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星二代”陈飞宇惹争议,《将夜》能助力男频剧逆风翻盘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星二代”陈飞宇惹争议,《将夜》能助力男频剧逆风翻盘吗?

剧版《将夜》尚未播出时,外界对其的关注度便格外的高。一方面主要在于原著小说在粉丝中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在于胡军、黎明、郑少秋等一众老戏骨的加盟,让观众对整部剧的阵容有了新的期待。

《将夜》开播7日,围绕着整部剧的讨论不绝于耳,“春风亭战役堪称电影级别”、“后期特效给五星好评”.......诸多好评声下,《将夜》似乎有望“成功出圈”,成为今年首部爆款男频IP热播大剧。

只是细细观察,观众的“好评”都仅限于画面,豆瓣上,绝大部分网友给出的好评理由是“画面精美”、“服化道精致”等;同时近一半网友则认为,整部剧只限于原著粉收看,“剧情、逻辑完全跟不上”,“看了前3集完全看不懂”。

(知名剧评人孔鲤评论)

与此同时,该剧的绝对男一号陈飞宇,“演技尴尬”也遭到了网友的口诛笔伐。评论区,“陈飞宇撑不起大男主”、“这不是我心中的宁缺”等相关评论比比皆是,不少网友更是怀疑,“陈飞宇可能是带资进组”、“这演技恐怕连陈凯歌导演的试镜都过不了”。

诸多质疑声下,陈飞宇身上的“天之骄子”、低配版“吴亦凡”、“演艺圈新人”等话题,则成为了观众饭后茶余的谈资。而作为娱乐圈知名的“星二代”,陈飞宇的加入,究竟为《将夜》带来了什么? 在男频IP频频扑街之际,《将夜》又能否力挽狂澜?

《将夜》与陈飞宇:

一场源于星二代的“反噬”

剧版《将夜》尚未播出时,外界对其的关注度便格外的高。一方面主要在于原著小说在粉丝中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在于胡军、黎明、郑少秋等一众老戏骨的加盟,让观众对整部剧的阵容有了新的期待。

但随着“老戏骨作陪、新生代演员”挑大梁阵容的消息坐实后,观众对自己心目中的“宁缺”也多了几分遐想——新生代演员吴磊,还曾被网友力推为“宁缺”的不二人选,但最终吴磊加入《斗破苍穹》,而宁缺则花落新人陈飞宇。

作为知名大导陈凯歌之子,陈飞宇在《将夜》之前,有且仅有两部作品。一部是参演了父亲的电影《赵氏孤儿》,另一部则是与欧阳娜娜合演的青春片《秘果》,前者做配表现并不突出,后者口碑流量皆反响平平,甚至可以用“毫无水花”来形容。《将夜》作为第三部作品,陈飞宇不仅拿下了男一号,更有黎明、胡军、郑少秋等老戏骨做配,“天之骄子”之说也就不难理解了。

虽然该剧的导演杨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在《将夜》之前并不知道陈飞宇是陈凯歌之子,而是被他的减肥经历和吃苦精神所打动,特将其挑选为男一号。

但明眼人皆知,陈飞宇之于《将夜》,带来的不仅仅是超强的明星阵容团队,更多的是作品的话题度和粉丝关注度。该剧开播当晚,陈飞宇便拉来“半个娱乐圈”进行宣传,何炅、姚晨、霍思燕、杜江、黄轩、黄景瑜、白敬亭等诸多当红明星,先后加入拉拉队,“为飞宇打call”。开播之后,陈飞宇的身份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之一。

其实,娱乐圈星二代“走后门”之事,并不少见。远的如张国立之子张默,15岁便跟着父亲在各大知名影视剧中参演;成龙儿子房祖名,出道即与各大知名导演合作,如与姜文导演合作的《太阳照常升起》;近的如“明星家族”的欧阳娜娜,剧集、综艺、电影“三手”资源不断;郭德纲之子郭麒麟上综艺《我就是演员》,被传言“内定”晋级等。

 (《我就是演员》郭麒麟观众获票情况)

“资源与流量”,向来是娱乐圈名利场的绝密武器。里面的人,渴望逃脱至“游戏”之外;但外面的人,却又挤破头想要进入。而在这中间,有着与生俱来的流量和资源的“星二代”,无疑是这场游戏中的“天选之子”。但这对于《将夜》,乃至频频扑街的男频IP剧而言,结果并不容乐观。

男频IP剧连连扑街,

《将夜》能力挽狂澜吗? 

