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美国女性获得政治投票权,此后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进程延续了近一个世纪。
妇女在象征选举权的旗帜上缝星星
抛开女性权利抗争已取得的成就,今天,美国高层管理职位中女性的构成比例仅为10%。女性仍是少数群体。
如果将目光放远,未来3~5年,这一情形或许会有改善。
目前,CEO职位的后备力量(三年内有可能晋升为CEO)中女性占比10%,未来预计将提升至15%。尽管相比男性同事,女性面临更大的职场和家庭压力,但是她们从未止步。正如Facebook COO 雪莉 桑德伯格希望的:“未来,将不再有女性领导者,只有领导者。”
雪莉·桑德伯格
虽然是少数派,她们不希望靠性别优势博得同情,她们在职场上拼搏,靠自己的力量打下一片江山。今天文章的两位主人公各有特色,一位是传统白人精英家庭长大的乖乖女,一位是移民家庭走出的叛逆女孩,她们打拼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最大程度实现了人生价值。
她们如何进入科技行业?面临职场挑战时,她们如何坚持?
2017年,芭比娃娃玩具制造商Mattel迎来了两年内的第三位CEO -- Margo Georgiadis。作为前Googler,大家相信Margo将为72岁的玩具制造商带来崭新的科技变化。
然而履任仅仅14个月后,Margo卸任的CEO职位。
很多人将之视为Mattel的损失,Toys “R” Us的倒闭惊醒了玩具行业,传统制造商开始研究如何借用科技的力量转型。即时Margo任期内无力挽回Matel下跌的股价,但许多人坚持认为在科技行业工作多年的她可以给出解决方案。
Margo是科技行业老将,她的成长一步一个脚印。
她的起点与大多数精英一样,第一份工作时麦肯锡初级分析员,只是后来她做到了合伙人级别。然后,她加入Discover金融服务公司,在Discover上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进入科技行业,担任谷歌广告、销售业务部门高管。
离开芭比娃娃的母公司后,Margo掌舵基因测序科技公司Ancestry.com,再次出任CEO。
源自CNN今年4月的相关报道
Bozoma Saint John – 她的身上有多重标签:音乐迷、社交达人、风险爱好者、母亲、寡妇以及硅谷“皇后”。在社交媒体上,她自称为“Badass Boz”(坏Boz)。在硅谷,她的肤色、性别让她经常陷入“局外人”的角色。
在成长过程中,她痴迷于音乐,从小就是社交达人。
40岁时,她成为硅谷最有权势的机构之一—苹果公司iTunes 和 Apple Music 的全球消费者营销主管,加入苹果的经历很传奇,她原本是Beats的员工,2014年苹果以30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她成为了苹果员工。直到2016年,Bozoma才打响知名度,除了她的身份—黑人、女性,还因为她在2016年苹果开发者大会上展示Apple Music的新功能时,带领台下数千名程序员表演了段Rap。
但Bozoma之后的职业选择令人匪夷所思。
在Uber丑闻满天飞时,她加入Uber并担任首席品牌官。她要挽回Uber不尊重女性、种族歧视的形象。别人都觉得她疯了,放弃苹果跑到深陷泥潭的Uber。但她不认同:“我不害怕,我从来没怕过任何事情。我看到了机会。”
离开Uber后,Bozoma加入好莱坞最富盛名的经纪公司Endeavor担任CMO。
不管是Margo,还是Bozoma,她们从普通女孩成长为企业高管,年少时因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迷茫困惑,进入职场后为加薪升职而苦恼,成为母亲后一样逃不开家庭与工作如何平衡的问题。取得今天的成功,不是因为她们是锦鲤,也不是因为她们有金手指,而是因为脚踏实地,从未放弃,在恰当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
1. 模仿与叛逆——女孩成长的独立宣言
Margo 在典型的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家庭长大,她不止一次表示父母的生活、工作态度是影响她家庭及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Margo 目睹了母亲从家庭主妇到临床心理学博士,再到编写国家卫生政策的一步步变化。Margo 母亲的信条是“我做了什么,我是否帮到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母亲教会Margo的是“如果你坚定追随你的兴趣和信仰,你所做过的事情终将自然而然拼接起来,带你找到人生定位。”
在父母影响下长大的Margo 有几条生活原则:
别专注在课堂,专注在人身上!
