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寻求科普“最大公约数”,一档“向未来”的电视节目不止于科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寻求科普“最大公约数”,一档“向未来”的电视节目不止于科普

在浩瀚的星辰大海里,《加油!向未来》与观众完成了一次探索之旅。

作者:张风屹

“见证了它每季的进步,它逐渐融入了很多现代媒体的元素,夺人目光,科普知识。为科学的传播注入活力。”这是央视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第三季收官后,一位网友对节目的评价。

在节目播出的99天里,无数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网友们变为加油的“自来水”,有萌宠爱好者因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被吸引,有科技粉因见证柔性屏的制作全过程而津津乐道;也有学生家长、中小学生被高能总冠军陈鲲羽所圈粉,亦有音乐爱好者因郎朗与义肢女孩四手联弹而安利节目……在浩瀚的星辰大海里,《加油!向未来》与观众完成了一次探索之旅。

 

科学知识有层次

植根生活贯穿古今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宋代诗人黄庭坚用这样一首诗形容了一种昆虫。这种昆虫,不仅有22颗牙齿,更以“孑孓”二字穿越到现代歌手陈粒的歌曲《易燃易爆炸》中,它便是蚊子。它是中国特有的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历史上,它的尾羽曾作为汉代武将的头盔装饰。它英勇善战,古代被称作“鹖”;它是山西省的省鸟——褐马鸡。

伽马射线不仅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也是电影《绿巨人》中将布鲁斯·班纳变成浩克的罪魁祸首。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一定要争气》,他的主角是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牛顿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说的巨人是他,他便是发明显微镜、望远镜的英国科学家胡克。

这些看似与高深的科学沾不上边的内容,摘自加油向未来的猜想题。一道科学猜想题,并非是枯燥无味的硬科普,而是涵盖历史、语文、电影、音乐等多领域的软科普。建立世间万物与科学千丝万缕的联系,让科学有趣味点、有记忆点。 

科学不仅有趣,且有实用性。每日冲马桶,盖盖儿的细菌量远远小于不盖盖儿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后,汽车入水自救视频教你科学的逃生方式。台风“山竹”阵阵强风,百米高楼纹丝不动,原来是震楼神器阻尼器在默默“发功”。

科学像是一扇辩证的窗,辨明万物真伪,呈现出事物背后的真相。热血军事题材电影中,触目惊心的水下枪战实则违反了科学原理——普通枪支竟无法穿透水的阻力,而节目中在科普之后还顺势引出了真正的水下战队——中国海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

《战狼2》中吴京用钢丝床垫便抵挡住手持式火箭筒,究竟是真是假?分别用RPG对钢丝床垫、大钢块、钢制格栅护栏进行射击对比,得出格栅装甲的正确答案。而升级版的柔性格栅装甲已经被应用到我国南苏丹维和部队的92B步战车,远在异国他乡,保护着维护部队。名不见经传的工字型结构,是国产大飞机C919能够承受成千上百次折翼挫折训练的主力军……

一档科普节目,以实验者视角走进遥远的高精尖科技,以趣味直观的实验打破伪科学,以涵盖物理、数学、化学、历史、生物多领域的高频知识点,落下兴趣的抓手,引发选手与观众的思考。正如央视频道总监张国飞对科普层次的深刻解读:“掌握知识不如启迪智慧,启迪智慧不如激发兴趣,感兴趣才是科普的最高境界。”

科学普及有层次

看的见摸的着玩的转

总决赛当晚,有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观看加油向未来的动态。微博配图上,电视屏幕雪花满满,背后却是他对科学的热情。在偏远山区,《加油!向未来》依然有着很高的收视率。孩子们虽然缺少足够的条件去亲身经历实验的过程,但节目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接触科学的唯一渠道。

据央视创造传媒总经理、总编辑过彤介绍:“中国科协在2010年和2015年分别做了两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2010年的调查100人里面只有3.27人达到基本科学素养,2015年100人里有6.2人。而美国在200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100人里就已经有17个了。所以中国老百姓在科学素养方面还有很大追赶的空间。”

科学普及工作,是《加油!向未来》节目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一直都在做的事情。为与时代同行,节目开辟短视频阵地。以“缅怀两弹元勋邓稼先”“撒贝宁不知延禧宫”“黄金右脚卡洛斯复刻‘香蕉球’”等节目内容,匹配流行音乐进行在抖音官方账号上传播。为更好的呈现科学实验,节目组用超高速镜头记录穿甲弹击穿10层钢板的震撼瞬间,将穿甲弹实验所击穿的钢板从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试验场搬至现场。

为拉近与网友的距离,从持续21天台网联动的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活动,到为期三个月的#我为中国航天添燃料#新媒体活动,以及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发起的#复制贝克汉姆#活动,不仅吸引了千万网友的参与互动,也有像欧阳钟灿、汪品先、刘慈欣、郎朗、丁俊晖、撒贝宁、尼格买提、易烊千玺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