暂且先抛开陈飞宇为该剧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谈,将问题上升至男频IP改编剧市场来看。今年无疑是男频IP剧,“出道即陨落”的一年。

从暑期档的《武动乾坤》开始,男频市场新作不断,却也频频扑街:《武动乾坤》虽有流量明星杨洋加盟,却口碑崩盘成为张黎跌落神坛的代表;《斗破苍穹》作为国民弟弟吴磊的新作,也始终不及预期;《天坑鹰猎》豆瓣高分开局,反哺卫视,却始终未能成功出圈成为王俊凯粉丝的狂欢。

 (已播及在播的男频IP改编剧)

《将夜》是今年第二波集中上线的男频IP改编作品的腾讯系代表,同期爱奇艺的《唐砖》、优酷的《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以下简称《杨凌传》也都纷纷开播,只是目前看来似乎无一幸免,均处于不愠不火中。不讳言,《将夜》算是这波男频IP剧中,发展较为可观的一部作品。

从整体制作水准来看,《将夜》的画面与场景搭建都尽可能的呈现出了“东方美学”,第六集播出的“春风亭”之战,拍摄手法和画面质感堪比电影版《绣春刀》,打戏十分出彩;但相对于“文戏”而言,整部剧的多线式叙事手法和凌乱的剪辑手法,则很难打动非原著粉,没有给观众带来氛围的营造感。

《将夜》的制片人王裕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关于男频IP的改编问题。一方面,他认为迫于当前对女性市场的无限制妥协,市面上大多数男频IP改编作品,会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将复杂的世界观“去繁从简”,削弱原著中过多的副线,增加观众爱看的感情线。只是这样的操作也反作用于剧本身,这样的举动会让整部剧变得“不好看”,时间久了,也会给观众留下“先天”印象,认为男频剧不好看。

另一方面,在男频IP剧普遍“偏贵”的成本控制下,很多剧集往往会为了请流量明星增加市场效应,而忽略了剧中的场景、特效、服化道和一些细节制作。但这些对于男频IP改编剧市场而言,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奇效,如《将夜》的第六集,“春风亭之战”便被受网友好评。

 (春风亭之战被称为国产玄幻剧标杆)

不过,《将夜》距离一部口碑精良的男频大剧,还尚有距离。回到上文所讨论的陈飞宇自带“星二代”光环,不难发现,《将夜》当前的最大败笔,便是出在男主演陈飞宇身上。

从当前已播剧集来看,陈飞宇对人物命运整体掌控力度尚不完整。小说中,宁缺是一个具有“孩子气”和“痞气”的可爱大男孩,但抛去“大男孩”层面,人物所经历的血海深仇、杀马贼经历,都让这个大男孩内心深处有一种早于同龄孩童的“成熟感”和“抑郁感”,但在陈飞宇身上,观众只看到了“可爱”,没有成熟。

在观众一向在意的台词功底面前,陈飞宇再次暴露短板。“不仅台词念地像对白,甚至看他的眼神、嘴巴,明显给人一种「我在演这种情绪」的感受”,某网友评论道。

总的来说,对于当前频频扑街的男频IP改编剧而言,《将夜》算是一种进步。但或许是剧组贪念“星二代”的光环,使得原本极有可能逆转风向的知名男频IP改编剧,就这样与“爆款”失之交臂。

不过,《将夜》的反响平平也给了当下市场新的启示,即那些过度迷信话题热度、奢望“星二代”能够带来更多圈内资源的大IP剧们,想要再走“IP+流量明星”的蹿红捷径,已经行不通了。毕竟“内容为王”时代,“好内容”才是走红各大圈层的有效路径。 

 (本文为一点剧读原创首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星二代”陈飞宇惹争议,《将夜》能助力男频剧逆风翻盘吗?