这是她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一课。
“他们说,多跟有趣的人相处,这会拓宽你的思维边界,帮助你走正确的道路”。直到今天,Margo也保持着每周花费数小时认识不同行业新朋友的习惯。
读大一时,Margo就选了研究生级别的课程,因为教授是她喜欢的作家。这门课的学生是来自全球的外交官,他们会在课上讨论政府议题。从这些同学身上,Margo更快的学到了外交知识。
别活得太舒服!
后来,Margo作为那节研究生课程教授的助理,跟随老师实地探访了亚洲。
这其实是个苦差事,“我必须扛着他的大行李,大部分时间在土路上跋涉,并且我还必须学习当地语言。这真让我难受。”
但这次经历,让她在实践中学习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并且学会了如何与政策制定者沟通。
虽然,Margo最后进入了科技行业,与经济学、政策制定相距甚远,但这趟奇异的、甚至“偏离”人生正轨的经历却开阔了她的思路,丰富了人生经历。
大胆拥抱多种可能!
其实,Margo还曾做过与她后来职业生涯完全不相关的事情—伦敦交通运输系统职员,这也与她大学时的研究方向(经济、食品)毫不相关。
“一开始我吓坏了。我一点也不了解交通运输,我也不是英国人。但是,我的老板懂行,也许我们能做好。”她试着接受了这份工作,事实证明,仅仅几周后,Margo就发现了自己研究的用武之地。并且她的观点经常能启发专业人士。
如果说有什么成功秘诀,用Margo的话来说是“成功的人不是生来运气比别人好,而是他们会为自己制造运气。制造运气最快的方法是关注周围的人和自己的兴趣。与能激励你的人为伍,他们能让你思考的更广、更深,让你离开舒适区,快速发展和成长。”
或许就是这种开放、不断尝试的心态,让她从金融行业跨界科技行业,又回归芭比娃娃玩具商这样的传统零售行业。
再来看看另一位女性高管Bozoma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Bozomo经常搬家,幼时生活充满了动荡、不稳定。
她出生在美国,在加纳度过了童年,后来因为加纳发生政变,政府被推翻后全家被迫逃回美国,几年后,由于Bozoma的父亲心系祖国安慰,全家取道肯尼亚,回到加纳。12岁时,Bozoma再次踏上返回美国的旅程,定居科罗拉多州。
成长背景的复杂性令她与同年龄的同学几乎没有共同话题。为了融入集体,Bozoma尝试了很多方法,最后她发现聊流行文化是最好的手段。她开始研究流行文化,打开一个个视频学习里面的舞蹈和歌词,把流行文化当做一门功课认真学习。
Bozoma的父母其实非常反对她的兴趣爱好,首先,作为第一代美国移民,父母希望她接受高等教育,并从事医生、律师、工程师这样体面的高收入工作。其次,他们不喜欢Bozoma每天听得流行音乐中的反叛精神,他们希望女儿安安静静,专注于读书学习。
遵循父母的意愿,她选择了卫斯理大学医学院,为学医做准备。但她从没放弃自己对流行文化的热爱,大学期间,Bozoma不仅深入参与了美国非裔文化研究,还开设了一门研究Tupac Shakur(最伟大的非裔嘻哈歌手之一)音乐的课程。
Tupac Shakur
这时她还没想过将流行文化作为职业追求,她老老实实按照父母的期望准备医学考试,立志成为一名医生。
改变发生在大四这一年,Bozoma决定去纽约市gap一年,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一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大导演斯派克 李(Spike Lee)解雇了他的助手,Bozoma成为Spike Lee工作室的实习生,负责接听电话,安排会议。
她觉得这份工作很刺激,因为每天都能见到音乐、电影等领域的艺术家,听他们聊自己对流行文化的见解。虽然还会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能在文化产业中某得一份怎样的职位,但Bozoma已经确定,放弃读医学研究生的计划。
这在Bozoma家庭中引发地震,但她坚持自己的理想,拒绝听从父母的建议。
就这样,Bozoma鼓起勇气向Spike Lee表达了自己想全职工作的意愿,实习期的出色表现,令她成为Spike电影工作室的协调员。
只要你想做,总能找到解决方案。Spike工作室承接了百事可乐的广告拍摄,Bozoma有幸与碧昂丝合作,此后十年,Bozoma与碧昂丝在百事大大小小五个项目上进行了合作。
Bozoma与碧昂丝
百事之后,Bozoma的家庭发生变故,她搬往西海岸,加入Beats,后来Beats被苹果收购,她成了苹果的全球消费者营销主管,再后来,就是她饱受争议的惊险一跃,在Uber风雨交加之际担任首席品牌官。
很多时候,因为自己的肤色和性别,Bozoma习惯了扮演一个局外人。这本来是一件坏事,Bozoma却因此培养了独立思考意识。
“你所做事情的价值,并不由别人对你或对你工作的看法决定。如果你让他人的评判代替自己的判断,那你离噩梦不远了。”“我做选择的方式很简单:遵从内心。跟着自己的感觉、情绪、爱好走。”
2. 职场妈妈
当你在搜索引擎里打入职场妈妈并回车,一大堆陈词滥调就出来了!
