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知乎、B站试水自制综艺,搅动行业格局,透露平台发展焦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知乎、B站试水自制综艺,搅动行业格局,透露平台发展焦虑

从知乎、B站初次涉足综艺节目的角度而言,《知乎者耶》《故事王2》勉强能够及格,但它们离大众眼中的“优秀节目”也还有不小的距离。那么,在这样的制作水准上,知乎、B站真能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蓝图吗?

作者丨李师帅

常年混迹于“知乎”“B站”的用户定会发现,两家主打内容社区的网站最近都纷纷推出了原创自制综艺。

11月14日,知乎推出首档原创综艺《知乎者耶》,并在知乎、腾讯视频、bilibili同步上线,节目的slogan是“一档试图还原‘社区讨论’的角色扮演式视频节目”;11月11日,B站也推出首档自制综艺《故事王2》,“大型卡牌故事接龙竞技真人秀节目”则是节目主打的标签,参与的人员则包括了知名UP主以及笑果文化的脱口秀演员。

有业内人士指出,试水自制视频节目、培植IP可能会成为内容社区探索盈利模式的一个新方向,只不过具体走向还要看节目的效果反馈。由此可见,不管是知乎还是B站,走到2018年,都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盈利?

而通过自制综艺,将节目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完成一次面向大众的“广告”,进而收获流量、用户与资本,或许这是知乎、B站期待的。只不过通过自制综艺就真能轻易达到这样的目标?或许,没那么简单。

《知乎者耶》《故事王2》距离“好节目”好像还挺远?

如果要对《知乎者耶》和《故事王2》两档节目进行一个简单的面貌还原,那么不难发现两档节目与知乎、B站的风格是相当匹配的,而这也是自制节目最大的特点所在。

在《知乎者耶》中,首期节目围绕“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能成为真爱吗?”这一十分接地气的感情题,几位知乎大神何赟、许伊萌、冼艺哲、笛安、子乾现场展开了辩论,而现场观众则要对他们的观点给出“赞同、感谢、反对、举报”等反馈,而这无疑不是将知乎社区中常见的线上话题讨论移植到了这档节目里,所以这也构成了《知乎者耶》的节目逻辑。

此外,在展开辩论的时候,还需要几位大神根据所抽取到的“身份牌”各自或强行带节奏、煽动情绪、故意抬扛或者是充当道德攻击的键盘侠,而这实际上也是节目试图还原真实的知乎社区里多元复杂的内容生态。

因此,《知乎者耶》从本质上就是一档高度复制知乎社区的综艺节目,只不过在这样的节目框架之下,形式上感觉也就是《奇葩说》与《饭局的诱惑》的合体,遗憾的是,当辩论的火力没有发挥到最大,语言的魅力没能完全被激发的时候,当“身份牌”的悬念没能做到更吸引人的时候,从综艺节目的角度而言,《知乎者耶》离优秀或许还有不小的距离。

而另一档同样是语言节目的《故事王2》则有着浓浓的B站的感觉:从节目包装上,明黄色与黑色的色块相冲撞,“网感”十足;从赛制上而言,作为一档竞技类节目,海选阶段,选手们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围绕所给的“图片”进行“看图说话”,随后还要对句子进行填空,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参赛选手方面,除了有B站的知名UP主参与,由于《故事王2》也是B站联合青豆结冰、笑果文化共同出品的节目,因此也有不少笑果文化的脱口秀演员参与,加上李诞、冯薪朵和使徒子的导师阵容,作为一档脱口秀节目,《故事王2》目前豆瓣收获了7.5分,其实不算差。

只不过,从节目的核心——“讲故事”的角度,目前《故事王2》呈现出来的,无外乎就是几种故事风格——煽情式的、细思极恐悬疑式的、文艺清新式的、谐音梗的,因此整个节目趣味性还不够,故事不够精彩,或许是《故事王2》没能像《奇葩说》《吐槽大会》那般惊艳的原因。

所以,从知乎、B站初次涉足综艺节目的角度而言,《知乎者耶》《故事王2》勉强能够及格,但它们离大众眼中的“优秀节目”也还有不小的距离。那么,在这样的制作水准上,知乎、B站真能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蓝图吗?

