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视频】我想“掐死”那个叫我“好声音之母”的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视频】我想“掐死”那个叫我“好声音之母”的人

“如果我迷恋过往的成绩如同迷恋过往的自己,那么距离被淘汰,也就只有一步之遥。”

杨媛草

CPCN国际传媒CEO

大家好,我是杨媛草。

感谢今天造就Women的邀请,让我能和这么多优秀的女性同台,分享女子力量和女性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

一转眼,我回国创业已经13年了,那是中国传媒市场野蛮生长的13年,也是我高歌猛进,穿着10厘米高跟鞋去战斗的13年。如今,我也从大家口里的“小草”变成了“草姐”。而再过24个月,我就40岁了,就要进入老人家说的不惑之年。

四十不惑,意思是到这个年纪,人生基本定格,不会再有大的变化,所以不会再有迷茫和焦虑。但事实上,接到造就的演讲邀请,我一开始就焦虑了起来。也许是典型的天蝎座性格,我经常喜欢把事情戏剧化,但是我从来不愿意说假话。

因此要我说出当下最真实的选择,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怎么去做好一个“配角”。

可能听到“配角”这个词,台下已经有人开始皱眉。在传统观念里,女性一直被赋予的就是“配角”的身份,无数勇敢卓越的女性,可能包括我自己,都在用实际行动和个人努力,去打破传统观念,掌握社会的主动权。

因此,当我提出要把这个题目做我的演讲主题的时候,我受到了刚入职不久但敢爱敢恨、敢手撕老板的年轻同事的反对。她觉得这个主题一点都不women power,一点也不像我,杨媛草怎么退缩要去做一个配角了?

深夜11点24分,我们展开了激烈的微信辩论。看到年轻的姑娘们这种自信的姿态,以及强烈的平权意识,我深刻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以及女性自我意志的觉醒。最后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

如果拥有更大的心胸和格局做配角,那也许才是更大的力量。

所以我今天要说的“配角”,绝不是做男性的附庸与陪衬,而是去打开更大的精神格局,拥抱变化;放低姿态,在广阔的人生舞台上找到最有价值的位置。关键的不在于“主”和“配”,而是support的胸襟与能力。

我是冠军马球手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狂热的爱好,那就是打马球。我是2014年开始接触马球的,后来我有了自己的球队。去年,天津举办了中国第一届国际女子马球比赛,我的球DIOSA拿了冠军。

马球一般是两队厮杀,每个队各有四名选手。其中,4号是最强的,一般都是职业马球手。而队里的1号或2号呢,就是出资的那个人,我们所谓的“老板玩家”,技术可能很一般,但却是队长,说的就是我。

马球非常注重团队配合,一支好的队伍,除了要有强力的4号选手,必须有其他三个人的全力支援。通常队长是冲在前面,抓住职业选手的传球,然后负责进球。因为是出资的人,也是队长,因此这个角色常常是享受欢呼和簇拥的那个人。

然而在去年的比赛中,从选马预热赛中,我就明显发现了我们队的综合实力无法与来自美国和泰国的两只队伍抗衡。因此,我们必须有非常清醒的战术思维和良好心态,找到自己在比赛里的位置,队长不是主角,而是配合3号和4号,并和1号队友一起扰乱对方排阵,负责传球和防守。

决赛结束,举起冠军奖杯的是我们diosa队。专业的摄影师发来了很多照片,可是几乎没有一张看得清楚我的脸,因为我要么已经传完球跟在后面死守对方2号选手,要么我就是回头在观察敌情。

审时度势,避其锋芒,以配角的姿态锁定胜局,这就是马球运动带给我的启示与最大收获。

我想“掐死”那个叫我“好声音之母”的人

回到生活中来,我每天都要面临无数的竞争和挑战。市场上的厮杀往往比马球比赛更加激烈。你必须攻防一体,机会的出现只在一瞬间。

我之前看到一个金融机构对一家新媒体公司做完竞调后的报告,上面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报告里建议了他们的决策层三个不要,“不要看不懂,不要瞧不起,不要来不及”。

