特里回头是岸。然而,面对毛姆的诘问,斯特里虽然供认不讳,却毫无忏悔之色。
毛姆:你简直太没人性了
斯特里:我看也是(感受下这不屑的小眼神)
但渐渐的毛姆发现,斯特里抛妻弃子的原因并不是小三插足,而是——为了画画!一提到画画,他的眼里就点起了一簇熊熊燃烧的小火苗。
斯特里对毛姆说:
“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就像一个人掉进了水里,不管他游泳游得好不好,他必须挣扎,不然就得淹死!”
有趣的是,当毛姆告诉艾米她丈夫并没有外遇,艾米非但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彻底意识到:他永远不会回来了。她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如果是因为女人,那他还有可能会回来,可如果不是因为女人,那么这一切就都完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艾米坚持对外宣称:斯特里是和别的女人私奔了。或许,她宁可被看作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也不愿被看作一个可笑的女人。
5年后,斯特里在巴黎混得穷困潦倒,没有一个人欣赏他的画,除了一个叫德克的三流画家。德克坚信:斯特里是个天才,只是并非人人都能认出天才。
德克经常接济斯特里,甚至在他病重时接他到自己家中养病。然后,悲剧发生了——德克的妻子布兰奇爱上了斯特里!又一个疯子!布兰奇本来拥有岁月静好的幸福生活,斯特里曾是她最厌恶最鄙夷的人,她却飞蛾扑火般爱上了!
当布兰奇准备和斯特里私奔,德克却做出了一个意外的决定:自己离开,把家让给他们!
你一定会说:What?这不是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吗?别急,更意外的还在后头:
布兰奇当然没能和斯特里过上幸福的生活,某天,又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布兰奇平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布兰奇死后,德克愤恨交加。但在看到斯特里为布兰奇所画的裸体画像后,他再一次被这天才的画作折服了。他最终也没有怨恨斯特里,还为他把这幅画送给了自己欣喜若狂。
斯特里呢?他甚至没有出席布兰奇的葬礼,像当初抛弃艾米一样,没有一丝忏悔……
这就是斯特里,一个完全无法用道德标准去评判的人。黄维德用那总是挂在嘴边不屑一切又仿佛洞穿一切的笑,让我们真正感受到:
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还有赵立新的演绎,尽显毛姆“犀利话痨”的人设!海量的旁白对白,行云流水的台词功底,让人直呼太过瘾!
《万历十五年》
再说说第2期《万历十五年》,由古装剧老戏骨王劲松老师挑大梁。
1982年,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美国出版后,风靡世界至今。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大明王朝还是一片太平景象,为何被认为是暗流涌动的一年,大明王朝覆灭败局已定?创下“28年不上朝”懒政纪录的万历皇帝,真的是昏君吗?
《一本好书》对此书的改编也非常有创意!
一袭白衣白发的老年万历魂灵从明定陵中缓缓坐起,向观众娓娓道来自己“憋屈”的一生——
随着舞台灯起灯灭,万历的人生碎片渐次上演:
从太子到10岁登基做皇帝,他就没有一天自由过。
小时候,学习不自由,为了避免重蹈宋徽宗的覆辙,他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六艺,只能读枯燥的四书五经、圣贤之书。
吃饭也不自由,爱吃的不能多吃,再饿也只能吃八分饱。
稍一长大,马上尝到娶妻不自由的滋味,想立最爱的郑妃为后,与她生同衾死同穴,群臣要反对;想立郑妃所生的三皇子为太子,群臣又要反对!
还有,都说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所谓的批阅奏折,也不过是把内阁票拟好的意见用朱笔誊抄一遍罢了!
这一切,都可看作万历28年不上朝的起因,与其说他是懒政,不如说他是叛逆。因为做皇帝越久,他越来越看清一个真相:
所谓帝王,不过是紫禁城里拥有神秘力量的囚徒罢了!
1587年前后,还发生了两件特别的事:
一是张居正去世,他生前权倾朝野,死后却遭百官弹劾,落得个抄家的下场。也是这位自幼教导万历要处处厉行节俭、万历待之如师如父的恩师,家中却堆积着如山的珠玉古玩,蓄养着成群的绝色佳人!
还有他最宠爱的大太监冯保,一个太监,家财亿万!