剧版《将夜》尚未播出时,外界对其的关注度便格外的高。一方面主要在于原著小说在粉丝中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在于胡军、黎明、郑少秋等一众老戏骨的加盟,让观众对整部剧的阵容有了新的期待。

《将夜》开播7日,围绕着整部剧的讨论不绝于耳,“春风亭战役堪称电影级别”、“后期特效给五星好评”.......诸多好评声下,《将夜》似乎有望“成功出圈”,成为今年首部爆款男频IP热播大剧。

只是细细观察,观众的“好评”都仅限于画面,豆瓣上,绝大部分网友给出的好评理由是“画面精美”、“服化道精致”等;同时近一半网友则认为,整部剧只限于原著粉收看,“剧情、逻辑完全跟不上”,“看了前3集完全看不懂”。

(知名剧评人孔鲤评论)

与此同时,该剧的绝对男一号陈飞宇,“演技尴尬”也遭到了网友的口诛笔伐。评论区,“陈飞宇撑不起大男主”、“这不是我心中的宁缺”等相关评论比比皆是,不少网友更是怀疑,“陈飞宇可能是带资进组”、“这演技恐怕连陈凯歌导演的试镜都过不了”。

诸多质疑声下,陈飞宇身上的“天之骄子”、低配版“吴亦凡”、“演艺圈新人”等话题,则成为了观众饭后茶余的谈资。而作为娱乐圈知名的“星二代”,陈飞宇的加入,究竟为《将夜》带来了什么? 在男频IP频频扑街之际,《将夜》又能否力挽狂澜?

《将夜》与陈飞宇:

一场源于星二代的“反噬”

剧版《将夜》尚未播出时,外界对其的关注度便格外的高。一方面主要在于原著小说在粉丝中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在于胡军、黎明、郑少秋等一众老戏骨的加盟,让观众对整部剧的阵容有了新的期待。

但随着“老戏骨作陪、新生代演员”挑大梁阵容的消息坐实后,观众对自己心目中的“宁缺”也多了几分遐想——新生代演员吴磊,还曾被网友力推为“宁缺”的不二人选,但最终吴磊加入《斗破苍穹》,而宁缺则花落新人陈飞宇。

作为知名大导陈凯歌之子,陈飞宇在《将夜》之前,有且仅有两部作品。一部是参演了父亲的电影《赵氏孤儿》,另一部则是与欧阳娜娜合演的青春片《秘果》,前者做配表现并不突出,后者口碑流量皆反响平平,甚至可以用“毫无水花”来形容。《将夜》作为第三部作品,陈飞宇不仅拿下了男一号,更有黎明、胡军、郑少秋等老戏骨做配,“天之骄子”之说也就不难理解了。

虽然该剧的导演杨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在《将夜》之前并不知道陈飞宇是陈凯歌之子,而是被他的减肥经历和吃苦精神所打动,特将其挑选为男一号。

但明眼人皆知,陈飞宇之于《将夜》,带来的不仅仅是超强的明星阵容团队,更多的是作品的话题度和粉丝关注度。该剧开播当晚,陈飞宇便拉来“半个娱乐圈”进行宣传,何炅、姚晨、霍思燕、杜江、黄轩、黄景瑜、白敬亭等诸多当红明星,先后加入拉拉队,“为飞宇打call”。开播之后,陈飞宇的身份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之一。

其实,娱乐圈星二代“走后门”之事,并不少见。远的如张国立之子张默,15岁便跟着父亲在各大知名影视剧中参演;成龙儿子房祖名,出道即与各大知名导演合作,如与姜文导演合作的《太阳照常升起》;近的如“明星家族”的欧阳娜娜,剧集、综艺、电影“三手”资源不断;郭德纲之子郭麒麟上综艺《我就是演员》,被传言“内定”晋级等。

 (《我就是演员》郭麒麟观众获票情况)

“资源与流量”,向来是娱乐圈名利场的绝密武器。里面的人,渴望逃脱至“游戏”之外;但外面的人,却又挤破头想要进入。而在这中间,有着与生俱来的流量和资源的“星二代”,无疑是这场游戏中的“天选之子”。但这对于《将夜》,乃至频频扑街的男频IP剧而言,结果并不容乐观。

男频IP剧连连扑街,

《将夜》能力挽狂澜吗? 