过去两年国内的综艺节目不好做,电视上众多大型节目出现亏损,明星的出场费占据制作成本的60%以上,不合格的成本分配和恶性的同业竞争使得好的节目无法成为经典,质量为流量折腰。

这两年我很痛苦,很纠结,每每当别人介绍起我是“达人秀之母”,是“好声音的幕后推手”,我就想“掐死”那个滔滔不绝赞美我的人。

我很感谢自己的努力,感谢我的勤奋和幸运给我带来的成功、荣誉和经济独立。但这像一个得了奥斯卡的主角从此再没有演过一部超越自己的戏,我的心中是很悲哀的。

商业环境在变,媒介形态在变,受众和市场都在变。如果我迷恋过往的成绩如同迷恋过往的自己,那么距离被淘汰,也就只有一步之遥。

我想过放弃,我想过我是不是已经过气了,我想过我这种数学成绩低劣的超级偏科文科生是不是在这样一个科技主导的舞台上难以生存?!但在我创建了Channel R之后,我推翻了这一切负面的情绪。

Channel R,live with a reason.

一直以来我鼓励我的团队,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娱乐至上,我们要坚持节目价值。既然行业在快速地往前奔跑,我们也必须跟上节奏往前跑,所以IPCN从一家版权公司往原生IP内容生产者开始转型,也从为传统媒介提供内容,到建立自己的新媒体矩阵发力。

在这个升级迭代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不该是一个骄傲的前辈,而应是一个虚心的新人。

今年初,我和同事们筹划创立了一个更加年轻的新媒体品牌 Channel R,要做手机端的世界潮流音乐电视台。我们的口号是“live with a reason”, 打开你的精神格局。我们希望用国际化视野的优质内容,鼓励年轻人永不停止思考。

我们看好短视频的巨大增长潜能,以这个载体切入新媒体市场,打造属于年轻人的短视频super format。同时结合我们华人文化集团旗下强大的内容生态,打造泛音乐文化线上观影、线下多媒体互动演出的文化娱乐新模式,盘活音乐内容生态的多样性,开拓全球新兴音乐市场。

我要特别提一句,在这个团队里,基本都是90后。年轻人来做年轻人的事,由他们来决定年轻品牌的基因。这才是最符合逻辑的做法。所以Channel R从诞生之初就展现了很不一样的面貌。

首先对准的是国内新兴音乐与独立乐队,打造了 一个非常酷炫的音乐现场《我只插电》;然后我们又邀请国内受欢迎的说唱歌手艾福杰尼和Bridge,拍了一部有关英国grime音乐的纪录片《Street Credit-街头玩家》,现在才上线了第一集,全网已经有了超过两百万的点击量。

守护配角和成为配角

年轻团队在不停地摸索和试错,也不断给我制造惊喜。与我相比,他们生于互联网时代,天生具备网感,更贴近用户,更了解年轻人。他们的创意萌发是灵动的、无意识的,但却有着击中市场痛点的神奇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里,我一直在学习新的知识,熟悉新的表达方式与传播逻辑,没有了老板和员工的概念,我很乐于去放低姿态,拥抱变化,成为那个谦卑的倾听者。

滚滚的媒介变革浪潮创造了无数新的机遇,也逼得无数人不得不气喘吁吁地追赶变化,有人站在潮头,有人就站在幕后。社会大环境急功近利,太多人挤破脑袋做主角,扯破嗓子赚吆喝,深怕—个没赶上没卖力,就错过了。但我却觉得,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更多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配角”。

我的职业理想一直是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我的人生愿望,也是做一个能帮助别人的利他主义者。这其实并不容易,所以,打马球时为别人传球,是一种修行;工作时,为员工助力,也是一种修行。就像披荆斩棘痛快,穿针引线麻烦,创造需求容易,提供帮助很难,台前振臂高呼毫不费力,背后身体力行才是真功夫。配角,有时比主角更重要,也更难做,所以我选择去做。

说回和前面提到那个姑娘与我纠结演讲主题的事儿,她当时还可爱地问我:

