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北京电影节”不像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北京电影节”不像话

北影节就和春晚、GDP主义,或者其他种种大而无当的东西一样,你不能说它一无是处,但它总能比你想象的还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文|徐元

1.四年前,我在一家电影网站上班,当时有一个“新人电影节”,要把杨德昌的电影拿到北京来放,我觉得他们有想法,就联系了组委会,通过他们约访了焦雄屏和赖声川,攒出了一个杨德昌纪念专题,反响还不错。

这一年的新人电影节做得很有声势,形象代言人是刘烨,终身荣誉主席是侯孝贤(我在北大百年讲堂的开幕式上,第一次见到了侯大师活人)。除了杨德昌回顾展,还有让娜·莫罗回顾展、伊文思回顾展、香港电影新浪潮展、戛纳影评人周展,当然还有正牌的华语新人新作选映。

“新人电影节”其实压根就不是一个合法的电影节。因为在中国,“电影节”不是随便能办的,官方至今为止只发了五个合法的电影节牌照,就好比导演协会的年度颁奖不能叫“奖”,只准叫“表彰大会”一样。一家民营小公司组织的“新人电影节”,当然得不到官方的恩准,所以只能偷偷摸摸地打擦边球,实际上,杨德昌影展是他们和百老汇电影中心及北京电影学院合办,以后者名义到有关部门去申请的。而让娜·莫罗和伊文思展,则是和电影资料馆合作,香港新浪潮,是很古怪地和波兰大使馆文化处合办的(不过,这种外事活动就不用走官方审批了)。而整个“新人电影节”,则是这家叫“北京传奇影业”的公司和“北京大学学生会”合办的——注意,不是也不可能是“北京大学”。

我和新影节组委会交道打得多了,发现办一个电影节的确不易,尤其是在各种细节问题上。比如这回杨德昌回顾展,因为版权费太贵,谈来谈去,后期的几部片子最后也没来成,又由于海关方面出了状况,早期的那几部又被扣了一个礼拜,以致百老汇的放映被迫延期。又如好不容易从海关放行的《海滩的一天》,对白主要是闽南语,但片子没有字幕,在电影学院的放映,只能是大家硬着头皮撑完,而百老汇的那一场,就紧急找了一个台湾留学生和一个杨德昌影迷连夜听译了字幕、同步了时间轴,才算救了急。

总之状况不少,比如本来要来北京的让娜·莫罗奶奶,临行前检查身体被医生留在了巴黎,又如给80岁的伊文思夫人配的年轻翻译实在没有电影知识储备……但不管怎么看,这一届的新影节都算办得非常成功。那么,同一年而稍早的“北京电影季”,比较起来,实在就太逊色了,毫不夸张地说,新影节任何一个单元,都能完败整个电影季。

2.第一届北影季的选片极其混乱,除了有一个米哈尔科夫回顾展,其他完全没有任何章法,只是几部头一年奥斯卡热门片如《社交网络》《大地惊雷》等、若干东欧亚非拉新片和一大堆莫名其妙的的国产新片旧片混在一起大杂烩。

第二届的情况基本没有变化。本人有幸作为媒体记者,还混进了某场高端论坛,结果也大开眼界:詹姆斯·卡梅隆领衔的高峰会议,上半场是一圈领导各自发言自吹自擂,下半场是卡梅隆和他的合作伙伴佩斯的对谈,而谈的是什么呢,就是他俩正在天津开分公司的卡梅隆·佩斯3D公司的介绍,简单说,高峰论坛就此变成了某公司的招商会。

而高大上的项目创投呢,当年热闹一时的中选者如《孙子兵法》等等,似乎到今天也没有看到几个成片的身影。电影市场倒是熙熙攘攘,不过各种签约大多早就完成,只是留到北影节对外公布。说起来,我国一年只允许进口60部左右的电影,而且还被中影一家垄断经营,而我们的出口又彻底疲软,那么“电影市场”的“市场”在哪里呢?国内销售,又何苦来一个“国际电影节”,何况国内企业基本都在北京。卖设备?现成的BIRTV展专业对口得多。总之,这个产生巨大成交额的繁荣“市场”,不免让我想起电影局每年年初公布的年度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事实是,这个“收入”,只是国产片的海外票房总额(主要是港产合拍片的东南亚票房),基本没有任何国内片商能够参与分账(国产片大多以极低的版权买断费用卖出了海外版权),说是“收入”,实在要有极强的联想力(而少数艺术片真正在欧洲电视台卖掉的版权费,是从来不会进入这个统计渠道的)。