有引起人内疚心理类的鸡汤暖文“每位职场妈妈都欠孩子一句对不起”,也有科普建议类“职场妈妈的烦恼”“职场妈妈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还有类似议论文但其实还是鸡汤暖文类的“职场妈妈,其实你不用那么累”“职场妈妈,困住的从来都是你自己”。
简而言之,平衡生活和工作是一个很复杂的议题。有人认为这样的平衡可以到达,不然怎么会有人标榜某某是成功的典范?有的人认为这样的平衡是谎言,背后每一个选择都需要相当大的牺牲。
每个人维持平衡的方法都不同,在这个永远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中,我们依旧可以谈谈那些或许能让你生活、工作更愉快的可能性。
了解最重要的事情并做出选择
“我不想成为超级英雄 - 他们只存在于电视上。” Margo Georgiadis承认职场妈妈平衡生活和工作很难,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她的人生哲学是:分辨事情的轻重,做出选择。“坚持做你心中优先级别高的事情,尽全力做别后悔。生活绕不开‘取舍’两字。”
Margo的选择是把孩子和丈夫放在第一位。
Margo与丈夫
“当我在办公室时,我努力工作。放假期间,我全身心投入到家庭生活中”。
还在麦肯锡工作时,为了尽快升任合伙人,Margo需要经常出差。她很快意识到与家人长时间分离弊大于利,所以她做出选择,主动调职到“没那么有趣”但离家更近的职位。“最终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决定对我个人生活和职业都有好处,”她回忆道。“牺牲有时候会变成机会。”Margo依然升任了合伙人职位。
尽管如此,生活还会不时出难题给Margo,尤其她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保持平衡,就像走钢丝,不但要考虑如何进行优先级排序,还要花很多精力完成事情、保持平衡。
在维持与丈夫的良好关系中,Margo是这样做的,设定每周一次的“约会之夜”,把孩子留给保姆看护,“两个人花一些时间在一起,”。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 Margo和丈夫经常一起看歌剧,讨论剧情。
对每个职场妈妈,实现平衡都是困难的,Margo的应对之道很简单,把手中的事情做好优先级排序,并确保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手头的事情,享受当下。
3. 时间不等人,想到就做
Bozoma对年轻人的建议是:不要退而求其次,不要还没尝试就说不行。因为时间不等人。
Bozoma的丈夫从诊断出癌症到不幸离世只有短短六个月!生命的无常重置了她的生活,“这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紧迫感,”Bozoma回忆说,“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做想做的一切,如果现在不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Bozoma与丈夫
丈夫的逝世让Bozoma明白了“紧迫感”和立即行动的重要性,“千万不要放弃争取你以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千万不要在还没尝试的时候放弃。现在就去执行!”
所以2014年,40岁的Bozoma独自带着女儿搬到新的城市,开始新生活。2017年不顾流言蜚语,一头扎进泥潭深陷的Uber。
想做就做,不要轻易对未知说不。
美国人擅长铸造美国梦,当他们还是孩子时,父母就给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进入名牌大学,最后靠着自己一切努力成为美国式精英。当今的美国,比尔·盖兹恐怕是最为成功的“美国梦”的实现者。
Margo是传统的,她从精英家庭里诞生,内敛并且勇于探索的特质让她成为了女高管,她沿袭了知识分子所具有独立意识并且还会将之延续到下一代。
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没有那么多人再去觉得“美国梦”这种说法是什么真理,成功的路已经变得很丰富,只要懂得把握机会,就能有自己成功的方式。
在人人平等,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叛逆者也有成功逆袭的打开方式。Bozoma是叛逆的,她在政治动荡中生存,在嘻哈音乐里找到追求。叛逆是塑造未来的关键,对于思想的自由、创造和革新的自由来说是必需的。无论是Margo还是Bozoma,她们无疑是美国制造的成功者。
这些女性高管不仅仅是拓荒者,更是浪潮上的佼佼者。
在她们的身后还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走上同样的位置,施展更大的影响力。
-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