从“粉丝向”到“大众化”,知乎B站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

其实,走到2018年,知乎、B站都在变,它们或许早已不再是昨天那个青涩的它们。

2011年,知乎成立,最初它就是一个主打“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知识问答社区,且有着严格的邀请制度,走的似乎是高精尖的精英化路线。只不过,这样的高精尖就意味着离大众太远,那么如何盈利?

两年后,知乎开始向公众开放注册。用户量上涨的速度非常快,但带来的却是“用户体验变差”“垃圾信息增多”的质疑;2016年,“知识付费”来了,知乎以为自己找到了那个风口,据了解,当时的知乎将拓展场景、连通不同的平台、知乎的广告和建立知识服务市场作为重点投入方向。

只不过,一直到今天,“知识付费”对于知乎而言,仍然没能让它盈利。于是,这一次,知乎试水综艺节目,《知乎者耶》据悉一共就只有4期节目,在聊完感情题后,后续会相继谈到职场、电影和心理学。是的,选择大众感兴趣的话题、选择普罗大众更能接受的综艺节目的形式,知乎已经彻底的去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意味着知乎终究还是要向市场与资本低头。做一档《知乎者耶》,目的或许是将其作为品牌广告推广知乎,毕竟此前刘昊然简单粗暴式的知乎广告还是引来了阵阵哀叹,知乎“高精尖”的内容质量似乎也伴随着一句又一句“你知道吗”消失殆尽,那么,用综艺节目的方式“广而告之”,或许还是高级的。

而对于创建于2009年的B站而言,其一直凭借弹幕功能和二次元社区文化聚集了一大批年轻的忠实用户,是95后、00后的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陪伴,因此相较于知乎,B站还是稍显成熟。

掌握游戏业务,用直播进行二次元的营销,加上线下活动、周边衍生品,B站的盈利模式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因为采购导致的成本居高不下,让其似乎还没能自己完全走路。因此,2018年的B站开启了自制之路:

在日本与绘梦动画合作成立“哆啦哔梦”工作室,试图要推出自制动漫作品,以降低采购成本。而《故事王2》则是在2016年第一季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的作品。

联合青豆结冰、笑果文化,B站的《故事王2》与第一季相比也有了更加大众化的面像,例如所有的选题,无论是看图说话还是填空补充句子,当雪人、老鼠、女生、家人、糖葫芦几样事物出现在同一副画面的时候,大众至少是能够理解的,这是节目在第一季完全是面向B站粉丝的基础上做出的改变——走向大众,打破圈层壁垒。

这对于主打圈层文化的B站而言,也是重大的变化,从小众走向大众,无奈也好,顺应潮流也罢,终究还是市场与资本占据上风,或许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的精彩。

自制综艺欲搅动行业格局?盈利之路仍道阻且长

所以,无论是《知乎者耶》还是《故事王2》,它们之于知乎、B站的意义,或许比《奇葩说》之于爱奇艺、《创造101》之于腾讯而言,更有开拓意义。

《故事王2》开拓的是圈层壁垒。以往,或许大众习惯的还是去优爱腾观看综艺节目,但《故事王2》的出现,或许真能培养部分非次元大众走入B站,成为其用户。从目前《故事王2》的口碑表现来说,也许这也并非不可能。

而《知乎者耶》开拓的是知乎在大众中的认知程度,虽然最终的效果从目前节目的质量表现上来说很难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其还是彰显了知乎人思路上的一种转变——从小众到大众或许才是盈利的重要且关键的一步,而与其作为一个广告商去投放有可能收获负面信息的广告,也许自制综艺,掌握那个话语权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况且对于知乎来说,虽然还没能找到一个盈利模式,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市场对它的青睐,比如李开复、软银、腾讯、搜狗等互联网大咖,都是知乎的重要投资者。今年知乎还完成了新一轮融资,金额估值接近25亿美元。所以,没找到盈利模式没关系啊,反正“不差钱”,就慢慢摸索吧。

要不,第一步就先好好把《知乎者耶》的后面三集做得更精彩,如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知乎

3.7k
  • “知乎AI先行者沙龙”上海站:大咖齐聚共话产业新篇章
  • 知乎-W(02390.HK):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11.383亿元 同比增长2.2%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知乎、B站试水自制综艺,搅动行业格局,透露平台发展焦虑

从知乎、B站初次涉足综艺节目的角度而言,《知乎者耶》《故事王2》勉强能够及格,但它们离大众眼中的“优秀节目”也还有不小的距离。那么,在这样的制作水准上,知乎、B站真能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蓝图吗?

