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亿人次观看、登人民日报头版,哪部话剧这么火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亿人次观看、登人民日报头版,哪部话剧这么火爆

从1978年首演到现在,历经四十年,《于无声处》这部伴随改革而生的经典依然在一些重要历史节点被人们不断地提起

年度爆款话剧

在上海演出45场,场场爆满、在北京公演排队购票最长达26小时、登上人民日报头版、演出实况向全国转播、2亿人次观看.......没有小鲜肉的流量、没有大牌编剧导演的加持、没有水军和炒作、宣发费用为零,这是一部什么样的文艺作品,竟然如此skr,如此吸引人,成为一个掀开新时代的象征?

姓名

于无声处

  • 出生年月:1978年5月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籍贯:上海

对话者:《于无声处》编剧 宗福先

话剧《于无声处》男主演 张孝中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

教授 张春美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秦畅

秦畅:【于无声处,大家都知道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那你的身份证开头六位是多少?】

于无声处:【310101!1978年5月,我诞生在位于西藏中路120号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今天故地重游,40年过去了,一切都没变,一切又都变了。】

1978年,《于无声处》剧组全体人员在市工人文化宫小舞台的合影,前排左三为宗福先

秦畅 :【当年,在上海滩,“市宫”可谓家喻户晓,它承载着一段城市发展的难忘记忆。而我们现在所在的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剧场,每一次变化都折射出历史的光影。它阅尽上海前世今生的繁华沧桑,终究成为今天这个安静的样子。今天在历史的发生地,除了你以外,还来了两位和当年历史息息相关人物,共同为我们讲述历史故事。】

于无声处:【不用猜也知道,这两位一定是宗福先和张孝中了。宗福先是我这部话剧的编剧,40年前他还是上海热处理厂的一名工人,长相十分“佛系”。】

于无声处:【虽然他外表佛系,但内心却很“皮”。在我出生的那个月,宗福先结合自己朋友的真实经历,只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就写出了长达5万字的剧本,最后他告诉我,给我取名“于无声处”是取自于鲁迅先生的名句:“于无声处听惊雷”。】

秦畅:【没想到你这名字还是鲁迅先生给起的,失敬失敬。】

 

宗福先 :【《于无声处》的故事其实很简单:1976年清明节后,一名参加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活动的青年,遭到通缉,而负责追捕任务的公安人员就是他多年的恋人。一场生死斗争就这样在闷热的上海展开了。我写完剧本后立刻将它送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表演班的导演苏乐慈手里,7月下旬大家便开始了排练,无论排练还是演出都是悄悄进行的。参加排练的演员都是来自基层的普通工人,只能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进行排练,虽然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但大家都毫无怨言。】

1978年的宗福先

秦畅:【张老师,你作为话剧的男主演,虽然说: “男人的帅不在脸,而在于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淡定、大气,而这些都要足够的生活经历才能磨练出来。”但看了你当年的照片,我觉得,“帅”也是需要天赋的,所以你是凭满级的天赋获得主演角色的么?】

张孝中:【其实,那时候我都没有确定饰演男主角欧阳平,但定不定无所谓,我觉得这个戏特别棒,显然我们得演。可是,我也担心,这么敏感的戏,能演么?当时一夜没睡觉,小心脏怦怦乱跳。让我突然有所醒悟的是一个老工人讲了一句话,因为有人贴大字报,我问他贴那么多大字报,我怕什么,我是一个工人,站起来这么高,打倒了也这么高。于是把我心里那点凉意全吹走了。】

1978年的张孝中

张春美:【简直就是用生命在演戏。】

于无声处 :【你们难道就不想听我出道的经历吗?我只能自己cue自己了!1978年9月23日,令人激动人心的一天到来了,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首演的短短几个小时,是我出生这四十年来,最紧张的时刻。开场以后,剧场里特别安静,几乎一点声音都没有,演完的一刹那,观众仍然没有反应。】

张春美 :【如果当时我在场,一定点首《凉凉》送给你。】

于无声处 :【但是突然之间,所有的观众都站了起来,掌声像爆炸一样,把剧场淹没了。我突然反应过来,我C位出道了!】

78年《于无声处》片段—“人民不用永远沉默”

于无声处:【10月28日,《文汇报》破天荒地开始连载《于无声处》剧本,并在头版刊出大标题——“《于无声处》响起时代最强音”,按语中说,“《于无声处》说了亿万人民心里要说的话,表达了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强烈感情”。《解放日报》当天头版也是一个大标题——“《于无声处》轰动上海文艺界”。那一天,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发这则消息。紧接着,我们就进京演出了。1978年11月14日,剧组抵达北京,粉丝到火车站接我们,文化部副部长率领大家夹道欢迎。那时候刚出名,还不好意思让剧组配好鸭舌帽和口罩呢。】

