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海塾舞踏表演 探寻“身体深处隐藏着的宇宙本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海塾舞踏表演 探寻“身体深处隐藏着的宇宙本身”

关于创作的初衷,编舞者天儿牛大称:“当我在国外旅游时,晚上看到了一颗星星,但它来自一百万年前,所以我发现这一刻的时间被过去所包围。”

图片提供:Sankai Juku

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山海塾携作品《缓缓飘落之中——帷幕》于11月3日、4日登陆上海,演出作为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缔结4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之一,也将于11月9日、10日在北京民族剧院与观众见面。

山海塾舞踏:身体的超现实主义

舞踏艺术(Butoh)发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是当时摒弃西方舞蹈、拒绝过度依赖传统美学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舞蹈形式。二战后,日本战败,在本土的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潮流的交融中,出现了一味追求西化的趋势,舞者们对此进行了反思和抗争,慢慢找到一种将肢体扭曲、变形而达到原始自然的表演方式,这就是舞踏。

舞踏表演往往选用怪诞有趣的意象,舞者周身敷抹白粉,这一做法意在驱赶日常生活、尝试表现舞者的身体本身。在表演过程中,舞者会保持着缓慢但高度控制性的运动,或弓腰折腿,或满地翻滚,借助诡谲奇异的动作来表现生死悲喜等主题。

1959年,日本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与艺术家群起抗议“美日共同防御条约”(U.S.Japan Mutual Defense Treaty)之时,土方巽举行了他首次的重要演出:根据三岛由纪夫小说改编的《禁色》——由一名年轻男孩和一名成熟男人共舞,表现了暴力、色情和同性恋等内容。当一只活鸡在男孩俯卧着的躯体上被绞杀之际,全剧达到了最高潮,许多观众因此震惊离席。此次演出让舞踏艺术首度呈现在世人面前,领先朋克运动足足有二十年之久。后续不断有舞者加入舞踏艺术的阵营,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 除大野一雄和土方巽两位创始者外,更有和栗由纪夫、山海塾舞团(主创:天儿牛大)等后起之秀。

图片提供:Sankai Juku​

山海塾1980年开始在国外演出,主要以法国和日本为创作活动的根据地,在欧洲、北美、中南美、亚洲、大洋洲等47个国家的累计700多个城市举行世界巡演。1982年以后的作品全部是与巴黎城市剧院(Théâtre de la Ville,Paris) 联合创作的 。其作品《来自遥远彼方的——响》获得了英国最权威的舞台艺术奖“劳伦斯·奥利维尔奖 ”之“最优秀新舞蹈作品奖”(2002年)。团体获得国际交流基金奖(2013年)。

对身体的超现实解读,是山海塾舞团的一大特质。著名舞蹈评论家渡边保对山海塾中天儿牛大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要仅仅从概念的逻辑或者意义层面来理解宇宙。要让身体融入到宇宙中,当一切化为乌有时,体内才开始慢慢呈现出宇宙的样貌。这种强烈的信念支撑着这个舞蹈家。天儿牛大的舞蹈是一场在体内宇宙中的旅行,是在他的身体深处隐藏着的宇宙本身。” 

人类、时间与宇宙的“帷幕”

天儿牛大是知名的舞蹈编导、演出家,作为山海塾的掌舵人,他在作品《缓缓飘落之中——帷幕》之中采用了时间的视角。“自虚空而来”“梦中的阴暗”“映照”“阴暗中的梦”“夜之蓝”“缓缓飘落之中”“向虚空而去”这七个节目如同七幅画卷连贯而成,在时空中交织融合,在一个半小时的表演中延展出时间流逝的无限之感,展现出生命和宇宙的轮回天性。

在表演中,观众可以观察到舞者从蹲伏到站立姿势的无限微小的上升,舞者手指的微小位移,如卷曲的触须又如开放的花朵,在仪式化的重复动作中感觉到时间减慢。表演也正因这种不可预知的似曾相识不断激发着观者的好奇。

图片提供:Sankai Juku​

除了表演本身的形式,舞者们也在通过一系列缓慢而构思优雅的动作,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每一幕都呈现了丰富生动的画面。在演出后半段,四位舞者围绕着位于中央的舞者不断旋转移动,像是快速生长的睡莲,同时也有一种野性原始的美感——身体被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行为养成的肌肉惯性被全然剔除。在一段黑暗的长袍舞者营造的激动高潮之后,一名舞者戏剧性地出现在一束单独的聚光灯下,表演了一场独舞,仿佛是对作品的总结和对舞踏精神的一种简洁表达。他的独舞以缓慢展开的方式,向天空吸气、伸展,又转移回地面紧绷、蠕动,沉默、痛苦、欣喜若狂的情感状态交替出现,配合着空灵的音乐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后一幕,其他舞者加入舞台,沉思起伏,逐渐退回星空背景。人类和宇宙实现了一分钟的平衡对等,这也是表演里最神奇的时刻之一。

关于创作的初衷,天儿牛大回忆道:“当我在国外旅游时,晚上看到了一颗星星,但它来自一百万年前,所以我发现这一刻的时间被过去所包围。”于是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持续了15年的时间,最终借由这部作品诗意地表达了从白昼到夜晚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一个必须被接受和允许进入的边界。宇宙在时间长河里慢慢流淌,人类的虚无感在广袤空间里一点点发酵,悲欢、明暗、生死,似乎不是坚硬的对立,而是在平和共处中轻柔地凝聚,如同缓缓飘落之中的一片帷幕。 