线上台网联动、先网后台,同名小程序在线答题,同名舞台剧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节目作为鲜活的科普教本,走进校园。将科普知识以各种形式手段传播出去,这是加油向未来所做的科普工作。

科普精神有层次

科学榜样的言传身教

“科学本身不是拿来竞技的,但是我们决定用竞技的这种方式来呈现科学,实际上是想要大家对科学产生兴趣,对科学有热爱,所有人都能够保持一颗前进、探索的心。” 在上周日晚播出的《加油!向未来》总决赛上,选手凌然战败陈鲲羽后,动情地说出这样一段话。给孩子们种下好奇心的种子,通过节目传授科学知识、点燃科学梦想、教授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传递科学精神。这既是节目的初衷又是使命。

探索科学需要言传身教,亦需要榜样的力量。2018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成功发射,其所搭载的科普实验卫星最终没能顺利进入轨道。航天人身上所折射出的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却感染了每个人,让这次活动成为最生动的科学精神普及课。

科学顾问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教授看到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的实验,有了疑问便向中国农大生物学院李赞东教授请教,鸡的孵化温度?允许的控温范围是多少?“火炸药之王”王泽山老先生年过八旬,仍在研究科学的路上奋勇前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82岁高龄9天3次下海,不仅动情讲述漫游仙境般的科考见闻,更调侃自己和南海比起来像一个小孩。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家的言传身教,才有了陈鲲羽曾对存有疑虑的折纸题答案,举手提问;才有了凌然毅然辞去银行工作,投身科普;才有了小小少年徐晨阁的踊跃补充,才有了少年诗人李翛然的永不言弃……他们倔强又热诚,让网友感慨这才是青少年的榜样。科普节目不止于科普,它培养一种科学的氛围和科学的文化。

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曾说:“一个强健的民族,一方面需要健康的体魄,同样需要强大的创新和创造性的思维,这也是加油向未来节目特别的使命。一个国家最伟大的财富不是地上的矿藏,而是人们头脑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节目要重点激发的就是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种下科学思维的种子。”

总决赛虽然落下帷幕,但是科学传播却并未中断。#陈鲲羽 加油向未来总冠军#话题词冲上热搜,一群孩子正以陈鲲羽为榜样,蓄力超越。郎朗因与义肢女孩四手联弹收到好友的温暖回馈,演员陈坤发博称自己知晓了霓和虹的区别……科普永远在路上,这将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寻求科普“最大公约数”,一档“向未来”的电视节目不止于科普

在浩瀚的星辰大海里,《加油!向未来》与观众完成了一次探索之旅。

作者:张风屹

“见证了它每季的进步,它逐渐融入了很多现代媒体的元素,夺人目光,科普知识。为科学的传播注入活力。”这是央视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第三季收官后,一位网友对节目的评价。

在节目播出的99天里,无数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网友们变为加油的“自来水”,有萌宠爱好者因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被吸引,有科技粉因见证柔性屏的制作全过程而津津乐道;也有学生家长、中小学生被高能总冠军陈鲲羽所圈粉,亦有音乐爱好者因郎朗与义肢女孩四手联弹而安利节目……在浩瀚的星辰大海里,《加油!向未来》与观众完成了一次探索之旅。

 

科学知识有层次

植根生活贯穿古今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宋代诗人黄庭坚用这样一首诗形容了一种昆虫。这种昆虫,不仅有22颗牙齿,更以“孑孓”二字穿越到现代歌手陈粒的歌曲《易燃易爆炸》中,它便是蚊子。它是中国特有的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历史上,它的尾羽曾作为汉代武将的头盔装饰。它英勇善战,古代被称作“鹖”;它是山西省的省鸟——褐马鸡。

伽马射线不仅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也是电影《绿巨人》中将布鲁斯·班纳变成浩克的罪魁祸首。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一定要争气》,他的主角是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牛顿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说的巨人是他,他便是发明显微镜、望远镜的英国科学家胡克。

这些看似与高深的科学沾不上边的内容,摘自加油向未来的猜想题。一道科学猜想题,并非是枯燥无味的硬科普,而是涵盖历史、语文、电影、音乐等多领域的软科普。建立世间万物与科学千丝万缕的联系,让科学有趣味点、有记忆点。 

科学不仅有趣,且有实用性。每日冲马桶,盖盖儿的细菌量远远小于不盖盖儿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后,汽车入水自救视频教你科学的逃生方式。台风“山竹”阵阵强风,百米高楼纹丝不动,原来是震楼神器阻尼器在默默“发功”。

科学像是一扇辩证的窗,辨明万物真伪,呈现出事物背后的真相。热血军事题材电影中,触目惊心的水下枪战实则违反了科学原理——普通枪支竟无法穿透水的阻力,而节目中在科普之后还顺势引出了真正的水下战队——中国海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