《于无声处》剧组进京受到群众夹道欢迎

张孝中:【11月16日,《于无声处》在北京举行首次公演。就在这一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文给我们打call,这为当晚的演出平添了许多不一样的感情。戏刚演完,大幕还没拉上,观众们就直接从台沿爬上台,紧紧拥抱我们。】 

1978年11月1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

秦畅:【党报给你们做宣传,换我,家里一定有一面墙属于那一天的人民日报。】

于无声处 :【如果当年有网络评分的话,不知道会不会破9?】

《于无声处》编剧宗福先与著名剧作家曹禺在一起

宗福先 :【在北京连演41场后,1978年12月17日,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隆重嘉奖《于无声处》剧组。在颁发给我的奖状上写着 “表达人民的愿望,显示人民的力量”。现场还发了奖金,给剧组奖了4000元,给我奖了1000元。颁奖大会的第二天,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

秦畅:【6个人一部剧,浓缩了当时那个时代,它已不仅仅是一部话剧,不是一个文艺作品,而是一个事件,这个事件的历史价值究竟是什么?】

张春美 :【我觉得其实《于无声处》这出戏,作为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真正地反映了人民的呼声,这个人民的呼声就是:时代发展,中国人要实现变革。这个“变”,变在哪里?我们的物质生活要变,经济发展停滞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也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人民要变。第二个要变社会生活,这个社会生活真正地解决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问题,怎么来解决好人和人之间你争我斗这样一种类型,这是我们要思辨的。第三个要思辨的就是我们的精神生活,精神、信仰怎么来重建我们的精神生活?怎么来充实我们的心灵生活?这恰恰是1978年《于无声处》所折射出的中国人的民心。】

张孝中:【《于无声处》来自于民间,也是来自于群众当中,也正因为这样,《于无声处》展现了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我们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

 

秦畅 :【于无声处,最后问你一个问题:你今年40岁,当你80岁的那天,你最想实现的一个愿望是什么?】

于无声处:【网络评分超过9分,如果那时候还有的话。】

如今,虽然一个时代已经远去了,但《于无声处》所闪耀人性光芒仍然震撼人心。从1978年首演到现在,历经四十年,这部伴随改革而生的经典依然在一些重要历史节点被人们不断地提起,虽然它的影响力和轰动效应已远非当年初登舞台时可比,但当人们再次靠近它,这一声“惊雷”依然惊心动魄。它记录了那个历史瞬间并成就了自己的历史,而对这段历史的警醒在任何时期都是必要的,反思我们曾经遭受过的压抑和桎梏,才会更加珍惜今天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幸福,才会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这也是《于无声处》在当下的意义。

来源:上海新闻广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亿人次观看、登人民日报头版,哪部话剧这么火爆

从1978年首演到现在,历经四十年,《于无声处》这部伴随改革而生的经典依然在一些重要历史节点被人们不断地提起

年度爆款话剧

在上海演出45场,场场爆满、在北京公演排队购票最长达26小时、登上人民日报头版、演出实况向全国转播、2亿人次观看.......没有小鲜肉的流量、没有大牌编剧导演的加持、没有水军和炒作、宣发费用为零,这是一部什么样的文艺作品,竟然如此skr,如此吸引人,成为一个掀开新时代的象征?

姓名

于无声处

  • 出生年月:1978年5月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籍贯:上海

对话者:《于无声处》编剧 宗福先

话剧《于无声处》男主演 张孝中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

教授 张春美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秦畅

秦畅:【于无声处,大家都知道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那你的身份证开头六位是多少?】

于无声处:【310101!1978年5月,我诞生在位于西藏中路120号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今天故地重游,40年过去了,一切都没变,一切又都变了。】

1978年,《于无声处》剧组全体人员在市工人文化宫小舞台的合影,前排左三为宗福先

秦畅 :【当年,在上海滩,“市宫”可谓家喻户晓,它承载着一段城市发展的难忘记忆。而我们现在所在的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剧场,每一次变化都折射出历史的光影。它阅尽上海前世今生的繁华沧桑,终究成为今天这个安静的样子。今天在历史的发生地,除了你以外,还来了两位和当年历史息息相关人物,共同为我们讲述历史故事。】

于无声处:【不用猜也知道,这两位一定是宗福先和张孝中了。宗福先是我这部话剧的编剧,40年前他还是上海热处理厂的一名工人,长相十分“佛系”。】

于无声处:【虽然他外表佛系,但内心却很“皮”。在我出生的那个月,宗福先结合自己朋友的真实经历,只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就写出了长达5万字的剧本,最后他告诉我,给我取名“于无声处”是取自于鲁迅先生的名句:“于无声处听惊雷”。】

秦畅:【没想到你这名字还是鲁迅先生给起的,失敬失敬。】

 

宗福先 :【《于无声处》的故事其实很简单:1976年清明节后,一名参加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活动的青年,遭到通缉,而负责追捕任务的公安人员就是他多年的恋人。一场生死斗争就这样在闷热的上海展开了。我写完剧本后立刻将它送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表演班的导演苏乐慈手里,7月下旬大家便开始了排练,无论排练还是演出都是悄悄进行的。参加排练的演员都是来自基层的普通工人,只能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进行排练,虽然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但大家都毫无怨言。】

