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回到100多年前的老北京看一看,那时候的景点还没有什么游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回到100多年前的老北京看一看,那时候的景点还没有什么游客

在没有人海和自拍杆的北京遇见你。

接下来你要看到的这些照片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洗礼。照片中的这些场景,无论你是否熟悉北京,你应该都在各种照片中见过,因为它们现在是北京知名的景点,然而100多年之前,那些地方鲜少出现游客,神器自拍杆也还未面世。

这些照片大多拍摄于1900至1911年间,时值清末。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改写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命运。

需要说明的是,在封建时代,曾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照相机能捕捉人的灵魂,所以下面这些照片中的主角也算是迷信风靡年代的“文明人”了。

伴着晚清的哀歌,一起来看看那些年寂静的北京城。

一个萧条的冬季,照片里出现了三位神情略带严肃的男子。

除了瓦片房、四合院、院子中间被围绕的石像外,照片中还出现了我们时常能在古迹中见到的背着石碑的赑屃。赑屃作为龙之九子中的第6子,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雍和宫石狮子下的马褂青年,这姿势也蛮时髦的。

托清宫戏的福,现在的雍和宫无论你什么时候去,看见的除了人海,还是人海……人气这么旺,四爷估计都要笑醒了。

 

一个人的天坛………

 

西什库天主堂外的大亭子,一位青年站得笔直,这样的姿势和如今的游客照大相径庭。

 

在清西陵与巨人石像合影的男子。

这里埋葬着清朝的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

 

北海公园的九龙壁。

多少人曾站在相同的位置,以相同的角度拍过照片,请!举!手!不同的是,我们拍的都是合照,到处都是人肉背景吧。

 

国子监,与雍和宫仅相距几百米,不过人气比雍和宫可差远了。

国子监,作为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不仅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还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

 

天坛的阶梯上,坐着三位黑乎乎难以分辨出性别的人,照片右侧还有一位背手而立的男子。

 

在清西陵拱桥前玩耍的三个人,从照片中可见右侧站立男子的发辫已长过膝盖。

 

蹲在清西陵两个石像之间的少年。

 

清西陵,看这年轻人的打扮好像宫里的侍卫?

那个年代的人,貌似很喜欢在清西陵照相……

 

又见清西陵。

 

老照片中,难得出现的一张笑脸。

虽然时光和像素模糊了少年的面孔,但是他的笑意还是能让人轻而易举地感受到。

 

下雨天,颐和园的拱桥下忙碌的场景。

 

一位“洋人”在玉泉山下的照片,可以看见远处有一架马车正在等她。

 

颐和园画舫。

 

还有这些:

 

 

 

来源:Daily Mail

原标题:Before the crowds and selfie sticks: Century-old travel photos show beauty of Chinese landmarks with barely any tourists

最新更新时间:04/17 11:3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回到100多年前的老北京看一看,那时候的景点还没有什么游客

在没有人海和自拍杆的北京遇见你。

接下来你要看到的这些照片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洗礼。照片中的这些场景,无论你是否熟悉北京,你应该都在各种照片中见过,因为它们现在是北京知名的景点,然而100多年之前,那些地方鲜少出现游客,神器自拍杆也还未面世。

这些照片大多拍摄于1900至1911年间,时值清末。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改写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命运。

需要说明的是,在封建时代,曾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照相机能捕捉人的灵魂,所以下面这些照片中的主角也算是迷信风靡年代的“文明人”了。

伴着晚清的哀歌,一起来看看那些年寂静的北京城。

一个萧条的冬季,照片里出现了三位神情略带严肃的男子。

除了瓦片房、四合院、院子中间被围绕的石像外,照片中还出现了我们时常能在古迹中见到的背着石碑的赑屃。赑屃作为龙之九子中的第6子,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雍和宫石狮子下的马褂青年,这姿势也蛮时髦的。

托清宫戏的福,现在的雍和宫无论你什么时候去,看见的除了人海,还是人海……人气这么旺,四爷估计都要笑醒了。

 

一个人的天坛………

 

西什库天主堂外的大亭子,一位青年站得笔直,这样的姿势和如今的游客照大相径庭。

 

在清西陵与巨人石像合影的男子。

这里埋葬着清朝的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

 

北海公园的九龙壁。

多少人曾站在相同的位置,以相同的角度拍过照片,请!举!手!不同的是,我们拍的都是合照,到处都是人肉背景吧。

 

国子监,与雍和宫仅相距几百米,不过人气比雍和宫可差远了。

国子监,作为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不仅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还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

 

天坛的阶梯上,坐着三位黑乎乎难以分辨出性别的人,照片右侧还有一位背手而立的男子。

 

在清西陵拱桥前玩耍的三个人,从照片中可见右侧站立男子的发辫已长过膝盖。

 

蹲在清西陵两个石像之间的少年。

 

清西陵,看这年轻人的打扮好像宫里的侍卫?

那个年代的人,貌似很喜欢在清西陵照相……

 

又见清西陵。

 

老照片中,难得出现的一张笑脸。

虽然时光和像素模糊了少年的面孔,但是他的笑意还是能让人轻而易举地感受到。

 

下雨天,颐和园的拱桥下忙碌的场景。

 

一位“洋人”在玉泉山下的照片,可以看见远处有一架马车正在等她。

 

颐和园画舫。

 

还有这些:

 

 

 

来源:Daily Mail

原标题:Before the crowds and selfie sticks: Century-old travel photos show beauty of Chinese landmarks with barely any tourists

最新更新时间:04/17 11:3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