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鼓吹“酸碱平衡论”的中国大师深陷争议,网站一度关闭维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鼓吹“酸碱平衡论”的中国大师深陷争议,网站一度关闭维护

随着科普知识的传播,以及专家、媒体的质疑,中国酸碱平衡论第一人对该理论的态度变成了 “对与错可供大家讨论与商榷”。

图片来源 中国酸碱平衡论第一人公司官网

美国“酸碱理论大师”罗伯特·扬被罚1.05亿美元,而国内自称“提出酸碱平衡理论第一人”的梁双林和他的产品第6要素也因此陷入争议之中。

11月21日,有媒体报道梁双林创立的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官网上面显示网站在维护中,暂时关闭。

11月23日,界面记者查询发现,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官网显示维护完成,不过从网站一则11月15日发布的声明来看,这位鼓吹酸碱平衡论的中国大师对该理论的态度已经更加谨慎。

声明正文中提到第6要素(几丁聚糖胶囊)是经过批准的,酸碱平衡理论是公司根据国内教科书《医用生物化学》和美国医师执照考试丛书《酸碱平衡》中的理论提出的,至于理论对与错可供大家讨论与商榷;并声明以及市面上某些企业利用‘酸碱平衡’理论宣传自己产品的一切行为与我公司无关。

而根据科技日报报道,梁双林的公司官方网站一度挂出声明,提出通过酸碱平衡达到健康,不是伪科学,是有理论依据的,声称要对报道新闻的媒体发律师函。

很显然,随着科普知识的传播,以及专家、媒体的质疑,中国酸碱平衡论第一人对该理论的态度变成了 “对与错可供大家讨论与商榷”。

酸碱体质理论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补充碱性营养剂或进行食物选择,让身体从酸性转向碱性。但食物真的能影响身体酸碱吗?

根据公开的百科资料,食物确实有呈酸呈碱的分别。比如动物性食物除了牛奶,基本呈酸性,植物性的食物除了豆类、精白米、精白面,基本呈碱性。但我们吃多样的食物,是为了获得均衡的营养,并非“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含酸的代谢产物(碳酸、乳酸等)和碱性产物。但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体液也会中和酸碱平衡,因此正常生物体的体液酸碱度(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研究显示,某些肿瘤组织周围环境的确会偏酸。但是,这是肿瘤细胞的代谢和正常细胞不同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偏酸的环境造成了肿瘤。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20世纪90年代,关于“进食莫忘酸碱”的言论便已经开始传播。2008年之后,开始出现澄清、质疑与辟谣的文章。2013年,辟谣文的数量达到最高峰,2017年之后,在检索结果中已经没有正面宣传酸碱体质的文章出现。

尽管学术论文的角度,已经公开对酸碱理论进行了质疑,“酸碱体质”一说在中国仍大有市场。

在网上搜索,仍然能够出现一大堆类似于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碱性体质易生男孩,如何分辨碱性食物和酸性食物之类的文章。一些商家仍打着酸碱体质的旗号进行营销,比如说产品有助于改善酸性体质,或者用这套理论指导生男生女。

这其中,较为知名的当属梁双林推出的碱性产品“第6要素”。虽然多次被媒体指出为虚假宣传,但是如果搜索网络,仍然可以看到对第6要素(几丁聚糖)追捧的文章,显示其重要功能包括三调,即调节免疫力,调节人体酸碱度,调节人体内分泌。

百度知道上,则有诸如“父母经常买第六要素(第6要素)保健品要不要阻止? ”的发帖,可见第6要素还是有着不少追随者。

与所有传播广泛的伪科学类似,“酸碱体质”理论之所以能在中国大火,一方面离不开利益方的驱使。无论是第6要素,还是其他打着擦边球的产品,往往都是出于销售需要,借助洗脑式的广告宣传,销售自身产品的同时,也在助推着“酸碱体质”理论。2010年央视3·15晚会戳破了市场上热销的“碱性水”改善人体PH值谎言,在节目中,一瓶标榜着钙离子浓度为100度的碱性水价格168元,其宣传话术就是100度的碱性水预防中风、补钙、促进儿童成长。

另一方面,这些学说也迎合了部分消费者心理,对于病人来说,尤其是目前一些尚无解决方案的疾病患者,一种宣称能够治疗百病的神药往往有莫大吸引力。除了吃出酸碱体质,盛行过的还有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书中宣扬“绿豆治百病大法”,一度引发绿豆市场提价。

