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超苹果!追三星!华为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一还需要多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超苹果!追三星!华为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一还需要多久?

苹果咋啦?它真的要被国产手机给打败了吗?

最近,全球各大手机厂商的新品纷纷上市,有网友在朋友圈分别晒出了华为、苹果在新品上市后的门店现场照,华为的体验店人头攒动,而苹果门店以前那长长的排队景象消失了。大家不仅在问,苹果咋啦?它真的要被国产手机给打败了吗?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最新的数据显示,国内智能机市场厮杀依旧激烈,苹果份额持续缓慢下滑,目前在25%左右。OPPO、华为、vivo厮杀激烈,OPPO目前以18.1%居于国产品牌第一位,华为以17.4%的比例紧追其后,三星已经滑落至2.9%了,小米也滑到9%了。国产TOP3品牌,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增加5.3%,品牌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苹果门店扩展受阻

在过去20多年中,苹果直营零售店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逐步成为苹果产品销售渠道的一个黄金标准,其他品牌的零售商只好进行模仿。每当苹果推出新产品时,直营零售店成为一个培训消费者的最佳场所。

2008年,苹果在北京开设了在中国的第一家零售店,当时的情景相当火爆。一位知情的前任员工透露,苹果第一批中国零售店,只用了三年就收回了建设成本。苹果的高管曾预测,到2011年底,苹果在中国的零售店将会增加到25家。然而,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苹果实现上述目标晚了四年,到2016年才开设了26家零售店。从那以后,苹果对中国的零售计划踩了“刹车”。

到了今天,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并不直接在苹果零售店购买产品。苹果的2017年报显示,苹果28%的全球销售收入来自于直接销售渠道,其中包括网上官方商店、直营零售店,其余的72%来自于其他零售商渠道。

高价策略令观望期拉长

苹果每年都会出新品,每年也都在涨价。据计算,一台iPhone的平均销售价格,是智能机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的四倍。像国产的高端手机,OPPO Find X和华为P20系列,定价均在4000-6000元左右,约为苹果新机价格的一半。价格上的巨大差异,导致果粉换机的“观望期”拉长。

新品升级力度难令人满意

过去,即便小升级,iPhone也总能带来令人激动的新功能,比如Siri、指纹识别、3D touch等,而在今年,除了例行升级之外,没有任何重要的更新。

回看iPhone新品,依旧难以让人在这款最高配产品售价逾万元的iPhone新品上,找到一个能令我们感知明显、印象深刻、优点突出的主打功能或者说创新点。有的只是稍好一点的续航能力表现、更具可玩性一点的相机功能、在安卓阵营早已司空见惯的双卡双待,以及按部就班的处理器性能提升。

由此可见,今年的iPhone新品在功能升级上,并没有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特别是在国产智能手机外在设计与内在功能均进入创新高峰期的现实下,这种反差对比对苹果造成的伤害将会更为强烈。

华为等国产手机奋起直追

在几年前,苹果是几乎所有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学习模仿的对象。但在小米MIX开启全面屏潮流之后,国产智能手机在工业设计,或者说追求更高屏占比的道路上,已经实现了从刘海屏,到水滴屏幕,再到隐藏式刘海屏幕的三次自我进化。在国产外观工业设计进步如此迅速的现实下,新款iPhone设计的一成不变,的确使其在屏占比的进化大潮中,几乎落后了别人两代产品。

小米Mix 3发布会上,雷军直言,自己已经在内部表态,小米相机部门今年有没有年终奖就看能不能干翻华为。很显然,小米已经把第一目标从苹果转向了华为。

而华为,在Mate 20系列海外发布会上,是通过信号秒杀三星、定位精准度秒杀苹果来秀优越。甚至,还拿Mate 20 Pro与iPhone XS Max比金属中框宽度,与Nintendo Switch比电池续航,各方面都取得了“完胜”!

 

当下,我们已能看到华为P系列、Mate系列在欧洲市场斩获颇丰,OPPO也将Find X等产品推进了欧洲市场。可以说,随着国产智能手机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留给苹果的好日子可能真的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苹果

7.9k
  • 苹果美股盘前跌超3%
  • 库克:苹果公司预计第三财季将遭受9亿美元的关税打击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超苹果!追三星!华为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一还需要多久?