当然,必须要说,北影节还是一年比一年进步的。至少在普通影迷能参与的展映环节,每年都有那么一点点提高,例如今年的第五届,社交媒体上各种激动人心的片单接二连三地发布,“石挥百年回顾展”“奥黛丽赫本回顾展”《教父》三部曲、《爱在》三部曲、4K精修《美国往事》、波兰经典展……好像影迷节日真的来了。

不过,仔细看看展映片单,还是会发现很大问题。“赵丹百年诞辰展”只有两部片、“赫本回顾”只有四部、“英格丽·褒曼回顾”只有三部、“今敏回顾”和“奥森威尔斯”都只有两部、而“吴天明回顾”干脆只有一部——除了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回顾展比较系统完整,即便是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和京籍大师胡金铨的回顾展,都是量少且乱。

名字大气的“日本电影精选”“法国电影周”“韩国电影精选”,其实分别只有三五部新不新旧不旧、品质良莠不齐的片子,而“获奖集萃”,不过是去年的几部奥斯卡提名影片和一两部欧洲影展片,零散又随意。

一共8天的电影节,主竞赛加展映,已经有了接近300部影片,划分了19个展映单元。但你其实很难找出选择这些影片和单元的理由。赵丹和石挥的百年诞辰、胡金铨的回顾,相比往届,看起来有了规划,但少得可怜的选片,又实在像是开玩笑,非但感觉不到对本土宗师的应有尊重,反而透出了相当的敷衍轻慢。

3.从第一届“电影季”开始,北影节就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好大喜功和外行色彩,最关键的展映单元只求规模,不问质量,选片毫无条理和逻辑,而且要命的是,每年难得的几部好片,你根本很难买到票,但进场之后,就会发现最好的一大片座位,从始至终也没人坐——好座儿全都送给了嘉宾和系统内职工。

展映如此,其实其他的单元也相差仿佛,充斥着混乱和业余。最典型的是增设主竞赛单元,非要有样学样办成一个”A类竞赛电影节“,却不顾根本请不来好电影。欧洲三大影展为首的综合竞赛电影节,基本都经营了几十年,是六七十年代艺术电影繁盛时期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但到了今天都难免会显得好片不够抢。而后进的比如多伦多影展,就只放片不评奖,重在交流和展示;另一种思路是专门办奇幻片、恐怖片、同志片一类的主题电影节,搞好细分市场。

核心问题在于,电影节大致有两种职能,欧洲三大奖尤其是戛纳,就像是时装周一样,是奖掖电影界的创新和突破,鼓励电影新形态新语法的尝试,所以很多”看不懂“电影或意识形态极度新颖、极度挑衅的影片能获奖。而北美的多伦多、纽约、圣丹斯,不重评奖,重要的是给平常以看院线商业片为主的观众提供更多的品种和节目,并且帮助无论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领域的新人出头。遗憾的是,我们的上海电影节和北京电影节都没有搞清自己的定位——最关键的是,凡是常规意义上的“电影节”竞赛单元要奖励的那类艺术至上、剑走偏锋的电影,大多数都不容于我们这里的意识形态。如果说年头不短的上影节还有一些值得原谅的地方,那么北京又原样复制出一份上影节,就实在真不聪明了。

