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重组近大半年的上海莱士11月22日晚终于公布重组标的,拟暂时放弃此前打算收购的英国Bio Products Laboratory Holdings Limited公司(以下简称“BPL”),收购德国Biotest AG公司(以下简称“Biotest”)的计划仍将继续进行。同时,公司拟向西班牙Grifols, S.A.公司(以下简称“基立福”)发行股份以换取其全资子公司Grifols Diagnostic Solutions Inc(以下简称“GDS”)100%的股份。
根据双方的初步谈判,Biotest拟作价约5.89亿欧元(折合约48亿元人民币),GDS的100%股权拟作价约50亿美元(折合约343亿元人民币),两标的合计总对价接近400亿元人民币,有望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内发起的标的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
GDS和Biotest均为全球知名的血液制品生产及销售企业,Biotest拥有国内尚属空白的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Ⅹ、富含IgM的免疫球蛋白等品种的研发和生产技术。资料显示Biotest在德国、匈牙利和捷克共拥有19家血浆站,在德国黑森州德赖埃希总部现有一座血液制品工厂。Biotest现有产能1300吨,在建产能1400吨,计划于2019或2020年投产,产品线也将新增IgM和纤维蛋白原2个重磅产品。
而GDS主要业务涵盖输血医疗中的核酸检测、免疫抗原和血型检测。这部分血液检测业务有助于上海莱士拓宽自身在血液制品产业链上的覆盖,也可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截至今年前三季,GDS及其下属子公司合并口径总资产约为40亿美元(折合约275亿元人民币),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约为5.7亿美元(折合约38亿元人民币)。母公司GDS基立福是全球血制品三巨头之一。2010年以来,基立福的增速达到30%以上,远超过6%的行业增速。基立福2015年采浆量超过8000吨,超过中国所有企业的总采浆量。
上海莱士今年起颇受争议,先是其两笔证券投资出现“巨亏”被指为“不务正业”,另外公司业绩也在2017年出现下滑,营收与净利出现下滑趋势,这也使人对其主业发展前景产生质疑,作为曾经的A股医药板块第二大市值,上海莱士市值曾一度突破千亿,但重组前已跌破千亿大关。
如果能成功拿下两家世界知名血制品企业,无疑将对上海莱士未来的盈利能力起到帮助,也将使其大大拓展现有产品线。
从行业上看,目前国内血液检测市场发展还不够发达,国内企业与国际水平在产品品类覆盖率、产品技术水平上还有一定差距,部分血液检测产品品类由国外品牌垄断,国内市场在完善产品结构的同时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累自主研发能力。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鼓励各国实现血液制品的本国自给自足,但目前仅有美国能够实现血液制品全面的自给自足。中国由于各方面原因仍有较大差距,国内血液制品行业发展任重道远。从产品使用方面来看,我国唯一允许进口的血液制品产品人血白蛋白有近 60%需要进口,且近年来进口产品占比呈现上升趋势,需求缺口越来越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