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视频】中国古代女性,都是以身试毒的炼金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视频】中国古代女性,都是以身试毒的炼金师

古代女性化妆有四样东西:妆粉、胭脂、头发油,还有画眉黛。

造就第370位讲者孟晖

作家

中国古代的女性是怎么用化妆品美颜的?古代有时尚吗?我今天就讲讲古人的化妆品与她们的时尚。

简单概括一下,古代女性化妆有四样东西:妆粉、胭脂、头发油,还有画眉黛。

粉锭和散粉

妆粉最早是米粉做的,就是把小米反复研磨得很细,做成米粉。

后来,随着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就出现了铅粉。

因为铅粉的粘着性好,所以古代女性就开始改用铅粉化妆了。但是铅粉是有害的。她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白天用铅粉化妆,晚上保养擦米粉。这个米粉里头,还要加上可以美容的中草药,再加上香料。

其实,化妆的铅粉也是一样,会加上各种修复皮肤或者美白祛斑的中草药材料。而且它们都是白色的,不会影响铅粉的效果。

古代铅粉和米粉的细加工,已经是一种商业生产了。它们会被做成固体的小块,方便运输和保存。

在南宋黄升墓里还出土了女主人生前用的化妆粉粉锭。这些粉锭全都像小月饼一样,还用模子给它做成带花样的,花样基本都不重复。

此外,还出土了散粉。原来她已经把粉锭融成散粉了,还放在了粉盒里,上面还有粉扑!

胭脂与蜡胭脂

胭脂最早也比较讲究。

最高级的始终是朱砂。朱砂是一种天然矿物,人们把它经过细加工,变成细粉。

朱砂虽好,但太贵了,很多人买不起。

后来就出现了红花。红花成本很低,而且能够大规模地种植。自从红花引种成功后,人们就用红花来做胭脂,卖得便宜。稍微有点财,哪怕挺穷的女性也都可以用得起。

除了红花和朱砂做的胭脂外,还有紫矿做的胭脂。它是取材自一种进口的独特的虫子,但是它不是美洲的胭脂虫,而是中南半岛的一种。

还有一种银朱,是用水银提炼出来的红颜料。但是,在李时珍那时候,人们就已经发现银朱有毒!所以就用得比较谨慎。

所以,最普及的还是红花做的胭脂,它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将红花浸成红液之后染到棉片或者布上,然后给它晾干。女性需要化妆的时候,只要把这个红丝棉浸在水里就有胭脂水了。

大家可能不太想得到,古代也有类似于我们今天唇膏的东西。它是用蜂蜡、香料和红色颜料一起熬出来的,叫油胭脂。后来也叫蜡胭脂。

姑娘们用手指蘸蜡胭脂来点唇。

但蜡胭脂像我们今天唇膏一样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粘到的地方是会留下唇印的。

所以,在唐宋时期,有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女性把自己的唇印印到手绢上,送给心爱的人。很有意思。

我没有在中国绘画里头见过这种表达,但是日本的艺妓里保留了。也不见得保留,可能人家也发明了这样表达感情的传统。

在日本浮世绘里头,有不只一幅作品表现了这个传统。

香水与花露

我们老以为香水是近代西方的产物。其实不然。

早在五代时,天然蒸馏香水就从伊斯兰世界传入了中国了。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也很喜欢。

这是清代的一个遗物,上面写得很清楚的桂花露。这种用桂花蒸馏的香水是可以吃的。

《红楼梦》里的木樨香露就是这个东西。

中国古代女性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用香水来香身,因为中国古代更富。中国古人用来香身的手段很多。

比如洗完头发之后,会反复蘸花露来梳理头发,保养头发。还有最重要的是用花露来合香。

花露也就是香水,在传统化妆中也有着很微妙的作用。比如用花露调和脂粉。

古代的粉锭都是干的,所以要在化妆时,用清水、蜂蜜甚至是露水、牛奶把它泡化,变成湿粉,用粉扑敷。

这其中,最讲究的一种就是用花露来调粉。

明清时代,洗澡时,也讲究洗完澡之后要用花露在身上拍一拍。

清代李渔说这样的用法会让身体带上淡淡的香气,很自然,不像佩香囊的感觉。

这幅清代的绘画就很有意思。他画的是杨贵妃出浴。

其实杨玉环那个时代是没有花露的。这个清代画家根据他的生活经验进行了创作。他想得很好,让一个小宫女把花露用长指甲舀到贵妃的手里,让她去拍身体。

我们如果不关心的话,可能根本想象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东西。

各式各样的眉

画眉墨也很有意思。

当中国唐代,墨的生产普及化之后,女性就开始用墨画眉了——把墨烧成的烟来调香油,拌上香料做成画眉墨。这跟墨的制造原理是一样的。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中国古代女性从来没有画眼线和画眼影的传统,但她们特别强调眉。

有意思在哪呢?