北影节是衙门自己办的电影节,只准歌舞升平,只准歌功颂德,其间的各种荒腔走板匪夷所思,但在公开媒体上看不到一星半点(我还记得第二届时,豆瓣上的北影节观众吐槽专题小组瞬间被关闭清空的往事)。不过,不要说媒体人,就算普通观众,也时时能发现各种不靠谱。第二届之后,不论做观众还是做记者,我对北影节实在没有了热情,大部分时间只能敬谢不敏,但去年偶尔去保利马家堡店捧场金马最佳《爸妈不在家》,前一个钟头完全无声,据说是影片格式有问题,而不明所以的是,后一小时突然又恢复了正常,不管责任出在片方还是影院,总归吃亏的是观众。更可笑的是,这个影厅的前一场,是迪士尼动画《瓦力》,居然放的是一张蓝光碟,我分明听见在场的小朋友问,”为什么不清楚“。我知道,骨子里,北影节一点没变。

从第一届开始,北影节就爱宣传头一年的获奖片、尤其是奥斯卡获奖片”都来了“云云,当然这些影片相对而言有大众认知度,质量也比较有保证,主打这类片,确实有与众分享的一面,但更充满了主办者的自矜自夸。且不说这暴露出来的品味和眼界问题,起码这里就出现了疑问:这些影片,基本在国际前20名的其他“电影市场”里,从来就不是稀缺的院线产品,但为什么我们这个第二大电影大国一贯看不到?——进口配额、审查体系、对3D和巨幕电影的例外条款,从里到外,堵死了优质影片的来华之路。而且,我们也很清楚,也就只有官方自己主办的电影节,才能放进来一部分稍微头角峥嵘的影片,而哪怕北上广深这样的地方,真有某个民间机构基于市场考虑,要长期经营某种优质电影展映,遭遇也注定难堪。用几百万成本运作的新人电影节在2011年做到了极致,随后就难以为继,但直到去年,每一届还能保证新人展映和一个欧洲大师的回顾展映,节目编排上,依然领先有上亿资金投入的北影节一大截。

北影节,就和春晚、GDP主义,或者其他我们经常能碰到的种种大而无当一样,是横亘在我们面前,超越各种理论、规则、逻辑的存在,你不能说它一无是处,但糟糕的是,它总能比你想象的还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更无奈的是,你知道,在很长的一个时间里,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这种局面。

作者简介:

徐元,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版权合作:

邮箱:1030245625@qq.com

 

人间电影指南

微信:rjdy2014

微博:@人间电影指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北京电影节”不像话

北影节就和春晚、GDP主义,或者其他种种大而无当的东西一样,你不能说它一无是处,但它总能比你想象的还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文|徐元

1.四年前,我在一家电影网站上班,当时有一个“新人电影节”,要把杨德昌的电影拿到北京来放,我觉得他们有想法,就联系了组委会,通过他们约访了焦雄屏和赖声川,攒出了一个杨德昌纪念专题,反响还不错。

这一年的新人电影节做得很有声势,形象代言人是刘烨,终身荣誉主席是侯孝贤(我在北大百年讲堂的开幕式上,第一次见到了侯大师活人)。除了杨德昌回顾展,还有让娜·莫罗回顾展、伊文思回顾展、香港电影新浪潮展、戛纳影评人周展,当然还有正牌的华语新人新作选映。

“新人电影节”其实压根就不是一个合法的电影节。因为在中国,“电影节”不是随便能办的,官方至今为止只发了五个合法的电影节牌照,就好比导演协会的年度颁奖不能叫“奖”,只准叫“表彰大会”一样。一家民营小公司组织的“新人电影节”,当然得不到官方的恩准,所以只能偷偷摸摸地打擦边球,实际上,杨德昌影展是他们和百老汇电影中心及北京电影学院合办,以后者名义到有关部门去申请的。而让娜·莫罗和伊文思展,则是和电影资料馆合作,香港新浪潮,是很古怪地和波兰大使馆文化处合办的(不过,这种外事活动就不用走官方审批了)。而整个“新人电影节”,则是这家叫“北京传奇影业”的公司和“北京大学学生会”合办的——注意,不是也不可能是“北京大学”。

我和新影节组委会交道打得多了,发现办一个电影节的确不易,尤其是在各种细节问题上。比如这回杨德昌回顾展,因为版权费太贵,谈来谈去,后期的几部片子最后也没来成,又由于海关方面出了状况,早期的那几部又被扣了一个礼拜,以致百老汇的放映被迫延期。又如好不容易从海关放行的《海滩的一天》,对白主要是闽南语,但片子没有字幕,在电影学院的放映,只能是大家硬着头皮撑完,而百老汇的那一场,就紧急找了一个台湾留学生和一个杨德昌影迷连夜听译了字幕、同步了时间轴,才算救了急。