《战狼2》中吴京用钢丝床垫便抵挡住手持式火箭筒,究竟是真是假?分别用RPG对钢丝床垫、大钢块、钢制格栅护栏进行射击对比,得出格栅装甲的正确答案。而升级版的柔性格栅装甲已经被应用到我国南苏丹维和部队的92B步战车,远在异国他乡,保护着维护部队。名不见经传的工字型结构,是国产大飞机C919能够承受成千上百次折翼挫折训练的主力军……

一档科普节目,以实验者视角走进遥远的高精尖科技,以趣味直观的实验打破伪科学,以涵盖物理、数学、化学、历史、生物多领域的高频知识点,落下兴趣的抓手,引发选手与观众的思考。正如央视频道总监张国飞对科普层次的深刻解读:“掌握知识不如启迪智慧,启迪智慧不如激发兴趣,感兴趣才是科普的最高境界。”

科学普及有层次

看的见摸的着玩的转

总决赛当晚,有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观看加油向未来的动态。微博配图上,电视屏幕雪花满满,背后却是他对科学的热情。在偏远山区,《加油!向未来》依然有着很高的收视率。孩子们虽然缺少足够的条件去亲身经历实验的过程,但节目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接触科学的唯一渠道。

据央视创造传媒总经理、总编辑过彤介绍:“中国科协在2010年和2015年分别做了两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2010年的调查100人里面只有3.27人达到基本科学素养,2015年100人里有6.2人。而美国在200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100人里就已经有17个了。所以中国老百姓在科学素养方面还有很大追赶的空间。”

科学普及工作,是《加油!向未来》节目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一直都在做的事情。为与时代同行,节目开辟短视频阵地。以“缅怀两弹元勋邓稼先”“撒贝宁不知延禧宫”“黄金右脚卡洛斯复刻‘香蕉球’”等节目内容,匹配流行音乐进行在抖音官方账号上传播。为更好的呈现科学实验,节目组用超高速镜头记录穿甲弹击穿10层钢板的震撼瞬间,将穿甲弹实验所击穿的钢板从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试验场搬至现场。

为拉近与网友的距离,从持续21天台网联动的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活动,到为期三个月的#我为中国航天添燃料#新媒体活动,以及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发起的#复制贝克汉姆#活动,不仅吸引了千万网友的参与互动,也有像欧阳钟灿、汪品先、刘慈欣、郎朗、丁俊晖、撒贝宁、尼格买提、易烊千玺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

线上台网联动、先网后台,同名小程序在线答题,同名舞台剧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节目作为鲜活的科普教本,走进校园。将科普知识以各种形式手段传播出去,这是加油向未来所做的科普工作。

科普精神有层次

科学榜样的言传身教

“科学本身不是拿来竞技的,但是我们决定用竞技的这种方式来呈现科学,实际上是想要大家对科学产生兴趣,对科学有热爱,所有人都能够保持一颗前进、探索的心。” 在上周日晚播出的《加油!向未来》总决赛上,选手凌然战败陈鲲羽后,动情地说出这样一段话。给孩子们种下好奇心的种子,通过节目传授科学知识、点燃科学梦想、教授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传递科学精神。这既是节目的初衷又是使命。

探索科学需要言传身教,亦需要榜样的力量。2018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成功发射,其所搭载的科普实验卫星最终没能顺利进入轨道。航天人身上所折射出的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却感染了每个人,让这次活动成为最生动的科学精神普及课。

科学顾问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教授看到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的实验,有了疑问便向中国农大生物学院李赞东教授请教,鸡的孵化温度?允许的控温范围是多少?“火炸药之王”王泽山老先生年过八旬,仍在研究科学的路上奋勇前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82岁高龄9天3次下海,不仅动情讲述漫游仙境般的科考见闻,更调侃自己和南海比起来像一个小孩。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家的言传身教,才有了陈鲲羽曾对存有疑虑的折纸题答案,举手提问;才有了凌然毅然辞去银行工作,投身科普;才有了小小少年徐晨阁的踊跃补充,才有了少年诗人李翛然的永不言弃……他们倔强又热诚,让网友感慨这才是青少年的榜样。科普节目不止于科普,它培养一种科学的氛围和科学的文化。

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曾说:“一个强健的民族,一方面需要健康的体魄,同样需要强大的创新和创造性的思维,这也是加油向未来节目特别的使命。一个国家最伟大的财富不是地上的矿藏,而是人们头脑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节目要重点激发的就是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种下科学思维的种子。”

总决赛虽然落下帷幕,但是科学传播却并未中断。#陈鲲羽 加油向未来总冠军#话题词冲上热搜,一群孩子正以陈鲲羽为榜样,蓄力超越。郎朗因与义肢女孩四手联弹收到好友的温暖回馈,演员陈坤发博称自己知晓了霓和虹的区别……科普永远在路上,这将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