苹果咋啦?它真的要被国产手机给打败了吗?

最近,全球各大手机厂商的新品纷纷上市,有网友在朋友圈分别晒出了华为、苹果在新品上市后的门店现场照,华为的体验店人头攒动,而苹果门店以前那长长的排队景象消失了。大家不仅在问,苹果咋啦?它真的要被国产手机给打败了吗?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最新的数据显示,国内智能机市场厮杀依旧激烈,苹果份额持续缓慢下滑,目前在25%左右。OPPO、华为、vivo厮杀激烈,OPPO目前以18.1%居于国产品牌第一位,华为以17.4%的比例紧追其后,三星已经滑落至2.9%了,小米也滑到9%了。国产TOP3品牌,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增加5.3%,品牌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苹果门店扩展受阻

在过去20多年中,苹果直营零售店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逐步成为苹果产品销售渠道的一个黄金标准,其他品牌的零售商只好进行模仿。每当苹果推出新产品时,直营零售店成为一个培训消费者的最佳场所。

2008年,苹果在北京开设了在中国的第一家零售店,当时的情景相当火爆。一位知情的前任员工透露,苹果第一批中国零售店,只用了三年就收回了建设成本。苹果的高管曾预测,到2011年底,苹果在中国的零售店将会增加到25家。然而,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苹果实现上述目标晚了四年,到2016年才开设了26家零售店。从那以后,苹果对中国的零售计划踩了“刹车”。

到了今天,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并不直接在苹果零售店购买产品。苹果的2017年报显示,苹果28%的全球销售收入来自于直接销售渠道,其中包括网上官方商店、直营零售店,其余的72%来自于其他零售商渠道。

高价策略令观望期拉长

苹果每年都会出新品,每年也都在涨价。据计算,一台iPhone的平均销售价格,是智能机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的四倍。像国产的高端手机,OPPO Find X和华为P20系列,定价均在4000-6000元左右,约为苹果新机价格的一半。价格上的巨大差异,导致果粉换机的“观望期”拉长。

新品升级力度难令人满意

过去,即便小升级,iPhone也总能带来令人激动的新功能,比如Siri、指纹识别、3D touch等,而在今年,除了例行升级之外,没有任何重要的更新。

回看iPhone新品,依旧难以让人在这款最高配产品售价逾万元的iPhone新品上,找到一个能令我们感知明显、印象深刻、优点突出的主打功能或者说创新点。有的只是稍好一点的续航能力表现、更具可玩性一点的相机功能、在安卓阵营早已司空见惯的双卡双待,以及按部就班的处理器性能提升。

由此可见,今年的iPhone新品在功能升级上,并没有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特别是在国产智能手机外在设计与内在功能均进入创新高峰期的现实下,这种反差对比对苹果造成的伤害将会更为强烈。

华为等国产手机奋起直追

在几年前,苹果是几乎所有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学习模仿的对象。但在小米MIX开启全面屏潮流之后,国产智能手机在工业设计,或者说追求更高屏占比的道路上,已经实现了从刘海屏,到水滴屏幕,再到隐藏式刘海屏幕的三次自我进化。在国产外观工业设计进步如此迅速的现实下,新款iPhone设计的一成不变,的确使其在屏占比的进化大潮中,几乎落后了别人两代产品。

小米Mix 3发布会上,雷军直言,自己已经在内部表态,小米相机部门今年有没有年终奖就看能不能干翻华为。很显然,小米已经把第一目标从苹果转向了华为。

而华为,在Mate 20系列海外发布会上,是通过信号秒杀三星、定位精准度秒杀苹果来秀优越。甚至,还拿Mate 20 Pro与iPhone XS Max比金属中框宽度,与Nintendo Switch比电池续航,各方面都取得了“完胜”!

 

当下,我们已能看到华为P系列、Mate系列在欧洲市场斩获颇丰,OPPO也将Find X等产品推进了欧洲市场。可以说,随着国产智能手机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留给苹果的好日子可能真的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