“草姐,你在这么公开的场合说要做好配角,不是在向黎叔赤裸裸地表达真爱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视频】我想“掐死”那个叫我“好声音之母”的人

“如果我迷恋过往的成绩如同迷恋过往的自己,那么距离被淘汰,也就只有一步之遥。”

杨媛草

CPCN国际传媒CEO

大家好,我是杨媛草。

感谢今天造就Women的邀请,让我能和这么多优秀的女性同台,分享女子力量和女性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

一转眼,我回国创业已经13年了,那是中国传媒市场野蛮生长的13年,也是我高歌猛进,穿着10厘米高跟鞋去战斗的13年。如今,我也从大家口里的“小草”变成了“草姐”。而再过24个月,我就40岁了,就要进入老人家说的不惑之年。

四十不惑,意思是到这个年纪,人生基本定格,不会再有大的变化,所以不会再有迷茫和焦虑。但事实上,接到造就的演讲邀请,我一开始就焦虑了起来。也许是典型的天蝎座性格,我经常喜欢把事情戏剧化,但是我从来不愿意说假话。

因此要我说出当下最真实的选择,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怎么去做好一个“配角”。

可能听到“配角”这个词,台下已经有人开始皱眉。在传统观念里,女性一直被赋予的就是“配角”的身份,无数勇敢卓越的女性,可能包括我自己,都在用实际行动和个人努力,去打破传统观念,掌握社会的主动权。

因此,当我提出要把这个题目做我的演讲主题的时候,我受到了刚入职不久但敢爱敢恨、敢手撕老板的年轻同事的反对。她觉得这个主题一点都不women power,一点也不像我,杨媛草怎么退缩要去做一个配角了?

深夜11点24分,我们展开了激烈的微信辩论。看到年轻的姑娘们这种自信的姿态,以及强烈的平权意识,我深刻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以及女性自我意志的觉醒。最后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

如果拥有更大的心胸和格局做配角,那也许才是更大的力量。

所以我今天要说的“配角”,绝不是做男性的附庸与陪衬,而是去打开更大的精神格局,拥抱变化;放低姿态,在广阔的人生舞台上找到最有价值的位置。关键的不在于“主”和“配”,而是support的胸襟与能力。

我是冠军马球手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狂热的爱好,那就是打马球。我是2014年开始接触马球的,后来我有了自己的球队。去年,天津举办了中国第一届国际女子马球比赛,我的球DIOSA拿了冠军。

马球一般是两队厮杀,每个队各有四名选手。其中,4号是最强的,一般都是职业马球手。而队里的1号或2号呢,就是出资的那个人,我们所谓的“老板玩家”,技术可能很一般,但却是队长,说的就是我。

马球非常注重团队配合,一支好的队伍,除了要有强力的4号选手,必须有其他三个人的全力支援。通常队长是冲在前面,抓住职业选手的传球,然后负责进球。因为是出资的人,也是队长,因此这个角色常常是享受欢呼和簇拥的那个人。

然而在去年的比赛中,从选马预热赛中,我就明显发现了我们队的综合实力无法与来自美国和泰国的两只队伍抗衡。因此,我们必须有非常清醒的战术思维和良好心态,找到自己在比赛里的位置,队长不是主角,而是配合3号和4号,并和1号队友一起扰乱对方排阵,负责传球和防守。

决赛结束,举起冠军奖杯的是我们diosa队。专业的摄影师发来了很多照片,可是几乎没有一张看得清楚我的脸,因为我要么已经传完球跟在后面死守对方2号选手,要么我就是回头在观察敌情。

审时度势,避其锋芒,以配角的姿态锁定胜局,这就是马球运动带给我的启示与最大收获。

我想“掐死”那个叫我“好声音之母”的人

回到生活中来,我每天都要面临无数的竞争和挑战。市场上的厮杀往往比马球比赛更加激烈。你必须攻防一体,机会的出现只在一瞬间。

我之前看到一个金融机构对一家新媒体公司做完竞调后的报告,上面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报告里建议了他们的决策层三个不要,“不要看不懂,不要瞧不起,不要来不及”。

