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解读进博会】医疗领域放开外资股比限制 将如何改变医疗格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解读进博会】医疗领域放开外资股比限制 将如何改变医疗格局?

放开医疗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吸引更多医疗领域优质资源,有助提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进博会开幕式讲话,指出中国正在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

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吸引医疗领域的外资是一个积极信号。

随着中国消费水平提高,人们对医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根据 IMS Health 2016 年的一个报告,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到 2020 年规模会接近欧盟五国之和。

与此同时,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紧张,就医难问题仍然存在。由于中外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差距,不少人选择海外就医,公开数据称2017年中国到海外就医的人数已突破60万人次。

非公医疗发展成为中国医疗领域改革的一大关键点。

2017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明确了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有医院2.9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3万个,民营医院1.6万个,后者占医院总数约56%。

虽然在数量上,民营医院已经超过公立医院。但1.6万个民营医院的诊疗服务量仅占服务总量的22%。

而作为非公医疗的外资医疗在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所占比重更加轻微。《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境外资本参与创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有大概200家,且以相对轻资产的诊所为主,还有的仅仅是托管国内医疗机构。

关于医疗领域外资股比问题,2000年卫生部和外经贸部联合制定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合资、合作中方在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中所占股权比例或权益不得低于30%,即外资股份最高可占到70%。

2010年11月,国务院58号文提出,逐步取消对境外资本的股权比例限制,对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在我国境内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进行试点,逐步放开。

2014年7月25日,卫计委发布通知,在北京、天津、上海等7省市试点,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在试点地区设立外资独资医院。

但是,自2015年4月10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重新将“医疗机构”列入限制类项目,限于合资、合作。

目前公开查询到的外资独资医疗机构仅有上海禾新医院(台资)、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港资)、上海永远幸妇科医院(日资)等少数几家。

巨大的医疗市场吸引了不少外资医疗机构。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美排行前20的顶级医院中近半数有涉足中国业务。

相比海外就医动辄100万的费用,在华诊疗显然更符合中国患者就医需求,但是顶级医院们在国内的合作并不深入,比如梅奥诊所在华的合作内容主要还是转诊服务,引流患者赴美就医。如何吸引更多优质国外医疗资源的深入合作,应该说与政策不无关系。

鼎臣医药咨询史立臣表示,目前中国医疗领域,无论诊疗技术层面、还是经营管理层面,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放开医疗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吸引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和资金,有助提升医疗领域机构管理水平,诊疗技术水平。

不过,除了股比限制,还要考虑医生编制、医保如何对接、医疗设备购置审批等配套政策,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史立臣以医生编制问题举例,目前公立医院是铁饭碗,虽然现有的民营医院以及外资医院提供的收入远高于公立医院,但真正出走的医生比例非常低。作为编制内医生,也就很难多点执业,这也直接导致多点执业难以推行。

此外,放开外资股比,吸引更多外资医疗机构后,非营利机构和盈利机构的比例如何确定需要商榷,前者是向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后者是以赚钱盈利为目的,两者需要很好平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解读进博会】医疗领域放开外资股比限制 将如何改变医疗格局?

放开医疗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吸引更多医疗领域优质资源,有助提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进博会开幕式讲话,指出中国正在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

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吸引医疗领域的外资是一个积极信号。

随着中国消费水平提高,人们对医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根据 IMS Health 2016 年的一个报告,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到 2020 年规模会接近欧盟五国之和。

与此同时,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紧张,就医难问题仍然存在。由于中外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差距,不少人选择海外就医,公开数据称2017年中国到海外就医的人数已突破60万人次。

非公医疗发展成为中国医疗领域改革的一大关键点。

2017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明确了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有医院2.9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3万个,民营医院1.6万个,后者占医院总数约56%。

虽然在数量上,民营医院已经超过公立医院。但1.6万个民营医院的诊疗服务量仅占服务总量的22%。

而作为非公医疗的外资医疗在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所占比重更加轻微。《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境外资本参与创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有大概200家,且以相对轻资产的诊所为主,还有的仅仅是托管国内医疗机构。

关于医疗领域外资股比问题,2000年卫生部和外经贸部联合制定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合资、合作中方在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中所占股权比例或权益不得低于30%,即外资股份最高可占到70%。

2010年11月,国务院58号文提出,逐步取消对境外资本的股权比例限制,对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在我国境内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进行试点,逐步放开。

2014年7月25日,卫计委发布通知,在北京、天津、上海等7省市试点,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在试点地区设立外资独资医院。

但是,自2015年4月10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重新将“医疗机构”列入限制类项目,限于合资、合作。

目前公开查询到的外资独资医疗机构仅有上海禾新医院(台资)、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港资)、上海永远幸妇科医院(日资)等少数几家。

巨大的医疗市场吸引了不少外资医疗机构。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美排行前20的顶级医院中近半数有涉足中国业务。

相比海外就医动辄100万的费用,在华诊疗显然更符合中国患者就医需求,但是顶级医院们在国内的合作并不深入,比如梅奥诊所在华的合作内容主要还是转诊服务,引流患者赴美就医。如何吸引更多优质国外医疗资源的深入合作,应该说与政策不无关系。

鼎臣医药咨询史立臣表示,目前中国医疗领域,无论诊疗技术层面、还是经营管理层面,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放开医疗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吸引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和资金,有助提升医疗领域机构管理水平,诊疗技术水平。

不过,除了股比限制,还要考虑医生编制、医保如何对接、医疗设备购置审批等配套政策,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史立臣以医生编制问题举例,目前公立医院是铁饭碗,虽然现有的民营医院以及外资医院提供的收入远高于公立医院,但真正出走的医生比例非常低。作为编制内医生,也就很难多点执业,这也直接导致多点执业难以推行。

此外,放开外资股比,吸引更多外资医疗机构后,非营利机构和盈利机构的比例如何确定需要商榷,前者是向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后者是以赚钱盈利为目的,两者需要很好平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