我们看唐代,对眉妆最为重视,而且眉妆还很怪。比如有八字眉。

在著名的《簪花仕女图》里可以看到,仕女把眉毛去掉了,然后在额头上画人工眉。

眉毛的样子各式各样的。很多在我们看来非常夸张。

从唐一直到宋金有一种比贴唇膏还讲究、还流行的感情表达方式。女性在刚画好眉毛的时候,趁着墨水没干就把手帕拍上去,手帕上就会留下自己的一对眉痕。

因为古代没有照相,也没有其他的技术留存她的形象,这对眉痕就是她的形象,可以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古人是很时尚的

人们对中国古代女性是有很多误解的。大家觉得古代女性就完全是被动的、压抑的、没有创造性的。甚至一些西方汉学家说中国古代没有时尚!

实际上,中国古代是有时尚变化的。

我有一个研究明代的朋友说明末的时候,基本上时尚十年会一变。

这个变化不见得是化妆品。因为古代不像今天这样,化妆品替代率那么高。而是说发髻的样子、用的首饰会有变化,那么所塑造的形象就会是不一样的。

唐代基本上也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初唐的女性是比较健美的形象,所以杨贵妃时代以胖为美的说法,并不能代表整个唐朝女性的全部风貌。但到了天宝年间,女性形象就变成我们觉得很畸形的胖了。

而到了清代,女性以纤弱为美,细眉细眼的。化妆的方式也随之变化。比如大家用胭脂的方式。

从唐代中后期开始,最夸张的是只留一个白鼻梁,整张脸都画成红的,叫醉妆。

还有泪妆。是就突然不用胭脂了,只涂白粉。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眼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这个虢国夫人画的就是一个泪妆。

唐代女性很喜欢在脸上贴贴画画。实际上,一直到宋代都是如此,到明代还有点点遗留。

画眉毛,画花钿,贴花钿,还贴假酒窝呢。

最夸张的时候,出了一种血晕妆,很恐怖。我朋友开玩笑说这叫家暴妆。

女性把眉毛都剃掉,然后也不画眉,在脸上画红紫三四道。

这是一幅唐代墓室壁画。为什么说出土文物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图的话,你没法想象古时候的血晕妆是什么样子。

它真的毫无道理可讲。完全违反人脸的基本的结构。

可时尚就是这样,很奇怪,没有道理。

你说为什么觉得这样就好看呢?那当时就是不知道什么聪明人创造了这样一种时尚,大家都要这么画,画了就觉得自己好看,也互相觉得好看。

一旦这个时尚过去了,大家又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中国女性历来喜欢小嘴,到了清代之后特别夸张。画唇红的时候不画全,而是在嘴上边画一点点,下边画一点点,要小得像豆,叫樱桃小嘴。

当时就出现了一种胭脂棍。用那个棍点了胭脂之后,就跟盖章一样这么一点。这样点出来的唇红很标准的一个小圆。

中国古代的化妆,我讲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内容很丰富。尤其是在美容护肤方面有大量的经验。

这对今天来说,有效性的确是应该检验的,但是也不应简单地抛弃。

比如说益母草,古人认为益母草非常养颜,就把益母草烧成灰。先是代替肥皂用来洁面,后面干脆就用做保养粉。

还有美洲进口的紫茉莉。明清时期最讲究的富家女,会用紫茉莉粉代替妆粉。

我有朋友真的试过,说效果确实跟一般的粉不一样。所以,《红楼梦》里平儿理妆里讲的紫茉莉粉是真有其事。

总之,我们对中国古代女性形象的认知,其实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熟悉。

当我们作为新女性出发的时候,应该对过去进行了解,而不能是想当然的忽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视频】中国古代女性,都是以身试毒的炼金师