图片提供:Sankai Juku​​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海塾舞踏表演 探寻“身体深处隐藏着的宇宙本身”

关于创作的初衷,编舞者天儿牛大称:“当我在国外旅游时,晚上看到了一颗星星,但它来自一百万年前,所以我发现这一刻的时间被过去所包围。”

图片提供:Sankai Juku

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山海塾携作品《缓缓飘落之中——帷幕》于11月3日、4日登陆上海,演出作为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缔结4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之一,也将于11月9日、10日在北京民族剧院与观众见面。

山海塾舞踏:身体的超现实主义

舞踏艺术(Butoh)发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是当时摒弃西方舞蹈、拒绝过度依赖传统美学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舞蹈形式。二战后,日本战败,在本土的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潮流的交融中,出现了一味追求西化的趋势,舞者们对此进行了反思和抗争,慢慢找到一种将肢体扭曲、变形而达到原始自然的表演方式,这就是舞踏。

舞踏表演往往选用怪诞有趣的意象,舞者周身敷抹白粉,这一做法意在驱赶日常生活、尝试表现舞者的身体本身。在表演过程中,舞者会保持着缓慢但高度控制性的运动,或弓腰折腿,或满地翻滚,借助诡谲奇异的动作来表现生死悲喜等主题。

1959年,日本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与艺术家群起抗议“美日共同防御条约”(U.S.Japan Mutual Defense Treaty)之时,土方巽举行了他首次的重要演出:根据三岛由纪夫小说改编的《禁色》——由一名年轻男孩和一名成熟男人共舞,表现了暴力、色情和同性恋等内容。当一只活鸡在男孩俯卧着的躯体上被绞杀之际,全剧达到了最高潮,许多观众因此震惊离席。此次演出让舞踏艺术首度呈现在世人面前,领先朋克运动足足有二十年之久。后续不断有舞者加入舞踏艺术的阵营,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 除大野一雄和土方巽两位创始者外,更有和栗由纪夫、山海塾舞团(主创:天儿牛大)等后起之秀。

图片提供:Sankai Juku​

山海塾1980年开始在国外演出,主要以法国和日本为创作活动的根据地,在欧洲、北美、中南美、亚洲、大洋洲等47个国家的累计700多个城市举行世界巡演。1982年以后的作品全部是与巴黎城市剧院(Théâtre de la Ville,Paris) 联合创作的 。其作品《来自遥远彼方的——响》获得了英国最权威的舞台艺术奖“劳伦斯·奥利维尔奖 ”之“最优秀新舞蹈作品奖”(2002年)。团体获得国际交流基金奖(2013年)。

对身体的超现实解读,是山海塾舞团的一大特质。著名舞蹈评论家渡边保对山海塾中天儿牛大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要仅仅从概念的逻辑或者意义层面来理解宇宙。要让身体融入到宇宙中,当一切化为乌有时,体内才开始慢慢呈现出宇宙的样貌。这种强烈的信念支撑着这个舞蹈家。天儿牛大的舞蹈是一场在体内宇宙中的旅行,是在他的身体深处隐藏着的宇宙本身。” 

人类、时间与宇宙的“帷幕”

天儿牛大是知名的舞蹈编导、演出家,作为山海塾的掌舵人,他在作品《缓缓飘落之中——帷幕》之中采用了时间的视角。“自虚空而来”“梦中的阴暗”“映照”“阴暗中的梦”“夜之蓝”“缓缓飘落之中”“向虚空而去”这七个节目如同七幅画卷连贯而成,在时空中交织融合,在一个半小时的表演中延展出时间流逝的无限之感,展现出生命和宇宙的轮回天性。

在表演中,观众可以观察到舞者从蹲伏到站立姿势的无限微小的上升,舞者手指的微小位移,如卷曲的触须又如开放的花朵,在仪式化的重复动作中感觉到时间减慢。表演也正因这种不可预知的似曾相识不断激发着观者的好奇。

图片提供:Sankai Juku​

除了表演本身的形式,舞者们也在通过一系列缓慢而构思优雅的动作,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每一幕都呈现了丰富生动的画面。在演出后半段,四位舞者围绕着位于中央的舞者不断旋转移动,像是快速生长的睡莲,同时也有一种野性原始的美感——身体被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行为养成的肌肉惯性被全然剔除。在一段黑暗的长袍舞者营造的激动高潮之后,一名舞者戏剧性地出现在一束单独的聚光灯下,表演了一场独舞,仿佛是对作品的总结和对舞踏精神的一种简洁表达。他的独舞以缓慢展开的方式,向天空吸气、伸展,又转移回地面紧绷、蠕动,沉默、痛苦、欣喜若狂的情感状态交替出现,配合着空灵的音乐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后一幕,其他舞者加入舞台,沉思起伏,逐渐退回星空背景。人类和宇宙实现了一分钟的平衡对等,这也是表演里最神奇的时刻之一。

关于创作的初衷,天儿牛大回忆道:“当我在国外旅游时,晚上看到了一颗星星,但它来自一百万年前,所以我发现这一刻的时间被过去所包围。”于是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持续了15年的时间,最终借由这部作品诗意地表达了从白昼到夜晚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一个必须被接受和允许进入的边界。宇宙在时间长河里慢慢流淌,人类的虚无感在广袤空间里一点点发酵,悲欢、明暗、生死,似乎不是坚硬的对立,而是在平和共处中轻柔地凝聚,如同缓缓飘落之中的一片帷幕。 

图片提供:Sankai Juku​​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