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巴黎北方剧院音乐戏剧《茶花女》,吟唱“迷途”女性的生与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巴黎北方剧院音乐戏剧《茶花女》,吟唱“迷途”女性的生与死

“在那个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巴黎的幽灵们吟唱并死去,而我们生活的当下正是彼时他们所说的未来。”

《茶花女》剧照

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过往二十年的舞台上,不乏《茶花女》题材的剧目演出,如1999年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歌剧《茶花女》、2012年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茶花女》。这一次,巴黎北方剧院带来最新制作的音乐戏剧《茶花女》,将于11月22日、24日与25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茶花女》是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大师朱塞佩·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世界歌剧长河中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故事蓝本源自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全剧共三幕,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剧目进一步完善之后,在各国歌剧院长演不衰。剧中以大量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唱段为观众铭记,著名选段数量之多可算是威尔第作品之最。小仲马也曾无限感慨:“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始建于1876年的法国古老剧院——巴黎北方剧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并创作出“类歌剧”的音乐戏剧作品。巴黎北方剧院的《茶花女》于2017年首演,脱胎于威尔第的原作歌剧,同时致敬了弗朗西斯科·玛丽亚·皮亚韦创作于1852年的母体戏剧版本。这是巴黎北方剧院第二次造访上海大剧院,该剧团曾于2015年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戏剧作品《惊奇的山谷》。

《茶花女》剧照。摄影:Simon Gosselin

《茶花女》的故事发生于19世纪的巴黎。城中名妓薇奥莉塔因喜爱茶花而被称为“茶花女”。薇奥莉塔被青年阿弗列德的真挚情意打动,与他坠入爱河,毅然离开纸醉金迷的巴黎社交圈。不料这段爱情却遭到阿弗列德父亲的阻拦。在他父亲的哀求下,薇奥莉塔为了爱人的前途和他家族的声誉,忍痛放弃这段爱情,回到巴黎重操旧业。不知实情的阿弗列德无法理解她的举动,当众羞辱了她。爱人的怨恨让原本就患有肺痨的薇奥莉塔病入膏肓。此时,阿弗列德的父亲良心发现,将真相和盘托出,但为时已晚。薇奥莉塔怀着遗憾,孤独地离开了人世,如茶花般凋零陨落。

《茶花女》剧照。摄影:Simon Gosselin

1852年《茶花女》戏剧版以及1848年小说版的经典片段均会出现在此版《茶花女》中,这场音乐戏剧在歌剧和小说的交错中,展现了一种介于说和唱之间的自由形式,台本也会在法语和意大利语之间切换,法国当代诗人克里斯托弗·塔尔寇斯的诗集《过时》也在剧中得以呈现。

通常,歌剧形式的空间会分为演奏和演唱两个部分:故事在舞台上展开,乐手在下方的乐池中伴奏。在此版音乐戏剧《茶花女》中,舞台与乐池浑然一体,歌手与乐手同处一个空间,音乐与情节之间的互动更为鲜明,乐手既是演奏者又是舞者。实际上,这追寻了威尔第的通俗源头以及剧本作者弗朗西斯科·玛丽亚·皮亚韦的灵感源泉——音乐结合通俗元素,故事回溯至戏剧版。据记载,威尔第对音乐的最初认识来自流动乐队,在意大利北部的勒朗科勒村,乐队会在村里某个家庭式客栈中稍作停留。乐手和歌手为伍,形成独立的社群,他们互通有无,一同放声歌唱,乐手甚至还会出演配角。

此外,这场音乐戏剧的舞台设计也颇具特点,花房一幕以土地、树枝、花圃组成,仿佛是一个废弃的场地。到乡村一幕时,乐手和演员搬上植物,为其带来转瞬即逝的生机。巨大的园艺纱网营造出多种效果,如罗纱,如灵质,如云团,为剧情赋予记忆的迷雾——网纱充斥在空间中,也令人想起维奥莱塔沉疴的肺病。

《茶花女》剧照。摄影:Pascal Gély

导演本杰明·拉扎尔从他的早期作品开始就注重音乐与戏剧的结合。音乐总监弗洛朗·于贝尔是一名专业爵士音乐家,曾兼修作曲、配器以及音乐学等科目。此版《茶花女》中,导演与音乐总监为表演形式的新尝试作了许多思考。

“在那个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巴黎的幽灵们吟唱并死去,而我们生活的当下正是彼时他们所说的未来。”在谈起这部融合歌剧与戏剧、现代与古典的音乐戏剧作品时,导演这样说。