古代女性化妆有四样东西:妆粉、胭脂、头发油,还有画眉黛。

造就第370位讲者孟晖

作家

中国古代的女性是怎么用化妆品美颜的?古代有时尚吗?我今天就讲讲古人的化妆品与她们的时尚。

简单概括一下,古代女性化妆有四样东西:妆粉、胭脂、头发油,还有画眉黛。

粉锭和散粉

妆粉最早是米粉做的,就是把小米反复研磨得很细,做成米粉。

后来,随着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就出现了铅粉。

因为铅粉的粘着性好,所以古代女性就开始改用铅粉化妆了。但是铅粉是有害的。她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白天用铅粉化妆,晚上保养擦米粉。这个米粉里头,还要加上可以美容的中草药,再加上香料。

其实,化妆的铅粉也是一样,会加上各种修复皮肤或者美白祛斑的中草药材料。而且它们都是白色的,不会影响铅粉的效果。

古代铅粉和米粉的细加工,已经是一种商业生产了。它们会被做成固体的小块,方便运输和保存。

在南宋黄升墓里还出土了女主人生前用的化妆粉粉锭。这些粉锭全都像小月饼一样,还用模子给它做成带花样的,花样基本都不重复。

此外,还出土了散粉。原来她已经把粉锭融成散粉了,还放在了粉盒里,上面还有粉扑!

胭脂与蜡胭脂

胭脂最早也比较讲究。

最高级的始终是朱砂。朱砂是一种天然矿物,人们把它经过细加工,变成细粉。

朱砂虽好,但太贵了,很多人买不起。

后来就出现了红花。红花成本很低,而且能够大规模地种植。自从红花引种成功后,人们就用红花来做胭脂,卖得便宜。稍微有点财,哪怕挺穷的女性也都可以用得起。

除了红花和朱砂做的胭脂外,还有紫矿做的胭脂。它是取材自一种进口的独特的虫子,但是它不是美洲的胭脂虫,而是中南半岛的一种。

还有一种银朱,是用水银提炼出来的红颜料。但是,在李时珍那时候,人们就已经发现银朱有毒!所以就用得比较谨慎。

所以,最普及的还是红花做的胭脂,它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将红花浸成红液之后染到棉片或者布上,然后给它晾干。女性需要化妆的时候,只要把这个红丝棉浸在水里就有胭脂水了。

大家可能不太想得到,古代也有类似于我们今天唇膏的东西。它是用蜂蜡、香料和红色颜料一起熬出来的,叫油胭脂。后来也叫蜡胭脂。

姑娘们用手指蘸蜡胭脂来点唇。

但蜡胭脂像我们今天唇膏一样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粘到的地方是会留下唇印的。

所以,在唐宋时期,有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女性把自己的唇印印到手绢上,送给心爱的人。很有意思。

我没有在中国绘画里头见过这种表达,但是日本的艺妓里保留了。也不见得保留,可能人家也发明了这样表达感情的传统。

在日本浮世绘里头,有不只一幅作品表现了这个传统。

香水与花露

我们老以为香水是近代西方的产物。其实不然。

早在五代时,天然蒸馏香水就从伊斯兰世界传入了中国了。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也很喜欢。

这是清代的一个遗物,上面写得很清楚的桂花露。这种用桂花蒸馏的香水是可以吃的。

《红楼梦》里的木樨香露就是这个东西。

中国古代女性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用香水来香身,因为中国古代更富。中国古人用来香身的手段很多。

比如洗完头发之后,会反复蘸花露来梳理头发,保养头发。还有最重要的是用花露来合香。

花露也就是香水,在传统化妆中也有着很微妙的作用。比如用花露调和脂粉。

古代的粉锭都是干的,所以要在化妆时,用清水、蜂蜜甚至是露水、牛奶把它泡化,变成湿粉,用粉扑敷。

这其中,最讲究的一种就是用花露来调粉。

明清时代,洗澡时,也讲究洗完澡之后要用花露在身上拍一拍。

清代李渔说这样的用法会让身体带上淡淡的香气,很自然,不像佩香囊的感觉。

这幅清代的绘画就很有意思。他画的是杨贵妃出浴。

其实杨玉环那个时代是没有花露的。这个清代画家根据他的生活经验进行了创作。他想得很好,让一个小宫女把花露用长指甲舀到贵妃的手里,让她去拍身体。

我们如果不关心的话,可能根本想象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东西。

各式各样的眉

画眉墨也很有意思。

当中国唐代,墨的生产普及化之后,女性就开始用墨画眉了——把墨烧成的烟来调香油,拌上香料做成画眉墨。这跟墨的制造原理是一样的。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中国古代女性从来没有画眼线和画眼影的传统,但她们特别强调眉。

有意思在哪呢?