有利益,有市场,这也意味,“酸碱体质”说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伪科学,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学会分辨真正的科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鼓吹“酸碱平衡论”的中国大师深陷争议,网站一度关闭维护

随着科普知识的传播,以及专家、媒体的质疑,中国酸碱平衡论第一人对该理论的态度变成了 “对与错可供大家讨论与商榷”。

图片来源 中国酸碱平衡论第一人公司官网

美国“酸碱理论大师”罗伯特·扬被罚1.05亿美元,而国内自称“提出酸碱平衡理论第一人”的梁双林和他的产品第6要素也因此陷入争议之中。

11月21日,有媒体报道梁双林创立的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官网上面显示网站在维护中,暂时关闭。

11月23日,界面记者查询发现,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官网显示维护完成,不过从网站一则11月15日发布的声明来看,这位鼓吹酸碱平衡论的中国大师对该理论的态度已经更加谨慎。

声明正文中提到第6要素(几丁聚糖胶囊)是经过批准的,酸碱平衡理论是公司根据国内教科书《医用生物化学》和美国医师执照考试丛书《酸碱平衡》中的理论提出的,至于理论对与错可供大家讨论与商榷;并声明以及市面上某些企业利用‘酸碱平衡’理论宣传自己产品的一切行为与我公司无关。

而根据科技日报报道,梁双林的公司官方网站一度挂出声明,提出通过酸碱平衡达到健康,不是伪科学,是有理论依据的,声称要对报道新闻的媒体发律师函。

很显然,随着科普知识的传播,以及专家、媒体的质疑,中国酸碱平衡论第一人对该理论的态度变成了 “对与错可供大家讨论与商榷”。

酸碱体质理论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补充碱性营养剂或进行食物选择,让身体从酸性转向碱性。但食物真的能影响身体酸碱吗?

根据公开的百科资料,食物确实有呈酸呈碱的分别。比如动物性食物除了牛奶,基本呈酸性,植物性的食物除了豆类、精白米、精白面,基本呈碱性。但我们吃多样的食物,是为了获得均衡的营养,并非“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含酸的代谢产物(碳酸、乳酸等)和碱性产物。但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体液也会中和酸碱平衡,因此正常生物体的体液酸碱度(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研究显示,某些肿瘤组织周围环境的确会偏酸。但是,这是肿瘤细胞的代谢和正常细胞不同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偏酸的环境造成了肿瘤。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20世纪90年代,关于“进食莫忘酸碱”的言论便已经开始传播。2008年之后,开始出现澄清、质疑与辟谣的文章。2013年,辟谣文的数量达到最高峰,2017年之后,在检索结果中已经没有正面宣传酸碱体质的文章出现。

尽管学术论文的角度,已经公开对酸碱理论进行了质疑,“酸碱体质”一说在中国仍大有市场。

在网上搜索,仍然能够出现一大堆类似于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碱性体质易生男孩,如何分辨碱性食物和酸性食物之类的文章。一些商家仍打着酸碱体质的旗号进行营销,比如说产品有助于改善酸性体质,或者用这套理论指导生男生女。

这其中,较为知名的当属梁双林推出的碱性产品“第6要素”。虽然多次被媒体指出为虚假宣传,但是如果搜索网络,仍然可以看到对第6要素(几丁聚糖)追捧的文章,显示其重要功能包括三调,即调节免疫力,调节人体酸碱度,调节人体内分泌。

百度知道上,则有诸如“父母经常买第六要素(第6要素)保健品要不要阻止? ”的发帖,可见第6要素还是有着不少追随者。

与所有传播广泛的伪科学类似,“酸碱体质”理论之所以能在中国大火,一方面离不开利益方的驱使。无论是第6要素,还是其他打着擦边球的产品,往往都是出于销售需要,借助洗脑式的广告宣传,销售自身产品的同时,也在助推着“酸碱体质”理论。2010年央视3·15晚会戳破了市场上热销的“碱性水”改善人体PH值谎言,在节目中,一瓶标榜着钙离子浓度为100度的碱性水价格168元,其宣传话术就是100度的碱性水预防中风、补钙、促进儿童成长。

另一方面,这些学说也迎合了部分消费者心理,对于病人来说,尤其是目前一些尚无解决方案的疾病患者,一种宣称能够治疗百病的神药往往有莫大吸引力。除了吃出酸碱体质,盛行过的还有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书中宣扬“绿豆治百病大法”,一度引发绿豆市场提价。

有利益,有市场,这也意味,“酸碱体质”说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伪科学,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学会分辨真正的科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