导演本杰明·拉扎尔。摄影:Nathaniel Baruch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巴黎北方剧院音乐戏剧《茶花女》,吟唱“迷途”女性的生与死

“在那个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巴黎的幽灵们吟唱并死去,而我们生活的当下正是彼时他们所说的未来。”

《茶花女》剧照

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过往二十年的舞台上,不乏《茶花女》题材的剧目演出,如1999年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歌剧《茶花女》、2012年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茶花女》。这一次,巴黎北方剧院带来最新制作的音乐戏剧《茶花女》,将于11月22日、24日与25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茶花女》是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大师朱塞佩·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世界歌剧长河中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故事蓝本源自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全剧共三幕,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剧目进一步完善之后,在各国歌剧院长演不衰。剧中以大量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唱段为观众铭记,著名选段数量之多可算是威尔第作品之最。小仲马也曾无限感慨:“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始建于1876年的法国古老剧院——巴黎北方剧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并创作出“类歌剧”的音乐戏剧作品。巴黎北方剧院的《茶花女》于2017年首演,脱胎于威尔第的原作歌剧,同时致敬了弗朗西斯科·玛丽亚·皮亚韦创作于1852年的母体戏剧版本。这是巴黎北方剧院第二次造访上海大剧院,该剧团曾于2015年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戏剧作品《惊奇的山谷》。

《茶花女》剧照。摄影:Simon Gosselin

《茶花女》的故事发生于19世纪的巴黎。城中名妓薇奥莉塔因喜爱茶花而被称为“茶花女”。薇奥莉塔被青年阿弗列德的真挚情意打动,与他坠入爱河,毅然离开纸醉金迷的巴黎社交圈。不料这段爱情却遭到阿弗列德父亲的阻拦。在他父亲的哀求下,薇奥莉塔为了爱人的前途和他家族的声誉,忍痛放弃这段爱情,回到巴黎重操旧业。不知实情的阿弗列德无法理解她的举动,当众羞辱了她。爱人的怨恨让原本就患有肺痨的薇奥莉塔病入膏肓。此时,阿弗列德的父亲良心发现,将真相和盘托出,但为时已晚。薇奥莉塔怀着遗憾,孤独地离开了人世,如茶花般凋零陨落。

《茶花女》剧照。摄影:Simon Gosselin

1852年《茶花女》戏剧版以及1848年小说版的经典片段均会出现在此版《茶花女》中,这场音乐戏剧在歌剧和小说的交错中,展现了一种介于说和唱之间的自由形式,台本也会在法语和意大利语之间切换,法国当代诗人克里斯托弗·塔尔寇斯的诗集《过时》也在剧中得以呈现。

通常,歌剧形式的空间会分为演奏和演唱两个部分:故事在舞台上展开,乐手在下方的乐池中伴奏。在此版音乐戏剧《茶花女》中,舞台与乐池浑然一体,歌手与乐手同处一个空间,音乐与情节之间的互动更为鲜明,乐手既是演奏者又是舞者。实际上,这追寻了威尔第的通俗源头以及剧本作者弗朗西斯科·玛丽亚·皮亚韦的灵感源泉——音乐结合通俗元素,故事回溯至戏剧版。据记载,威尔第对音乐的最初认识来自流动乐队,在意大利北部的勒朗科勒村,乐队会在村里某个家庭式客栈中稍作停留。乐手和歌手为伍,形成独立的社群,他们互通有无,一同放声歌唱,乐手甚至还会出演配角。

此外,这场音乐戏剧的舞台设计也颇具特点,花房一幕以土地、树枝、花圃组成,仿佛是一个废弃的场地。到乡村一幕时,乐手和演员搬上植物,为其带来转瞬即逝的生机。巨大的园艺纱网营造出多种效果,如罗纱,如灵质,如云团,为剧情赋予记忆的迷雾——网纱充斥在空间中,也令人想起维奥莱塔沉疴的肺病。

《茶花女》剧照。摄影:Pascal Gély

导演本杰明·拉扎尔从他的早期作品开始就注重音乐与戏剧的结合。音乐总监弗洛朗·于贝尔是一名专业爵士音乐家,曾兼修作曲、配器以及音乐学等科目。此版《茶花女》中,导演与音乐总监为表演形式的新尝试作了许多思考。

“在那个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巴黎的幽灵们吟唱并死去,而我们生活的当下正是彼时他们所说的未来。”在谈起这部融合歌剧与戏剧、现代与古典的音乐戏剧作品时,导演这样说。

导演本杰明·拉扎尔。摄影:Nathaniel Baruch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