我们有理由相信:因为这件事,青年万历心中,某一处信仰坍塌了。
张居正死后,和事佬申时行成了新一任内阁首辅。然后,在1587年,发生了一件改变整个中国历史走向的“小事儿”:
“1587年,在处理边境问题时,申时行放过了一个建州酋长,他的名字叫努尔哈赤。”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后金壮大,明亡于此!
王劲松饰演的老年万历,用悲愤的语气诉说着自己的一生,用悲悯的目光凝视着逝去的王朝。最后,灯光暗下,他对观众说:有空,你们就来定陵看看我吧。
大幕拉开,大幕落下,如同一个王朝已经终结。
《三体》
最后,必须说说我们的神作《三体》!
因为《三体》,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拉升到了世界顶尖水平,连奥巴马访华期间都以粉丝身份特地求见大刘!
一个“作家”和一个“粉丝”的会晤
所以《三体》到底牛在哪儿?用高晓松的话来说:别的作家开了一个脑洞就能写一部小说,但《三体》是一个牛X的脑洞接一个牛X的脑洞。
把《三体》改编成舞台剧,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战。
但《一本好书》就抓住了小说的精髓:在最有限的时间里,去讲述那些最疯狂最伟大的脑洞!
比如生活在乱纪元的三体人,可以像水熊虫一样脱水贮存、浸泡复活。
地球上有一种叫水熊虫的生物,脱水后10年后依然可以复苏,类似三体人
为防止地球“技术爆炸”,三体人仅仅发送了一颗智子就锁死了地球科学……
太阳系第一次太空战争,人类2000艘太空战舰被三体世界的一颗水滴虐得体无完肤……
还有面壁计划中,那些拉上整个太阳系陪葬的疯狂阴谋,好莱坞大片都不敢这么拍!
难能可贵的是,小说中最重要的概念“黑暗森林法则”,靠一段拔枪对决的对话,就很清楚讲明白了!
罗辑:现在假设——咱俩是两种距离遥远的文明,你探测到了我的存在,但不知道更详细的情况,而我完全不知道你的存在。你对我会有什么选择?
大史:我选择——跟你交流!
罗辑(拔枪):如果这样的话,你的代价就是暴露了你的存在!你想释放善意,但你怎么能够在交流之前就确认我也是善意的呢?你怎么能知道我是不是相信你的善意呢?所以,即使我仅仅是婴儿文明或萌芽文明,对你来说也是充满危险的,因为在我们交流期间,我很有可能会经历技术爆炸,地球现代技术发展不过二三百年的长度,这在宇宙中当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
大史:那我就只能保持沉默……啊,不不不!那也不行!如果你比我强大,既然我能发现你,那总有一天你能搜寻到我,让你存在下去,对我来说很危险!
罗辑:所以,你也只剩下一种选择了——
大史(拔枪):太黑了!
还有本期结尾,执剑人罗辑单挑三体世界这一段,让身为三体迷的小赞看得全身战栗、热泪盈眶!
幕后故事
说了这么多,有勾起看节目或看书的兴致吗?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本好书》这样的节目或许注定是小众和冷门。但这样一档节目,也带给了我们满满的感动:
《一本好书》的导演关正文,也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见字如面》的导演。据说,为了做《见字如面》,他卖掉了自己的一套房,而《一本好书》做到第七本书时,也已亏损了600万。
资金压力大,导致场地使用时间也非常紧张,每一期只有两天拍摄时间,搭建舞台、换景、舞美、彩排,工作人员每天从早晨6点忙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6点再继续,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赵立新、王劲松等参演的演员们都已成名,但都是只拿公益片酬的,他们也没有因此放低要求,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一本好书》播出后,在《万历十五年》中饰演青年万历的演员邵子宸,在豆瓣上写了一篇影评,其中有这样这样六个字:
读书人,心不慌。
这是一个看视频都恨不得2倍速播放的时代,想静下心来看一本好书,看一期慢综艺,本身就是摆脱地心引力的过程,但唯有战胜了自己的惰性,才能获得那种灵魂升华的快乐。
正如刘慈欣谈自己为什么写科幻小说:如果在下班的某一天,你抬头看看星空,感觉自己的思维冲出了尘世一秒,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读书亦是如此:满地都是六便士,你还记得抬头看月亮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