1978年的宗福先

秦畅:【张老师,你作为话剧的男主演,虽然说: “男人的帅不在脸,而在于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淡定、大气,而这些都要足够的生活经历才能磨练出来。”但看了你当年的照片,我觉得,“帅”也是需要天赋的,所以你是凭满级的天赋获得主演角色的么?】

张孝中:【其实,那时候我都没有确定饰演男主角欧阳平,但定不定无所谓,我觉得这个戏特别棒,显然我们得演。可是,我也担心,这么敏感的戏,能演么?当时一夜没睡觉,小心脏怦怦乱跳。让我突然有所醒悟的是一个老工人讲了一句话,因为有人贴大字报,我问他贴那么多大字报,我怕什么,我是一个工人,站起来这么高,打倒了也这么高。于是把我心里那点凉意全吹走了。】

1978年的张孝中

张春美:【简直就是用生命在演戏。】

于无声处 :【你们难道就不想听我出道的经历吗?我只能自己cue自己了!1978年9月23日,令人激动人心的一天到来了,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首演的短短几个小时,是我出生这四十年来,最紧张的时刻。开场以后,剧场里特别安静,几乎一点声音都没有,演完的一刹那,观众仍然没有反应。】

张春美 :【如果当时我在场,一定点首《凉凉》送给你。】

于无声处 :【但是突然之间,所有的观众都站了起来,掌声像爆炸一样,把剧场淹没了。我突然反应过来,我C位出道了!】

78年《于无声处》片段—“人民不用永远沉默”

于无声处:【10月28日,《文汇报》破天荒地开始连载《于无声处》剧本,并在头版刊出大标题——“《于无声处》响起时代最强音”,按语中说,“《于无声处》说了亿万人民心里要说的话,表达了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强烈感情”。《解放日报》当天头版也是一个大标题——“《于无声处》轰动上海文艺界”。那一天,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发这则消息。紧接着,我们就进京演出了。1978年11月14日,剧组抵达北京,粉丝到火车站接我们,文化部副部长率领大家夹道欢迎。那时候刚出名,还不好意思让剧组配好鸭舌帽和口罩呢。】

《于无声处》剧组进京受到群众夹道欢迎

张孝中:【11月16日,《于无声处》在北京举行首次公演。就在这一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文给我们打call,这为当晚的演出平添了许多不一样的感情。戏刚演完,大幕还没拉上,观众们就直接从台沿爬上台,紧紧拥抱我们。】 

1978年11月1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

秦畅:【党报给你们做宣传,换我,家里一定有一面墙属于那一天的人民日报。】

于无声处 :【如果当年有网络评分的话,不知道会不会破9?】

《于无声处》编剧宗福先与著名剧作家曹禺在一起

宗福先 :【在北京连演41场后,1978年12月17日,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隆重嘉奖《于无声处》剧组。在颁发给我的奖状上写着 “表达人民的愿望,显示人民的力量”。现场还发了奖金,给剧组奖了4000元,给我奖了1000元。颁奖大会的第二天,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

秦畅:【6个人一部剧,浓缩了当时那个时代,它已不仅仅是一部话剧,不是一个文艺作品,而是一个事件,这个事件的历史价值究竟是什么?】

张春美 :【我觉得其实《于无声处》这出戏,作为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真正地反映了人民的呼声,这个人民的呼声就是:时代发展,中国人要实现变革。这个“变”,变在哪里?我们的物质生活要变,经济发展停滞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也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人民要变。第二个要变社会生活,这个社会生活真正地解决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问题,怎么来解决好人和人之间你争我斗这样一种类型,这是我们要思辨的。第三个要思辨的就是我们的精神生活,精神、信仰怎么来重建我们的精神生活?怎么来充实我们的心灵生活?这恰恰是1978年《于无声处》所折射出的中国人的民心。】

张孝中:【《于无声处》来自于民间,也是来自于群众当中,也正因为这样,《于无声处》展现了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我们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

 

秦畅 :【于无声处,最后问你一个问题:你今年40岁,当你80岁的那天,你最想实现的一个愿望是什么?】

于无声处:【网络评分超过9分,如果那时候还有的话。】

如今,虽然一个时代已经远去了,但《于无声处》所闪耀人性光芒仍然震撼人心。从1978年首演到现在,历经四十年,这部伴随改革而生的经典依然在一些重要历史节点被人们不断地提起,虽然它的影响力和轰动效应已远非当年初登舞台时可比,但当人们再次靠近它,这一声“惊雷”依然惊心动魄。它记录了那个历史瞬间并成就了自己的历史,而对这段历史的警醒在任何时期都是必要的,反思我们曾经遭受过的压抑和桎梏,才会更加珍惜今天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幸福,才会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这也是《于无声处》在当下的意义。

来源:上海新闻广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