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上市困难、退出路径不明确、财务透明度低、运营管理模式落后一直是阻碍餐饮企业发展的几大问题,也令一、二级市场投资人望而却步,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餐饮投资热度逐渐成下降态势。
不过,2018年中国餐饮投资市场出现回暖迹象,相关投资机构不断增加,行业巨头们也在低调布局。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认为,随着财务规范的进步与供应链的日渐完善,国内餐饮企业将迎来集中化发展趋势,品牌投资与供应链投资将获得追捧,未来5到10年,将有大批餐饮企业在国内或港股上市。
分享人: 卿永,番茄资本创始人
大家好,我是卿永。过去几年,我们打造了一个餐饮创投生态,创建了靠谱投、番茄资本、单选资本、窄门学社和餐饮投融界。靠谱投是专注餐饮股权众筹的平台,番茄资本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专注于餐饮产业的基金之一,单选资本从事餐饮行业FA工作,窄门学社是国内第一个餐饮投融资教育社群,餐饮投融界则是行业垂直媒体。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中国餐饮行业进行了深度调研,积累了很多数据,今天向大家做一个分享。
市场由冷回暖,巨头着手布局
首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4年全国有31家机构参与投资餐饮,管理资金总量达8680亿;
2015年全国有94家机构参与投资餐饮,管理资金总量达8200亿;
2016年全国有79家机构参与投资餐饮,管理资金总量达7210亿;;
2017年全国有61家机构参与投资餐饮,管理资金总量达5092亿;
通过数据不难看出,在过去4年中,参与投资餐饮项目的机构数量与管理资金总量都呈现下降态势。
不过从2018年以来,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关注餐饮项目的投资机构正在增多,二级市场对餐饮产业的关注度也在大幅的增加。在单选资本,平均每个餐饮融资项目一天内最多可以约见7-8个投资人。
目前在中国投资界,真格基金、弘毅投资、番茄资本、天图资本、绝味网聚资本都是投餐饮项目比较多的机构。其中,真格基金投资了26家餐饮企业;2018年,弘毅投资旗下的百福控股宣布10亿元收购新辣道鱼火锅;天图资本一向是餐饮独角兽的捕手,他们投资的周黑鸭、百果园、奈雪的茶等项目都是餐饮消费领域的领先品牌,绝味网聚资本也一直在低调布局。
近两年,餐饮行业的领军企业也纷纷成立战略投资部门。美团成立了美团龙珠资本,海底捞旗下有和高瓴资本合作的优鼎优投资和海悦投资,而正大集团、新希望一直低调深耕餐饮产业做投资。此外,味千中国董事局主席潘蔚成立了潘高资本,巴奴成立胜鼎资本,九毛九也高调进行了多笔战略投资。
早期项目回报更可观,并购很艰难
2015年以前,餐饮投资以PE、VC为主,2016、2017以天使投资、战略投资和早期投资机构为主,同时涌现出一大批个人天使投资人。
投资人面对餐饮项目,很难预判它在未来几年后的发展,投中后期餐饮项目占不到太多便宜,但是投早期往往能够获得可观回报。
餐饮项目想要获得成功并购比较困难。截止到2017年,餐饮行业出现了66起并购案例,但其中大部分都失败了。餐饮项目想要成功并购必须解决几个问题:
1、是否有能力深度对组织赋能?
2、并购后是否因为规范的诉求会让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丢失?有些企业一旦规范,核心竞争力就没有了。
3、创始人是否依然能够在职并坚守企业理想与价值观?
单店投资回报小,关店率高
丰茂烤串、阿甘锅盔、味远红芳、台资味都是我们投资过的品牌。与我们投资时的数据对比,目前阿甘锅盔的规模已经增长了数百倍,台资味的门店数量增长了近100倍,光利润就已经数倍于当时的投资估值,丰茂烤串的年营收也在不断增长。
我们投资的项目大多是餐饮品牌管理公司而非门店。从投资机构角度看,关店率低或者能够在资本市场融到钱的餐饮企业很少会接受单店投资,只有关店率居高不下,并且难以在资本市场融到钱的企业才会开放单店投资。
此前,我们曾经历过餐饮单店投资的完整流程,期间接触了很多餐饮品牌,拿到过足够好的标的,也获得过不错的投资回报。但现在,我们对这块业务越发谨慎,因为事实证明,餐饮单店投资的发展并不乐观,表现如下:
1、任何一个餐饮品类的单店投资,回报率都不高。单店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3到5年,总体资产呈递减态势,而且不产生无形资产,能为投资人挣到的钱太少。
2、餐饮门店的关店率过高。任何一家餐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关店阶段,20%—30%的关店率对餐饮企业而言都属于正常范围,品牌或许能够接受这种情况,但是对单店投资而言风险就太大了。
从餐饮企业的角度看,如果门店回报可观,半年左右即可回本,没有必要接受单店投资。如果门店回报周期需要1到2年,就需要考虑与资本合作。
二级市场表现弱,餐饮上市问题多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餐饮企业在国内上市会获得理想的价格,在港股上市会获得比较快的速度,在美股上市的速度更快,但是需要高昂的维护成本。
但是,餐饮企业在国内上市的概率非常低。中国国内目前有3500家上市公司,只有不到20家是与餐饮行业相关的,其中从事中式正餐经营的公司实际只有3家,而这3家都是国企。而在新三板挂牌的25家餐饮企业,几乎都没有流通。因此,国内大部分餐饮企业都会选择去香港上市。
我们将中国与全球多地餐饮公司的上市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从上市餐饮企业数量、市值和市盈率角度看,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香港的状况都要好于中国。