总之状况不少,比如本来要来北京的让娜·莫罗奶奶,临行前检查身体被医生留在了巴黎,又如给80岁的伊文思夫人配的年轻翻译实在没有电影知识储备……但不管怎么看,这一届的新影节都算办得非常成功。那么,同一年而稍早的“北京电影季”,比较起来,实在就太逊色了,毫不夸张地说,新影节任何一个单元,都能完败整个电影季。

2.第一届北影季的选片极其混乱,除了有一个米哈尔科夫回顾展,其他完全没有任何章法,只是几部头一年奥斯卡热门片如《社交网络》《大地惊雷》等、若干东欧亚非拉新片和一大堆莫名其妙的的国产新片旧片混在一起大杂烩。

第二届的情况基本没有变化。本人有幸作为媒体记者,还混进了某场高端论坛,结果也大开眼界:詹姆斯·卡梅隆领衔的高峰会议,上半场是一圈领导各自发言自吹自擂,下半场是卡梅隆和他的合作伙伴佩斯的对谈,而谈的是什么呢,就是他俩正在天津开分公司的卡梅隆·佩斯3D公司的介绍,简单说,高峰论坛就此变成了某公司的招商会。

而高大上的项目创投呢,当年热闹一时的中选者如《孙子兵法》等等,似乎到今天也没有看到几个成片的身影。电影市场倒是熙熙攘攘,不过各种签约大多早就完成,只是留到北影节对外公布。说起来,我国一年只允许进口60部左右的电影,而且还被中影一家垄断经营,而我们的出口又彻底疲软,那么“电影市场”的“市场”在哪里呢?国内销售,又何苦来一个“国际电影节”,何况国内企业基本都在北京。卖设备?现成的BIRTV展专业对口得多。总之,这个产生巨大成交额的繁荣“市场”,不免让我想起电影局每年年初公布的年度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事实是,这个“收入”,只是国产片的海外票房总额(主要是港产合拍片的东南亚票房),基本没有任何国内片商能够参与分账(国产片大多以极低的版权买断费用卖出了海外版权),说是“收入”,实在要有极强的联想力(而少数艺术片真正在欧洲电视台卖掉的版权费,是从来不会进入这个统计渠道的)。

当然,必须要说,北影节还是一年比一年进步的。至少在普通影迷能参与的展映环节,每年都有那么一点点提高,例如今年的第五届,社交媒体上各种激动人心的片单接二连三地发布,“石挥百年回顾展”“奥黛丽赫本回顾展”《教父》三部曲、《爱在》三部曲、4K精修《美国往事》、波兰经典展……好像影迷节日真的来了。

不过,仔细看看展映片单,还是会发现很大问题。“赵丹百年诞辰展”只有两部片、“赫本回顾”只有四部、“英格丽·褒曼回顾”只有三部、“今敏回顾”和“奥森威尔斯”都只有两部、而“吴天明回顾”干脆只有一部——除了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回顾展比较系统完整,即便是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和京籍大师胡金铨的回顾展,都是量少且乱。

名字大气的“日本电影精选”“法国电影周”“韩国电影精选”,其实分别只有三五部新不新旧不旧、品质良莠不齐的片子,而“获奖集萃”,不过是去年的几部奥斯卡提名影片和一两部欧洲影展片,零散又随意。

一共8天的电影节,主竞赛加展映,已经有了接近300部影片,划分了19个展映单元。但你其实很难找出选择这些影片和单元的理由。赵丹和石挥的百年诞辰、胡金铨的回顾,相比往届,看起来有了规划,但少得可怜的选片,又实在像是开玩笑,非但感觉不到对本土宗师的应有尊重,反而透出了相当的敷衍轻慢。