作者丨李师帅

常年混迹于“知乎”“B站”的用户定会发现,两家主打内容社区的网站最近都纷纷推出了原创自制综艺。

11月14日,知乎推出首档原创综艺《知乎者耶》,并在知乎、腾讯视频、bilibili同步上线,节目的slogan是“一档试图还原‘社区讨论’的角色扮演式视频节目”;11月11日,B站也推出首档自制综艺《故事王2》,“大型卡牌故事接龙竞技真人秀节目”则是节目主打的标签,参与的人员则包括了知名UP主以及笑果文化的脱口秀演员。

有业内人士指出,试水自制视频节目、培植IP可能会成为内容社区探索盈利模式的一个新方向,只不过具体走向还要看节目的效果反馈。由此可见,不管是知乎还是B站,走到2018年,都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盈利?

而通过自制综艺,将节目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完成一次面向大众的“广告”,进而收获流量、用户与资本,或许这是知乎、B站期待的。只不过通过自制综艺就真能轻易达到这样的目标?或许,没那么简单。

《知乎者耶》《故事王2》距离“好节目”好像还挺远?

如果要对《知乎者耶》和《故事王2》两档节目进行一个简单的面貌还原,那么不难发现两档节目与知乎、B站的风格是相当匹配的,而这也是自制节目最大的特点所在。

在《知乎者耶》中,首期节目围绕“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能成为真爱吗?”这一十分接地气的感情题,几位知乎大神何赟、许伊萌、冼艺哲、笛安、子乾现场展开了辩论,而现场观众则要对他们的观点给出“赞同、感谢、反对、举报”等反馈,而这无疑不是将知乎社区中常见的线上话题讨论移植到了这档节目里,所以这也构成了《知乎者耶》的节目逻辑。

此外,在展开辩论的时候,还需要几位大神根据所抽取到的“身份牌”各自或强行带节奏、煽动情绪、故意抬扛或者是充当道德攻击的键盘侠,而这实际上也是节目试图还原真实的知乎社区里多元复杂的内容生态。

因此,《知乎者耶》从本质上就是一档高度复制知乎社区的综艺节目,只不过在这样的节目框架之下,形式上感觉也就是《奇葩说》与《饭局的诱惑》的合体,遗憾的是,当辩论的火力没有发挥到最大,语言的魅力没能完全被激发的时候,当“身份牌”的悬念没能做到更吸引人的时候,从综艺节目的角度而言,《知乎者耶》离优秀或许还有不小的距离。

而另一档同样是语言节目的《故事王2》则有着浓浓的B站的感觉:从节目包装上,明黄色与黑色的色块相冲撞,“网感”十足;从赛制上而言,作为一档竞技类节目,海选阶段,选手们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围绕所给的“图片”进行“看图说话”,随后还要对句子进行填空,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参赛选手方面,除了有B站的知名UP主参与,由于《故事王2》也是B站联合青豆结冰、笑果文化共同出品的节目,因此也有不少笑果文化的脱口秀演员参与,加上李诞、冯薪朵和使徒子的导师阵容,作为一档脱口秀节目,《故事王2》目前豆瓣收获了7.5分,其实不算差。

只不过,从节目的核心——“讲故事”的角度,目前《故事王2》呈现出来的,无外乎就是几种故事风格——煽情式的、细思极恐悬疑式的、文艺清新式的、谐音梗的,因此整个节目趣味性还不够,故事不够精彩,或许是《故事王2》没能像《奇葩说》《吐槽大会》那般惊艳的原因。

所以,从知乎、B站初次涉足综艺节目的角度而言,《知乎者耶》《故事王2》勉强能够及格,但它们离大众眼中的“优秀节目”也还有不小的距离。那么,在这样的制作水准上,知乎、B站真能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蓝图吗?