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美国共有50家上市餐饮公司,从品类角度看,其中包括咖啡茶饮2家、面包甜品2家、西式正餐14家、西式快餐34家,它们的平均市值在65.7亿美元左右,平均市盈率在32倍左右。
同样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香港共有24家上市餐饮公司(不包含内地赴港上市企业),其中包括火锅1家,咖啡茶饮2家,日式料理3家,西式快餐1家,中式快餐4家,中式正餐13家,这些餐饮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在10—15倍之间。
截止到2017年年底,日本共有97家上市餐饮公司,其中包括面包甜品1家、中式正餐2家、咖啡茶饮5家、西式快餐6家、西式正餐11家、日式料理72家,平均市值在500亿日元左右,平均市盈率比较高,最高可达100倍左右。
截止到2017年年中,新加坡共有7家上市餐饮企业,其中包括东南亚菜1家、面包甜品1家、日式料理1家、西式正餐1家、中式正餐3家。
截至目前,欧洲地区共有26家上市餐饮企业,其中英国最多,拥有18家上市企业。从品类角度看,欧洲26家上市餐饮企业中包括1家东南亚菜、2家面包甜品、5家咖啡茶饮、7家西式快餐和11家西式正餐。欧洲上市餐饮企业的平均市值12.97亿欧元,其中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整体市盈率较低。
如果从餐饮对GDP贡献的角度讲,中国应该有150到200家上市餐饮公司以及超过600家食品公司,而目前中国只有10多家上市餐饮公司,100多家食品公司。如果按照欧洲人口与上市餐饮公司比例计算,中国应该有52家上市餐饮公司,如果分别按照美国、香港、日本、新加坡的比例计算,这一数字应该分别为240、480、1000、1600。
因此,中国餐饮行业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相对比较弱,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收入和支出不透明;
2、财务规范性比较弱;
3、中餐的供应链无法实现标准化;
其中前两点都是证监会关注的财务性问题,而第3点是资本市场关注的供应链问题,供应链无法实现标准化,就会导致企业扩张速度受限。
财务与供应链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通过对中国餐饮行业的全面调研,以及与欧美餐饮行业对比,我们认为,中国餐饮企业面临的财务性问题和供应链问题能够被解决,此前未能解决是因为时机不够成熟。
过去3年间,中国餐饮行业出现了很多新变化:
1、营改增为餐饮行业节约了3%的税金;
2、移动支付普及;
3、供应链成熟;
财务方面,在税金得到减免的同时,国家也在加强对各类企业的财务规范,企业支出、收入都在变得透明。
供应链方面,过去几年中,有近千亿资本进入餐饮供应链领域,原来专门给外资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的公司走向开放,为全行业提供服务。
第三方综合供应链和垂直供应链体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供应链票据问题得以解决,底层供应链、冷链物流、中央厨房等服务开始出现,餐饮行业连锁化、规模化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正在被一一解决,其中,底层供应链已经成熟,中式正餐已经可以实现标准化,而且能够大幅降低制作成本。而底层供应链要解决的最后一个领域是生鲜冷链,现在阿里、京东都在向生鲜冷链进军。
这些变化推动了餐饮连锁行业的发展进程。在过去,同一品牌很难在一年内发展几百家甚至上千家连锁门店,但现在变得轻而易举。
正新集团在2015年只有1000家门店,但是在过去3年时间里开设了16000家门店。我们投资的“阿甘锅盔”最早只有3家门店,去年一年开设了66家直营店,今年年初到现在为止开设了大约150家直营门店、400家加盟门店,到今年年底签约的加盟店有望达到1000家。
餐饮公司或迎上市潮,品牌投资更具价值
随着财务问题和供应链问题得到解决,未来餐饮业的趋势将走向集中化。过去国内没有一个品牌的营收可以占据全国餐饮总营收的1%,而未来,这种企业会逐渐出现。同时,在未来5—10的时间里,中国将出现50到150家上市餐饮公司,不过这些公司大多会以港股上市为主。
在这种趋势下,投资餐饮门店和投资餐饮品牌的回报将有着天壤之别,投资品牌的回报可能是投资门店的10倍以上,当然,前提条件是投到真正好的品牌。
除了品牌,餐饮供应链仍具投资价值。4万亿餐饮市场中,供应链占据9000亿,而且相关企业的上市预期更大,呈现出吸引资本的成长潜力。我们投资的“味远红芳”就是一家餐饮供应链企业,之前的营收只有几百万一个月,这个月已经达到了1600万一个月,相信2019年可以达到3000万一个月,这种速度非常的稳定,上市预期也会更强。
卿 永 | 番茄资本创始人
曾创立湖南最大的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卓航教育,创立的天然工坊累计纳税近2亿。2015年开始专注打造价值型餐饮投融资生态,包括投融资教育、媒体、基金、FA和餐饮供应链。窄门学社,为餐饮业内最活跃的社群与投融资教育机构,汇集顶尖投融资及餐饮供应链专家,长期陪伴打造并对接资金服务。2016年创立了番茄资本,中国第一支专注于餐饮行业早期投资的基金。以及2017年创办餐饮、食品全产业链投融资服务平台单选资本。
本篇实录系根据健一会沙龙第244位主讲人卿永在健一会主办的主题为“消费连锁经营行业怎么投? ”沙龙的精彩分享整理而成。根据嘉宾意见,略有删减。
分享:卿 永
整理:尹 扬
评论