我们看唐代,对眉妆最为重视,而且眉妆还很怪。比如有八字眉。

在著名的《簪花仕女图》里可以看到,仕女把眉毛去掉了,然后在额头上画人工眉。

眉毛的样子各式各样的。很多在我们看来非常夸张。

从唐一直到宋金有一种比贴唇膏还讲究、还流行的感情表达方式。女性在刚画好眉毛的时候,趁着墨水没干就把手帕拍上去,手帕上就会留下自己的一对眉痕。

因为古代没有照相,也没有其他的技术留存她的形象,这对眉痕就是她的形象,可以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古人是很时尚的

人们对中国古代女性是有很多误解的。大家觉得古代女性就完全是被动的、压抑的、没有创造性的。甚至一些西方汉学家说中国古代没有时尚!

实际上,中国古代是有时尚变化的。

我有一个研究明代的朋友说明末的时候,基本上时尚十年会一变。

这个变化不见得是化妆品。因为古代不像今天这样,化妆品替代率那么高。而是说发髻的样子、用的首饰会有变化,那么所塑造的形象就会是不一样的。

唐代基本上也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初唐的女性是比较健美的形象,所以杨贵妃时代以胖为美的说法,并不能代表整个唐朝女性的全部风貌。但到了天宝年间,女性形象就变成我们觉得很畸形的胖了。

而到了清代,女性以纤弱为美,细眉细眼的。化妆的方式也随之变化。比如大家用胭脂的方式。

从唐代中后期开始,最夸张的是只留一个白鼻梁,整张脸都画成红的,叫醉妆。

还有泪妆。是就突然不用胭脂了,只涂白粉。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眼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这个虢国夫人画的就是一个泪妆。

唐代女性很喜欢在脸上贴贴画画。实际上,一直到宋代都是如此,到明代还有点点遗留。

画眉毛,画花钿,贴花钿,还贴假酒窝呢。

最夸张的时候,出了一种血晕妆,很恐怖。我朋友开玩笑说这叫家暴妆。

女性把眉毛都剃掉,然后也不画眉,在脸上画红紫三四道。

这是一幅唐代墓室壁画。为什么说出土文物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图的话,你没法想象古时候的血晕妆是什么样子。

它真的毫无道理可讲。完全违反人脸的基本的结构。

可时尚就是这样,很奇怪,没有道理。

你说为什么觉得这样就好看呢?那当时就是不知道什么聪明人创造了这样一种时尚,大家都要这么画,画了就觉得自己好看,也互相觉得好看。

一旦这个时尚过去了,大家又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中国女性历来喜欢小嘴,到了清代之后特别夸张。画唇红的时候不画全,而是在嘴上边画一点点,下边画一点点,要小得像豆,叫樱桃小嘴。

当时就出现了一种胭脂棍。用那个棍点了胭脂之后,就跟盖章一样这么一点。这样点出来的唇红很标准的一个小圆。

中国古代的化妆,我讲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内容很丰富。尤其是在美容护肤方面有大量的经验。

这对今天来说,有效性的确是应该检验的,但是也不应简单地抛弃。

比如说益母草,古人认为益母草非常养颜,就把益母草烧成灰。先是代替肥皂用来洁面,后面干脆就用做保养粉。

还有美洲进口的紫茉莉。明清时期最讲究的富家女,会用紫茉莉粉代替妆粉。

我有朋友真的试过,说效果确实跟一般的粉不一样。所以,《红楼梦》里平儿理妆里讲的紫茉莉粉是真有其事。

总之,我们对中国古代女性形象的认知,其实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熟悉。

当我们作为新女性出发的时候,应该对过去进行了解,而不能是想当然的忽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