暂且先抛开陈飞宇为该剧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谈,将问题上升至男频IP改编剧市场来看。今年无疑是男频IP剧,“出道即陨落”的一年。

从暑期档的《武动乾坤》开始,男频市场新作不断,却也频频扑街:《武动乾坤》虽有流量明星杨洋加盟,却口碑崩盘成为张黎跌落神坛的代表;《斗破苍穹》作为国民弟弟吴磊的新作,也始终不及预期;《天坑鹰猎》豆瓣高分开局,反哺卫视,却始终未能成功出圈成为王俊凯粉丝的狂欢。

 (已播及在播的男频IP改编剧)

《将夜》是今年第二波集中上线的男频IP改编作品的腾讯系代表,同期爱奇艺的《唐砖》、优酷的《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以下简称《杨凌传》也都纷纷开播,只是目前看来似乎无一幸免,均处于不愠不火中。不讳言,《将夜》算是这波男频IP剧中,发展较为可观的一部作品。

从整体制作水准来看,《将夜》的画面与场景搭建都尽可能的呈现出了“东方美学”,第六集播出的“春风亭”之战,拍摄手法和画面质感堪比电影版《绣春刀》,打戏十分出彩;但相对于“文戏”而言,整部剧的多线式叙事手法和凌乱的剪辑手法,则很难打动非原著粉,没有给观众带来氛围的营造感。

《将夜》的制片人王裕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关于男频IP的改编问题。一方面,他认为迫于当前对女性市场的无限制妥协,市面上大多数男频IP改编作品,会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将复杂的世界观“去繁从简”,削弱原著中过多的副线,增加观众爱看的感情线。只是这样的操作也反作用于剧本身,这样的举动会让整部剧变得“不好看”,时间久了,也会给观众留下“先天”印象,认为男频剧不好看。

另一方面,在男频IP剧普遍“偏贵”的成本控制下,很多剧集往往会为了请流量明星增加市场效应,而忽略了剧中的场景、特效、服化道和一些细节制作。但这些对于男频IP改编剧市场而言,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奇效,如《将夜》的第六集,“春风亭之战”便被受网友好评。

 (春风亭之战被称为国产玄幻剧标杆)

不过,《将夜》距离一部口碑精良的男频大剧,还尚有距离。回到上文所讨论的陈飞宇自带“星二代”光环,不难发现,《将夜》当前的最大败笔,便是出在男主演陈飞宇身上。

从当前已播剧集来看,陈飞宇对人物命运整体掌控力度尚不完整。小说中,宁缺是一个具有“孩子气”和“痞气”的可爱大男孩,但抛去“大男孩”层面,人物所经历的血海深仇、杀马贼经历,都让这个大男孩内心深处有一种早于同龄孩童的“成熟感”和“抑郁感”,但在陈飞宇身上,观众只看到了“可爱”,没有成熟。

在观众一向在意的台词功底面前,陈飞宇再次暴露短板。“不仅台词念地像对白,甚至看他的眼神、嘴巴,明显给人一种「我在演这种情绪」的感受”,某网友评论道。

总的来说,对于当前频频扑街的男频IP改编剧而言,《将夜》算是一种进步。但或许是剧组贪念“星二代”的光环,使得原本极有可能逆转风向的知名男频IP改编剧,就这样与“爆款”失之交臂。

不过,《将夜》的反响平平也给了当下市场新的启示,即那些过度迷信话题热度、奢望“星二代”能够带来更多圈内资源的大IP剧们,想要再走“IP+流量明星”的蹿红捷径,已经行不通了。毕竟“内容为王”时代,“好内容”才是走红各大圈层的有效路径。 

 (本文为一点剧读原创首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