从“粉丝向”到“大众化”,知乎B站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

其实,走到2018年,知乎、B站都在变,它们或许早已不再是昨天那个青涩的它们。

2011年,知乎成立,最初它就是一个主打“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知识问答社区,且有着严格的邀请制度,走的似乎是高精尖的精英化路线。只不过,这样的高精尖就意味着离大众太远,那么如何盈利?

两年后,知乎开始向公众开放注册。用户量上涨的速度非常快,但带来的却是“用户体验变差”“垃圾信息增多”的质疑;2016年,“知识付费”来了,知乎以为自己找到了那个风口,据了解,当时的知乎将拓展场景、连通不同的平台、知乎的广告和建立知识服务市场作为重点投入方向。

只不过,一直到今天,“知识付费”对于知乎而言,仍然没能让它盈利。于是,这一次,知乎试水综艺节目,《知乎者耶》据悉一共就只有4期节目,在聊完感情题后,后续会相继谈到职场、电影和心理学。是的,选择大众感兴趣的话题、选择普罗大众更能接受的综艺节目的形式,知乎已经彻底的去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意味着知乎终究还是要向市场与资本低头。做一档《知乎者耶》,目的或许是将其作为品牌广告推广知乎,毕竟此前刘昊然简单粗暴式的知乎广告还是引来了阵阵哀叹,知乎“高精尖”的内容质量似乎也伴随着一句又一句“你知道吗”消失殆尽,那么,用综艺节目的方式“广而告之”,或许还是高级的。

而对于创建于2009年的B站而言,其一直凭借弹幕功能和二次元社区文化聚集了一大批年轻的忠实用户,是95后、00后的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陪伴,因此相较于知乎,B站还是稍显成熟。

掌握游戏业务,用直播进行二次元的营销,加上线下活动、周边衍生品,B站的盈利模式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因为采购导致的成本居高不下,让其似乎还没能自己完全走路。因此,2018年的B站开启了自制之路:

在日本与绘梦动画合作成立“哆啦哔梦”工作室,试图要推出自制动漫作品,以降低采购成本。而《故事王2》则是在2016年第一季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的作品。

联合青豆结冰、笑果文化,B站的《故事王2》与第一季相比也有了更加大众化的面像,例如所有的选题,无论是看图说话还是填空补充句子,当雪人、老鼠、女生、家人、糖葫芦几样事物出现在同一副画面的时候,大众至少是能够理解的,这是节目在第一季完全是面向B站粉丝的基础上做出的改变——走向大众,打破圈层壁垒。

这对于主打圈层文化的B站而言,也是重大的变化,从小众走向大众,无奈也好,顺应潮流也罢,终究还是市场与资本占据上风,或许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的精彩。

自制综艺欲搅动行业格局?盈利之路仍道阻且长

所以,无论是《知乎者耶》还是《故事王2》,它们之于知乎、B站的意义,或许比《奇葩说》之于爱奇艺、《创造101》之于腾讯而言,更有开拓意义。

《故事王2》开拓的是圈层壁垒。以往,或许大众习惯的还是去优爱腾观看综艺节目,但《故事王2》的出现,或许真能培养部分非次元大众走入B站,成为其用户。从目前《故事王2》的口碑表现来说,也许这也并非不可能。

而《知乎者耶》开拓的是知乎在大众中的认知程度,虽然最终的效果从目前节目的质量表现上来说很难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其还是彰显了知乎人思路上的一种转变——从小众到大众或许才是盈利的重要且关键的一步,而与其作为一个广告商去投放有可能收获负面信息的广告,也许自制综艺,掌握那个话语权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况且对于知乎来说,虽然还没能找到一个盈利模式,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市场对它的青睐,比如李开复、软银、腾讯、搜狗等互联网大咖,都是知乎的重要投资者。今年知乎还完成了新一轮融资,金额估值接近25亿美元。所以,没找到盈利模式没关系啊,反正“不差钱”,就慢慢摸索吧。

要不,第一步就先好好把《知乎者耶》的后面三集做得更精彩,如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