过去两年国内的综艺节目不好做,电视上众多大型节目出现亏损,明星的出场费占据制作成本的60%以上,不合格的成本分配和恶性的同业竞争使得好的节目无法成为经典,质量为流量折腰。

这两年我很痛苦,很纠结,每每当别人介绍起我是“达人秀之母”,是“好声音的幕后推手”,我就想“掐死”那个滔滔不绝赞美我的人。

我很感谢自己的努力,感谢我的勤奋和幸运给我带来的成功、荣誉和经济独立。但这像一个得了奥斯卡的主角从此再没有演过一部超越自己的戏,我的心中是很悲哀的。

商业环境在变,媒介形态在变,受众和市场都在变。如果我迷恋过往的成绩如同迷恋过往的自己,那么距离被淘汰,也就只有一步之遥。

我想过放弃,我想过我是不是已经过气了,我想过我这种数学成绩低劣的超级偏科文科生是不是在这样一个科技主导的舞台上难以生存?!但在我创建了Channel R之后,我推翻了这一切负面的情绪。

Channel R,live with a reason.

一直以来我鼓励我的团队,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娱乐至上,我们要坚持节目价值。既然行业在快速地往前奔跑,我们也必须跟上节奏往前跑,所以IPCN从一家版权公司往原生IP内容生产者开始转型,也从为传统媒介提供内容,到建立自己的新媒体矩阵发力。

在这个升级迭代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不该是一个骄傲的前辈,而应是一个虚心的新人。

今年初,我和同事们筹划创立了一个更加年轻的新媒体品牌 Channel R,要做手机端的世界潮流音乐电视台。我们的口号是“live with a reason”, 打开你的精神格局。我们希望用国际化视野的优质内容,鼓励年轻人永不停止思考。

我们看好短视频的巨大增长潜能,以这个载体切入新媒体市场,打造属于年轻人的短视频super format。同时结合我们华人文化集团旗下强大的内容生态,打造泛音乐文化线上观影、线下多媒体互动演出的文化娱乐新模式,盘活音乐内容生态的多样性,开拓全球新兴音乐市场。

我要特别提一句,在这个团队里,基本都是90后。年轻人来做年轻人的事,由他们来决定年轻品牌的基因。这才是最符合逻辑的做法。所以Channel R从诞生之初就展现了很不一样的面貌。

首先对准的是国内新兴音乐与独立乐队,打造了 一个非常酷炫的音乐现场《我只插电》;然后我们又邀请国内受欢迎的说唱歌手艾福杰尼和Bridge,拍了一部有关英国grime音乐的纪录片《Street Credit-街头玩家》,现在才上线了第一集,全网已经有了超过两百万的点击量。

守护配角和成为配角

年轻团队在不停地摸索和试错,也不断给我制造惊喜。与我相比,他们生于互联网时代,天生具备网感,更贴近用户,更了解年轻人。他们的创意萌发是灵动的、无意识的,但却有着击中市场痛点的神奇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里,我一直在学习新的知识,熟悉新的表达方式与传播逻辑,没有了老板和员工的概念,我很乐于去放低姿态,拥抱变化,成为那个谦卑的倾听者。

滚滚的媒介变革浪潮创造了无数新的机遇,也逼得无数人不得不气喘吁吁地追赶变化,有人站在潮头,有人就站在幕后。社会大环境急功近利,太多人挤破脑袋做主角,扯破嗓子赚吆喝,深怕—个没赶上没卖力,就错过了。但我却觉得,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更多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配角”。

我的职业理想一直是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我的人生愿望,也是做一个能帮助别人的利他主义者。这其实并不容易,所以,打马球时为别人传球,是一种修行;工作时,为员工助力,也是一种修行。就像披荆斩棘痛快,穿针引线麻烦,创造需求容易,提供帮助很难,台前振臂高呼毫不费力,背后身体力行才是真功夫。配角,有时比主角更重要,也更难做,所以我选择去做。

说回和前面提到那个姑娘与我纠结演讲主题的事儿,她当时还可爱地问我:

“草姐,你在这么公开的场合说要做好配角,不是在向黎叔赤裸裸地表达真爱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