3.从第一届“电影季”开始,北影节就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好大喜功和外行色彩,最关键的展映单元只求规模,不问质量,选片毫无条理和逻辑,而且要命的是,每年难得的几部好片,你根本很难买到票,但进场之后,就会发现最好的一大片座位,从始至终也没人坐——好座儿全都送给了嘉宾和系统内职工。

展映如此,其实其他的单元也相差仿佛,充斥着混乱和业余。最典型的是增设主竞赛单元,非要有样学样办成一个”A类竞赛电影节“,却不顾根本请不来好电影。欧洲三大影展为首的综合竞赛电影节,基本都经营了几十年,是六七十年代艺术电影繁盛时期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但到了今天都难免会显得好片不够抢。而后进的比如多伦多影展,就只放片不评奖,重在交流和展示;另一种思路是专门办奇幻片、恐怖片、同志片一类的主题电影节,搞好细分市场。

核心问题在于,电影节大致有两种职能,欧洲三大奖尤其是戛纳,就像是时装周一样,是奖掖电影界的创新和突破,鼓励电影新形态新语法的尝试,所以很多”看不懂“电影或意识形态极度新颖、极度挑衅的影片能获奖。而北美的多伦多、纽约、圣丹斯,不重评奖,重要的是给平常以看院线商业片为主的观众提供更多的品种和节目,并且帮助无论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领域的新人出头。遗憾的是,我们的上海电影节和北京电影节都没有搞清自己的定位——最关键的是,凡是常规意义上的“电影节”竞赛单元要奖励的那类艺术至上、剑走偏锋的电影,大多数都不容于我们这里的意识形态。如果说年头不短的上影节还有一些值得原谅的地方,那么北京又原样复制出一份上影节,就实在真不聪明了。

北影节是衙门自己办的电影节,只准歌舞升平,只准歌功颂德,其间的各种荒腔走板匪夷所思,但在公开媒体上看不到一星半点(我还记得第二届时,豆瓣上的北影节观众吐槽专题小组瞬间被关闭清空的往事)。不过,不要说媒体人,就算普通观众,也时时能发现各种不靠谱。第二届之后,不论做观众还是做记者,我对北影节实在没有了热情,大部分时间只能敬谢不敏,但去年偶尔去保利马家堡店捧场金马最佳《爸妈不在家》,前一个钟头完全无声,据说是影片格式有问题,而不明所以的是,后一小时突然又恢复了正常,不管责任出在片方还是影院,总归吃亏的是观众。更可笑的是,这个影厅的前一场,是迪士尼动画《瓦力》,居然放的是一张蓝光碟,我分明听见在场的小朋友问,”为什么不清楚“。我知道,骨子里,北影节一点没变。

从第一届开始,北影节就爱宣传头一年的获奖片、尤其是奥斯卡获奖片”都来了“云云,当然这些影片相对而言有大众认知度,质量也比较有保证,主打这类片,确实有与众分享的一面,但更充满了主办者的自矜自夸。且不说这暴露出来的品味和眼界问题,起码这里就出现了疑问:这些影片,基本在国际前20名的其他“电影市场”里,从来就不是稀缺的院线产品,但为什么我们这个第二大电影大国一贯看不到?——进口配额、审查体系、对3D和巨幕电影的例外条款,从里到外,堵死了优质影片的来华之路。而且,我们也很清楚,也就只有官方自己主办的电影节,才能放进来一部分稍微头角峥嵘的影片,而哪怕北上广深这样的地方,真有某个民间机构基于市场考虑,要长期经营某种优质电影展映,遭遇也注定难堪。用几百万成本运作的新人电影节在2011年做到了极致,随后就难以为继,但直到去年,每一届还能保证新人展映和一个欧洲大师的回顾展映,节目编排上,依然领先有上亿资金投入的北影节一大截。

北影节,就和春晚、GDP主义,或者其他我们经常能碰到的种种大而无当一样,是横亘在我们面前,超越各种理论、规则、逻辑的存在,你不能说它一无是处,但糟糕的是,它总能比你想象的还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更无奈的是,你知道,在很长的一个时间里,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这种局面。

作者简介:

徐元,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版权合作:

邮箱:1030245625@qq.com

 

人间电影指南

微信:rjdy2014

微博:@人间电影指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